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三剑楼随笔 - 看李克玲的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电影导演程步高先生从内地畅游回港,一番长谈之后,我们一同到思豪画室去看李克玲小姐的画展。
  每一位画家都有他特别喜爱的题材,这一次,我们看到她最喜爱的是船。晨光曦微中扬帆出海的船,夕阳中回到港口来的船、白天的船、夜晚的船……她用各种尝试来研究“海、天、船”三者之间的光影变化。
  香港这地方阳光强烈,天气明朗,如果以海港与船舶作题材,那很可能像意大利中世纪威尼斯派画家们的作品,画面中充分表现着清明宁静的气息。但李小姐所画的船却不是这样,她捕捉的常常是即将破晓或暮色苍茫的那段时光。像“避风塘之夜”那幅画,主调是深赭色的,使人感到暴风雨威胁下的恐怖与紧张;像“夜航”,黑色与深黄色的群船上,闪出点点光,构成了强烈的对比;“青山绿水”那一幅画,很有厄尔·格莱哥(EIGreco)那幅“土莱杜景色”的情调,有一种森森的奇异感觉,那些只好像是幽灵那样在缓缓移动,令人想到爱伦坡的小说、布莱克的诗,表现手法中有一点诡异的意味。“深湾夜月”那深蓝色的水光,也使人有这种印象。
  她的水彩画中,我比较喜欢的是“晨曦”、“自然之美”、“日落”、“森林晓光”这几幅,那都是对光与暗的研究,笔触中颇有豪迈之气。
  程步高先生说:“这位小姐的画表现动的比静的好。”我也同意这个说法,她的“大风起兮”和“与我同行”,都有四野皆风的感觉。描写曛气的风云变幻,是她的特长,构图和笔法都有豪意。
  静物中我最喜欢那幅“剑兰”。剑兰花本身,似乎并不怎样温柔,但这幅画以粉红色为主调,却完全是女性的风格,优雅而娇美。
  展出的人物画只有三幅,其中两幅是自画像。这三幅的人物都是少女,然而色调却是深色的、暗晦的。自画像一幅是侧面的低头沉思,一幅眼睛出神。画中表现一种幽静的精神状态,色调的层次与变换非常缓和,显示了静穆和温雅。许多大画家的自画像几乎都是强调着他们敏锐的眼睛,像狄与、凡达克、吉拉德·杜的自画像,保尔·高庚那幅画在橱门上的自画像,伦勃朗五十四岁时的自画像,都是目光炯炯,使人想到他们观察物体的精确。但这次两幅自画像,作者用的是另一种方式,看画的人会想:“她在想些什么呢?”作者直截了当地引人注意着画中人的内心。
  这位小姐说:“你写文章批评一下啦!”意思是说多指出些缺点。
  谈到缺点,首先感到的,这个画展中的作品没有反映蓬勃的生活。她喜欢画船,水上人家的生活是多么丰富的题材啊,但我们见到的只有船而没有人。当然,单画船也是可以的,然而许多画的主题只是在表现天气中的光暗变化,似乎还属于“习作”与“操练”的阶段(这是她的第一个画展,而且学画时间还很短,展出的大部分是表现技巧的锻炼,那是可以理解的)。像荷兰画家小凡·德·梵尔德(VandeVelde,theyounger),他也画船,那幅“亚姆斯丹德港口”中万樯如林,众帆似织,一派繁荣影象,充分表现了荷兰在商业资本全盛时代的气派,虽无画中人而只是船,但其中的含义就深远了。我当然不是拿一个年轻的学画不久的人来与伟大的画家相比较,而是举出一个值得取法的范例。
  她画的田野也似乎表现不出一种无边无际的意象,使看画的人的想像力,不能延展到图画框子之外。如“沙田风景”,两旁都是高树,不免有局促之感;又如那幅“村晚”,中心的房屋如偏置左方,或可使人更想到田野的广阔和夜晚的寂寞。
  她是跟最近跑到广州的余本先生与陈福善先生学画的,绘画上走的是正确的道路,在这些画中,我们也已看到了才能的初光。我想,以后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学识与技巧的不断增长。
  清远附言:本文网上初查,并未发现其他可供参考对照的版本。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剑风流
作者:古龙
章节:40 人气:8
摘要:庭院深沉,浓荫如盖,古树下一个青袍老者,须眉都已映成碧绿,神情却是说不出的安详悠闲,正负手而立,静静地瞧着面前的少年写字。这少年盘膝端坐在张矮几前,手里拿着的笔,粗如儿臂,长达两丈,笔端几已触及木叶,赫然竟似生铁所铸,黝黑的笔杆上,刻着“千钧笔”三个字,但他写的却是一笔不苟的蝇头小楷,这时他已将一篇南华经写完,写到最后一字,最后一笔,仍是诚心正意,笔法丝毫不乱。 [点击阅读]
《碧玉传奇外传》
作者:古龙
章节:19 人气:15
摘要:楔子江湖中人都知道楚留香,不知道楚留香的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江湖人。在经过了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借尸还魂这些事情之后,楚留香之名便已震动天下,他的英雄事迹更已在江湖中广为留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楚留香是侠盗。当然也有人骂他是小偷,他的确偷,可是你不能不承认,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如此受人崇拜敬仰、又如此可爱的小偷了。还有两件事,你也不能不承认--楚留香的轻功独步武林,天下无双。 [点击阅读]
飘香剑雨
作者:古龙
章节:96 人气:4
摘要:茅店鸡声方鸣──在严冬清晨凛冽的寒风里,一个长身玉立,英姿飒爽的少年俊彦,悄然推开了在这荒村里唯一的小蓖栈那扇白杨木板的店门,牵出他那视若性命般火红似的名驹,仰天长长吸了口气,寒风,很快地就冲进他火热的胸膛里。 [点击阅读]
浣花洗剑录
作者:古龙
章节:62 人气:5
摘要:冷风如刀,云层厚重,渤海之滨,更是风涛险恶,远远望去,但见天水相连,黑压压一片,浪涛卷上岩石,有如泼墨一般。忽然间,一根船桅被浪头打上了岩石:"啪"的立刻折为数段,浪头落下时,海水中骇然竟似有对锐利之眼神闪了一闪,等到第二个浪头卷起、落下,这双眼神已离岸近了两尺,已可隐约看到他的面容。 [点击阅读]
苍穹神剑
作者:古龙
章节:99 人气:4
摘要:江南春早,草长莺飞,斜阳三月,夜间仍有萧索之意,秣陵城郊,由四百横街到太平门的大路上,行人早渺,树梢摇曳,微风飕然,寂静已极。蛰雁惊起,远处忽然隐隐传来车辚马嘶,片刻间,走来一车一马,车马蹿行甚急,牲口的嘴角,已喷出浓浓的白沫子,一望而知,是赶过远路的,马上人穿着银白色的长衫,后背长剑,面孔瘦削,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宛如利剪,只是眉心紧皱,满脸俱是肃杀之气。 [点击阅读]
三少爷的剑
作者:古龙
章节:56 人气:5
摘要: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现实。现代人随时随地都会遭受到各式各样的约束。可是以前不同。过去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这句话我并不赞成。可是过去的确有过好日子。在现代的西方,你就算明知一个人是杀人犯,明知他杀了你的兄弟妻子,假如没有确实的证据,你也只有眼看着他逍遥法外。因为你若想"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你去杀了他,那么你也变成一个杀人犯。"报复"并不是种很好的法子,只不遇那至少总比让恶人逍遥法外好。 [点击阅读]
英雄无泪
作者:古龙
章节:19 人气:11
摘要:一座高山,一处低岩,一道新泉,一株古松,一炉红火,一壶绿茶,一位老人,一个少年。“天下最可怕的武器是什么?”少年问老人:“是不是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以前也许是,现在却不是了。”“为什么?”“因为自从小李探花仙去后,这种武器已成绝响。”老人黯然叹息:“从今以后,世上再也不会有小李探花这种人;也不会再有小李飞刀这种武器了。”少年仰望高山,山巅白云悠悠。 [点击阅读]
碧血剑
作者:金庸
章节:28 人气:8
摘要:大明成祖皇帝永乐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来朝,进贡龙脑、鹤顶、玳瑁、犀角、金银宝器等诸般物事。成祖皇帝大悦,嘉劳良久,赐宴奉天门。那浡泥国即今婆罗洲北部的婆罗乃,又称文莱(浡泥、婆罗乃、文莱以及英语Brunei均系同一地名之音译,虽和中土相隔海程万里,但向来仰慕中华。 [点击阅读]
《画眉鸟》
作者:古龙
章节:36 人气:6
摘要:现在,是黄昏。这里是个很热闹的城市,街道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扶着老人的,抱着婴儿的………大多数人看来都很愉快,因为他们经过一天工作的辛劳,现在正穿着乾净的衣服,舒服的鞋子,囊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自节俭的生活中省下来的钱,所以他们已经可以尽情来享受闲暇的乐趣。 [点击阅读]
武林外史
作者:古龙
章节:44 人气:5
摘要:怒雪威寒,天地肃杀,千里内一片银白,几无杂色。开封城外,漫天雪花中,两骑前后奔来。当先一匹马上之人,身穿敝裘,双手都缩在衣袖中,将马缰系在辔头上。马虽极是神骏,人却十分落泊,头戴一顶破旧的貂皮风帽,风压着眼帘,瞧不清他的面目。 [点击阅读]
侠客行
作者:金庸
章节:27 人气:7
摘要:“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写的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嬴和朱亥的故事,千载之下读来,英锐之气,兀自虎虎有威。 [点击阅读]
《天涯明月刀》
作者:古龙
章节:28 人气:6
摘要:——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一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对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幸好还有一点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样东西如果能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