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5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2
  终于到了命运攸关的最后一天,天还未亮,我们便来到库姆-利雅得马什哈德的滨江街道,当时我满心希望伯劳已经离开。但它还在原处。
  当这座由铬和刀刃组成的三米高雕塑进入我们的视野,看到它正站在我们小小的木筏上时,我们都停下了脚步。那怪物的站姿和我前一夜见到的时候一模一样。当时我警觉地举起步枪朝后退,而现在,我小心地踏前一步,步枪依然举着。
  “放松。”伊妮娅说着,把手搭上我的小臂。
  “它到底想干什么?”我说着,拔下步枪的安全栓,把第一盒等离子弹夹顶入枪膛。
  “我不知道。”伊妮娅说,“但你的枪根本伤不了它。”
  我舔舔嘴唇,低头望着孩子。我想告诉她,等离子弹可以打穿这世上的任何东西,除非它包裹在环网时代二十厘米厚的抗冲击装甲中。伊妮娅看起来面色苍白,很是憔悴,眼睛下面已经起了黑眼圈,于是我没说这些。
  “好吧。”我说着,把步枪放低了些,“有那怪物在,我们不能上木筏。”
  伊妮娅捏捏我的手臂。“我们必须上去。”她开始朝混凝土码头走去。
  我看看贝提克。看上去,他对这念头的反应比我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我们还是慢跑上前,跟上女孩的步伐。
  近看伯劳比远看还要可怕。我先前用到了“雕塑”这个词,的确,这怪物确有几分雕塑的意味。想象一下,一座全部由铬尖刺、刺线、刀刃、荆棘、光滑的金属甲胄组成的雕塑,庞大得惊人——我本不算矮,它竟比我还高出一米多。怪物的整个身形很复杂——结实的双腿,关节包裹在钢箍中,箍条上也满是棘刺;扁平的脚面,本应是脚趾的地方却满是弯曲的刀刃,脚跟上是一根长长的勺状刀锋,用来开膛破肚可真是绝佳的工具;上部甲胄是光滑的铬壳,复杂地散布着一根根刺线;手臂很长,到处是关节,而且很多——上臂之下,还隐藏着一对较短的下臂;四只插满刀刃的巨手,毫无生气地垂在怪物的身侧。
  脑壳的大部分很光滑,很长,显得有点奇怪,蒸汽铲般的下巴里,生着一排又一排的金属牙齿。怪物的额头和那披坚带锐的脑壳上,各有一片弯曲的刀刃。两个大大的眼睛,暗红色,深陷入里。
  “你打算和这……怪物……一起上木筏?”站在距码头四米远外,我低声问伊妮娅。我们向伯劳走去的整个过程中,它并没有转头看我们,那双眼睛就跟玻璃反射镜一样死气沉沉,但我还是有股很强烈的冲动,想要退后,远离这怪物,然后转身逃跑。
  “我们必须上木筏,”女孩低声回答道,“我们今天必须离开这儿,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我依然注视着怪物,以眼角余光瞥了瞥天空和身后的建筑。由于晚上沙尘暴刮得太过凶猛,空气中沙粒增多,本以为天空会变得更红,但空气反而清新了些,似乎是风暴把尘土给吹跑了。在沙漠最后一丝清风的吹拂下,微红的云朵慢慢游移,头顶的天空比前一天更蓝。现在,曙光已经照射到了建筑的屋顶。

  “也许我们可以找艘没坏的电磁车,那样才有型呢。”我低声说,步枪举着,“不是这种有破蓬装饰的玩意。”这玩笑就连我自己听起来都觉得蹩脚,但那天凌晨,我可是鼓了多大的劲才开了这样一个小玩笑啊。
  “来吧。”伊妮娅低声说着,沿钢梯走下码头,走上破烂不堪的木筏。我匆匆跟上她,一手握着步枪,枪口对准那铬制的噩梦,另一只手紧紧抓住陈旧的梯子。贝提克跟着我们,不发一言。
  先前我还没有注意过我们的木筏有多么破烂,多么脆弱。那些砍短的原木有好几处都已开裂,前部三分之一已经覆满了水,包住了伯劳巨大的双脚,帐篷上堆满了夜晚沙暴刮来的红沙。方向舵看起来似乎随时都可能散架,我们留在船上的装备看上去也像是被抛弃了好长时间似的。我们把背包丢进帐篷,站在木筏上,心中犹豫不决地望着伯劳的背影,等着它的动静——就像三只老鼠爬上了睡着猫儿的地毯上。
  伯劳没有转身。它的背部并不比正面令人安心,唯一的区别在于,那双暗红色眼睛不再凝视着我们。
  伊妮娅招招手,朝那怪物走去。她举起一只小手,但并没去摸那满是尖钉和刺线的肩膀。她转身看着我和贝提克,说道:“没事的。走吧。”
  “怎么会没事呢?”我低声朝她吼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小声说话……但不知怎的,在那东西旁边几乎不可能正常说话。
  “如果它是来杀我们的,那我们早就死了。”女孩平静地说。她走到靠近码头的一侧,脸色依旧苍白,肩膀低垂着,拾起一条撑杆,“请解开绳子。”她对贝提克说,“我们得走了。”
  机器人径直走向前,进入伯劳的势力范围内,他没有瑟缩,按伊妮娅的命令解开船头的绳子,把它卷成一圈。我一只手解开了船尾的绳子,另一只手一直紧紧握着步枪。
  有这个庞然大物站在前头,木筏的吃水变得更低了,水漫过筏面,几乎要流到帐篷里。前头和左右的几根木头都松动了。
  “我们得先修修这筏子。”我说着,拿过舵,把步枪放到脚边。
  “先去下一颗星球。”伊妮娅说着,还在用力撑着木筏,想进入河中央,“等我们过了这入口。”
  “你知道我们要去哪儿吗?”我问。
  她摇摇头。今早,她的头发似乎有点暗淡。“我只知道这是最后一天。”
  几分钟前她已说过这话,现在我又感到了和刚才一样突如其来的恐慌。“你肯定吗,孩子?”
  “肯定。”
  “可你却不知道我们要去哪儿?”
  “不知道。不是非常肯定。”
  “那你知道什么?我是说……”
  她面无血色地笑笑。“我知道你的意思,劳尔。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能活过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就去寻找我梦中的那栋楼。”

  “什么样的楼?”
  伊妮娅张嘴想要说话,却没有说出口,只是靠着撑杆休息了一会儿。现在,我们正在河流中央快速前进。城区高耸的建筑群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河岸两旁的小公园和人行道。“等我看到那栋楼时,我就会知道。”她放下撑杆,走过来拉住我的衣袖,轻轻地说起话来,我弯下身子,仔细倾听。“劳尔……如果我……失败了……而你……成功了……请回家,把我所说的告诉马丁叔叔。关于狮虎熊……关于内核的目的。”
  我抓住她瘦弱的肩膀。“别那么说。我们会一起成功的,等我们见到马丁,一定要你来亲口告诉他。”
  伊妮娅点点头,却不甚自信地回到撑杆边上。伯劳依旧目视前方,水花在它的双脚间荡漾,清晨的曙光开始在它体表的荆棘和刺线上闪耀。
  我曾以为离开马什哈德城后,会进入开阔的沙漠,但这回我又错了。河畔公园和人行道的树木愈加繁茂——常蓝植物、变种旧地落叶乔木,更是蓬勃生长着黄色和绿色棕榈树。很快,我们就将城市建筑抛到了身后,宽广平直的河流进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现在依然是清晨,但初升的太阳已让人感受到强有力的热量。
  船行在河流中央,不大需要掌舵。我把它绑好,脱下衬衫,迭整齐,放入背包顶部,然后从女孩手里接过左舷的撑杆,她显然已经精疲力尽,睁着一双黑色的眼睛望着我,但没有说什么。
  贝提克把超薄帐篷折了起来,抖掉聚积的大半沙子,然后坐到我旁边,现在,水流正载着我们绕过一个大弯,进入了一片更加浓密的热带雨林。机器人穿着一件宽松的衬衣、一条破旧的亚麻短裤,就是在希伯伦和无限极海时的那副打扮,脚边放着宽沿草帽。就在我们漂入茂密的丛林时,伊妮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走到木筏前端,坐到了一动不动的伯劳身边。
  “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我一面说,一面撑好木筏,它正被水流冲得向岸边靠去,“沙漠里不可能有足够的降雨来维持这些树木。”
  “我猜,这是什叶派朝圣者人工种植的大型林园,安迪密恩先生。”贝提克说,“听。”
  我侧耳倾听。雨林里充满了活力,鸟儿啁啾,和风飒飒。在这些声音之下,我听到自动喷灌系统的咝咝声和咔嗒声。“真不可思议。”我说,“他们竟然用珍贵的水资源来维护这个生态系统。这林园的范围肯定有好几公里吧。”
  “天堂。”伊妮娅说。
  “什么,孩子?”我把木筏撑回河流中央。
  “早先的穆斯林主要是旧地的沙漠民族。”她轻声说,“在他们的头脑中,水源和草木就是他们的天堂。马什哈德是宗教中心,也许这儿的景象是为了让到来的信徒看见,如果遵守安拉在《古兰经》里的教义,将会得到怎样的厚报。”

  “成本昂贵的内部试映会。”我说道。河流慢慢变宽,木筏又朝左偏去,我稍稍撑了一下。“我想知道这些人都出了什么事。”
  “圣神。”伊妮娅说。
  “什么?”我没听懂。“希伯伦、库姆-利雅得……这些星球上所有人失踪的时候,是在驱逐者的控制之下啊。”
  “圣神的一家之言。”伊妮娅说。
  我思量着她的话。
  “劳尔,这两颗星球有什么共同点?”她问。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他们的人民都是坚定的非基督徒。”我说,“拒绝接受十字形。犹太教徒和穆斯林。”
  伊妮娅没有接话。
  “那想法真可怕。”我说着,一阵反胃,“也许教会被引入了歧途……圣神恃权傲物……但是……”我擦掉流入眼睛的汗水。“我的天……”我说着,咬牙说出了那个词,“种族屠杀?”
  伊妮娅转头看着我,在她身后,伯劳插满利刃的双腿正闪着寒光。“我们无从得知。”她非常平静地说道,“但是,劳尔,在教会和圣神中,的确有人做得出来。记住,梵蒂冈几乎是完全依靠内核来维持对重生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所有星球上的所有人。”
  我不住地摇头。“可是……种族屠杀?我无法相信。”这念头只会让我联系到贺瑞斯?格列侬高和阿道夫?希特勒的传说,但不会让我联想到这辈子所见过的人和机构。
  “有什么可怕的事正在发生。”伊妮娅说,“所以我们才被安排走了这条线路……经过希伯伦和库姆-利雅得。”
  “你说过这话。”我边说边使劲撑着木筏,“有人为我们定了线路,但不是内核所为。那又是谁呢?”我望着伯劳的背影。这里的白天闷热异常,我正挥汗如雨,而耸现在我面前的那个怪物,全身却是冰冷的刀刃和荆棘。
  “不知道。”伊妮娅说着,扭回头,小臂放在膝盖上,“远距传输器到了。”
  传送门矗立在我们面前。繁茂的丛林也已侵入了它的领地,藤蔓缠绕其上,整座拱门锈蚀斑斑。假如这里还是库姆-利雅得的天堂花园,那显然疏于管理。那片绿色华盖之上的蓝天,只有几丝红色的尘云在随风飘曳。
  我让木筏驶向河流中央,将撑杆放在左舷,之后倒回去拿步枪。种族屠杀的念头依旧在我脑中徘徊不去,作呕的感觉还在。而现在,我们即将迈向等待着我们的未知目的地,我脑海中闪过冰穴、瀑布、海洋星球与活生生的伯劳的图景,这让我的肚子更加难受了。
  “抓紧。”经过钢铁拱门时,我不由自主说了句废话。
  前方的景色渐逝,之后变幻,仿佛周围和头顶有一道热雾正闪着微光。突然,光线变了,重力变了,我们的世界也变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