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伯特伦旅馆之谜 -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埃尔韦拉·布莱克抬头看看天空,注意到是个天气晴朗的早晨,然后走进一个电话亭。她拨了昂斯洛广场布里奇特的电话。听到应答声她很高兴,说:
  “喂,布里奇特吗?”
  “哦,埃尔韦拉,是你吗?”布里奇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安。
  “是我。一切都正常吗?”
  “哦,不。事情很糟。你的表姐梅尔福特太太昨天下午给妈妈打了电话。”
  “什么,为了我吗?”
  “是的。我午饭的时候给她打了电话,我还以为自己干得非常漂亮呢。但她对你的牙好像非常担心,以为它们可能真的有什么问题,脓肿什么的。于是她亲自给牙医打了电话,当然发现你根本就没去过那里。于是她就给妈妈打了电话,而不幸的是妈妈正好就在电话旁边,所以我不能先赶过去。当然,妈妈说她对此一无所知,你肯定也没呆在这儿。我当时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你是怎么做的?”
  “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说,我想你曾说过要去温布尔敦看望朋友之类的事情。”
  “为什么是温布尔敦呢?”
  “这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地方。”
  埃尔韦拉叹了口气。“嗯,我想我不得不捏造些理由了。也许一位老家庭教师,她住在温布尔敦。这些小题大作真把事情给弄得非常复杂了。我希望米尔德里德表姐别犯傻而做出给警察局打电话之类的事情。”
  “你现在去那儿吗?”
  “直到今天晚上才能去。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先办。”
  “你到了爱尔兰了,事情都顺利吗?”
  “我查明了我想知道的事情。”
  “你听起来……有点不快。”
  “我感觉不愉快。”
  “我能帮你吗,埃尔韦拉?做什么都行?”
  “没有人能真正帮我……是我必须亲自办的事情。我曾希望那不是真的,但它的确是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你是不是处于危险之中,埃尔韦拉?”
  “别太大惊小怪,布里奇特。我将不得不小心点,仅此而已。我得非常小心。”
  “那么说你真的是处于危险之中了。”
  埃尔韦拉停顿了一会儿说:“我希望我只是凭空虚构而已。”
  “埃尔韦拉,你打算怎么处置那只手镯?”
  “哦,那没什么问题。我已设法从别人那里弄了些钱来,所以我可以去……是什么词来着……赎回它,然后把它给博拉德送回去。”
  “你认为他们会对这事元动于衷吗?不是的,妈妈,是洗衣店来的电话。他们说我们从来没有送去那条床单。好的,妈妈,好的,我会告诉女老板的。就这样吧。”
  在电话的另一端,埃尔韦拉笑了笑,放下话筒。她打开钱包,把钱整理一遍,数出她所需要的硬币,把它们在面前摆好,然后开始接通一个电话。接通她想打的电话之后,她投进必须的硬币,摁下A键,然后以一种恰当的喘息声说:
  “你好,米尔德里德表姐。对,是我……我非常抱歉……是的,我知道……嗯,我是打算去……是的,是亲爱的老马迪,你知道我们的老女家庭教师……是的,我写了一张明信片,但忘了寄出去。现在它还在我的衣袋里呢……嗯,要知道她病了又没人照看所以我就停了一下以确信她安然无恙。是的,我是打算去布里奇特家,但这件事打乱了我的计划……我不明白你得知的消息。肯定有人把它弄混淆了……好的,回去之后我把这一切都向你解释……对,今天下午。不行,我得等着护士来照看老马迪——嗯,也不是个真正的护士。一个——呃——临床护理的护士或什么的。不,她讨厌上医院……我很抱歉,米尔德里德表姐,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她放下话筒,恼怒地叹了口气。“要是,”她喃喃自语,“不用对每个人都撒这么多的谎该有多好。”

  她走出电话间,出来的时候注意到巨大的报纸公告:特大火车抢劫案——爱尔兰邮车受暴徒袭击。
  2
  店门打开的时候,博拉德先生正在接待一位顾客。他抬起头,看到尊敬的埃尔韦拉·布菜克小姐走了进来。
  “不,”她对走过来的店员说,“我想等博拉德先生有空的时候。”
  很快,搏拉德先生的顾客忙完了他的事情,于是埃尔韦拉挪到空出来的地方。
  “早上好,博拉德先生。”她说。
  “很抱歉你的手表还不能这么快修好,埃尔韦拉小姐。”博拉德先生说道。
  “哦,我不是为手表而来的,”埃尔韦拉说,“我是来向您道歉的。发生了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她打开手提包拿出一个小盒子,从小盒子里她取出那个嵌着蓝宝石和钻石的手镯。“当我拿手表来修的时候,你肯定记得我正在看着这些东西想买一件作为圣诞礼物,那时外面的马路上出了事。我想是有人被车撞了,或者几乎被车撞了。我推测我肯定是拿着这个手镯在手里然后想都没想就把它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了,但是我今天早上才发现它。所以我立即赶来把它还回来。我深为抱歉,博拉德先生,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做出这么一件蠢事。”
  “哎呀,这没什么,埃尔韦拉小姐。”博拉德先生慢慢地说。
  “我想你肯定以为有人偷了它。”埃尔韦拉说。
  她清澈的蓝眼睛看着他。
  “我们已经发现它的失踪,”博拉德先生说,“非常感谢您,埃尔韦拉小姐,这么快就把它送回来了。”
  “我发现它的时候感觉真是坏极了,”埃尔韦拉说,“非常感谢您,博拉德先生,对这件事如此通情达理。”
  “确实总会发生许多奇怪的误会,”博拉德先生说。他长辈般地向她微笑着。“我们不会再想着这件事。但是不要再这样做了。”他笑笑,像开了一个愉快的小玩笑。

  “哦,不会的,”埃尔韦拉说,“以后我会非常小心的。”
  她冲他笑了笑,然后转过身离开了商店。
  “现在我倒是奇怪了,”博拉德先生自言自语,“我真的奇怪……”
  开始一直站在他附近的一个同事,这时向他靠近了一此
  “这么说她的确拿走了它?”他说。
  “对。她确实拿了它。”博拉德先生说。
  “但她把它又送回来了。”他的同事指出。
  “她把它送回来了,”博拉德先生同意他的话,“实际上我并没有想到这点。”
  “你是说你并没希望她把它送回来?”
  “对,如果拿走它的人是她的话。”
  “你觉得她的话可信吗?”他的同事好奇地问,“我的意思是,她出于无心而把它放入口袋里?”
  “我想这是可能的。”博拉德说,看上去仍在沉思。
  “或许,这可能是盗窃癖。”
  “或许这可能是盗窃癖,”博拉德同意道,“她更像是有意地拿了它……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她为什么这么快就把它送回来了呢?这可真奇怪……”
  “幸好我们没有报警。我承认我曾打算这么做。”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经验还没有我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别这么于。”他又轻声地自言自语,“这件事可真有趣。非常有趣,不知道她有多大?我估计十七八岁吧。她可能陷入了某种困境之中。”
  “我想你说过她拥有大笔的钱财。”
  “你可能是个继承人而拥有大笔的钱财。”博拉德说,“但是十六岁的时候,你并不能接触到这些钱。有趣的事是,你知道,他们使这些继承人远比那些囊中羞涩者更缺现钱花。”
  他把手镯放回展示柜中的老地方,然后合上盖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