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八部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她从楼梯走上三楼,不到右边小阳台去,而经过游廊上金白色的栏杆向前走,穿过一间与走廊相连的前堂。走廊的左边有一扇门通向议员的更衣室。另外还有一扇门在走廊尽头,她小心地扭动了一下这扇门的门柄,来到了屋子里。
  这是一间宽阔异常的屋子,窗户上遮着带皱褶的大花窗帷。四壁显得有些光秃,除了一幅巨大的雕板画挂在永格曼小姐的床头以外,只有几个黄头发、红衣裳的英国五彩小纸人用大头针插在淡色的壁纸上。伊达·永格曼正坐在屋子中央一张巨大的活动桌面的大桌前面给汉诺补袜子。这个忠心耿耿的普鲁士女人这一年已经五十出头了,虽然她的头发很早就开始发灰,但仍没有一根白发。
  她那笔挺的身躯仍然那么强壮、矍铄,她的棕色的眼睛仍然那么明亮、奕奕有神,毫无倦怠之色,和冬妮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一样。
  “你好,伊达,我的好人儿!”佩尔曼内德太太说,她虽然压低了嗓音,但仍能听出她十分兴奋。刚才她哥哥讲的那个小故事使她的情绪非常好,非常高兴。“你好,老婆子?”
  “哎,哎,亲爱的小冬妮;你说什么,孩子……老婆子?这么晚你还到这儿来?”
  “啊,我来找我的哥哥……有一笔生意非常着急,不能耽搁……可惜没谈好……他睡着了吗?”她说,一边用下巴向一张小床点了一下,小床靠着左边的墙摆着,挡着绿帐的床头紧靠着通向布登勃洛克议员夫妇的一扇高门……“嘘,”伊达说,“是的,他睡着了。”于是佩尔曼内德太太轻手轻脚地走到床前,小心翼翼地把帐子打开个缝,俯身窥视正在睡觉的小侄儿的面庞。
  小约翰·布登勃洛克仰卧在被窝里,但是围在浅棕色的长头发里的小脸蛋却向一边侧着,鼻子为枕头堵着,发出轻微的鼾声。他的一只胳臂压在胸口上,另一只顺在身旁,平摆在鸭绒被上,手指都被睡衣又肥又长的袖子盖住了。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能看到他的卷曲的手指时不时地微微地抖动一下。他的半张着的小嘴唇也时而轻微地蠕动着,好像竭力在表达什么意思。每隔一会,这一张小脸蛋就现出一副痛苦的神情,那痛苦的神情总是从下面开始,逐渐传布上去,先是小下巴轻轻一哆嗦,小嘴角跟着也抽搐起来,接着小鼻翘轻轻颤抖,最后窄窄的脑门上的肌肉都皱缩起来……他的睫毛很长,但人们还是能一眼看到罩在眼窝上的那一层淡蓝的阴影。
  “他在作梦呢,”佩尔曼内德太太怀着爱怜地说。接着她俯在孩子身上,小心翼翼地在他温暖的面孔上吻了一下。她小心地把床帐整理好以后,又回到桌子旁边。在昏黄的灯光下伊达把另一只袜子绷在袜板上,正在查看破洞,准备动手补缀。

  “你在缝袜子吗,伊达。你怎么总作这种事?”
  “是的,是的,冬妮……自从汉诺上学以后,他把什么都撕破了。”
  “他不是一个很安静、很温顺的小孩吗?”
  “是啊,是啊……可是尽管如此……”
  “他对学校感兴趣吗?”
  “不,不喜欢,小冬妮!他倒非常愿意继续跟着我念书。而且我也很希望这样,我的孩子,你知道,学校的老师不是像我这样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使他对学习感兴趣……这个孩子不太能集中注意力,他很快就会疲倦……”
  “可怜的孩子!他挨过老师打吗?”
  “那可没有!亲爱的上帝……他们一看到小约翰的眼睛,硬心肠就变软了!……”
  “第一次去是什么样子?哭了么?”
  “是的,他哭了。他哭得那么轻……差不多听不出声音来,仿佛在独自个儿啜泣……以后他又拉住你哥哥的外衣,哀求他的父亲带他回家……”
  “啊,是我哥哥亲自带他去的吗?……是的,我跟你说,伊达,这真是个沉重的时刻啊。啊,我还清清楚楚记得当初我上学的情形,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拚命号叫……我告诉你实话,我像是个用链子拴着的小狗一样拚命叫唤,我当时心头感觉沉重得要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一向在家里过得那么有趣,就像汉诺一样。我立刻就发现,凡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子弟都哭,而一般老百姓的孩子则认为学校和家里没什么二样,只是瞪着我们傻笑……老天!他怎么啦,伊达……?!”
  这时从小床上突然发出的一声叫喊。她的一个手势仅作了一半便中止住,一个箭步就窜到了小床旁。这是一声恐惧的喊声,但是转眼间又传来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喊叫……一声比一声痛苦,惊惧……“噢!噢!噢!”这是一连串愤怒、绝望、由于恐怖而声音嘶哑的反抗,对梦中出现的或者发生了什么恐怖非常的事物发出的……瞬间小约翰已经笔直地站在床上,嘴里嘟哝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一双奇异的金棕色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现实中的东西他一样也没看到,他凝视着的是另外一个与此不同的世界……“没有什么,”伊达说。“这是梦魔,哎,哎,有时候比这次还要厉害呢。”说着她镇定地把针线活放在一边,迈着沉重的大步子走到汉诺跟前,一面柔声安慰他,一面把他重新放倒,盖上被子。

  “啊,原来是梦魔……,”佩尔曼内德太太重复地说。“他会醒吗?”
  汉诺虽然睁着眼睛,仍然凝视着什么,他的嘴唇虽然继续蠕动着,但是他并没有醒……“什么?啊……啊……你说的是什么啊……你说什么啊?”伊达问;佩尔曼内德太太也靠近来听这个小孩子在不安地嘟哝些什么。
  “我……走进……小花园……,”汉诺模糊不清地说,“给我的……小树苗……浇壶水……”
  “他在背诵呢,”伊达·永格曼摇着头说。“好了,好了!好好睡吧,孩子!……”
  “有一个……小矮人儿……,噗噗地打……喷嚏……,”汉诺接着说,呻吟了一下。他的面容在一瞬间就改变了,眼睛半闭起来,头在枕头上反复滚动,继续痛苦地、转声叨念:
  月亮照四处小孩儿呜呜哭,时钟敲了十二下,上帝解救我们所有的痛苦!……念完了这几句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面颊上流下几滴晶莹的眼泪……这时他醒转过来。他抱住了伊达,眼睛满含着眼泪向四面看了看,低低地叫了一句“冬妮姑姑”,他好像平静下来,身体翻腾了一下,便静静地睡下去。
  “奇怪!”当伊达又在桌边坐下来之后,佩尔曼内德太太开口说。“你知道他在背什么吗,伊达?”
  “那是他的教科书上的,”永格曼小姐回答说,“这里面印有《孩子的奇异号角》,很怪的一篇故事……这两天他刚刚学完这课,里面讲的都是小矮人的故事。你听说过这个矮人吗?……真是太可怕了。这个驼背的小人到处都去,打碎锅子,吃掉糖酱,偷走木柴,让人家的纺轮不转,讽刺人……最后还有,他也求人替他祈祷!正是如此,他已经深深地印入这孩子的脑筋里,连做梦都忘不了。你知道他说什么?他说了两三回这样的话:‘是不是,伊达,他作这些事不是为了寻开心,不是为了作恶……他是由于心里愁得慌才这样做,可是作完了以后却更愁得慌了……要是我们替他祈祷,他就再也用不着再作这些事了。’今天晚上他妈妈去参加音乐会以前,来看他上床,他还问母亲说,他是否可以替驼背小矮人祷告……”
  “他真的那么做了么?”
  “没有祷告出声来,可是很可能他已经偷偷作了……可是关于另外一首诗,名字叫《乳姆的钟》的,他却从来没有读完过,他只是一提这首诗就哭……这个孩子动不动就哭,而且哭的时间还特别长……”

  “这首诗有什么特别悲哀的地方吗?”
  “我怎么知道?……汉诺只能背诵开首一段,就是刚才他在睡梦里呜咽的地方,之后就哭起来了……另外还有一部分讲到一个马车夫,三点钟就得从稻草上爬起来,他也是每念必哭……”
  佩尔曼内德太太感动地笑起来,但是然后面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可是我告诉你,伊达,这不好,我认为男孩子那么多愁善感很不好。马车夫三点钟起来……哎呀,我的老天爷,正因为这样他才是马车夫啊!依我看这孩子把所有事都看得太认真,把什么事都搁在心上……这会损害他的精神的,我告诉你。你们应该把这件事认真地跟格拉包夫医生谈谈……但恐怕也没什么作用,”她把双臂在胸前一叉,头歪在一边,烦闷地用足尖敲着地板,接着说:
  “格拉包夫老了,即使撇开这点不谈吧,他虽然心肠好,为人正直,善良……可是谈起他的医术来,我是不怎么信服他的,伊达。上帝原谅我,如果我说的不对。就拿汉诺的病来说吧,他作恶梦,从梦中惊跳起来……格拉包夫什么都知道,可是他能作的是什么呢?他只不过是告诉我们这是什么病症;说一个拉丁名字意思是梦魇症而已……是的,亲爱的上帝,这倒也很有教益……不是的,与其说他有才干,不如说她是个和善的人,是个家庭的良女罢了。一个有作为的人不是这种样子的,有为的人年轻时就已经崭露头角。格拉包夫医生也经历过一八四八年,那时他还是年轻人。可是你想,他当时曾经激动过吗?曾经为自由和正义,为推翻特权和独裁统治而血液沸腾过吗?不错,他是个学者,可是我认为,他对于当时的那个荒谬透顶有关大学校和报刊的联邦法是无动于衷的。他没有丝毫反对的动作或激烈的言词……他永远摆着一副长长的笑嘻嘻的面孔,永远给病人开鸽子肉和法国面包的食谱,如果病情严重的时候,再加上一调羹蜀葵汁……晚安,伊达……哎呀,不都是他这样的人,肯定会有比他高明的医生……可惜,我没有看见盖尔达……好了,谢谢你,走廊上还有灯,晚安。”
  当佩尔曼内德太太向外走,路过餐厅的时候,为了向她的哥哥告别,她扭开餐厅的门,向起居间里探了探头。这时候她看见这几间屋子灯火通明,托马斯正背着手在里面走来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