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朝内81号 - 7、死一回还不够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警察来的比较晚,说是路上堵车。
  “从密云县城到这也堵的要死吗?”
  “我们不是密云的,我们是朝内刑警队的!”
  几个惊魂未定的幸存者站在路边的草地上瑟瑟发抖,只有那小女生跟过平安夜一样拿着手机东拍西拍,警察把他们全部带回去配合调查:
  “不给我们披个毯子吗?人家美国大片里全是这样,我们是受害者啊我靠!”
  男友搂紧这祖宗示意她闭嘴,警察没时间理会她的无理要求,现场太惨了。
  又是全部高度腐烂,司机在座位上已经成一滩泥了,一个没烦恼的家伙一直坐在倒座上,一地支离破碎的器官和表皮,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两套完好就沾点血的帽衫衣裤。
  “杨队您看这车好像刚洗完。”
  “是刚被洗劫啊!”
  “不是,我是说我来的第一眼就感觉这车,这车里面血肉模糊的,外面好像,好像洗过车似的那么干净,对,好像刚下过雨,昨晚没下雨啊,地皮儿也没湿啊!”
  带回去的几位吃了几套煎饼果子就絮絮叨叨的讲述开昨晚的经历了,听的警察云里雾里:
  “开什么玩笑?吃人?你看见啦!”
  “是啊!您不信问他们去,当着我们的面吃的,还说要买单那!”
  “这不是开玩笑吗,谁见过去饭馆吃完人喊服务员买单的,说点具体的,你们一定是被杀人现场给吓傻了,才产生幻觉。”
  几个人同时离开警察局,小女生还要给大家合个影留作纪念好发微薄里,几个人头也不回的各自走开了。
  “老公,你说你不觉得昨晚的事特他妈蹊跷吗?”
  “你丫闭嘴吧,嘚啵嘚啵的有完没完,都他妈死一回了,我送你回家今不做爱了,累了。”
  “少他妈跟我装蒜,你他妈跟谁装丫挺那,滚你妈的。”
  小女孩一生气打车走了。
  临开车之前用另一个手机在微薄上发了一条:
  ‘终于活着回来又见到大伙了,我男友真不给力,我就是觉得昨晚的事很灵异嘛,那个售票员干什么去了?’
  老玉米因为一直关注于城市的地下,忽略了老婆的底下,所以离了,女孩判给妈妈,老玉米每月给钱外加周末把孩子接出来去动物园,前妻也没再找,天天跟保加利亚的一个网友视频可充实了。
  前妻有一个老舅妈,因为老舅最小,所以老舅妈不比她大多少,一直在干售票员,累是累点,但孩子小没办法。
  她就是昨晚110电车上的售票员。
  大家惊惶失措的时候她第一个昏过去了,她晕血,出溜到卖票的铁桌子底下了,还是后来警察把她弄醒的,司机死了,警察通知了公交公司的领导,她只好在警察的车里坐着等着书记他们来善后看怎么把车拖回去。
  全完事了单位想派人送她去医院检查下看有什么问题没,警察在她这也没问出什么来,她什么都没看见,她说算了我让我爱人来接我吧,回家好好睡一觉我的班都跟人换好了。
  老舅很心疼的把老婆接回家,一路上老婆一言不发,老舅还东一嘴西一嘴的宽慰她:
  “回去好好睡一觉,你看咱家新抢回来的车,要不是我连夜排队,哪能这么顺利,明年车牌就摇号了,这帮孙子就知道收钱不知道怎么规划,哎你饿吗咱去吃麻辣烫去吧。”
  老婆在铁桌子底下蜷了一夜疲倦的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到家还是老舅扶着上的楼:
  “这点钱挣的,咱不干了,我去拉黑活,我就不信养不了你和小光。”
  楼梯还是那么破,也不知道谁家堆了一楼道的东西,上海着大火不是全国消防大检查,和着我们家这楼道是局部地区不查是吗。
  老舅有一句没一句的嘟囔着,老婆眼皮都没抬一下。
  掏钥匙
  开门
  开不开
  换一个钥匙
  不对是这把啊
  钥匙掉地上了
  终于开开了
  “你怎么那么笨啊!”老婆在进门之前轻声埋怨着。
  “那什么你还洗澡吗要不直接洗洗脸睡了我去买点菜。”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的:
  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神马都能浮云出你个魂飞魄散。
  老婆跨进门后没有低头拿左手的拖鞋,大衣也没脱,直接穿着鞋和公交公司的绿大衣一步蹦到客厅中间:
  “哎!这个家不错啊!那我不走了!”
  一口东北普通话,并且回过头来像小鸭子一样乍着手很诧异的问想开门出去买菜的老舅:
  “你嘎哈那?你谁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