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 - 第7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威尼斯的圣卢齐亚火车站是一座低矮的建筑,灰色的石块和混凝土透着一份典雅。它采用了极简主义现代风格的设计,美丽的建筑正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符号--飞翔的FS 两个字母,也就是意大利国家铁路系统的标识。
  由于火车站位于大运河的最西端,抵达威尼斯的旅客一出站就会发现自己完全被威尼斯独特的景观、气味和声音所包皮围。
  对于兰登而言,首先迎接他的总是这里充满咸味的空气,来自海洋的清风夹杂着车站外街头小贩出售的白匹萨散发出的香味。今天,风从东方吹来,空气中带着刺鼻的柴油味,是那些水上计程车发动机空转时发出的,它们在涨潮的大运河上排成了长队。几十位船长向游客挥手呼喊,希望能有人搭载他们的水上计程车、贡多拉、水上巴士和私人摩托艇。水上的混乱,兰登沉思着,望着水面上的交通阻塞。不知何故,这种在波士顿会把人逼疯的拥堵在威尼斯却感觉很古雅。
  运河对岸不远处便是圣-西梅恩-匹卡罗教堂,它那标志性的铜绿色圆屋顶高耸于午后的天空中。这座教堂是全欧洲最折衷的建筑结构。那异常陡峭的圆屋顶以及圆形的高坛均为拜占庭风格,而它那大理石圆柱门廊明显模仿了罗马万神殿的古希腊式入口。主入口的上方为一堵恢弘的三角墙,上面精美的大理石浮雕描绘了许多殉道的基督教圣徒。
  威尼斯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兰登心想,他的目光落到了拍打着教堂台阶的运河河水上。一座慢慢下沉的博物馆。然而,相形之下,威尼斯被海水淹没的隐忧此刻几乎显得微不足道,让兰登揪心的是正潜伏在这座城市下的那个威胁。
  而且无人知晓……
  但丁死亡面具背面的那首诗仍然萦绕在兰登的脑海里,他想知道这首诗会将他们带往何处。那首诗他已经抄写了下来,就放在他的口袋里,但是面具本身--在西恩娜的建议下--兰登已经用报纸包皮好,悄悄放在了火车站内一个自助式寄存箱里。虽然对于这样一个珍贵的文物来说,那是一个极不合适的安放之处,可放在寄存箱里肯定比带着这个价值连城的石膏面具在一座到处是水的城市里转悠要安全得多。
  "罗伯特?"西恩娜已经和费里斯走到了前面,她指了指水上计程车。"我们时间不多。"
  兰登三步并作两步向他们追去,然而作为古建筑爱好者,他觉得无法想象自己会沿着大运河匆匆而过。游玩威尼斯时最愉快的经历莫过于乘坐一路水上巴士-- 威尼斯最重要的敞篷水上巴士--最好是在晚上,坐在露天座位的最前排,看着被泛光灯照亮的一座座大教堂和宫殿在你身旁漂过。
  今天不能坐水上巴士了,兰登心想。水上巴士的超慢速度已经恶名远扬,而水上计程车则要快得多。遗憾的是,火车站外此刻排队等候水上计程车的人一眼望不到尽头。
  费里斯显然不愿意等待,他立刻主动出击。在花费了一大把钞票之后,他很快便招来了一辆水上轿车--一艘用南非红木制造的油光锃亮的威尼斯水上计程车,顶上还有折篷。虽然雇佣这艘优雅的小船确实过分了些,但它能确保隐秘、快速的行程--沿大运河到圣马可大教堂只需十五分钟。
  船上的驾驶员是位英俊得惊人的男子,身穿定制的阿玛尼西装,看上去与其说像船长还不如说像电影明星。不过,说到底,这里毕竟是威尼斯,尽显意大利优雅之地。

  "我叫莫里奇奥·品波尼,"他说,在欢迎大家登船时朝西恩娜使了个眼色。"葡萄酒?柠檬酒?香槟?"
  "不用,谢谢,"西恩娜说,然后用意大利语匆匆对他说,请他尽快将他们送到圣马可大教堂。"那当然 !"莫里奇奥又向她使了个眼色。"我的船,她是威尼斯最快的……"
  兰登他们在船尾豪华的露天座位上坐下后,莫里奇奥启动了船上的沃尔沃Penta 发动机,熟练地将船倒离了岸边。然后,他向右转动方向盘,加大油门,驾驶着他的大船,从一群贡多拉中间穿了过去。时髦的黑色贡多拉在摩托艇的尾流中上下颠簸,几位身着条纹衫的贡多拉船夫冲着他挥舞着拳头。
  "对不起!"莫里奇奥抱歉地大声喊道。"是几位要人!"
  几秒钟后,莫里奇奥就驶离了圣卢齐亚火车站前拥挤的水道,沿着大运河向东疾驰。当他们在优美的赤足桥下加速时,兰登闻到了当地美食seppie al nero --墨汁鱿鱼--独特的香味,那是从附近岸边搭着天棚的餐馆飘来的。他们在大运河上拐了一个弯,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巨大的、有着圆屋顶的圣耶利米教堂。
  "圣卢齐亚,"兰登低声念着教堂一侧铭文上那位圣徒的名字。"盲人的骨头。" "你说什么?"西恩娜扭过头来,希望兰登对那首神秘的诗又有了更多新的理解。
  "没什么,"兰登说,"只是胡思乱想。也许没什么用。"他指着那座教堂说:"看到那铭文了吗?圣卢齐亚就埋葬在这里。我有时也讲授圣徒传的艺术,也就是描述基督教圣徒们的艺术,因此我突然想到圣卢齐亚是盲人的守护神。"
  "对,圣卢齐亚!1"莫里奇奥插话道,急于为大家效力。"盲人的守护神!你们知道那个故事不?"他回头望着他们,响亮的声音盖过了发动机的轰鸣。"卢齐亚天生丽质,每个男人都渴望得到她。于是,卢齐亚为了向上帝保证自己的纯洁并守护自己的贞洁,她挖出了自己的眼睛。"
  西恩娜叹息道:"这才叫献身。"
  "为了补偿她,"莫里奇奥接着说道,"上帝给了卢齐亚一双更加美丽的眼睛!"
  西恩娜望着兰登。"上帝知道那毫无意义,对吗?"
  "上帝的行事奥秘难测。"兰登说,眼前浮现出二十多幅古代大师们描绘圣卢齐亚用盘子托着自己眼球的画作。
  虽然圣卢齐亚的故事有无数不同版本,但它们讲述的都是卢齐亚挖出自己那双勾魂摄魄的眼睛,将它们放在托盘上送给最狂热的求爱者,并且轻蔑地说:"我将你最渴望的东西送给你……至于其余的,我请求你永远不要再来打搅!"可怕的是,给卢齐亚带来自残灵感的恰恰是《圣经》,人们永远将她与耶稣那句著名的劝诫联系在一起--"如果你的眼睛让你跌倒,就抠出来丢掉。"
  抠出,兰登意识到那首诗中用了同一个词。寻找那位欺诈的威尼斯总督……他曾抠出盲人的骨头。

  这一巧合让他感到困惑,他寻思这是不是在暗示圣卢齐亚就是那首诗中所指的盲人。
  "莫里奇奥,"兰登指着圣耶利米教堂大声问,"圣卢齐亚的骨骼是不是葬在那座教堂里?"
  "一部分是的,"莫里奇奥说,一只手熟练地驾驶着船,同时回头望着船上的旅客,全然不顾前面的交通情况。"但大部分不在那里。人们对圣卢齐亚爱戴有加,她的遗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堂中。威尼斯人当然最热爱圣卢齐亚,因此我们庆祝--"
  "莫里奇奥!"费里斯大声喊叫道。"圣卢齐亚眼睛瞎了,可你没有。看着前面!"
  莫里奇奥宽厚地哈哈大笑,转过身去,刚好来得及熟练地避开一艘迎面而来的船只。
  西恩娜目不转睛地盯着兰登。"你在想什么?那位抠出盲人骨头的欺诈的总督?"
  兰登噘起嘴唇。"我也说不准。"
  他快速地跟西恩娜和费里斯讲述了关于圣卢齐亚遗骸--她的骨骼--的历史,那是所有圣徒传中最怪异的一个故事。据说,在美丽的卢齐亚拒绝了一位势力强大的追求者的求爱后,这位男人公开谴责她,并将她绑在火刑架上,要将她烧死。根据传说,她的躯体拒绝燃烧。由于她的肉体能够防火,人们相信她的遗骸具有特殊力量,任何拥有它的人都将高寿。
  "魔力骨头?"西恩娜说。
  "据信是的,这也是她的遗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原因。两千多年来,大权在握的领袖们都曾试图通过拥有圣卢齐亚的骨骼来阻止衰老和死亡。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圣徒的遗骸像她的那样无数次被人偷窃、再偷窃、迁移、分割。她的骨骼至少辗转经历过十多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之手。"
  西恩娜问:"包皮括那位欺诈的总督吗?"
  寻找那位欺诈的威尼斯总督,他曾切断马的头,抠出盲人的骨头。
  "很有可能,"兰登说。此时他意识到但丁的《地狱篇》非常明显地提到了圣卢齐亚。卢齐亚是三位享受天国之福的女人--三个有福的女人--之一,她们出力召唤来维吉尔,帮助但丁逃出地狱。另外两位分别是圣母玛利亚和但丁心爱的贝雅特丽齐,可见但丁将圣卢齐亚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上。
  "如果你没有说错,"西恩娜说,声音中带着几许兴奋,"那么切断马头的同一位欺诈的总督……"
  "……也盗窃了圣卢齐亚的骨骼。"兰登替她说完了后面的话。
  西恩娜点点头。"这将大大缩小我们的搜索范围。"她回头瞥了费里斯一眼。"你肯定你的手机没电了?我们或许可以上网查找--"
  "一点都没了。"费里斯说。"我刚刚查看过。对不起。"
  "马上就到了,"兰登说,"我相信我们会在圣马可大教堂找到一些答案。"
  在这场拼字游戏中,圣马可大教堂是兰登惟一感到有绝对把握的一块。神圣智慧的博学园。兰登指望这座大教堂能够透露那位神秘总督的身份……然后,如果幸运的话,再透露佐布里斯特选择释放他制造的瘟疫的具体宫殿。因为在这里,冥府怪物就在黑暗中等待。
  兰登刻意不去想鼠疫的事,但是没有用。他常常琢磨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在其鼎盛时期是什么样子……也就是在鼠疫削弱了它的国力,导致它相继被奥斯曼人和拿破仑征服之前……回到威尼斯政通民顺、成为欧洲商业中心的年代。根据各种流传的说法,当时世界上没有比威尼斯更美的城市,它的百姓所拥有的财富和文化无与伦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威尼斯百姓对外国奢侈品的喜好给它带来了厄运。老鼠隐藏在商船中,致命的鼠疫又躲在老鼠背上,就这样从中国传到了威尼斯。曾经造成中国人口减少三分之二的瘟疫来到欧洲,很快杀死了三分之一的人--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迈,也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兰登读过对鼠疫爆发时威尼斯生活的描述。由于几乎没有干燥的陆地可以掩埋死者,威尼斯的各条运河上漂浮着膨胀的尸体,有些地区堆积的尸体太多,工人们只好像木排工那样将尸体钩到大海里。似乎无论人们怎么祈祷都无法平息鼠疫的怒火。等市政官员们意识到疾病的起因是老鼠时,已经为时太晚。但是,威尼斯仍然颁布了一条法令:所有抵达的商船都必须在海上停泊整整四十天后才能获准卸货。时至今日,四十这个数字--在意大利语中是quaranta --仍然在冷酷地提醒着人们quarantine (检验)一词的由来。
  他们乘坐的水上计程车在运河上又急速转了个弯,喜庆的红色篷布顶着微风前进,将兰登的注意力从对死亡的严峻思考中吸引到了左边一栋优雅的三层建筑上。
  威尼斯赌场:无限情感。
  兰登从未完全弄明白这家赌场横幅上的文字,但这座壮丽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自十六世纪起就一直是威尼斯景观的一部分。它曾经是一座私人豪宅,如今却是一家要求客人们西装革履穿戴整齐的赌场,而且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一八八三年完成歌剧《帕西法尔》后不久便在这里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过了赌场,运河的右边出现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它那具有乡土气息的正面墙壁上挂着一个更大的深蓝色横幅,宣告它是"佩萨罗宫:国际现代艺术美术馆"。兰登数年前曾进去观看过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杰作《吻》--当然是在它从维也纳借展期间。克里姆特用令人目眩的金叶阐释的一对紧紧拥抱的恋人,激起了兰登对这位画家作品的酷爱。时至今日,兰登仍然感谢佩萨罗宫引发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毕生嗜好。
  莫里奇奥继续驾驶着水上轿车,在宽阔的运河上加快了速度。
  前方出现了著名的里奥多桥,表明去往圣马可广场的行程已经过半。正当船接近那座桥并且要从桥下穿过时,兰登抬起头,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桥的栏杆旁,带着忧郁的面部表情低头望着他们。
  那张脸不仅熟悉……而且恐怖。
  兰登本能地退缩了一下。
  那张脸很长,面色灰白,有着冷冰冰的死亡之眼和长长的鹰钩鼻。船从这个不祥的身影下方穿了过去,兰登突然意识到那只是某位游客在展示自己刚买的东西--附近的里奥多市场每天都会卖出的数百个瘟疫面具中的一个。
  但是,那个面具今天显得一点都不可爱。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