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 - 第90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被扣留了。教务长在C-130 运输机内来回踱步,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原本同意去伊斯坦布尔,是要帮助辛斯基赶在这场危机完全失控之前化险为夷。
  当然,他还有一点私心。由于无意间卷入到了这场危机当中,他很可能逃脱不了干系。选择与辛斯基合作或许有助于减轻他将受到的惩罚。可辛斯基现在将我拘禁了起来。
  飞机在阿塔图尔克机场的政府机库刚一停稳,辛斯基和她的小组就下了飞机。世界卫生组织的负责人命令教务长和他的几位"财团"员工留在飞机上。
  教务长想走到机舱外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却被那几位冷若冰霜的飞行员挡住了去路。他们提醒他,辛斯基博士要求每个人都呆在飞机上。情况不妙,教务长心想。他坐了下来,第一次真正感到自己前途未卜。
  教务长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做木偶的操纵者、拉紧那根细绳的人,可突然间他所有的力量全部被剥夺了。
  佐布里斯特,西恩娜,辛斯基。
  他们都鄙视他……甚至在利用他。
  如今他被困在世界卫生组织这架运输机怪异的隔间里,连个窗户都没有。他开始琢磨自己的运气是否已经用完……眼下的局面是不是对他一辈子欺骗行径的因果报应。
  我靠骗人为生。
  我向人们提供各种虚假信息。
  尽管教务长不是世界上惟一兜售谎言的人,他却是这一行中的龙头老大。那些小打小闹的人与他不可同日而语,而他甚至都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如今网上到处可以找到"托辞"公司和"托辞"网络公司这样的机构,它们在世界各地赚钱的手段都是向那些花心的人提供欺骗配偶的方法,并且确保他们不被人揭穿。这些机构许诺让时间"短暂停止",让它们的客户从丈夫、妻子或孩子身边溜走。它们是制造假象的大师--编造商务会议和医生约诊,甚至虚假的婚礼。所有这些都包皮括伪造的邀请函、宣传手册、飞机票、宾馆预订确认单,甚至还有特别联系电话号码,电话另一头是"托辞"公司总机,那里有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假扮这场骗局所需要的宾馆接待员或其他联系人。

  但是,教务长从来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儿科把戏上。他只安排大型骗局,与那些为了得到最佳服务而愿意支付数百万美元的人交易。
  政府。
  大公司。
  偶尔也有超级富翁。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客户可以充分利用"财团"的资源、人员、经验和创造力。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得到无迹可循的承诺--也就是说,无论为他们的骗局编造出什么样的假象,这些假象都永远不会被追查到他们身上。
  不管是试图支撑股市、为战争辩护、赢得一场选举还是引诱一个恐怖分子露面,世界上的许多权力掮客都依赖大型做假信息方案来帮助他们左右公众认知。
  向来如此。
  六十年代,苏联人创建了一个完整的虚假间谍网,多年内故意泄露假情报,让英国人截获。一九四七年,美国空军精心编造了一场飞碟骗局,以转移公众对一架机密飞机在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坠毁事件的关注。不久前,全世界都被误导,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教务长曾多次帮助权倾一时的人保护、保留并扩大他们的权力。尽管在接活时慎之又慎,他却一直担心自己总有一天会承接某个不该接的活。
  这一天现在终于来临。
  他相信,每一个重大失误都可以归咎于某个时刻--一次偶遇、一个错误决定、一个轻率的眼神。
  他意识到,就目前这件事而言,那个时刻发生在几乎十多年前。他当时同意聘用一位医学院的年轻学生,因为她想挣点外快。这个女人聪明过人,语言技能出众,而且善于随机应变,因而立刻就在"财团"脱颖而出。
  西恩娜·布鲁克斯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料。
  西恩娜立刻明白了他干的是哪一行,而教务长也意识到这位年轻姑娘对于保守秘密并不陌生。西恩娜在他这里工作了近两年,挣到了一大笔钱,帮助她支付医学院的学费。然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她突然宣布自己不干了。她想拯救世界,她告诉他,她在他这里办不到。
  教务长怎么也没有料到西恩娜·布鲁克斯在消失了近十年后再次露面,并且给他带来了一个礼物--一位极其富有的潜在客户。
  贝特朗·佐布里斯特。
  教务长想到这里有些恼怒。
  这是西恩娜的错。
  她一直是佐布里斯特的同党。
  旁边就是C-130 上的临时会议桌,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们正在那里打电话,相互争论,情绪激动。

  "西恩娜·布鲁克斯?"其中一人冲着电话喊道。"你能肯定吗?"
  这位官员听了片刻,皱起了眉头。"好吧,把详情告诉我。我不挂电话。"
  他捂住听筒,转身对他的同事说,"好像西恩娜·布鲁克斯在我们动身后不久便离开了意大利。"
  会议桌旁的每个人都惊呆了。
  "怎么可能?"一位女雇员问。"我们在机场、桥梁和火车站都设了监控……"
  "内切利机场,"他说,"在丽都岛上。"
  "不可能,"女雇员摇摇头,"内切利岛很小,没有离岛航班。那里只有当地的一些直升机旅游项目,以及--"
  "西恩娜·布鲁克斯设法弄到了停在尼切利岛上的一架私人飞机。
  他们正在调查此事。"他重新将听筒放到嘴边。"是的,我在听呢。你有什么消息?"他听着最新情况汇报,肩膀越垂越低,最后只得坐下来。"我明白了,谢谢你。"他挂上了电话。
  他的同事们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
  "西恩娜的飞行目的地是土耳其,"他说着揉了揉眼睛。
  "那就给欧洲航空运输指令中心打电话呀!"有人大声说。"让他们命令那架飞机返航。"
  "我做不到。"他说。"飞机十二分钟前降落在了赫扎尔芬私人机场,离这里只有十五英里。西恩娜·布鲁克斯消失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