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杜拉拉升职记 - 《杜拉拉升职记》在线阅读——26 上下级之间的匹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拉拉马上不喜欢她,因为觉得她对自己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而且,她的着装也令拉拉觉得怪异。
  李文华离开之前为拉拉的北京办主管职位找了两个人选,李斯特正巧到北京出差,就先面试了这两人,觉得都还值得考虑,便让拉拉自己上北京看看,挑一个。
  拉拉看过两份简历,问李斯特:“您觉得这两人都有些啥特点?哪个更合适?”
  李斯特说:“我先不说我的看法,免得影响你的观点。等你把两人都见过了,我们再碰一碰意见。”
  拉拉见了第一个,觉得对方有点婆婆妈妈,节奏偏慢,说话做事的重点不够突出,就不太想要。
  再见第二个,这人叫周亮,30出头,一副精干的模样,言谈举止专业得体,有着北京小伙子特有的客气里藏着股傲慢的劲儿,看简历原先在ICI做过人事行政主管,目前在一家不知名的印度IT公司做人事经理。
  拉拉上来就问他:“为什么要应聘现在这个岗位?”
  周亮老实回说因为想做HR经理,年初跳槽到了这家IT公司,谁知道压根儿没法接受那儿的企业文化。这一折腾,吃尽郁闷,也算是明白了自己不适合在小公司发展,如今只想重新回到专业的大公司,老实做个主管。
  拉拉想,这也好,吃过苦头,有过比较,才会珍惜这个职位,免得心气劲儿太高,不好满足。
  再问了问有8年的招聘和行政经验,这正是她需要的。
  尤其周亮说起话来一二三四,条理清晰,很对拉拉的胃口。
  拉拉想了想,问他:“你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周亮说:“有点急吧。”
  拉拉听了比较中意,她的团队现在工作量不轻,急性子才能手脚麻利地把活做出来。
  拉拉便打定主意用他。
  她当即打电话给李斯特,也不探问一下老板的意思,就直通通地说明了自己的倾向。
  李斯特本心觉得另一个应聘者更合适,既然拉拉自己想要周亮,他也就不想太过干预她的决定。
  他想起自己在面试中隐约感觉到,周亮客气中藏着股自视甚高的劲儿,又有八年招聘经验,他担心拉拉以后驾驭不了这个主管。
  李斯特决定还是提醒一下拉拉,就婉转道:“我们北京办的几位经理都比较有个性,你觉得周亮和他们以后相处会不会有问题?”
  拉拉说:“我问过他以往处理这类关系的经历,觉得人情世故方面他还是老练的,新近又在职业发展上吃亏摔了跟头,应该会更谨慎的,所以问题不大吧。”
  李斯特估计,这个人选就算不够理想,也不至于错到哪里去。而招来的人毕竟以后是向拉拉报告的,拉拉作为直接主管,她觉得合适更重要。退一步来说,就算这次招得不够理想,也要让拉拉自己在实践中感受才能进步得更快。
  李斯特打定主意,就问拉拉:“你想给他多少钱?”
  拉拉说:“他要七千,我想给七千二,加强一下他的满意度,让他一开始就有个好的感觉,安心在这儿好好干。”
  李斯特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你和王宏沟通一下,他也OK的话,就出OFFER(聘用意向书)吧。”
  DB很快出了OFFER给周亮,周亮看给的价钱比自己要的略高,果然比较高兴。他马上打电话给拉拉,表示自己会如约抓紧到DB报到。拉拉以为他会因为工资的事情道声谢,结果他没提这事儿。
  拉拉的上海办主管也招了好几个月了,她在两百多份简历中选来选去,挑花了眼。
  李斯特看她自己也干得很累,就提醒她,一个主管的位置不该招那么久,当断则断了。
  后来,李斯特和拉拉说,给她物色了一个人选,应该不错的,建议她见一见。
  这是个二十七八岁的上海女孩,皮肤白嫩得像透明一样,仿佛可以看见皮肤下面的血管和骨骼,她的个子又高又瘦,即使是坐在那里,也看得出有一米七上下。不像一般的上海女孩那样善于着装,她的穿着十分复杂,一件长一件短的套了好多层,来面试,却穿了双头已经踢破了表皮的皮鞋,这鞋有着粗大笨重的后跟,完全不像上海市面上能买到的货色。她草草地扎着一个马尾,头发非常长,估计放下来能到腰间,但是养得并不好,头顶有点毛。一双眼睛大得和赵薇有得一拼。她见了拉拉,不像一般的应聘者那样客气礼貌,而是酷酷地坐在那里不动,等拉拉笑着问候她,她才回答,脸上没有一点笑模样。

  拉拉对对方没有好感,她在面试中表面十分客气,提的问题却条条刁钻,暗藏杀机。
  拉拉先问了女孩现公司办公室的人数和面积、以及其中有自己独立办公室级别的员工的人数,又问了十分钟无关痛痒的问题。
  之后,拉拉忽然话锋一转,袭击她道:“你们用什么型号的交换机?”
  通常,很多人能说出牌子,但不见得能答得出型号,拉拉想借此判断对方对交换机的熟悉程度。
  女孩酷酷地回答说:“NEC7400。”
  拉拉追问道:“目前有多少个机柜?模拟板和数字板各多少块?”
  女孩简单明了地一一报出数字给她。
  拉拉心里核算了一下,和开始她说的员工人数、级别比例都是吻合的。
  拉拉有意把人数的问题放在面试开头,做为一般性的概况来了解,试图不让对方警觉到后面的一切回答都要和人数、面积等对得上号。这样,即使她有专业知识,假如目前没有亲手在经管,或者脑子不是那么清醒、对工作内容不是足够熟悉,回答中就很容易出破绽。但是这个女孩显然又懂行反应又快。
  拉拉又问她:“你们使用什么型号的复印机,有多少台?”
  女孩说话一直很简短,回答这个问题时她的嘴唇微微上翘,给人感觉她简直不屑回答这样弱智的问题。
  拉拉假装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忍着气问下一个问题:“你们部门每年做预算,你是否参与?”
  女孩说:“我在目前公司服务了三年,有两年的部门预算都是我负责的。”
  既然应聘者对这点表示了空前的自信,拉拉少不得照一般的面试技巧表扬了她一下说:“看来,你的总监很信任你,你一定做得非常好。”
  女孩没有一点笑意地说:“我能做出让他满意的活,他当然信任我。”
  拉拉心说,你是来面试的吗?这个态度!一面还是继续微笑着发问道:“你今年做预算的时候,给复印机的维修费和易耗品准备了多少钱?”
  女孩揭发说:“其实上一个问题和这一个问题,是在问同一个问题,易耗品会用多少钱,除了要了解易耗品的大致单价外,还和办公人数相关;多少台复印机也和办公人数相关;维修费的预算则和机器目前的使用年限紧密相联,我这6台佳能的复印机中,已使用年限分别是2台1年,2台2年,2台3年——这个问题你还没有问,我想你接下来总要问的。”
  接着,她轻松地把拉拉要的数字报给拉拉,当然回答得门儿清,让拉拉没话讲,白被她揭发得有点狼狈。
  拉拉稳了稳自己的心神,继续考问了几个和装修有关的大问题,女孩不单给予完美答复,而且总结说:“我觉得没有做过大装修项目的行政,就算不上大公司的专业行政,这是行政的头一项硬功夫。”
  拉拉见她说出如此内行的话,觉得再考行政的专业内容没有必要了,就换了个问话方向,请她评价自己的人际关系。
  拉拉内心相信,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绝对好不了,她想看看女孩怎么自我评价。

  女孩不慌不忙地说:“人际关系怎么才算好,在不同的公司文化下有不同的诠释。比如我现在的公司,文化非常强悍,能让他人和你合作,你的人际关系得分就是高分。我前面介绍过我负责的装修项目,这样的项目中需要各部门和行政部的充分配合——我把这个项目做得非常好,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回答好前面那些和装修相关的问题,这个项目也证明了我在现公司中有非常有效的人际关系。”
  先不提是歪理还是正理,拉拉听了不由得佩服她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么一套自成体系的说辞,起码脑子好用是没得说。她追问道:“不同公司的确有不同的文化,你现在的公司是欧洲公司,而DB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公司,你怎么保证你现在强悍的公司文化下有效的人际关系,延续成到DB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女孩修正拉拉的逻辑说:“那您已经不是在问人际关系的问题了,这是关于‘适应能力’的问题,我可以给您一个例子,证明我的适应能力。”
  结果一个小时面试下来,拉拉却挑不出对方答得不好的地方,应该说,这是拉拉这几个月见过的该职位所有应聘者中最熟悉本岗专业内容的人了,她让拉拉不爽,但不爽的原因还摆不到台面上对李斯特讲。
  拉拉想了想,安排她做了公司规定的数理逻辑测试题,得分非常高,单从这个测试结果看,她比拉拉本人的反应要快不少。拉拉不由得有些压力。
  拉拉去找李斯特,不知道怎么说好,她不好意思说自己不喜欢这个人因为怕她以后不服自己。最后她婉转地和李斯特说,对这女孩的人际关系有顾虑,担心以后和各部门关系处不好。
  拉拉一面说,想起李文华曾和她谈论过应聘者和直接经理之间匹配度的问题,其中说到新被提拔的经理往往会很重视是否能控制住下属,因而喜欢招些老实听话的人——拉拉不由得有些心虚。
  李斯特问她是否在面试过程中观察到人际关系有问题的实例,拉拉答不上来。
  李斯特就劝说道:“这个女孩非常聪明,潜力应该不错的,她的专业经验也不错,也许还有我们还不确定的问题,不过这个位置我们已经招了好几个月了,应该做决定了。反正还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嘛,如果她确实不行,让她走也是分分钟的事。”
  拉拉听了最后一句,只得点头。
  这女孩叫帕米拉。
  帕米拉上任上海办行政主管后,把下属的助理麦琪等人收拾得体无完肤。麦琪天性颇有些桀骜不驯,奋起反抗。
  但帕米拉有的是办法,她规定麦琪每天一上班先写好当天的工作报告交到她手上,下班前先拿着当日的工作计划来找她,报告当天的执行情况,她认为没问题了,才放人。
  帕米拉在五一长假前三天突然布置了清理公司仓库的任务给麦琪,要她五一加班。麦琪已经预备好了五一长假出去旅游,不肯加班。
  帕米拉悠哉悠哉道:“那没问题,你五一前能做完,五一就不用来加班。做不出来,就加班。你自己决定。”
  麦琪气得要晕死过去,那个仓库不小,好些部门共用着,要清理,势必要和各个使用部门的助理挨个盘点核对库中的货品,还需要物业的协助,五一不加班又要把活做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麦琪和帕米拉争辩道:“就算我五一加班,其他部门的助理们也不肯来加班的呀。她们不加班,我们怎么动他们部门的东西?少了就麻烦了”
  帕米拉阴阳怪气地说:“你在节前有三天时间和各部门的助理先协调清点嘛,清点后让他们在清单上签个字,五一就可以按清点好的数字来搬动整理了。为什么非要人家在场才能整理货品呢?”

  麦琪压着火说:“又不是货物已经没地方放了,清理仓库有那么紧急吗?为什么非要这么快做完?”
  帕米拉悠闲地甩着手中的笔说:“有那么紧急。我不需要向你解释我的每一个决定。”
  麦琪一阵胸闷,活生生地给憋回去了。
  拉拉这时候来了上海,她让帕米拉安排些会议设备,帕米拉回说没有这些设备。
  拉拉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没有?”
  帕米拉说:“麦琪说的。”
  拉拉很奇怪,因为这些设备是上两个月刚盘点过的,麦琪很清楚摆放在什么地方,怎么轻易就说没有呢。
  拉拉说:“你再问她一遍。”
  帕米拉跑去问了,回来说:“是没有。”
  拉拉生气了,说:“我们一起开个会,叫上麦琪。”
  人到齐,拉拉劈头就问麦琪:“你不知道我们有哪些设备吗?”
  麦琪哭丧着脸说:“知道。”
  拉拉严厉地问:“那你为什么告诉你的主管没有这些设备?”
  麦琪一梗脖子,直愣愣地说:“我都安排好了五一出去旅游,她事先根本没有打招呼,忽然要我五一加班干活。我不愿意,她就非让我五一前就把活都干出来。那么多活,我五一前就是不睡觉也干不出来。这些活又不是非需要在五一前干完的。她这是在修理我!”
  拉拉诧异地问:“什么活?”
  帕米拉一脸尴尬,白白的脸上有点发青。麦琪竹筒倒豆子,把清理仓库的事情说了一遍。
  拉拉听明白,心里对帕米拉很恼火。她压着气,对麦琪说:“你对这个安排有意见,可以正面地提出来,下次不要在另外的事情上胡搞。先出去吧。”
  麦琪出去后,拉拉对帕米拉说:“这么些活,你自己能在三天里完成吗?”
  帕米拉尴尬地摇摇头。
  拉拉严厉地说:“如果你不能,那她也不能。为什么要故意这样安排呢?如果工作确实需要员工五一长假加班,应该提早和她商量,何况这事儿我也看不出来为什么非要在五一期间完成不可。”
  帕米拉狡辩说:“麦琪的工作态度很不好,我是在帮她改正。”
  拉拉说:“她态度不好,你可以正面辅导她,而不是修理她。”
  帕米拉站起来,一米七的身高衬得拉拉特别矮,她似笑非笑的看着拉拉的眼睛说:“拉拉,我需要你的支持呀。你是我的老板,你不支持我,我怎么工作得下去呢?”
  拉拉一听,这还给扣上帽子了,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也不冷不热地说:“我当然会支持你的工作,可你不能修理你的下属,这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文化,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要尊重人。”
  帕米拉很不高兴,拉拉也很不高兴。
  转头两人核对帕米拉的功课,发现她光顾着修理麦琪们了,不留神把自己的功课给拉下了一大截。
  拉拉心里动了炒人的念头,马上和帕米拉说:“这样,你来了一个月了,我们一起做第一个月的总结。”
  拉拉打开手提电脑,找出帕米拉刚上班时,自己交待给她的功课。这个文件当时拉拉用公司的电子邮件发给帕米拉了。
  她一项一项地说出帕米拉没有去做的工作,帕米拉没有话讲。拉拉当场在电脑上打出备忘录,在第一封邮件的基础上,又把第二封邮件发给帕米拉,并抄送给了自己的上司李斯特。
  帕米拉属于世界上IQ最高的人群,她一看拉拉全部用书面的形式和自己交涉,并抄送给李斯特,马上就明白拉拉这是想找时机在试用期内干掉自己。
  她睁大了无辜的双眼盯着电脑屏幕,用合作的声调保证说自己会在第二个月彻底改进。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