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位少年头戴镶有白线的学生帽,在六本木下了电车。他们撑起雨伞,在霞町附近转了弯,向通往麻布的三联队正门的下坡路走去。井筒指着坡下的一间房屋喊道:“就是那家!”他们随即停下了脚步。那是一所怀疑是大地震①后幸存下来的陈旧的二层楼房。看上去庭院非常宽敞,却没有院门,环绕着院子的板墙直接连结着楼房正门。二楼套廊上紧挨着的六扇玻璃拉门,浮现出斜斜打来雨水的阴沉沉的天空。街道上空无一人。阿勋在坡上打量着这所被雨水淋湿了的房屋,心中突然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印象,好像自己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所楼房。这座被雨水包皮裹着的二层楼房,像是一只细高的破旧碗柜在任凭雨水浇淋。庭院里一片葱绿,却疏于剪枝修整,远远望去,院墙恰似装满了绿色的垃圾箱。阿勋觉得,这所阴沉沉的房屋,好像曾与一种极其甘美的、从内心深处泛起的郁暗而又甜蜜的记忆有着某种关联。可细想起来,的确来过这里的那种神秘感也是很可疑的。可能小时候真的随父母来过这一带,而自己的感觉则建立在这种实际记忆的基础上。也有可能曾在什么照片上见过这座房屋。总之,他感到这所楼房恍如小巧的庭院盆景,完好地保存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重重迷雾里。阿勋猛地甩开像是被雨伞的阴影唤起的影子一般的思绪,冲到两位同伴前面,顺着满是泥水的陡坡往坡下跑去。他们在门前站下。细格子拉门的上方挂着写有北崎二字的门牌。门牌的木质已被风雨严重剥蚀,只残留着墨写的字迹。雨水甚至飘到了早已腐朽的门槛上。今天他们三人前来会见的堀陆军步兵中尉,是井筒的当军官的表兄给介绍的。说好要带两个朋友,特别是要带靖献塾塾长的儿子阿勋前来,因此中尉一定在热情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阿勋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神风连的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眼下正要去会见加屋霁坚,不觉心情激动起来。然而,现在早已不是神风连的那个时代了。阿勋清楚地知道,就像武土依仗着日本刀与明治政府军拼杀那样,敌我双方犹如棋盘上的棋子一般截然分明的时代,毕竟事过境迁了。但他也知道,武土的精神正潜藏在军队的内部,对于与重臣相勾结的军阀和军队中的“明治政府军”,这种武土的精神是深恶痛绝的。在这所陋屋中,正住着一个拥有强烈的武土道精神的人,宛若潮湿的森林中,紫金牛结出的一颗鲜红的果实。①此处指的可能是1923年发生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地震。这时,阿勋完全失去了剑道比赛前的那种镇定和冷静。就要会见的这个人,也许会把自己强行拉到另一个世界中去……不过,在此以前,他对别人寄以的希望和理想,已经多次遭到过背叛。出来迎接的老人让三个年轻人不寒而栗。他从正门的阴影下现出了身子,高高的身躯弯曲着,满头的白发和凹陷的眼睛,仿佛正从天棚覆盖下来迎接客人,这副模样活像在深山里偶然遇上的折迭起飘逸的破翅膀的仙人。“堀中尉正等着你们哩,请到里面来。”老人把手放在膝头,像是在用手控制着脚步,往阴暗、潮湿的走廊挪去。从结构上看,这是一座普通的家庭公寓,可少年们却隐约感到,房屋的墙壁都渗进了皮革的气味,每天早晨和黄昏,三联队的军号声都会透过隔扇拉门浸润到房间里来。公寓里一片寂静,看来除了中尉,其他投宿的人都还没有回来。老人喘着粗气往嘎吱作响的楼梯上登去,在中途歇下脚来向楼上喊道:“堀先生,您的客人来了。”“噢——”从楼上立即传来一声充满青春活力的粗壮回答。堀中尉的房间与隔壁的房间用墙隔断,约莫八铺席大小,除了桌子和书架外没有任何摆设,一看就知道是独身军人所住的简朴的房间。中尉已经换好了藏青地碎白花的和服单衣,腰上不经心地系着一条用整幅黑绉绸裁制而成的腰带,是个肤色浅黑的极平常的青年。他的军服整齐地用西服衣架挂在柱子之间的挂衣横木上,领章的红色和那上面3①字的黄铜色,是这个房间里惟一引人注目的色彩。①表示三联队。“哎呀,快进来!今天中午值完了班,很早就回来了。”中尉威严而又爽朗地说道。他那只有很短发茬的光头上,透出一股雄壮的魂魄,双眼清澈、锐利。如果只看这身和服装扮,和地方上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可从藏青碎白花衣袖中露出的粗壮手腕来看,就会明白,这是一个经常操习剑道的人。“哎呀,随便坐。大爷,茶我们自己沏吧。”听着老人下楼梯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中尉稍稍欠了欠身子,伸手去拿装着开水的热水瓶,并且笑着说道:“别看这屋子像个闹鬼的凶宅,但无论这公寓楼,还是那老爷子,可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物哩。那老爷子曾是日清战争①的勇士,在日俄战争期间开没了这家军人专用的公寓,这公寓出过许多杰出的军人。这么一所吉利的房子,租金又便宜,离联队也近,非常方便,因此总是住满了人。”中尉的话语间洋溢着关怀,使少年们紧张的心情缓和了下来。看着中尉脸上的笑容,阿勋在想,可惜现在花期已过,假如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来访就好了。那时,中尉应以这样的姿势迎接少年们的到来:刚刚从硝烟弥漫的演习场归来的中尉,脱下粘满樱花花瓣和尘埃的长靴,把散发着春天气息和马粪气味的草黄色军衣披在肩上,军装衣领上闪烁着稚嫩的红色和黄色的光辉。中尉好像并不在乎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谈吐豪爽大方。他首先提起了有关剑道的话题。井筒和相良焦急地等待着机会,他们是想告诉中尉,阿勋已经获得三段段位,在剑道界被寄以厚望。终于,戴眼镜的小个头相良磕磕巴巴地说出了这一切。阿勋面色通红,中尉打量阿勋的目光,也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井筒和相良所希望的正是这种氛围。他们把阿勋视为自己志向的化身,期望他利用年龄那锐利的特权,与外界的人进行对等的交锋。当然,这时的阿勋也没有什么需要撒谎的,只需把自己与伙伴们的纯粹像尖针一般向对手刺去。①指中日甲午战争。“那么,饭沼,我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中尉一变刚才的语调,眼睛里辉耀着光亮,单刀直入地问道。井筒和相良都感到,他们所盼望的时刻来到了,不觉紧张起来。虽然刚才中尉让随便坐,可阿勋仍然正坐在那里,他挺起制服下的胸膛,简洁地答道:“振兴昭和时代的神风连。”“神风连举兵失败了,那也算是好事吗?”“那不是失败。”“是吗?那么,你的信念是什么?”“是剑。”阿勋应声答道。中尉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在心里考虑着下一个问题。“好。我再问你,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一次,阿勋显得有些迟疑。他把自己一直注视着中尉眼睛的目光稍稍错开,从印上雨水痕迹的墙壁移向紧闭着的毛玻璃窗户。视野在这里被挡住了,在细小的木格窗之外,雨云正无边无际地遮盖着大地上的万物。阿勋知道,就是打开窗子,也决不可能在雨水中看到尽头。他想要说的,也不是眼前能看到的,而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他断断续续地,然而却是坚定地说了起来:“在太阳……太阳升起的断崖上,叩拜那轮初升的红日……一面俯瞰辉耀着光亮的大海,一面在高洁的松树下……自刃。”“嗯!”井筒和相良都惊讶地看着阿勋的脸。在此以前,阿勋还从未在别人面前,甚至在朋友面前进行过这种内心深处的表白,可今天却当着初次见面的中尉流畅地吐露了这一切。中尉并没有恶意地加以奚落,这是少年的幸运。看上去,中尉仿佛在认真而平静地思辨着这段近似疯狂的表白,然后开口这样说道:“说的不错……可是,要死得漂亮也很难呀。因为自己是无法选择死的机会的。军人嘛,又不可能像平常自己想像的那样去死。”阿勋没能听懂这些话。话语中充满转弯抹角的措辞、注释,以及“然而”、“可是”之类的思考……这些词语远不是阿勋所能理解的。他的思想是滴落在白纸上的新鲜墨迹,是谜团一般的经典原著,不要说翻译,甚至无须加以批评和注释。目前,阿勋正怀着极其紧张的心情,甚至做好了挨一记耳光的心理准备,耸起肩膀,直视着中尉的眼睛问道:“可以提一个问题吗?”“说吧。”“听说在‘5·15事件’发生之前,中村海军中尉访问过堀君您,是真的吗?”中尉的脸上像是一下子贴上了冰凉的牡蛎壳似的东西。“这谣传是从哪儿听来的?”“家父的塾里有人这么说。”“是令尊这么说的吗?”“不,家父没有这么说。”“不管怎样,公审时会弄清楚的。不要听信那些无聊的谣传。”“那是无聊的谣传吗?”“是的,是无聊的谣传。”沉默之中,可以感觉到被中尉抑制着的愤怒,正像磁针那样微妙地颤动着。“请相信我们,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们。你们见面了吗?没见面吗?”“不,我没见过他,也没见过海军里的任何哥们儿。”“那么,见过陆军里的人喽?”中尉强作豪爽地笑了笑说:“每天都见到他们啊,我就是陆军嘛。”“您这么说,可不算是回答我们的问题。”井筒和相良相互瞥了一眼,他们担心起来,不知道阿勋还会问到什么地步。“你是指同志这个意思吗?”中尉顿了一下后问道。“是的。”“这与你们没有关系。”“不,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想知道,假如……假如……我们有求于您的时候,您会制止呢,还是会接受。”还没有听到中尉的答复,阿勋就预感到令人尴尬的时刻又要到来,又要像数度经历过的那样,在向自己所敬重的年长者说出心里话后,面前会忽然出现一条显而易见的河流,把两者分隔开来。那时,一直闪烁着光芒的对方则会随之变为死灰。这对被注视着的对象来说多少是一个痛苦,可对注视着对象的人来说,则是更大的痛苦。那是因为,原以为拉满弓似的时间上的紧张很快就要被解脱,弓箭却没有被射出去,只是眼见着弓弦又回复到以往的松弛状态。而令人难以忍受的、日常时间中堆积垃圾般的日积月累,则一举恢复了原有的姿态,难道真的没有一位长者能够舍弃所有顾虑和因为年龄的缘故而受到的尊重和照顾,敏捷地用“纯粹”这种尖针来回应这边猛刺过去的“纯粹”尖针?假如的确一个也没有,阿勋所憧憬的“纯粹”就被年龄羁绊住了(可神风连的那些人却决没有这类事!)。倘若受年龄的羁绊正是“纯粹”的本质,那它不久后一定会从视野中消失。再也没有比这种想法更使阿勋感到可怕的了。他在想,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必须抓紧时间。在阿勋看来,这些年长者似乎缺乏一种智慧。他们不知道,要想医治少年们的性急,除了五条件地承认这种性急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如果不承认这种性急,少年们就会更加疯狂地追求他们认为明天将要消失的剧烈的“纯粹”。这一切,都是年长者造成的。这一天,中尉从饭馆叫来饭菜招待了阿勋他们三人,他们在那里一直呆到晚上九点。话题离开微妙的询问后,中尉的谈话便显得妙趣横生,同时也颇有教益,洋溢着振奋人心的力量。他谈到了屈辱的外交,对拯救农村的疲敝毫无成效的经济政策,政治家的腐败,共产党的跳梁表演,以及政党正对军部施加压力,要求缩减军备,裁减半数的师团等等。他在谈话中,还提到了为倒卖美元而废寝忘食的新河财阀。阿勋从父亲那里也听到过有关新河的事。中尉认为,经过这次“5·15事件”,新河财阀非常自慎自戒,不过,我们决不能轻信这类人一时的自慎自戒。日本正被逼进绝境之中,正被乌云层层包皮裹,形势是令人绝望的,诚惶诚恐,圣明也被乌云所遮掩。这些谈话,极大地丰富了少年们对于绝望的认识。他们觉得,不管怎样,中尉是个好人。“我们的精神全都在这里面。”阿勋说着,把《神风连史话》递给了中尉,就回去了。在把书交给中尉时,阿勋并没有说是送给他还是借给他,这是为了下次想见中尉时,借口说是来要书就可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心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别提什么朋友想想正经事吧——盖鲁徼?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我们面对照片在地上坐得太久。我的双腿坐麻木了。我们用口中的词就像用草中的脚那样乱踩。用沉默也一样。埃德加默然。今天我无法想象一座坟墓。只能想象一根腰带,一扇窗,一个瘤子和一条绳子。我觉得,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只袋子。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旗振山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J报社大阪支社的总编富永拜访浅见家,那是l1月1日的事。那天是星期天,可对于浅见光彦来说,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日都与他无关。浅见昨晚深夜才从四国松山旅行回来,一回来就埋头工作到凌晨。因为约定后天之前要完成的稿件,比预定的晚了许多,虽然老记挂着这件事,可人终究敌不过睡魔。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20分,本想打算稍事休息,没想到脑袋一落枕头,就沉沉睡过去了。“少爷!少爷!快起来。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最后致意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我从笔记本的记载里发现,那是一八九二年三月底之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正坐着吃午饭,福尔摩斯接到了一份电报,并随手给了回电。他一语未发,但是看来心中有事,因为他随后站在炉火前面,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抽着烟斗,不时瞧着那份电报。突然他转过身来对着我,眼里显出诡秘的神色。“华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是一位文学家,"他说。“怪诞这个词你怎么解释的?”“奇怪——异常,"我回答。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