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 第二卷 第十章 一个福尔赛的征候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个福尔赛家人天生就不感觉到自己是个福尔赛;可是小乔里恩却有自知之明。他以前也不知道,但是自从采取那次坚决行动,使他成为众所唾弃的人之后,他知道了;从那次以后,他一直都有这种感觉。由于他的第二个妻子肯定不是个福尔赛,所以在和她的结合中,以及和她打的一切交道中,从头到尾他都感到自己是个福尔赛。
  他知道,如果不是由于自己具有高度的福尔赛性格,清楚看到自己要的什么,而且有一股韧劲抓住不放;如果不是自己具有那种财产的意识,认识到自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东西再拿来糟蹋掉,乃是愚蠢的行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决计不会跟她过上十五年之久(恐怕就不会想到要留她),捱过这十五年的一切经济困难、耻笑和误解;决计不会在他前妻去世之后要求跟她结婚;决计不会把这些折磨全熬了过来,而且熬了过来之后,虽则人好象瘦了,但仍旧笑嘻嘻的。
  有一种中国小偶像,盘膝坐在用自己的心做的神龛里,总是带着一副怀疑的笑容在暗笑自己;小乔里恩也就是这样一种人。不过这种微笑,虽说这样亲切,这样始终如一,却并不干涉到他的行动;他的行动和他的下巴和脾气一样,是一种特殊的,温柔与决心的合制品。
  在作品上,他也意识到自己是个福尔赛;他在水彩画上虽说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却一直留神看着自己,好象对这样不切实际的嗜好总不能过于认真,同时也一直对自己不能在上面多赚点钱感到某种无名的不安。
  正由于他能意识到一个福尔赛家人是什么样子,所以当他接到下面老乔里恩的来信时,一方面抱有同感,一方面又厌恶:
  西尔德莱克旅馆,
  白劳德司代尔,
  七月一日。
  亲爱的小乔:
  (老父的笔迹在这三十多年来跟他记得的简直没有什么改变。)
  我们来此已有两星期,整个说来天气都很好。空气很使人精神振作,可是我的肝脏却不好,巴不到能够回城里来。琼我真是说不上来,她的健康和心情都没有什么改善,以后怎么样很难说:她一句话不说,可是看得出她心心念念忘不了这件婚事,又象是订婚,又不象是订婚——真是没法说。按照目前的情形,究竟应当不应当放她回伦敦来,我真决定不了,可是她就是那样任性,可能随时心血来潮就跑了回来。说实在话,是应当有个人找波辛尼谈谈,弄清楚他是什么意思。这事我恐怕做不来,要我来做,那一准会打断他的狗腿,可是我觉得你既然在俱乐部里和他相识,不妨用一两句话试探一下,看这个家伙究竟是什么意图。当然,千万不能提到琼,不论打听到一点虚实与否,希望在几天之内得到你的回信。这情形很使我为难,晚上都烦得睡不着。乔儿和好儿在念。
  你的爱父,
  乔里恩-福尔赛。
  小乔里恩拿着这封信沉吟上大半天,态度很是严肃,连他的妻子都看出他有心事,就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没有什么。”
  他在妻子面前决不提起琼的事情,一贯都是如此。他妻子可能会慌张起来,这底下就说不出产生怎样的怪想法;因此,他赶快脸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在这上面他跟他父亲做起来差不多一样不成功;他遗传了老乔里恩的坦率,在家庭之间耍点小手腕总是被家人看穿;因此小乔里恩太太一面忙着家里的杂事,嘟着嘴走动着,一面带着茫然的神情不时偷眼看他。
  下午他把信揣在口袋里,就动身上俱乐部去,可是自己并没有拿定主意。
  刺探一个人的“意图何在”在他做来特别感觉不快;虽说自己的地位和一般福尔赛家人有所不同,这种不快也并不因而减少。象这样在一个人的身上硬行施用所谓自己的权利,要把他摆布得合乎自己的意旨,真象他这一家人,以及所有他们认识的和交往的人做的事;这完全就是他们的作风,把做生意的那一套也用到亲戚关系上来!
  就拿信上那句“当然,千万不能提到琼”的话来说,整个的事情还不难明白吗?
  然而那封信上表现的私怨,对琼的关切,以及“打断他的狗腿”一类的话,这些也完全是人情之常。无怪他父亲要知道波辛尼是什么意思,也无怪他要生气。
  这件事很难推托!可是为什么要把这事交给他去做呢?肯定的这种做法很失身份;可是一个福尔赛家人只要能达到自己的愿望,采用什么手段都没有关系,只要面子顾到就行了。

  他该怎样着手呢,或者该怎样推托呢?两者好象都没有可能。唉,小乔里恩啊!
  他三点钟到了俱乐部,碰见的第一个人就是波辛尼本人,坐在屋角落里,瞠眼望着窗外。
  小乔里恩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坐下,心慌意乱地重又考虑起自己的处境来。他悄悄望见波辛尼坐在那里一点不觉得。他跟他并不熟悉,这样有心打量他恐怕还是第一次;他样子很是特别,无论在衣服上,在相貌上,在态度上,和俱乐部别的会员都不象;小乔里恩自己,虽则心情和气质已经改变了许多,表面上总还一直保持着福尔赛家人的那种沉默寡言的派头。在福尔赛家人中,他是唯一不知道波辛尼那个绰号的人。他觉得这个人很特别,并不是古怪,而是特别;他样子而且很憔悴,很瘦,宽阔的高颧骨下面两颊深陷,可是看上去丝毫不是身体不好,他长得很结实,从他卷曲的头发也可以看出他的身体是强健的,而且生命力十分充沛。
  他的脸色和神情有一种地方使小乔里恩看了很动心。他深知道痛苦的滋味,而这个人望上去就象在痛苦着。
  他站起来碰一下波辛尼的胳臂。
  波辛尼吃了一惊,可是看见是哪一个时,并不显出任何窘态。
  小乔里恩坐下来。
  “好久没有看见你了,”他说。“我老弟的那所房子进行得怎么样了?”
  “再有一个星期就完工了。”
  “恭喜你!”
  “谢谢——我觉得这种事情谈不上恭喜。”
  “谈不上吗?”小乔里恩问;“我总以为这件事情缠在你手上好久,巴不得一旦能够脱手呢;不过我想你的心情大概跟我让掉一张画时的心情差不多——就象是自己的孩子,是吗?”
  他温和地望着波辛尼。
  “对了,”波辛尼更加和蔼地说,“它脱离你,从此完结。我还不知道你作画呢。”
  “只画些水彩画;还讲不到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没有信心?那么你怎么能够画呢?你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否则的话,你画的就没有用处!”
  “妙呀,”小乔里恩说;“这的确就是我一直说的。还有,你可注意到过,碰到一个人说‘妙呀’的时候,他总要接上一句‘这的确就是我一直说的’!可是如果你问我怎样画得下去的话,我的回答是,因为我是个福尔赛。”
  “福尔赛!我从没有把你当作福尔赛家人看待过!”“福尔赛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动物,”小乔里恩回答。“在这个俱乐部里就有几百个福尔赛。外面街上也有无数的福尔赛;不管你走到哪儿,你都碰得到他们!”
  “我请问你是怎样识别他们的呢?”波辛尼说。
  “看他们的财产意识。一个福尔赛对事物的看法都是根据实际,也可以说根据常识,而这种实际观点的主要根据就是财产意识。一个福尔赛,你将来会看出来,是从来不暴露自己的。”
  “你是说笑话吧?”
  小乔里恩眼睛眨了一下。
  “并不是什么笑话。由于我自己也是个福尔赛,本来轮不到我来说。可是我是一种纯杂种犬;至于你,那是错不了的。你我之间的差别就跟我和我二叔詹姆士之间的差别一样;而他就是福尔赛的一个十足典型。他的财产意识极其强烈,而你简直等于没有。没有我夹在中间,你们就会显得是两种不同的物种。我是衔接的一环。当然,我们全体都是财产的奴隶,我也承认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可是我讲的‘福尔赛’却肯定地更加是一个财产的奴隶。哪样东西好,哪样东西靠得住,他全知道;而他的标志就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
  “啊!”波辛尼咕噜着。“你该把这个名字来一个注册。”我很想,”小乔里恩说,“来一次讲演:‘福尔赛的性情和气质。这种小动物被自己同类一嘲笑,它就感觉不安,可是异类(如你和我)笑他,却独行其是,毫不在乎。他们遗传都是短视,因此只认识自己的同类和同类的巢穴,也只有在他们中间能够你争我夺地安安静静过日子。’”
  “你讲起他们时,”波辛尼说,“就好象他们占了英国人口的半数似的。”
  “他们是英国的半壁江山,”小乔里恩重复一句,“而且也是优秀的半数,可靠的半数,三厘钱的半数,有出息的半数。没有他们的财富和安全,什么事都行不通;你的艺术就行不通,文学、科学、甚至于宗教都行不通。这些福尔赛本身可不相信这些东西,他们只利用这些东西,可是没有他们,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亲爱的先生,这些福尔赛是经纪人,是商业家,是社会的砥柱,是习俗的基石;是一切可钦佩的东西啊!”

  “我不知道究竟弄清楚你的意思没有,”波辛尼说,“不过我想我这个行业里也有不少你所谓的福尔赛呢。”
  “当然不少,”小乔里恩回答。“许许多多的建筑师,画家或者作家都是随波逐流的,就跟其余的福尔赛之流一样。艺术、文学、宗教所以能存在下去,全靠少数真正相信这些东西的傻瓜和许多利用这些做生意的福尔赛。往少里估计一下,我们的皇家美术学会会员里面总有四分之三的福尔赛,小说家里面总有八分之七,新闻界占有极大部分。科学界我说不出;宗教界简直是济济皆是;下议院里多得恐怕哪儿都比不上;贵族里面更是不言而喻。可是我并不好笑。和这种多数作对是危险的——而且是怎样的一个多数啊!”他眼睛盯着波辛尼:“不论你迷上什么都是危险的——不管是房子,是画,还是——女人!”
  两个人相互望望。小乔里恩说了真心话,好象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福尔赛从来不肯做的事情,立刻头缩了起来。波辛尼打破沉寂。
  “为什么你拿自己家里人做典型呢?”他说。
  “我家里的人,”小乔里恩回答,“也并不怎样突出;他们跟其他的人家一样,也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可是有两种气质他们却达到惊人的程度,而一个人是否真正的福尔赛恰恰就看这上面:这两种气质,一个是决不为什么事情而不顾一切,另一个就是‘财产意识’。”
  波辛尼笑了:“那个胖子怎么样,譬如说?”
  “你是指斯悦辛吗?”小乔里恩问。“啊!斯悦辛身上还有点原始气息。城市和中等阶级的生活还没有消化掉他。我们家多少世纪以来种田和蛮力干活的影响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且永远盘踞在那里,尽管派头那样的神气。”
  波辛尼好象在沉吟。“哎,你把你的堂弟索米斯可形容得活灵活现了,”他忽然说。“他这人决不会自杀的。”
  小乔里恩尖锐地盯他一眼。
  “不会,”他说;“他决不会。所以对他可不能大意。要当心他们的毒手!嘲笑嘲笑是便当的,可是你不要以为我的用意仅是这样。看不起一个福尔赛是很不妥当的;不管他们也是不妥当的!”
  “然而你自己就这样子过!”
  小乔里恩被他这一驳,脸上笑容消失了。
  “你忘了,”他带着莫名其妙的得意说,“我也能够坚持下去——我自己也是个福尔赛啊。我们全都是螳臂挡车。一个人离开家庭荫庇,就得——嗯——你懂得我的意思。我并不,”他结束时声音很低,就好象恫吓似的,“劝大家都走我的路。要看情形。”
  波辛尼脸涨得通红,可是一会儿就褪掉,仍旧是原先的那副苍黄脸。他发出一声短促的笑,笑完唇边还留下一种古怪的狰狞的笑意;他的眼睛嘲笑地看着小乔里恩。
  “多谢,”他说。“你的盛意很可感。不过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能够坚持下去。”他站起来。
  他走开时,小乔里恩眼睛望着他的后影,手托着头,叹了一口气。在这间沉闷的、几乎是没有人的屋子里,唯一听得见的是报纸的沙沙声和擦火柴的声音。他坐上好久好久都没有动,回忆着往事;那时候他也是一坐就是几个钟点,眼睛望着钟,等待时间消逝——在这段冗长的时间里面,他心里是充满着动荡不安,和一种强烈而甜蜜的痛苦;那个时期里迟缓的、愉快的挣扎心情和往日一样鲜明地回到他脑子里来了。他看见波辛尼那副消瘦的脸,和彷徨不安的眼睛永远朝钟上面望,在他心里引起一阵怜悯,怜悯之中还夹有一种莫名的不可抑制的羡慕。
  这种光景他太熟悉了。他往哪儿去呢——要碰上什么样的命运呢?是怎样的一种女人有那股磁力把他向她身边拉呢?这种磁力是什么都阻挡不了的,毁誉、是非、利害全都阻挡不了;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溜掉。

  溜掉!可是波辛尼为什么要溜呢?一个人总是在害怕破坏家庭骨肉的时候,在碰到有小孩子的时候,在感觉到自己毁灭了自己的理想,破坏了什么的时候,才想到要溜。可是这儿,据他耳闻,一切不等他动手早已经破坏无余了。
  他自己也没有溜,即使一切重新来过,他也不会溜。可是他比波辛尼更进一步,他没有破坏别人的家庭,却破坏了自己的不幸家庭。这使他想起“命由心造”那句古话来:人都是自食其果啊!
  命由心造!可是果子酸甜要吃起来看——波辛尼还得吃下他的果子。
  他的心思转到那个女子上面;这女子他并不认识,可是却听到她身世的一个大概。
  一个不幸的结合!没有虐待行为——只是那种无法形容的不好受,一种可怕的病害,把世界上一切的生趣都摧毁了;就这样,日日夜夜、年复一年下去,除死方休!
  可是小乔里恩的旧恨已经被岁月冲淡了许多,因此也能体会到索米斯这方面的问题。象他堂弟这样充满了他本身阶级的偏见和信念的,试问怎样会具有那种真知灼见或者灵感来打开这种局面呢?这要有超脱的见解,要能将自己投入未来,跳出随着这类离异而来的不愉快的流言、耻笑和议论,跳出那种眼前没有了她所引起的暂时痛苦,跳出那些正人君子的严厉谴责。可是很少有人,尤其是索米斯这个阶级的人,能够见得这样远的。这个世界上的人虽则很多,可是见解超脱的总嫌太少!而且,天哪,在空言和实际之间是有着多大的差别啊;有多少男人,恐怕连索米斯也在内,谈起这种事情来对女子都是极其尊重,可是等到自己的鞋子夹脚的时候,便会想出什么特殊的理由来,把自己除外。
  还有,他的见解是否正确,连他自己也信不了。这种事情他曾经亲身经历过,他尝尽了一个不幸婚姻的痛苦,而那些态度宽容、不关痛痒的人,却是连战阵的厮杀声都没有听见过的,试问他可能够跟这些人一样见解呢?他有的是第一手经验——就跟久历疆场的兵士对于军事的经验一样,吃亏就在于把事情看得太清楚,而在一般平民看来,并不须要如此。象索米斯和伊琳这样一对夫妇,在许多人看来都会认为相当美满的;男的有钱,女的有貌;这不就扯平了吗?就算两个人感情恶劣,也不能成为混不下去的理由。各人稍稍放纵自己一点也没有关系,只要面子顾得下去就行——只要尊重婚姻的神圣和双方共有的家庭就行。上层阶级的婚姻大半都是按照这些原则办事的:不要去惹上社会,不要去惹上教会。要避免惹上这些,牺牲自己的私人情感是值得的。一个稳定的家庭有许多好处,就象许多财产一样,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保持现状最没有危险。破坏一个家庭至少是危险的试验,而且也是自私自利。
  这就是辩护状,小乔里恩叹了口气。
  “一切问题都系在财产上面,”他心里想,“可是有很多人不肯这样说。在他们看来,这是因为婚姻神圣不可侵犯;可是婚姻所以神圣不可侵犯是由于家庭神圣不可侵犯,而家庭所以神圣不可侵犯是由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想来这许多人都是基督徒,而基督却是从来没有财产的。
  怪啊!”
  于是小乔里恩又叹了口气。
  “如果在我回家的路上,我随便碰上一个穷鬼就邀他同我一起吃晚饭;那样我的晚饭就会不够我吃的,或者至少不够我妻子吃的,而我的妻子却需要照顾我的健康和幸福;试想我会不会邀他呢?所以说来说去,索米斯那样行使他的权利,以他的所作所为来支持这个于我们大家有利的神圣财产法则,也许还是做的好事,当然这对于有些人是例外,那些人——反会因此吃苦。”
  想到这里,他离开椅子,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座位中间穿了出去,拿了帽子,懒洋洋地穿过车马纷集、尘气熏人的酷热的街道,回家去了。
  在到达威斯达里亚大街之前,他从口袋里掏出老乔里恩的来信,小心撕成碎片,把来洒在路上尘土上面。
  他用钥匙开门进了屋子,就叫自己妻子的名字。可是他妻子已经带好儿和乔儿出去了,屋内没有人;小狗伯沙撒独个儿在花园里,躺在树荫下面捉苍蝇。
  小乔里恩也在树下坐下来,就在那棵不结梨子的梨树下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