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一章 把他们当人对待! 无人看管的面包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同几个餐馆老板聊天,他们说海底捞的方法,除了员工的免单权之外,其他都容易学。有个老板说:“别说普通员工,花30万请的大厨,我都不放心。有一次我有病住院,鱼翅没货了,让他去订。结果只一次,他就吃了1万元的回扣!”为什么张勇不怕员工假公济私?因为他对人的假设同这几个老板不一样。他认为大多数人是有道德自律的,所以滥用权力的是少数;如果监控得法,滥用的人就更少。因此,授权就利大于弊,因为大多数员工感到信任,受到激励,工作会更努力,处理客人投诉会更有效,顾客满意率也就更高。张勇对人性乐观的假设,恰恰被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费德曼的研究得到证实。他的研究结果被《魔鬼经济学》一书收录其中,因此广为人知。保罗·费德曼曾经领导一个研究所为美国海军分析武器开支。这个研究所的收入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每拿到一份研究合同,费德曼总会买点儿面包圈让大家吃,当做一种奖励。后来费德曼渐渐养成了习惯,每到星期五都会买一筐面包圈放在办公室让大家吃。办公楼里其他单位的员工知道了,有事没事也都过来拿几个面包圈,筐很快就见底了。费德曼下回只好多买些,最多的时候,一周买来1 00多个面包圈。为了收回面包圈的成本,他在面包筐旁放了一个装钱的篮子,上面标有价格。结果这个没人看守的收款篮收回了95%的面包钱。费德曼感到很高兴,认为自己验证了人们的道德自律。至于没有收回的5%,他相信只不过是有些人一时疏忽,或没有零钱才没有付钱。后来,费德曼决定辞掉研究所的研究职务,专门卖面包圈。费德曼开着车专门给办公楼送面包圈。一大早,他将面包圈和一个用来装现金的篮子放在不同公司的茶水间,等到午餐后再回来取钱和剩下的面包圈。他的经济学家朋友们都认为他疯了,因为根据“经济人”的说法,人们肯定会把大部分面包圈偷走,他会赔得倾家荡产。可是费德曼却很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下去。出乎朋友们意料的是,尽管费德曼收回的钱没有在研究所里的多,可是也能达到87%的比例。几年间,费德曼每周将8 400个面包圈送到140家公司,他赚的钱和原来当研究员时一样多。卖面包圈的同时费德曼也不忘自己的经济学家本行,他把自己的生意当做经济学实验,详细记录下每一份数据。费德曼发现,通过测算实际收到的钱和应该收到的钱之间的差额,他可以很好地考查不同顾客的诚实度。人们会偷面包圈吗?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有些人白拿、有些人付钱、有些公司的人比别的公司的人诚实?数据表明,小公司的人要比大公司的人诚实。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公司付钱率通常比几百人的大公司高出3到5个百分点。这有些出乎费德曼的意料,因为他觉得越大的公司就会有越多的人围拢在面包篮子旁,也就有更多的目击者促使你把钱扔进钱箱。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在较小的团体里,你如果做了一件不起眼儿的小事,马上就会尽人皆知,所以人们谨言慎行。而在一个大公司里,即使你拿了面包圈不给钱,谁又知道你是谁呢?这个道理也可以套用到社会上。农村的犯罪率要远低于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农村犯罪会更容易让乡亲们知道,这就是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所造成的影响。海底捞允许同乡、朋友和亲戚在一起工作,这恰恰加强了员工的道德自律性。基于观察,费德曼还认为士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热爱工作、喜欢老板的员工会更诚实。毫无疑问,海底捞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令员工士气高昂,滥用权力的员工自然少。至于在一个公司内部,费德曼则相信级别越高的人,发生白吃现象的越多。他曾经长期向一家占据在3个楼层的公司送面包。其中位于顶层的是管理层,楼下两层是销售、服务和行政的一般雇员。楼下收钱的比例明显比楼上高。费德曼猜想,因为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过分的控制欲,所以容易发生不诚实的行为。不过有人刻薄地说,也许不诚实正是这些人挤进管理层的原因。数据同时反映出个人的心情也会影响诚实度。比如说天气就是一个主要因素。好天气能让人们付个好价钱。坏天气,比如刮风下雨时,人们则白拿的多。这一点又符合了海底捞的情况,在海底捞工作,服务员容易有好心情,因为绝大多数的客人都会对海底捞的服务表示赞赏,任何人受到赞赏,心情都会好。最有趣的是节日也会影响人们付钱,有些节日让人变坏,有些节日则让人学好。圣诞节前一周的付款百分比下降了2%,感恩节也不好,情人节也不怎么样。好的节日是7月4日(美国独立日)、劳动节、哥伦布日。“9.11”周年,人们表现得也相当不错。为什么不同的节日,人们的表现不同?费德曼发现,偷窃较少的节日是那些令人产生集体荣誉感的日子。偷窃较多的节日则是那些充满了焦虑和对所爱的人满怀期待的日子。影响人们诚实的因素有环境方面的,也有情绪方面的,但是让费德曼最为兴奋的不是他发现了人们为什么不诚实,而是在利益诱惑下人们仍然能够保持诚实。尽管有些人从他那儿偷面包,但绝大多数人即使在没有其他人在场时,或者阴天下雨、圣诞节的时候也没有白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格劳康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正直淳朴的牧羊人在地洞里获得了一枚巨人的戒指,从此具有了隐身的能力。原本诚实的牧羊人偷窃了珠宝,引诱了王后,杀死了国王。故事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人是否都能抵挡诱惑,尤其是当他知道这些行为不会为人所发觉的时候?费德曼找到了答案,人们可以做到诚实。至少在面包圈问题上,他有87%的把握。张勇用海底捞的实践,证实了费德曼的理论。至少海底捞的上万名员工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滥用授予他们的权力。任何管理都需要激励与监控;不同的管理方式,源于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在现实中,每个管理者都会根据自己对人性的判断,选择胡萝卜多一些,还是大棒多一些。好的管理一定是激励为主,监控为辅,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员工感到被信任。人被信任了,就会“士为知己者死”,管理就事半功倍。坏的管理一定是监控为主,激励为辅,用防贼的方式监控员工。人被看低了,士气自然就低,管理就事倍功半。罗马天主教教会的管理效率最高,总主教同教徒之间,只有两个管理阶层,地区主教和教堂神甫。因为教会的管理者们相信,源于对上帝的敬畏,绝大多数教徒的道德自律性较高。监狱的管理效率最低,因为监狱管理者相信绝大多数罪犯都是道德自律最差的人,必须24小时监控。一个美国罪犯每年的平均管理成本是5万美元,这等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全年税后收入的1.5倍。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说话技巧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1章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方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深谙说话之“术”,就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所言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罗琦琦看了下表,已经七点。初中部都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学生已经全部走空。她站了起来,穿过林荫道,走到乒乓球台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应该被妥善维护过,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至少在罗琦琦的记忆中,和她罚站时,一模一样。她笑了笑,沿着乒乓球台一侧,进了教学楼,是个拐弯口,左侧应该是教室,右侧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 [点击阅读]
部落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那个陌生人身上散发出色彩斑斓的能量,它们华丽地旋转着,飞舞在他背后,好似一件斗篷;环绕在他强壮的头颅上,如一顶皇冠般闪耀着光芒。他的声音在耳中和脑中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声音在血液中流淌,就像一首遗忘已久而又突然忆起的甜美的歌。他承诺的东西很诱人,令他激动,让他的心止不住地渴望。但是,但是……什么地方仍然有些……当他离开之后,艾瑞达的三位领袖转向彼此,轻柔地开口说出仅在三人之间分享的话语。 [点击阅读]
镜·双城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飓风吹起乱雪,纷扬弥漫了半天,掩住了方当正午的日头。雪暴之外的天依旧是湛蓝的,天风呼啸,苍鹰盘旋着。从半空俯视,帕米尔高原苍黄浑厚。慕士塔格雪山在连绵的巨大冰峰中、宛如银冠上一连串明珠中最璀璨的一粒,闪闪发光。而那些光,就是此刻乍起、弥漫山中的雪暴。然而,苍鹰的目力再好,也看不到雪暴下山腰那如蚁般蠕动的黑点。慕士塔格峥嵘嶙峋,高处笼罩在冰冷的阴云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