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经常作换位思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处在一个什么年龄段,他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什么。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稍大一点的孩子又会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在对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习惯地用比较单一、主观的思路进行思考。虽然家长们都知道让孩子背古诗有很多好处,但有多少家长能在教给孩子古诗的同时,自己也能学以致用呢?
  换位思考,就是指一方作出涉及另一方的决策时,不但考虑到己方的情况,而且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顺利找出矛盾、对症下药;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需要作决定,才能发现和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建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单位中要理顺上上下下、对内对外的关系,都离不开换位思考。家庭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均可通过换位思考轻松化解。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很多家长都苦于无法了解孩子,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不时地把自己和孩子的位子换换,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也许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了。
  大多数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喜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但是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把我们成年人认为的一些想当然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结果呢,往往事情偏偏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去了,让做的没有做,不让做的倒是都做了。在我们抱怨孩子不能体恤家长良苦用心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除了关心孩子的吃、穿、学外,试着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呢?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很有必要与孩子作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孩子的问题。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逛商场,可孩子不肯自己走路,要妈妈抱着。母亲非常恼怒,当她气愤地蹲下去想打孩子时,心里一震:当她和孩子一般高时,她看到了孩子的视野,在孩子眼里,净是拥挤不堪、怪异扭动的大人的腿和臀部,这时母亲心疼地把孩子抱了起来。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处在一个什么年龄段,他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为孩子制定出合理的、孩子喜欢并乐意执行的计划。

  还有一位爸爸,他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要求孩子练习书法,不停地练,但是一直没有见到成效。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位父亲自己的书法好,所以自己孩子的书法也一定不能差的原因,还是因为父亲的书法不好,自己的理想想在孩子身上实现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计划明显是不合乎最基本的规律的,5岁的孩子连笔都握不牢,何谈练习书法?这样明显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真不应该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
  这些事让我想起郭冬临那个让人发笑的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说有一个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做了这样一个试验,要求她的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爸爸换角色》,要求父子沟通写出感受。通过与孩子换角色,这位爸爸这才意识到以前自己一味责备孩子的不足,由此也真正理解了孩子。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现实的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体罚学生(孩子)的情况。可能我们的很多孩子也曾经被体罚过,例如某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错了一个字或用错了一个词,老师罚他将这个字或词写100遍,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不陌生。现在这个权利的行使范围扩大了,我们的家长也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方法。可是就是写上1000遍,除了让孩子厌烦,还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领导罚你再重复去做100遍,你又是何感受呢?
  所以,爸爸与孩子要经常地换位思考,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孩子的心理,使我们能够抓住重点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利于我们家长树立科学的成才观,鼓励、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使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玩过小学》一书里,依依得意地讲述了自己做家长助理的表现以及感受。家长助理是我临时想出的称号,有市长助理、经理助理,就不能有家长助理吗?让孩子试着当一回家长,做一些平时家长做的家务,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给了依依这样的称号之后,依依参与家庭事务积极性可大了,家务活做得也很主动。而且,除了做家务,她还参政议政呢。每当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只要孩子可以旁听,我们都会通知她:

  开家庭会议啦。于是,依依会拿着本子和笔,神情肃穆地端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做会议记录。当然,她也没忘记发言,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尤其是谈和她有关的事情的时候,她更不会放弃自己发言的权利。
  当依依有过做家长助理的这段经历后,一是比以前更理解我们了,二是和我们意见发生分歧时,她能够为我们着想。孩子能够有这样的思维,我很欣慰。同时我也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去理解孩子。
  二、换位思考,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
  爸爸对孩子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小孩子都会犯错,这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小孩子的通病,就是古往今来乃至以后,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我们有的爸爸,就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一味地指责。适当的指责可以让孩子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可是过多的指责就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爸爸和孩子都学会换位思考,就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就会减少矛盾冲突;学会换位思考,就会使自己善解人意,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就会使自己心胸宽广,就会使自己心胸像海洋一样,包容一切而让人羡慕,像高山一样,容纳风雨而被人仰止。而不懂得宽容,就会以自我为轴心,凡事以我为出发点而忽略或不顾他人的感受,做出损害他人实则损害自我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搭乘火车,上车后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火车刚刚缓缓开动,他不小心从车窗把一双新鞋弄丢了一只。有人说,太可惜了!多好的鞋子呀!可这个人非但不觉得可惜,反而把另外一只鞋子也扔了下去。人们议论纷纷,都说他太笨了。而他只是以一种淡然平静的口吻说,在你们看来,我或许真是很笨,但鞋子是要成双穿的,既然已经丢了一只,那么剩下的一只再新再好,对我也无任何意义了;而我把另一只扔下去,捡到鞋的人凑成一双,还可以穿呢。这结局难道不算圆满吗?
  生活中许多事情是很复杂的,充满了矛盾。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的关系往往处于和谐与非和谐之间。为了消除人际间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彼此间的矛盾,我们就应该学会扔鞋,懂得换位思考。

  三、换位思考,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
  曾看过柳亚子回忆鲁迅的一篇文章:鲁迅有一次在家里宴请几位作家。席间,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将一颗丸子咬了一口,又吐了,说是变了味,而客人们当时都没有觉得。许广平便怪海婴调皮,客人们也都在想,这孩子怕是被惯坏了。鲁迅却不然,他夹起海婴丢掉的丸子尝了尝,果然是变了味的,他感慨地说:
  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
  读到此时,心里是一份感动,而且久久不能平静。从此等小事可感受到鲁迅先生深沉的父爱和教子的用心程度。在众人面前鲁迅没有摆出家长的姿态,没有照大人的常情,勃然大怒,伸出大手在海婴的屁股上猛击几下,或是横眉冷对,怒声呵斥,吓得海婴有言难辩。我深深感触于鲁迅那句:
  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我们是大了,成人了,在生活中,我们操纵着大人的思想、带着大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竭力剔去身上的幼稚,尽量把自己装扮得成熟些,老练些。对于小孩子的把戏,我们掩饰起曾有的纯真的童心,对于他们的世界有点不屑一顾了。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我们开始用自己成长中累积的生活经历,来评定孩子之中的是是非非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来做标准,为孩子定下奖惩制度,并由此在小孩子那里要求师道之尊、父母之贵了。
  我们读过《望庐山瀑布》,有句叫横看成岭侧成峰,可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从没有想过,自己要转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来审视自己是否有过失。在我女儿的课本中有篇课文是《绿色的金鱼》,我没见过绿色的金鱼,大家都没有见过,可是文中学生却说:
  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对,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不可能会出现的东西。又如所有的人都说月亮光是白的,淡黄的,可有个孩子却发现月亮是绿的,通过孩子妈妈仔细的观察,孩子说得没错。
  大到鲁迅先生小到范姜国一同学,他们都明白经常换位思考的益处。于是鲁迅先生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众人皆知的大作家,范姜国一成为了一个最阳光的,快乐、懂事的女孩儿。
  所以,只有爸爸们能够勤于换位思考,理解、尊重、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燃烧的卡利姆多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传说,全身披着金属盔甲的创世神泰坦创造了美丽而富饶的艾泽拉斯世界。整个世界,是由与其同名的艾泽拉斯大陆以及卡利姆多、诺森德、奎尔萨拉斯、洛丹伦、卡兹莫丹这几块大陆和位于世界正中的大漩涡附近的安德麦尔群岛构成,各式各样的生物分散其间,除了人类以外,世界上还分布着不少的智慧生物。其中,既有以神奇魔法能力见长的高等精灵与娜迦族,还有擅长机械科技的矮人与地精一族,更有体能超群的巨魔与牛头人部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