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自强自立是成长之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
  不靠天不靠地,凡事靠自己。这是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给她灌输的思想。
  因为我深知: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使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在风雨中站得直走得稳,就必须要具备自理自立能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的自理自立意识,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做去想,去尝试和体验,他才会逐渐独立,并自信地迎接未来的风雨和挑战。
  其实,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乐意做事。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独立自立的。
  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你让孩子做家务吗?大多家长摇头。你在家里做家务吗?大多孩子也摇头。
  父母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把提高成绩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而对于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实在是漠视了又漠视。
  事实上,做家务不仅不会影响到学习,而且对于提升孩子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帮助呢。
  因为,第一,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直接作用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和物理的学习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做的事情越多,自信心就越强,整个人也就越乐观;第三,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通过做家务懂得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担起自己的责任;第四,劳动可以锻炼身体,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所以,当孩子长时间学习之后,提出要做家务劳动了,即便出于让孩子的大脑得以休息的目的,也不该拒绝。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独立生活,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这是对孩子理智的爱。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追随孩子一辈子,照顾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远离我们独自走今后的路。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作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而在这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
  可见,自立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坚定、果敢地面对人生风雨。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立意识
  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立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认识。
  随着孩子成长发育、动作的发展,孩子就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逐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尝试着洗手帕、袜子等。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有意识地就此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如果家长错过了对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好时机,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大包大揽,什么事都代劳,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凡事都要成人满足他。
  我看到过很多孩子,摔倒了趴在地上哭,无论大人怎么劝也不起来,除非伸手拉他。孩子已经很大了,自己不是不能起来,就是因为被大人拉惯了,只等着有人来拉,没有自己起来的意识。
  所以,首先我们要有让孩子自己做事的意识,然后去重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第二,要给孩子提供各种动手的机会。平时孩子要端饭,只要不被烫着,就让孩子端;孩子要刷碗,哪怕把碗打碎了,也要继续鼓励他;孩子要扫地,就把笤帚给他准备好。
  总之,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解放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去做。没有机会,就无从谈锻炼和提高。
  二、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孩子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孩子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孩子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
  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孩子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如在指导穿鞋的过程中,小班孩子中要求在区分左右脚的基础上把鞋穿好;大班孩子不仅要正确区分左右脚,还要求正确系好鞋带。再如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发展不均衡,系鞋带是弱项,我们就可以在系鞋带的技巧方面给予更加耐心细致的个别指导。
  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孩子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小班孩子吃饭,开始可能会有撒饭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孩子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自己料理生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是每个人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生活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无论怎样,当孩子要求你帮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如果确定孩子自己能做到,那就冷漠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做家务该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依依两岁多一点,就有了做家务的意识。记得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了,没有人提醒她,自己就去卫生间拖出了拖把,吃力地走到洒水的地方,一点点把水蹭干净。想一想一个走路都还不稳的小娃娃,拖着一个大大的拖把在那里拖地,是怎样一个情景呢?
  奶奶不忍心,想过去接过拖把,被我拦住了。大家忍俊不禁地看着依依像个小耗子一样,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地板上拖出长长一道水印,重新把拖把送回了洗手间。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学的时候,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做饭啊这样的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何必现在牵扯孩子的精力?这种思想还是建立在学习第一的基础上,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即便长大了也不会照顾自己。做饭或许能很快学会了,可是依赖性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也不是立即就能生成的。那些上大学带着保姆的孩子,恐怕永远也长不大。
  所以,如果您真正爱孩子,那就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吧。
  四、要孩子做雄鹰而不是雏燕
  要孩子做雄鹰还是雏燕呢?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雄鹰,将来能独立于世,勇敢地翱翔于蓝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不是在培养雄鹰,只是在造就雏燕。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妇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60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因为儿子在家赋闲,没有工作,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聊天、打牌、玩游戏。父母不堪继续供养他,催促他找工作,可他没有勇气接受用人单位的种种考核。没办法,母亲只好跑出来代儿子求职。
  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孩子吃饱;宁肯自己累死,也不要孩子吃一点苦;宁肯自己饱受风雨,也不要孩子走出温室。

  让我们看看国外那些声名显赫的成功者,是如何培养雄鹰的: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14岁时,在暑假中一个人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日薪2.5美元;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三分之二,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从来纨绔少伟男,而在国外这些富豪、政界要人等显赫家庭里,走出来的却是自立于世的强者。抱养的孩子只能是雏燕,放手让他去飞,他才会成长为雄鹰。
  五、要锻炼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孩子体现自立能力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小孩子争一个玩具的时候,妈妈们急忙跑过来,劝这个拉那个,把矛盾平息下来;孩子和伙伴闹别扭了,撅着嘴回家了,妈妈赶紧领着孩子去找小伙伴做工作,调和矛盾,看着两个孩子握手言和,才放心回家。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而且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是穷尽所有,倾注满腔的爱。爱孩子是父母之天性和职责,可是过多的爱只会使孩子长时间沉溺于父母编织的温柔保护圈里,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因此,父母这种过多的感情投入,并不是真正爱孩子,而是教育的偏差,要说是爱,也是一种自私的爱。
  孩子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对他们呵护有加,怕他们冻着饿着,怕他们受委屈,不舍得让他们吃苦让他们受累,更不舍得让他们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孩子能自己做事情了,父母也是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有的家境富足或者有权势的家庭,甚至利用各种关系,不仅让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为孩子的求学就业大开方便之门,铺就一条洒满鲜花的人生大道。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辈的深恩厚泽,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而且一旦遭遇不测,身处逆境,就无所适从、一蹶不振。有的甚至依偎在父母的翅膀底下,即便该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职责了,依旧靠父母养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回首的相思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最后一抹夕阳余光没入地平线之下,宁静的小家庭中,婴儿嘹亮的哭啼、夹杂成一股笔墨难以形容的氛围----那叫温馨。突然,悠扬的门铃声响起。“擎,去开门。“房内,尹心语扬声喊道,由那慌乱的口气和婴儿更加撼动山河的壮烈哭声可以判断,刚晋升为母亲的小女人尚未摆平那个才数月大的小东西。宋擎了然地笑了笑,先关了炉火后,才离开厨房。 [点击阅读]
天崩地裂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第一节时间之龙诺兹多姆在时间的漩涡里痛苦挣扎,他看到了隐藏在燃耗军团和死亡之翼耐萨里奥背后、在那黑黝黝湖水下面的更为强大的邪恶力量,暗夜精灵、兽人和人类的命运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来争取。伊利丹在归顺萨格拉斯的过程中失去了他的双眼,但这双已经失去视觉的眼窝却具有了可以探知魔法的强大力量,而他接受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寻找意欲破坏传送门并且夺取“恶魔之魂”的玛法里奥、克拉苏斯和他们的同伴们。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