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幻夜 - 第三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新海美冬进店时,青江真一郎正在为客人剪发。镜中映出的她和他四目相对,微笑致意。青江也冲着镜子微微点头。她今天穿了一身白色套装。青江想,肯定又是香奈儿的,总是那样。
  青江知道她今天要来。预约单上有她的名字,只是剪发,上次剪是在两周前。她最近一个月来一两次,总是指名让青江剪。
  做完手头的工作,助手走过来,告诉他美冬已经洗好了头发。青江默默地点点头。
  美冬正在镜子前看杂志。青江从身后走近时,她似乎察觉到了,马上抬起了头,再次通过镜子与他四目相对。
  “您好。”
  “你好像还是那么忙。”
  “托您的福。”青江双手理着她湿漉漉的头发,“今天只是剪一下?”
  “嗯,和以前一样。”
  “知道了。”青江小声回答着,拿起了剪刀。
  美冬的头发偏棕色,虽然细,却一根根地非常挺,也有光泽。青江总是尝试着给她做个大胆的发型,但还是忍住了,担心与她成熟的气质不太相符。
  “今天方便吗?”修剪刘海时,美冬说。青江停下剪刀,犹豫了片刻,正不知该如何回答时,发现美冬正用微微上翘的大眼睛盯着自己。“可以吧?”
  “嗯……”
  “九点,在前面那家店。”
  “好。”他答道,随后赶紧确认刚才的情景是否被千绘看到了。还好,她正在专心为客人卷头发。
  从记录上看,美冬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来Bouche的,从一开始就指名找青江。介绍人那一栏是空的,青江不清楚她怎么知道又为何选择了自己,也从未特意问过。
  开始她每月来一次,渐渐缩短了间隔。在店里,美冬已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年轻女店员都说,她肯定是模特儿或艺人,要不就是高级夜总会的女招待,一般人没有长得那么漂亮的。青江也觉得或许是这样。
  青江曾试着问她是做什么的,美冬只回答是“普通的工作”。既然客人没有清楚回答,再深究下去就违反规则了。
  “下班后有时间吗?”上次美冬来时就这样问过。当时青江正在给她理发型,有些吃惊地望着镜子中的她。
  她莞尔一笑。“放心,不是要和你约会,有事找你商量。”
  “找我?”
  “是的。”镜子中的她向上翻着眼珠看着他。在那一瞬间,青江猛地一惊,想,估计这就是所谓的妖艳。
  两人约好在离美容院步行约两三分钟的咖啡馆见面。她正在里面的桌旁等待。青江调整了一下姿势向她走去。她说有事要找自己商量,青江并没在意,觉得肯定没什么重要的事,归根结底还是想两个人见面。他很少这样被顾客邀请,以前一次也没答应过,担心如果引起纠纷会给店里添麻烦,若让千绘知道了就更麻烦。
  但新海美冬就另当别论了。他想知道这位神秘美女的真实背景,内心深处当然也潜藏着男人的欲望。
  但等青江点完饮品后,美冬说出的话却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开店?是……我?”
  “不是你一个人,是你和我。”她唇边浮现出微笑,似乎在欣赏青江的狼狈。
  “这是开玩笑吗?”
  “怎么会呢。不可能为了开玩笑专门把你叫出来。”
  她说她是通过各种调查知道青江的。比如,在街上碰到发型漂亮的女士,就上前打招呼,询问是在哪家店里由谁剪的,然后亲自甄别,最终选定了青江。
  “有若干条件:首先是有创意,还要年轻,没有自己开店,最重要的是有闪光点。”
  “闪光点?”
  “是的。只凭手艺好无法在今后生存下去。如果不具备吸引顾客顾客心理的某些东西,绝对不行。说极端点,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让客人盲目相信到何种程度。‘只要找那位美容师,就能帮我剪出好发型。’以前是这样,现在则不同。‘正因为是那位美容师做出的发型,所以才好看。’换句话说,美容师本身将成为品牌。我确信,你身上就有这样的闪光点。

  青江完全被美冬热情洋溢的气势压倒了。他从未这么深入地想过美容界的未来,也从未想过自己是个特别的人。有些云山雾罩的感觉,是否被耍了?这个疑问依然挥之不去。
  她又说,今后的美容院仅凭干好活将无法生存,需要技术人员、经营者和制作人的综合资质。
  “总之,”美冬停顿了一下后又道,“钱由我来准备。以何种理念开怎样的店,这些咱们商量决定。之后就遵循定下的概念,你来剪头发,我考虑如何让生意红火,也负责算账管钱。只要两人齐心协力,肯定能顺利发展。”
  “等一等,突然对我说这些……我对你一无所知,你仅仅是来Bouche的众多顾客中的一位。”
  她有些为难地皱了皱眉,双手捂住胸口。“有这个不就够了吗?此外还需要知道什么呢?”
  “比如你是干什么的、和美容界是否有关系、住在哪里……我什么都不知道。”
  “知道这些就可以了?那我就告诉你,现在我在银座一家叫华屋的宝石饰品店工作,计划今后要加入美容行业,住在江东区,如何?”
  华屋的名头让青江戒心稍减,但还不足以让他完全放心。“我只知道你最近频繁地来店里,没有根据信任你。”
  美冬扑哧一声笑了。“你什么意思?难道说我在骗你?”
  “我没那样说。”
  “那我问问你,假设我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骗子,同你商量这种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刚才说了,钱由我出,你一分钱都不用拿,也不让你做什么连带保证人。就算我在骗你,你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不是吗?”
  青江无法反驳。确实如她所说,承担风险的是她。如果经营失败了,青江低头道歉后就能再回原来的店里,而赔了的钱肯定无法再回来。
  “资金真是你的?”青江别有深意地问。
  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思,新海美冬的嘴角渗出微妙的笑意。“你是担心钱的来路不正?这也难怪。”
  “尽管华屋是一流的店……”
  “仅靠那里的工资不可能攒出那么多资金?你说得没错。但我的钱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尽管带有悲伤的色彩。”
  “悲伤的色彩?”
  “是生命保险金,我父母的。”她轻描淡写地说,“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中去世了。”
  出于和刚才不同的理由,青江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了。
  在地震后通常很难支付的生命保险金,在阪神淡路大地震后作为特例给予了支付,这件事青江也听说过。美冬说因此手上有了一大笔钱,却不知道用在哪里。
  “就算有那么几千万,如果平时生活奢侈,很快会花光。我想作为某种有形的东西留下来。如果可能,最好是能支撑我今后生活的东西,因此下定决心,想独立开创事业。”
  “所以要经营美容院?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一行……”
  “很难用语言说明,大概是脑中闪过的灵感。”她以手指头。
  “你的灵感也许会让你失去一大笔钱。”
  “若真这样只好死心了。不过,三年后你肯定会感谢我。”她充满自信。
  青江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千绘。他们已交往了两年半,曾多次谈过两人早晚要开一家自己的店,但从未深入探讨过该如何具体操作。青江今年二十九岁,千绘二十三岁,双方都没提结婚的事。青江想等开了店再说,估计千绘也这样想。
  “什么呀,太可疑了。”这是千绘的第一反应,接着她又说道,“不正常,还是拒绝吧。”
  “你不也认识新海小姐?她看上去不像坏人。千绘,你前几天不还说想成为那么有魅力的成熟女人吗?”

  “可给你开出的条件未免太好了,你竟然一分钱都不用出。”
  “也没好到哪里去。所谓共同经营,一切都是对半分。可实际工作的是我,她只用拨拨算盘。”
  “那你不就吃亏了?”
  青江摇了摇头。他在Bouche工作整十年了,也觉得该出去单干了。曾经有过各种设想,如果有自己的店要如何经营,也相信如果变成现实,自己肯定会成功。
  只是,没有资金。当然,如果妥协,也不是不能解决。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房租便宜的地方开店,但房租便宜就意味着远离市中心。在时尚信息缺乏的地方自己的才能,是否能感到工作的意义也是疑问。
  新海美冬说想在青山开店。果真那样,他没有任何意见。现在的店在涩谷,不会发生两家店抢顾客的情况,在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还是算了吧。”千绘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开店的事还是踏踏实实自己攒钱,靠自己的力量好。河村先生不也这样说?”
  河村是Bouche的经营者兼首席美容师。
  “他当然要这样说,我辞职了对他会有影响。就靠那点工资,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呀。”
  “你想答应这件事?”千绘的目光中带有责备。
  “我没这么说,正在权衡。”
  “喂,拒绝了吧。”千绘不安地说,“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的确觉得新海小姐很有魅力,但那终归只是外表,内在的东西太可怕了。”
  “可怕?”
  “嗯,我感觉她要把你带到不正常的地方。”
  “什么?你是说情人酒店?”归根到底还是在吃醋。青江笑嘻嘻地望着女友,但她没有笑,而是在瞪他。
  “拒绝她,求你了。”
  “嗯……这个嘛,我再考虑考虑。”
  千绘似乎对青江的回答并不满意。但对青江而言,女友越是反对,他越觉得眼前摆着个大好机会。
  约好见面的地点依然是上次的那家咖啡馆。新海美冬正在靠窗的座位上喝皇家奶茶。凳子设计得较高,从迷你裙中伸出的双腿显得更加修长。她正轻轻地盘着那双长腿。
  青江坐在对面,要了杯可乐,下班后总感觉口干舌燥。
  “辛苦了。”美冬冲他微微一笑。这笑容具有消除任何戒心的力量,或许这正是千绘害怕的。
  “上次说的事……”
  他刚说到这里,美冬伸出手掌制止了他。
  “不用着急。我不想让你这么仓促决定。”
  “可是……”
  “今天呀,和上回相反。”她调皮地缩了缩肩,“次我不是同你约会,而是有事找你商量。今天正相反,没有任何事,只是想和你约会。”
  看到她妖艳的笑容,青江心中的某种东西又开始摇摆不定。
  美冬问他想吃什么,他说什么都行,话一出口,他意识到自己已答应和对方一起吃饭了。说出的话无法再收回。新海美冬拿着账单向收银台走去。
  无所谓,只是吃顿饭——看着她匀称的背影,青江想。
  两人坐出租车去了青山。美冬沿通往大楼地下的楼梯走了下去,青江只能跟在后面。
  楼梯下有一家看上去是和式餐馆的店,店内装饰使用了竹子和木材,也有摆放洋酒的柜台。
  像是已预约了。美冬一说出名字,两人立刻被领到了里面的屋子,是被竹子隔开的餐桌。
  美冬问他有没有忌讳的食物,他说没有。菜全是美冬点的。
  “喝什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红酒。”
  “随便吧。”
  美冬叫过服务员,像是在说红酒的名字。青江从未听说过,他知道的红酒数量本就很有限。
  “常来这家店?”
  “偶尔。这里还不错,要是喜欢这里的菜,以后可以常来。”
  青江边点头边把烟灰缸拿了过来。他心里盘算着这顿饭要花多少钱。如果带千绘来,她肯定会很吃惊,或许还会说,有这份闲钱还不如存起来。

  “青江君,最近去看牙医了吗?”
  “牙医?没有。”这问题太突兀了。他手指夹着香烟,还没点火。
  “如果你吸烟,最好一个月去看一次牙医。”
  “我的牙没问题,没有蛀牙,我觉得刷得还算仔细。”
  美冬露出洁白的牙齿,摇了摇头。“不是光刷牙就行。就算没有蛀牙,也不能掉以轻心。”
  青江点燃香烟,小心地不让灰色的烟飘到她脸上。
  “你是说会有烟渍?”
  “烟渍倒没什么,主要是对牙龈不好。烟会激活牙周的病菌。”
  青江没太听懂,继续吸着烟。他听说过牙周病,却不了解详细情况,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谈到这个话题。
  “青江君,你是专业人士吧?”
  “我认为是的。”
  “那就好好听我的话,保持牙齿健康是一名专业美容师的义务。”
  “哦?”
  “想必你也不愿意为满嘴大蒜味的客人剪发。”
  青江把香烟从嘴边拿开。“我有口臭?”
  “目前还没事。可如果对牙齿漫不经心,可能早晚会这样。站在顾客的角度,眼前的美容师牙齿干净漂亮当然要比脏乎乎的强,最好是洁白的。”
  有道理,青江点了点头。他平常倒也注意不吃大蒜,却从未想过这么深。
  “一个月洗一次牙,一定要遵守,我就是这样做的。”
  见美冬竖起了手指,青江想,看来这人已经把我当成合作伙伴了。
  菜肴端来了,两人喝起红酒,感觉像是日式料理和意大利菜的混合物。
  美冬没有提开店的事,主要谈关于旅行以及各地饮食的话题。从她的话推测,她曾去过许多国家,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曾去过多次。
  “你是去这些国家观光吗?”
  “也有观光,但基本上都是工作。去采购装饰品和衣服。”
  “啊,是华屋的……”
  美冬微微摇了摇头。“我从今年开始才在华屋工作。在以前的店里上班时,就主要干这个。”
  “为什么不在那里干了?”
  “嗯……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美冬微微歪了歪头,“简单地说,就是干烦了。”
  “烦?”
  “感觉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反过来说,也明白了哪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就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改变。”她眼珠朝上看着他,“这样的解释不行吗?”
  “不,倒不是不行。”
  “喂,青江君,你觉得人生能重生几次?”
  又是一个突兀的问题。
  “我,不信这个……重生、前世什么的。”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一生中会有几次转变。比如,结了婚人生就会转变,找工作也是如此,这种事大约会有几回呢?”
  “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放弃考大学,下决心来东京当美容师就是第一次转变,以后再没发生过。”
  “那么,是不是到该转变的时候了?”
  “这个嘛,不清楚。”青江呷了一口红酒,他想,看来这是步入正题的铺垫。
  但美冬并没有把话题转到美容院的开业上,只是夹杂着各种趣事,展示了自己从经验中获得的商业知识、谈判技巧、市场拓展方式等。这些话深深地吸引了青江。她的谈话方式巧妙极了,没有自己的夸夸其谈,总在征求他的意见和感想,也并非单纯地询问,更在青江所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话题,或深度挖掘问题。话题总也不会间断,时间过得飞快,两人喝干了两瓶红酒。
  “找个地方再喝点?明天不用上班吧?”出了店门,美冬说。
  晚餐是她请的。如果就这样回去,自己像在骗吃骗喝。最主要的,是青江还想和她待在一起。
  “可以。”他答道。
  她抬起手。从青江身后驶来的出租车停在两人身边。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