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二卷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们会看到凯拉邦大人是前所未有地固执。
  客厅的门立刻打开了。凯拉邦大人、阿赫梅、阿马西娅、纳吉布、布吕诺出现在门口。
  凯拉邦马上使范-密泰恩脱离了危险。
  “哎,夫人!”阿赫梅说,“不能就这样把人掐死……仅仅由于一个误会!”
  “见鬼!”布吕诺自言自语,“来得正是时候!”
  “可怜的范-密泰恩先生!”阿马西娅说道,她对这位旅伴感到真诚的同情。
  “这显然不是适合他的女人!”纳吉布摇着头说。
  这时候范-密泰恩渐渐地清醒过来了。
  “刚才您很难受吧?”凯拉邦问道。
  “很不好受,但是我挺过来了!”范-密泰恩答道。
  这时尊贵的萨拉布尔转向凯拉邦大人,直接把他当成了对手:
  “是您怂恿了这个……”
  “骗局,”凯拉邦声调亲切地答道。“这是个恰当的字眼……骗局!”
  “我要报仇!……君士坦丁堡有法官!……”
  “美丽的萨拉布尔,”凯拉邦大人回答说,“您只能控告您自己!为了一个所谓的案子,您要把我们抓起来,不让我们旅行!哎!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们只能尽力脱身!我们利用一个所谓的婚约摆脱了困境,所以应该得到解除婚约的结果,当然如此!”
  听到这个回答,萨拉布尔又一次倒在沙发上,像神经病似地发作起来,这是所有的女人、即使是库尔德的女人都懂得的诀窍。
  纳吉布和阿马西娅赶紧去照料她。
  “我走!……我走!……”她在发作得最剧烈的时候喊叫着。
  “一路顺风!”布吕诺答道。
  然而尼西布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门口。
  “有什么事情?”凯拉邦问道。
  “有一封刚刚从加拉塔商行带来的电报。”
  “给谁的?”凯拉邦又问。
  “给范-密泰恩先生的,主人。它是今天刚到的。”
  “给我!”范-密泰恩说。
  他拿过电报,打开后看了一下签名。
  “是我在鹿特丹的代理人,”他说。
  接着他念了头几个字:
  “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世……”
  范-密泰恩沮丧地把电报捏在手里,何必隐瞒呢?他的眼睛里涌上了泪水。
  但听到最后几个字,萨拉布尔忽然像魔鬼一样跳了起来。
  “五个星期!”她欣喜若狂地喊道。“电报上说是五个星期!”
  “冒失鬼!”阿赫梅小声地说,“他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把这个日期说出来!”
  “所以,”得意洋洋的萨拉布尔接着说,“在10天以前,当我用和你订婚来给你带来荣誉的时候……”
  “让穆罕默德掐死她!”凯拉邦大声说,也许比他想有的声音高了一些。
  “你就是鳏夫了,我的丈夫大人!”萨拉布尔以胜利者的口气说道。
  “绝对是鳏夫,我的妹夫大人!”亚纳尔接着说。

  “因此我们的婚约是有效的!”
  这个论据的逻辑性无懈可击,这次是范-密泰恩倒在了沙发上。
  “可怜的人,”阿赫梅对他的叔叔说道,“他只能跳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里去了!”
  “好!”凯拉邦答道,“她会跟着他跳进去,还能把他救起来……为了报仇!”
  尊贵的萨拉布尔抓住了范-密泰恩的手臂,现在他是属于她的了。
  “站起来!”她说。
  “是,亲爱的萨拉布尔,”范-密泰恩低着头答道。“我准备好了!”
  “跟我们走!”亚纳尔接着说。
  “是,亲爱的内兄!”范-密泰恩答道,他垂头丧气,完全被制服了,“我准备好了……跟你们去任何地方!”
  “去君士坦丁堡,我们去坐第一条轮船!”萨拉布尔回答说。
  “坐船到?……”
  “到库尔德斯坦去!”亚内尔答道。
  “库尔?……你陪我去,布吕诺!……那儿吃得很好!……这对于你会是一种真正的补偿!”
  布吕诺只能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尊贵的萨拉布尔和亚纳尔大人带走了倒霉的荷兰人,他的朋友们爱莫能助,只有他忠诚的仆人自言自语地跟着他:
  “我早就一再对他说他要倒霉的!”
  范-密泰恩的同伴们,包括凯拉邦本人在内,面对这个意外打击都沮丧得说不出话来。
  “他这样就结婚了!”阿马西娅说道。
  “是出于对我们的忠诚!”阿赫梅回答说。
  “这次可是当真的了!”纳吉布接着说。
  “他在库尔德斯坦只能有一个办法,”凯拉邦无比严肃地说道。
  “什么办法,叔叔?”
  “娶十来个像她这样的女人,让她们互相去争风吃醋!”
  这时候门开了,塞利姆愁容满面,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好像是跑得透不过气来一样。
  “父亲,你怎么了?”阿马西娅问道。
  “发生什么事了?”阿赫梅喊道。
  “嘿,朋友们,阿马西娅和阿赫梅的婚礼不能举行了……”
  “您说什么?”
  “至少不能在斯居塔里举行!”塞利姆接着说。
  “在斯居塔里?”
  “只能在君士坦丁堡举行!”
  “在君士坦丁堡?……”凯拉邦回答说,他不禁竖起了耳朵,“那是为什么?”
  “因为斯居塔里的法官完全拒绝登记婚约!”
  “他拒绝?……”阿赫梅问。
  “是的!……借口是凯拉邦的住所,因而阿赫梅的住所根本不在斯居塔里,而是在君士坦丁堡!”
  “在君士坦丁堡?”凯拉邦又说了一遍,眉毛开始皱了起来。
  “可是,”塞利姆说下去,“我的女儿要想获得遗赠给她的财产,今天就是规定举行婚礼的最后一天了!因此一刻都不能耽误,我们马上到接受婚约的君士坦丁堡法官那里去!”
  “走吧!”阿赫梅说着向门口走去。
  “走吧!”跟着他走的阿马西娅接着说。
  “凯拉邦大人,您是不是不想陪我们去呀?”姑娘问道。

  凯拉邦大人沉默着一动不动。
  “您怎么啦,叔叔?”阿赫梅又走回来说道。
  “您不去吗?”塞利姆问。
  “难道要我用武力吗?”阿马西娅说着轻轻地拉住了凯拉邦的手臂。
  “我让人准备了一条小船,只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行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凯拉邦叫道。
  然后他冷冷地说:
  “等一等!塞利姆,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人是不是每人还要缴10个巴拉的税?”
  “是的,当然要缴,凯拉邦朋友,”塞利姆说道,“不过您没有缴税就已经从君士坦丁堡到了斯居塔里,嘲笑了奥斯曼帝国的当局,我想您不会再拒绝……”
  “我拒绝!”凯拉邦斩钉截铁地答道。
  “那人家就不会让您过去!”
  “那好!……我就不过去!”
  “可我们的婚礼……”阿赫梅叫道,“应该在今天举行的婚礼呢?”
  “你们没有我也能结婚!”
  “这不可能!您是我的监护人,凯拉邦叔叔,您很清楚您必须在场!”
  “好吧,阿赫梅,等我在斯居塔里建造了住所……你再在斯居塔里结婚好了!”
  这个固执的人回答时的声调都很粗暴,因而使和他对话的人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
  “凯拉邦朋友,”塞利姆又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您一定明白我女儿将失去她的全部财产,如果……”
  凯拉邦摇了摇头表示不行,还做了个更加否定的手势。
  “叔叔,”阿赫梅喊道,“请您……”
  “如果有人要强迫我缴10个巴拉,”凯拉邦回答说,“我就永远,永远不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宁可再绕黑海一圈回到君士坦丁堡去!”
  说实话,这个固执的人又犯者毛病了!
  “叔叔,”阿赫梅又说道,“您这样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固执,请允许我对您说,不是一个像您这样的人应该做的!……您会使那些对您最亲密的人遭到不幸的!……这样不好!”
  “阿赫梅,当心你说的话!”凯拉邦答话的声音低沉沙哑,标志着他的怒火就要爆发了。
  “不,叔叔,不!……我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说出来!……您是……您是一个坏人!”
  “亲爱的阿赫梅,”这时阿马西娅说道,“你冷静点!不要这样说你的叔叔!……如果这笔你有权利指望的财产拿不到了……你就放弃我们的婚姻吧!”
  “要我放弃你!”阿赫梅把姑娘紧紧地抱在胸前说道。“决不可能!……不!……决不可能!……来吧!……我们离开这座城市,不再回来,我们还付得起到君士坦丁堡去的10个巴拉!”
  阿赫梅说着不由自主地拉着姑娘向门口走去。
  “凯拉邦?……”塞利姆说,他最后一次试图使他的朋友改变主意。
  “别管我,塞利姆,别管我!”

  “唉!走吧,父亲!”阿马西娅说着看了凯拉邦一眼,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泪水。
  她就要和阿赫梅向客厅的门口走去,他却站住了。
  “您是必须出席我们的婚礼的,叔叔,”他说,“我最后一次问您,您还拒绝陪我们到君士坦丁堡的法官那里去吗?”
  “我拒绝的,”凯拉邦用脚使劲跺着地板说道,“是永远不付这笔税!”
  “凯拉邦!”塞利姆说。
  “不付!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不付!”
  “那好,永别了,我的叔叔!”阿赫梅说道。“您的固执使我们失去了一笔财产!……您要让您的侄媳妇破产!……好吧!……我遗憾的不是财产!……而是您会耽误我们的幸福!……我们永远不会再见了!”
  然后年轻人带着阿马西娅,后面跟着塞利姆、纳吉布、尼西布,出了客厅和别墅,不久就上了一只小船到君士坦丁堡去了。
  凯拉邦大人独自走来走去,烦躁透顶。
  “不!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不!以穆罕默德的名义起誓!”他自言自语。“我不能付!……为了不付这笔税才绕黑海走了一圈,回来了还让人从我的口袋里掏去10个巴拉!……不……宁可永远不去君士坦丁堡!……我要把加拉塔的房子买掉!……不再做生意!……我要把我的全部财产给阿赫梅,以弥补阿马西娅的损失!……他就会富裕了……我就会穷困了……不!我决不屈服!……我决不屈服!”
  他这么说着,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了。
  “屈服!……付钱!……”他反来复去地说。“我……凯拉邦!……去见那个不相信我……看到我出发……等着我回来……会向我收这笔讨厌的税,以此来当着所有的人的面嘲弄我的警察局长!……绝对不能!……”
  凯拉邦大人显然在与自己的良心搏斗,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这种固执实际上是荒谬的,它的后果将会落在别人而不是他的身上。
  “对!……”他又说道,“可是阿赫梅愿意接受吗?……他走的时候很伤心,恨透了我的固执!……我看出来了!……他很高傲!……他现在会拒绝我的一切!……瞧!……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会由于一个愚蠢的决定而妨碍孩子们的幸福吗?……啊!让穆罕默德掐死整个土耳其政府,掐死新体制下的所有土耳其人吧!”
  凯拉邦大人在客厅里焦躁地踱步,用脚踢开椅子和坐垫。他想砸碎什么不坚固的东西来发泄怒火,两个东方的大瓷花瓶立刻就成了碎片。接着总是离不开这个念头:
  “阿马西娅……阿赫梅……不!……我不能使他们不幸……这只是一个自尊心的问题!……推迟这个婚礼…也许就结不成了!……可是……屈服!……屈服!……我!……啊!……愿安拉帮帮我吧!”
  凯拉邦大人说完最后一句祈祷,在一股无法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的怒火的推动下跑出了客厅。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