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交际花盛衰记 - 第三部盘陀路通向何方 第八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法官读完信,心中涌起一股妒忌情绪。一个自尽的人怀着这样欢快的心情——虽然是一种狂躁的欢快,以盲目的温情并发出的最后力气,写下这样的书信,法官还是第一次读到。
  “他有什么特点能叫人这么爱他-…”他想,心里反复说着这句那些没有能力讨女人喜欢的男人说的话。
  “如果您不仅能证明您不是越狱的苦役犯雅克-柯兰,而且还能证明您确实是唐-卡洛斯-埃雷拉,托菜多王家教士会议议事司锋,费迪南七世陛下密使,”法官对雅克-柯兰说,“您就可以获释,因为,司法部的公正执法要我告诉您,我刚才收到艾丝苔-高布赛克小姐的一封信,她在信中承认自己有意自杀,对她的仆人表示怀疑,这一怀疑显示出窃取那七十五万法郎的作案者就是那几个仆人。”
  卡缪索说着话,同时将这封信的笔迹与遗嘱的笔迹进行对照,他认为书信和遗嘱显然是同一人写的。
  “先生,您原来过于匆忙地认为这是一桩谋杀案,现在也别太急于认为这是一桩盗窃案。”
  “啊?-…”卡缪索说,用法官的目光向犯人看了一眼。
  “这笔钱可能会找到。请您不要以为我这样说,这事就与我有牵连。”雅克-柯兰接着说,同时让法官明白他理解法官的怀疑,“这个可怜的姑娘很受仆人爱戴。如果我能获得自由,我一定要把这笔钱找回来。这钱现在属于吕西安,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您能允许我读读这封信吗?很快就能读完……它证明我亲爱的孩子完全无罪……您不用担心我会把信毁掉……也不用担心我会说出去,我是被单独监禁的……”
  “单独监禁-…”法官叫道,“您不会再这样了……我要请您尽快明确您的身份,如果您愿意,您可以向贵国大使求助……”
  法官于是把这封信递给雅克-柯兰。卡缪索感到高兴,他自己摆脱了困境,也能使总检察长、德-莫弗里涅斯夫人和德-赛里奇夫人满意。犯人读着妓女写的这封信时,卡缪索冷静而好奇地端详着他的面容,尽管他脸上洋溢出诚挚的感情,法官心里还是这样想,“这确实是一张蹲过苦役监狱的面孔啊!”
  “有人真是爱他呀-…”雅克-柯兰将信还给法官,说。他让卡缪索看他流了泪。“可惜您不认识他!”他继续说,“他的心灵是那样年轻,那样充满活力,长得又是那样俊美!他是一个孩子,一个诗人……见了他,人们都会难以抑制地感到要为他作出牺牲,要满足他哪怕是最小的愿望。这个亲爱的吕西安,他温和时,是那样可爱……”
  “好吧,”法官说,他想作再次努力,以便发现真相,“您不可能是雅克-柯兰……”
  “不是,先生……”苦役犯回答。
  雅克-柯兰于是就更加装出唐-卡洛斯-埃雷拉的模样。他希望能大功告成,便走到法官面前,将他拉到窗户旁边,摆出教会中长者的姿态,以说知心话的口气对他说:
  “先生,我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你们现在把我当作罪犯。如果必须承认我是罪犯,才能避免我心中的偶像遭遇麻烦,那我也可以认罪。”他轻声说,“我将效仿这个为他的利益而自杀的可怜的姑娘。因此,先生,我请求您给我恩惠,那就是能立即释放吕西安。”
  “我的职责不允许我这样做。”卡缪索和善地说,“但是,如果他能跟老天达成妥协,法院是会予以考虑的。如果您能向我提供充分理由……您说吧,这不作记录……”
  “那好,”雅克-柯兰接着说,他轻信了卡缪索的和善,“这个可怜的孩子此刻正在遭受的一切痛苦,我都知道。他看到自己身陷囹圄,也会自杀的……”
  “哦,关于这个嘛……”卡缪索说着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身体。
  “您还不知道,您给我恩惠,实际上是给谁恩惠,”雅克-柯兰补充说,他想从另一方面来打动对方的心,“您这是在为一个教会效劳,它的权势比那些德-赛里奇伯爵夫人,德-莫弗里涅斯公爵夫人都要大。您把这些夫人的信件拿到您的办公室来,她们是不会饶恕您的……”他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两捆散发香味的信件,“对您的效劳,我的教会是不会忘记的。”
  “先生,够了!”卡缪索说,“给我找些别的理由吧。我对犯人和公诉负有同等义务。”
  “那好,请您相信我。我了解吕西安,他有女人、诗人和南方人的气质,意志薄弱,缺乏毅力,”雅克-柯兰接着说,他以为终于猜出法官已经被征服,“您可以确信这个年轻人是无辜的。别折磨他,一点不要审讯他,把这封信交给他,向他宣布他是艾丝苔的继承人,然后把他释放……如果您不是这样做,您一定会感到遗憾。如果您干脆利落地将他放了,我,还是把我关在单人牢房里,明天,今天晚上,将把这个案子中你觉得神秘莫测的一切以及我受到强烈追究的原因向您统统说明。但是这样做我将冒着生命危险,人家要我的脑袋已经五年了……如果吕西安获得自由,又很富有,并能跟克洛蒂尔德-德-格朗利厄结婚,那么,我在这世上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再也不用顾及我这条命了……迫害我的人是你们最后一个国王手下的一名暗探……”

  “啊!科朗坦!”
  “啊,他叫科朗坦……谢谢您……那么,先生,您能答应我向您要求的事吗?……”
  “一位法官不能也不应该答应任何事情。科卡尔!通知执达吏和警察把犯人带回附属监狱……——我命令他们今天晚上将您安置在自费单间牢房里。”他温和地补充一句,同时向犯人微微点了点头。
  卡缪索对雅克-柯兰刚才向他提出的要求感到意外,又想起雅克-柯兰以病况为理由坚决要求第一个受审的事,于是重新起了疑心。正当他抱着疑虑拿不定主意时,他看见这个所谓垂死的人像赫丘利一样健步走去,再也不做他进来时表演得那么逼真的那些装腔作势动作了。
  “先生?……”
  雅克-柯兰转过身来。
  “尽管您拒绝在审讯记录上签字,我的记录员还是要将它读给您听。”
  犯人此刻身强力壮,他坐到记录员身边的那个动作就像最后一道阳光,照亮了法官的心。
  “您的病这么快就好了?”卡缪索问。
  “我被他看穿了。”雅克-柯兰想。接着他高声回答:“先生,心里高兴是唯一的万能良药……我一直坚信自己无罪,现在这封信就是它的证据……这就是最有效的药啊!”
  执达吏和警察走到犯人周围时,法官用若有所思的目光凝视着他。然后,他做了一个如梦初醒的动作,将艾丝苔的信扔在记录员的桌子上。
  “科卡尔,把这封信抄下来-…”
  请求一个人做一件事,而这件事违背他的利益,或违背他的职责,甚至常常与他毫无关系,那么他对这件事就会加以怀疑。如果说这是人的常情,那么对预审法官来说,这种感情就是他的行动规律了。这个犯人的身份尚未确定。他越是让人感到,如果吕西安受审,前景就会不妙,卡缪索就越觉得这一审讯非进行不可。根据法典和惯例,这一程序并非必不可少,但是,为了弄清卡洛斯神甫的身份,则一定要进行审讯。无论什么行业,都有一种职业意识,即使不是出于好奇心,卡缪索也会受法官荣誉的驱使,跟刚才审问雅克-柯兰一样来审问吕西安,从中使用最正直的法官都允许自己使用的圈套。现在,在卡缪索心中,为人效劳呀,自己晋升呀,这一切都已让位给这样的愿望:弄清事实,揭示真相,哪伯这一真相不向外泄露。他用手指在玻璃板上敲着鼓点,任凭各种推测潮水般涌来。这时候,他的思绪确实像一条流经千村万户的河流。法官是真相的情人,他们宛若疑心病缠身的女人,作出千百种假设,像古代祭司剖开献祭牲畜的五脏六腑一样,用怀疑的匕首对它们进行搜索。然后,他们在可能性上停住手,而不是一直解剖到真相。他们最后隐约看到了真相。一个女人盘问自己所爱的男人,也像法官审问犯人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眼神,一句话,一种声调的变化,一种犹豫,就足以向人指出隐瞒的事实、背叛和罪行。
  “他刚才这样尽心竭力描述他儿子(如果确实是他的儿子)的姿态,使我觉得他在那个妓女家里像是为了提防什么。他没有料到死人的枕头覆盖了遗嘱,他可能预先为儿子拿了这七十五万法郎-…这就是他为什么能许诺把这笔钱找回来。德-鲁邦普雷先生对自己负有义务,他也还没有向法院澄清他父亲的身份……而犯人却向我许诺说,如果我不审讯吕西安,他的教会(他的教会!)将保护我-…”
  他停留在这个想法上。
  正如刚才所说,一个预审法官可以对犯人随意审问,审问详细与否,由他自己决定。一次审问可以是无关紧要,也可以决定一切,就看有没有人情。卡缪索拉了拉铃,执达吏走进来。他命令执达吏将吕西安-德-鲁邦普雷先生带来,但叮嘱他不要让犯人在途中与任何人说话。当时是下午两点钟。
  “这中间有个奥秘。”法官心里想,“这奥秘一定很重要。这个人既不是教士,也不是世俗人;既不是苦役犯,也不是西班牙人。他不愿意让他的被保护人说出某些关键的话。这个怪人有这样的想法:‘诗人很软弱,一副女人气质,完全不像我,我是外交上的赫丘利。你们能容易地从他口中掏出我们的秘密/那好,我们就去从那个无辜者的口里获取一切吧-…”
  他继续用象牙小刀敲击着桌沿。他的记录员这时正誊抄着文丝苔的信。人们运用自己的才干能制造出多少离奇的事啊!卡缪索设想了各种可能的罪行,唯独没有想到犯人为吕西安的利益制造了那份假遗嘱。有些人羡慕法官的职业,请他们想一想法官在持续不断的怀疑中过的紧张日子,想一想那些人对他们头脑强加的折磨。民事预审也并不比刑事预审更省力。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就会认为神甫和法官从事的职业同样繁重,同样充满艰险。再说,各种职业都有它的困难和麻烦。

  将近两点钟,卡缪索先生看见吕西安-德-鲁邦普雷进来。他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两眼红肿,总之,一副沮丧憔悴的形象,使法官可以将自然与伪装,真正垂死的人与假装垂死的人进行对照。吕西安被两名警察押送,前面由执达吏领路,从附属监狱走到法官办公室。这一路把他的绝望心情推到了顶点。诗人的心情是宁愿受刑也不愿受审。卡缪索先生看到这个人的精神完全垮了,而另一名罪犯却表现出那样强烈的勇气,他于是对自己这样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不以为然了。这种蔑视使他犹如打靶的射手一般,感到得心应手,作出了决定性的打击。
  “德-鲁邦普雷先生,请您不要激动,您的面前是一位急于想纠正错误的法官,这种错误是法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通过预防性逮捕无意中造成的。我认为您是无辜的,您马上将获得释放。这就是您无辜的证据:这是一封您不在家期间看门人为您收下的信,它刚刚被送来。由于法院的人去您的寓所,又传来您在枫丹白露被捕的消息,看门的老太太心慌意乱,竟然忘了这封艾丝苔-高布赛克小姐写来的信……请您读读吧!”
  吕西安接过信。他念完后,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有一刻钟工夫,吕西安四肢瘫软,浑身无力。接着,记录员把这封信的抄件交给他,要他与原文进行核对,并在写有下列字样的纸条上签字:“诉讼期间原件征用,此抄件与原件相符。”至于抄写得是否准确,吕西安当然只好听科卡尔的话了。
  “不过,先生,”法官满脸和善地说,“如果不办一些手续,不向您提一些问题,我们还是难以将您释放……我几乎把您当作证人一样来请您回答问题。对于一个像您这样的人,我认为几乎没有必要指出这一点:发誓说出全部真相,在这里不仅是对您良心的呼唤,也是维护您地位的需要。您的地位在这几分钟内是悬而未决的。说出事实真相,不管它是什么,对您不会有任何妨害;如果说假话,您就要被送进重罪法庭,我也只好叫人将您重新带回附属监狱。你若能坦率地回答我的问题,今夭晚上您就能回家睡觉,报纸上将发表一条消息为您恢复名誉:‘德-鲁邦普雷先生昨日在枫丹白露被捕,经过简短审问,已被立即释放。’”
  这席话对吕西安产生了强烈效果。法官看到犯人的心情,又补充说:“我再重复一遍,您本来被怀疑是投毒谋害艾丝苔小姐案的同谋犯,现在有了她自杀的证据,一切都清楚了。但是,有人偷窃了一笔属于遗产继承的七十五万法郎,而您又是继承人。很遗憾,这里有一个犯罪行为。这一罪行发生在发现遗嘱之前。所以,法院有理由认为,一个钟爱您的人,就像艾丝苔小姐那样爱您的人,为了您的利益而犯下了这一罪行……请您不要打断我的话,我还没有审问您呢。”卡缪索说,他看到吕西安想要说话,便做了一个手势,叫他不要开口。“我希望您明白,您的名誉与这一问题关系有多么重大。请您不要说假话,抛弃您与同谋间那虚假、可怜的面子,说出所有的实情吧!”
  人们大概已经发现,在这场犯人与预审法官的斗争中,双方运用的手段差异悬殊。当然,以特有的形式巧妙地加以否认,就可以保护住罪犯,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当预审的尖刀触及这护卫的胄甲上某一点时,这胄甲就成了连累人的东西。一旦矢口否认无法掩盖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时,犯人就只能完全听凭法官的决定。现在假设有一个半犯罪的人,如吕西安,他因品德堕落,第一次沉沦后得救,可能改过自新,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他仍将在预审圈套中丧生。法官起草一份干巴巴的纪要,写上对问题和答复的正确分析,但是纪要里却丝毫找不到他别有用心地说出的那些慈父般关怀的话,也找不到那些类似的骗人告诫。上级法官和陪审员看到了结果,但不了解其中使用什么手段、为此,一些明智的人认为,像英国那样由陪审团进行预审可能是很好的办法。法国在一段时间内采用了这种制度。在共和历四年雾月法典中,这个机构叫作起诉陪审团,以区别于审判陪审团。至于最后诉讼,如果还回到起诉陪审团,这案子就应该交给王家法院,而不再求助于陪审员。

  “现在我问您,”卡缪索停顿片刻后说,“您叫什么名字?科卡尔先生,请您注意-…”他对记录员说。
  “吕西安-德-鲁邦普雷。”
  “出生地点?”
  “安古莱姆……”
  吕西安又报了出生年月日。
  “您不曾有过祖传遗产吗?”
  “一点儿没有。”
  “但是,您第一次来巴黎居住期间,花了很多钱,而您的财富并不多。”
  “是的,先生。不过,那时候,我有一个对我非常尽心的女友科拉莉小姐,后来她不幸死了。她的死使我非常悲伤,我又回故乡去了。”
  “很好,先生,”卡缪索说,“我赞赏您的直爽,它将获得很良好的评价。”
  大家已经看到,吕西安已经走上了全面忏悔的道路。
  “您从安古莱姆返回巴黎后,开销比以前更大了,”卡缪索接着说,“您过的生活与一个拥有六十万法郎固定收入的人差不多。”
  “是的,先生……”
  “谁向您提供这些钱?”
  “我的保护人,卡洛斯-埃雷拉神甫。”
  “您在什么地方认识他的?”
  “我是在大路上遇见他的。那时我正要去自杀,以结束我的生命……”
  “在这之前,您在家里,或是在您母亲处,从来没有听人谈起过他?……”
  “从来没有。”
  “您母亲从来没有对您说过她遇见过这个西班牙人?”
  “从来没有……”
  “您与艾丝苔小姐发生联系是在哪年哪月,您还记得吗?”
  “是一八二三年底,在林荫大道的一个小剧场里。”
  “开始时,她要求您为她花钱吗?”
  “是的,先生。”
  “最近您为了娶德-格朗利厄小姐为妻,购买了鲁邦普雷城堡的遗留部分,另外还有价值一百万的地产。您对格朗利厄家说,您的妹妹和妹夫刚刚继承一大笔财产,您的钱来源于他们的慷慨解囊……先生,您对格朗利厄家说过这话吗?”
  “说过,先生。”
  “您不知道您婚事告吹是什么原因吗?”
  “我完全不知道,先生。”
  “那好,我来告诉您:格朗利厄家派了巴黎最受尊敬的一位诉讼代理人到您妹夫家去了解情况。在安古莱姆,这位诉讼代理人从您妹妹和妹夫亲口说的话中得知,他们不仅没有借给您什么东西,而且他们的遗产主要是房产,数量确实不少,但资金数额只有将近二十万法郎……像格朗利厄这样的人家,不能接受来路不明的财产,这一点您大概不会感到奇怪……先生,这就是一句谎言使您落到了这步田地……”
  这一情况的透露使吕西安不知所措,原来保留的一点点思考能力也完全丧失了。
  “警察局和法院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卡缪索说,“您要好好记住这一点。现在我问你,”他想到雅克-柯兰自称是他的父亲,便接着说,“您知道这个所谓卡洛斯-埃雷拉是谁吗?”
  “知道,先生。但是,我知道得已经太晚了……”
  “怎么,太晚了?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是神甫,也不是西班牙人,他是……”
  “一个潜逃的苦役犯!”法官语气强烈地说。
  “是的。”吕西安回答,“当这个该死的秘密向我泄露时,我已经受了他的恩惠。我原来以为自己结交的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教士……”
  “雅克-柯兰……”法官开始往下说时讲出了这个名字。
  “对,雅克-柯兰。”吕西安重复了一句,“这是他的名字。”
  “好。雅克-柯兰刚才已经被一个人认出来了。”卡缪索先生接着说,“他之所以还在否认自己的身份,我想,他是在为您着想。我刚才问您是否知道这个人是谁,目的是要揭穿雅克-柯兰的另一个骗局。”
  吕西安听到这一可怕的提示,五脏六腑立刻翻腾起来。
  “他自称是您的父亲,”法官继续说,“以此来说明他对您非同一般的疼爱,您不知道这一点吗?”
  “他?我的父亲?……哦,先生-…他说过这样的话?”
  “他给您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您怀疑过吗?因为,如果相信您手里拿着的这封信,这个可怜的姑娘艾丝苔小姐后来与科拉莉小姐一样,都给您帮了同样的忙。但是,如同您刚才所说,您在数年内生活得很阔绰,一点儿没有收受她的钱。”
  “苦役犯从哪里能搞到钱,”吕西安大声说,“这一点,先生,我要请您来告诉我,……雅克-柯兰,是我的父亲……哦!我可怜的母亲……”
  他的泪水像雨点般掉落下来。
  “记录员,请您将所谓卡洛斯-埃雷拉审讯记录中他自称是吕西安-德-鲁邦普雷的父亲那一部分念给犯人听一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