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芥川龙之介 - 火男面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火男面具
  芥川龙之介
  ①原文作ひょつとこ,系火男(ひをとこ)的讹音。是一种眼睛一大一孝噘着嘴的丑男子面具。据说男人用吹火竹吹火就是这样的表情,故名。
  吾妻桥②上,凭栏站着许多人。警察偶尔来说上几句,不久就又挤得人山人海了。他们都是来看从桥下经过的赏花船的。
  ②吾妻桥是东京隅田河上的一座桥,架在台东区浅草和黑田区之间,修建于1774年。
  船不是孤零零的就是成双地从下游沿着退潮的河逆流而上,大抵都是在中间拉起帆布篷,周围挂着红白相间的帏幕。船头竖着旗子或是古色古香的幡。篷子里的人好像多半都喝醉了。透过帏幕的缝隙,可以看到将一样的毛巾扎成吉原式③或米店式④的人们,“吆”啊,“二”地猜着拳。还可以看到他们摇晃着脑袋,吃力地唱着什么。桥上的人们看来,只能引起滑稽的感觉。每逢载着伴奏队或乐队的船打桥下经过,桥上就哄然大笑起来,还饶上一两声“混蛋”。
  ③吉原是江户时代(1600-1867)江户(今东京)的公娼街,逛吉原花街的风流子弟将毛巾俏皮地扎在头上。江户时代也叫德川时代。
  ④米店伙计为了遮灰尘,用毛巾包皮上头,后脑勺打个结。
  从桥上望去,只见河水像马口铁一样白茫茫地反射着阳光,时而驶过一只小汽船,给河面镀上一层耀眼的横波。快活的大鼓、笛子和三弦声像虱子一样把平滑的水面叮得发痒。从札幌啤酒厂的砖墙尽处一直到远远的堤岸那一头,一片朦朦胧胧,堆白迭粉,连绵不断,那就是正怒放的樱花。言问码头好像有不少日本式木船和小划子靠了岸。由于刚好被大学的小船库遮住了光线,从这里只能看见一团乱糟糟的黑东西在蠕动。
  这当儿,又有一艘船从桥底下钻过来了。这也是赏花的驳船,从方才起,已经驶过好几艘了。红白相间的帏幕竖起同样红白相间的幡,两三个船夫头上扎着同一式样的、印有红樱花的毛巾,轮流摇橹撑篙。但是船的进度仍然不快。可以看到帏幕后面约莫有五十来人。从桥下钻过之前,可以听到两把三弦合奏《迎春梅》之类的调子,奏完后,突然加进锣声,开始了热热闹闹的伴奏。桥上观众又哄笑起来了。还传来了孩子在人群当中挤得哭起来的声音,以及女人的尖嗓门儿:“瞧呀,跳舞哪!”——船上,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戴着火男面具,正在幡幛下面胡乱跳着舞。
  那个戴火男面具的人,褪下了秩父铭仙①和服上身,露出里面那件漂亮的友禅②内衣。内衣的袖子是白地蓝花,黑八③领子邋里邋遢地敞开来,深蓝色腰带也松了,在后面耷拉着,看来他已经酩酊大醉。当然是乱跳一气,只不过是来回重复神乐堂④的丑角那样的动作和手势而已。而且酒喝得行动好像都不灵了,有时候只能让人觉得他仅仅是为了怕身体失掉重心从船舷栽下去才晃动手脚。
  ①铭仙是日本埼玉县的秩父市所产的棉绸。
  ②友禅是友禅染的简称。宫崎友禅(1681-1763)发明的一种染法,色彩丰富鲜明,有人物、花鸟、山水等花样,一般染在绉绸或棉布上。
  ③黑八是黑八丈的简称。一种黑色厚绢,用来作男人和服内衣的袖口和领子。原产于八丈岛,故名。
  ④神乐堂也叫神乐殿,设在神社里奏神乐用的殿宇。神乐是祭神的音乐和舞蹈,雅乐的一种。

  这样一来就更好笑了,桥上哇啦哇啦地起哄。大家边笑边相互发表这样一些议论:“你瞧他扭腰的那股劲儿。”“还挺得意呢。不知是哪儿来的这块料?”“奇怪。哎呀,差点儿掉了一跤。”“还不如别戴着面具跳呢。”
  也许是酒劲儿上来了,过一会儿,戴假面具跳舞的那个人,逐渐脚步蹒跚起来,扎着赏花手巾的头,恰似一只不规则的节拍器那样晃动着,好几回都差点儿栽到船外去。船夫大概也放心不下,从身后招呼了两次,可是他好像连这也没听见。
  这时,刚刚驶过的小汽船激起的横波,沿着河面斜着滑过来,驳船剧烈地颠簸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那瘦小身躯,好像一下子吃不住劲儿了,打了个趔趄,朝前边晃了三步,好不容易才站定下来,却又犹如正在旋转的陀螺猛地被刹住一般,转了个大圈儿。一眨眼的工夫,穿着棉毛裤的两脚朝天,倒栽葱滚落到驳船的篷子里了。
  桥上的观众又哄然大笑起来。
  这下子大概把篷子里的三弦给砸断了,透过帏幕的缝隙望去,喝醉了酒,闹得正欢的人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都慌了神。一直在伴奏的乐队也登时像喘不过气来似地一声不响了,光听见人们在吵吵嚷嚷。总之,准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混乱局面。过一会儿,有个酒喝得脸上通红的男人从帏幕里伸出脑袋,惊慌失措地摆着手,急匆匆地不知对船夫说了句什么。于是,驳船不知怎地突然向左掉转船头,朝着与樱花方向相反的山宿河岸驶去。
  十分钟之后,戴火男面具的人暴亡的消息就传到桥上观众的耳里了。第二天的报纸的“琐闻集锦”栏刊载得更详细一些。据说死者名叫山村平吉,患的是脑溢血。
  山村平吉从父亲那一代起就在日本桥若松町开办画具店。平吉是四十五岁上死的,撇下一个满脸雀斑的瘦小妻子和当兵的儿子。虽说不算富裕,倒还雇用两三个人,生活好像过得去。听说在日清战争①时期,他把秋田②一带用孔雀石制的绿颜料都垄断下来,发了一笔横财。在这之前,他那个店不过是个老铺子而已,主顾却寥寥无几。
  ①日清战争指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②秋田是日本东北地区西部的县。
  平吉这个人是圆脸盘,头发略秃,眼角上有细碎的皱纹。他有那么一种滑稽劲头,待人一向谦恭和蔼。他的嗜好只是喝酒,酒后倒不怎么闹。不过,有个毛病,喝醉了准跳滑稽舞。照他本人说来,这是从前滨町丰田的女老板学巫女舞的时候,他也跟着练的。当时,不论是新桥还是芳町,神乐都颇为流行。但是,他的舞跳得当然没有自己吹嘘的那么好。说得难听一些,那简直就是乱跳一气;说得好听一些,总还没有喜撰舞③那样讨厌。他本人好像也明白,不喝酒的时候,关于神乐,只字也没提过。即使人家劝他:“山村大哥,出个节目吧,”他也打个哈哈敷衍过去。然而只要酒上了劲儿,马上就把手巾扎在头上,用嘴来代替笛鼓的伴奏,叉着腿,晃着肩,跳起所谓火男舞来。他一旦跳开了,就得意忘形地跳个不停。旁边不论弹着三弦还是唱着谣曲,他全不管。
  ③喜撰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初期弘仁年间(810-824)的和歌诗人,后来作了和尚。喜撰舞是歌舞伎舞蹈之一。

  由于饮酒过度,有两次他像是中风般地倒下去就昏迷不醒了。一次是在镇上的澡堂里,浴后用清水冲身的时候,倒在水泥地上。那一回只是把腰摔了一下,不到十分钟就清醒过来了。第二次是在自己家的堆房里摔倒的,请了大夫,差不多用了半个钟头,好容易才恢复了神志。大夫每一次都不许他再喝酒,但他只是刚犯病的那个当儿正经一会子,没有喝得涨红了脸。接着就又开戒了。先是说“来上一合④”,喝得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月就又故态复萌。他本人却满不在乎,瞎说什么:“不喝酒好像反而对身体不好哩……”完全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④合是日本容积单位,十合为一升。
  平吉喝酒,并不仅仅是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出于生理上的需要。从心理上来说,他也非喝不可。因为一喝酒,胆子就壮起来,不知怎地总觉得对谁也不必客气了。想跳就跳,想睡就睡,谁都不会责怪他。平吉对这一点感到莫大的欣慰,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平吉只知道自己一旦喝醉了就完全换了个人。当他胡乱跳了一阵舞,酒劲也过去后,人家对他说:“昨天晚上您搞得挺热闹的……”他当然就会感到十分难为情,但通常都是胡诌一通:“我一喝醉就出洋相,究竟怎么了,今天早晨只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似的。”其实,无论是跳舞以及后来睡着了的事,他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回忆当时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做了比较,觉得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同一个人。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平吉呢?连他也搞不大清楚。他平时是不喝酒的,只是偶尔醉上一回。这么看来,没有喝醉的平吉应该是真正的平吉了,但他本人也说不准。因为他事后认为做得愚蠢透顶的事,大抵是酒醉后干出来的。胡乱跳舞还算是好的呢。嫖赌自不在话下,不知怎么一来还会做出一些难以在这里描述的勾当。他觉得自己干出了那样的事简直是发疯了。
  耶努斯神①有两个脑袋。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脑袋。平吉也是这样。
  ①耶努斯神是古罗马神话里的双面神,掌管日出和日落。
  前面已经说过,平时的平吉和喝醉酒的平吉判若二人。恐怕再也没有比平时的平吉那样好扯谎的了。平吉自己有时候也这么认为。但他从来也不是为了捞到什么好处而扯慌的。首先,当他扯谎的时候,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扯谎。当然,已经说出去之后,他也会发觉那是个谎。正在说的时候,却完全来不及考虑后果。
  平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瞎话。但只要跟人说着话儿,谎言就自然而然地会冲口而出。他却并不因此而感到苦恼,也不觉得自己干了什么坏事情。他每天还是大大咧咧地扯谎。
  据平吉说,他十一岁的时候,曾到南传马町的纸店去学徒。老板是法华宗①的狂热信徒,连吃三顿饭都得先念诵一通“南无妙法莲华经”才肯拿筷子。平吉刚刚试工两个来月,老板娘鬼迷心窍,撇下一切,跟店里的年轻伙计私奔了。这位老板本来是为了祈求阖家安宁才皈依法华宗的,这下子他大概觉得法华宗一点也不灵,就突然改信门徒宗②,忽而把挂着的帝释③画轴扔到河里,忽而把七面④的画像放在灶火里烧掉,闹得天翻地覆。

  ①法华宗是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的僧人日莲(1222-1282)所创立的日莲宗的一派。
  ②门徒宗是日本镰仓时代的僧人亲鸾(1173-1262)所创立的净土真宗的俗称。
  ③帝释是佛法的守护神帝释天的简称。
  ④七面是日莲宗的守护神七面大菩萨的简称。
  平吉在店里一直干到二十岁。这期间,经常报花账,去寻花问柳。有个熟悉的妓女要求跟他情死。他感到为难,找个借口开溜了,事后一打听,三天之后那个女的跟首饰店的工匠一道寻死了。由于跟她相好的男人抛弃了她,另觅新欢,她一赌气,想随便抓个替死鬼。
  二十岁上,他父亲死了,他就从纸店辞工回家了。约莫半个月以后的一天,从他父亲那一代就雇用的掌柜的,说是“请少东家给写一封信”。掌柜的有五十开外,为人憨厚,因为右手指受了伤,不能拿笔。他要求写的是“万事顺利,即将前往”,平吉就照他说的写了。收信人是个女的,平吉就跟他开了句玩笑:“你也不含糊呀。”掌柜的回答说:“这是我姐姐。”过了三天,掌柜的说是要到主顾家去转一转,就出门去了。结果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一查账簿,拉下了一大笔亏空。那封信果然是给相好的女人写的。最倒楣的是替他写信的平吉……
  这一切都是瞎编的。要是从人们所知道的平吉的一生中抽掉这些谎话,肯定是什么也剩不下了。
  平吉在镇上的赏花船里照例吃上几盅酒高兴起来,就向伴奏的人们借了火男面具,到船舷上跳起舞来。
  前面已经说过,跳着跳着,他就滚到驳船的篷子里死了。船里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最受惊的莫过于被他栽到脑袋上的清元①师父。平吉的身子顺着师父的脑袋滚到篷子里那块摆着紫菜寿司②和煮鸡蛋的红毯子上。镇上的头头有点生气地说道:“别开玩笑啦,碰伤了怎么办?”平吉却纹丝不动。
  ①清元是清元节的简称,节即曲调。净琉璃(以三弦伴奏的说唱曲艺)的一派,江户时代文化年间(1804-1818)由清元延寿太夫(1777-1825)所创立,故名。
  ②寿司:是把米饭用醋和盐调味后,拌上鱼肉或青菜的一种食品,这里是用紫菜卷包皮起来的。
  呆在头头旁边的梳头师父觉得有些奇怪,就用手按着平吉的肩膀,喊道:“老爷,老爷……喂……老爷……老爷。”可他还是默不做声。摸摸手指尖,已经冰冷了。头头和师父一道扶平吉坐起来。大家脸上泛着不安的神情,看着平吉。“老爷……老爷……喂……老爷……老爷……”梳头师父紧张得声音都变了。
  这时,火男面具后面发出了低微得说不上是呼吸还是说话的声音,传进师父的耳朵:“把面……面具摘了……面具。”头头和师父用发颤的手替平吉摘掉了手巾和面具。
  然而火男面具下面的脸,已经不是平吉平时的脸了。鼻梁塌了,嘴唇变了色,苍白的脸上淌着黏汗。乍一看,谁也认不出这就是那个和蔼可亲、喜欢打趣、说话娓娓动听的平吉。完全没有变的只是那个噘着嘴的火男面具,它被撂在船舱里的红毯子上,以滑稽的表情安详地仰望着平吉的脸。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作
  文洁若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