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陌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张燕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我偷偷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不怕你见笑,我连这个女孩的姓名都不知道,却爱上了人家。这个女孩跟我在同一栋楼上班,我每天上下班时,经常在电梯里会碰到她。第一次在电梯里看到她,我就有种触电的感觉,我甚至都把她当作了我的梦中情人。
  对女孩有意思后,上下班时,我便有意识地计算好时间,跟她同乘一架电梯,为的是能多看她几眼,虽然我跟她连话都没说过一句。
  有时候,我很希望电梯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突然停了电悬在半空中,那么女孩肯定会吓得大哭大叫。这样我就可充当一回英雄,在黑暗中安慰女孩鼓励女孩,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就会相识、相爱。但是,那架该死的电梯竟没有一次能遂我的心意。有几次,电梯里只有我和女孩两个人时,她都是很冷漠地看着自己的脚尖或是毫无内容的电梯的墙壁,给我一个冷冷的脊背,使我无法搭上一句话。
  这样,我和女孩虽然常常在电梯里碰面,却一直形同陌路。我很焦急。我曾无数次责备自己的胆小与怯懦,责备自己堂堂一个大男人,却不敢主动向心爱的女孩示爱。
  春天到了。歌里唱道:“春天是个恋爱的季节。”整个城市的空气都充满爱情的味道。
  说来也巧,第二天,我便遇到了女孩,不过不是在电梯里,而是在乡下。我这人不喜欢城市的喧嚣,经常跑到乡下四处乱逛。那天,在乡下,我见到了女孩。她也单独一人在一条河边走着。我胆子突然大了起来,走过去,对她说:“你也来这里游玩啊!”
  女孩抬头,见是我,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你认识我?”
  见女孩肯跟我说话,我内心欣喜若狂,忙说:“是的,我跟你在同一栋楼上班,我常常在电梯里遇见你。”
  女孩笑了,笑容如路边的野菊花一般美丽动人,她说:“原来我们还是邻居呢。”
  受女孩笑声鼓舞,我胆子更大了,无话找话:“你喜欢乡下?”
  女孩点了点头:“嗯,我喜欢乡下。”
  我接过话茬:“是呀,乡下就是比城里好。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紧张、焦虑和压抑,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冷漠,咫尺之间却都是陌生人。不像乡下,山青水秀的,让人有一种其乐融融的轻松与愉悦,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和睦、融洽。”
  女孩佩服地看着我:“没想你说话像个诗人,挺有哲理的。”
  我差点儿得意忘形起来。我这人一向拙于言语,没想那天在女孩面前却像个能言善辩的演讲家,滔滔不绝。女孩侧着头,钦佩万分地听着我讲话。
  我和女孩沿着河流边走边谈,我们很谈得来。河边有很多的杨柳,温柔的柳条在微风中像多情的小姑娘轻轻地摇曳着,杨柳下面如星星般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不远处,金黄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惹得大大小小的蝴蝶翩翩起舞,将春天闹得生机勃勃的,空气里也流淌着爱情的香味。在这种浪漫的环境里,肯定是会发生一些故事的。后来,我便拉了女孩的手。再后来,在一棵灼灼怒放的桃树下我吻了女孩。那天,我和女孩呆到天色落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城里。
  第三天上班时,我在电梯里又碰到了女孩。我非常高兴,说:“这几天我很想你。”女孩冷冷地说:“你说什么?”我说:“我想你。”女孩很生气地说:“你神经病啊!我跟你素不相识,说这话!”这时,电梯到了地面,女孩转身离去,头也不回,高跟鞋敲击地面“噔噔噔”作响。我愣愣地站着,半晌才明白我现在是生活在人人都是陌生人的城市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6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章节:9 人气:3
摘要:娄家姊妹俩,一个叫二乔,一个叫四美,到祥云时装公司去试衣服。后天他们大哥结婚,就是她们俩做傧相。二乔问伙计:“新娘子来了没有?”伙计答道:“来了,在里面小房间里。”四美拉着二乔道:“二姊你看挂在那边的那块黄的,斜条的。”二乔道:“黄的你已经有一件了。”四美笑道:“还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两件,这两天爸爸总不好意思跟人发脾气。”两人走过去把那件衣料搓搓捏捏,问了价钱,又问可掉色。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日光流年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他将离开这鲜活生动的人世了。在耙耧山脉的深皱里,死亡自古至今偏爱着三姓村?,有人出门三日,回来可能就发现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谢世了。出门半月或者一个月,倘若偶然一次没人死去,便会惊痴半晌,抬头望望西天,看日头是否从那儿出来了,是否成了蓝色或者绛紫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