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人物二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何承亨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1901年的春,燕子北归。十五岁的钰儿在闺房里打盹,听外面燕子叽叽喳喳地唱,她推开窗,满院上空已翻飞着剪刀似的尾巴。剪刀?钰儿忙去翻针线篓。早上听爹对娘嘀咕,何家要差人来提亲,看她的女红哩——女红做得好,人也多半就乖巧贤淑。
  房门探进个葫芦脑袋。“幺弟逃学了!不怕挨爹的戒尺?”“爹正靠在椅上梦周公哩。”幺弟把玩着剪刀,忽然恶作剧地抓住她的辫子,咔嚓几下。钰儿猝不及防,发辫去了大半,对镜自视,竟散乱象个疯婆。她又急又气,抽泣起来。幺弟慌了,忙使剪将她的头发理成个齐耳短,得意地说:“姐,春来了,这发式倒也爽性嘛。”
  钰儿破涕为笑,夺过剪刀,见幺弟后脑勺晃着长辫,便一把拽祝幺弟极力挣扎,面如十色:“姐,男人辫子动不得的!” 钰儿说:“屁股上蛋黄还没干的小豆丁,算得上男人?!”便扬刀开剪。幺弟杀猪般嚎叫起来。待爹娘闻声赶到,幺弟那条细辫已被剪下,捏在了钰儿手中。
  她娘顿时晕了,醒过来便涕泪涟涟:“傻囡啊,闯大祸了,快向你爹求情!” 拉她一起向教私塾的她爹跪下了:“爷,饶了她吧,她还小,不省事哩。”私塾先生气得山羊胡子直抖,将她娘踹翻在地:“不准求情!都快出嫁了,她还小?!”又大喊:“家法伺候,家法伺候!”

  家法是枚竹块。钰儿被她爹拎到神龛下:“跪好!自笞!”幺弟幸灾乐祸冲她做鬼脸。钰儿流泪咬了一阵子牙,轻声说:“幺弟也剪了我的辫子,他为啥就不跪?”“他?他剪的是女人的辫子,你剪的可是男人的辫子!再者,男儿膝下有黄金……哦,老幺这些日子就装病不出门,这事儿得捂着!”私塾先生又瞪了钰儿一眼,拂袖而去。从傍晚开始,越来越疲惫细弱的啪啪声响了个通宵,天亮时终于止转—钰儿昏过去了。竹块,还紧紧攥在她手中。
  待她醒过来时,堂屋空无一人。她娘躲在厢房门口,一脸爱莫能助地偷窥着她。隔壁,私塾先生正和几个男娃拖着腔在一领一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两行清泪,再次从钰儿眼里扑簌簌掉下来。
  梅: 三寸非金莲
  梅出生时,正值梅花开满庭院。她也长得艳若红梅,但二十岁还嫁不出去,这在早婚成俗的当地成了怪事。

  怪在她那双大脚。打小爹娘给她缠脚,药洒耗去几缸,裹布用了几匹,梅的脚就是变不成三寸金莲。许是骨头太硬难塑造,稍使劲她就苦脸哇哇叫,有回竟痛昏过去。她娘直掉泪,她爹说:“为她好啊,嫁不出去,养她一辈子?!”但手上也就松了劲:“唉,还没梅树好侍弄,我能让那些茎枝参差虬曲峥嵘有型,哪象她这背时的脚……”梅渐渐长大,她娘专为她缝制了长裤长裙,想遮住她的大脚。
  从梅十六岁起,媒婆们就差点踩烂她家的老木门槛。她娘满肚子苦水,尴尬应酬:“这事儿缓一缓,缓一缓……”这日里却被窥破端倪。当时有媒婆来为风流倜傥的张家少爷提亲,和梅她娘坐院里拉呱,梅侍立一旁。忽然一阵风起,摇落院中梅花无数,也掀起了梅的长裙,她惊叫失声伸手去捂。但媒婆一双尖眼早盯见了那双大脚,嘴半天合不拢,边逃边叹:“可惜,太可惜了。”从此梅的大脚不再是秘密,那些曾仰慕她的后生小伙也都像躲怪物,退避三舍。
  梅她娘说:“听说武昌有家洋人医院,敢在人身上动刀动剪。不如送梅儿去……”梅她爹说:“据说孙文反了朝廷,那儿正打仗哩。”这事儿便搁下了。梅也收了春心,成天跟娘吃斋念佛。

  这天梅上庙烧香,忽一阵穿堂风将她掀倒,殿梁上那口大铜钟坠下来,锋利边口正好砸在双脚上,血流如注。梅昏死过去,被草药郎中救回一条命,但从此跛了。她爹她娘却放出话来:是那媒婆看走眼了哩,梅儿原本就是小脚。
  张家再次托人说媒,梅她爹婉拒了,张家老爷亲领儿子上门求亲。梅她爹难为情地说:“梅倒真是小脚,只是……有些儿跛。”张家父子却欢天喜地,尤其那少爷长吁了口气:“我一直想娶这美人儿。脚跛无妨,那可比脚大要好多了!”一门亲事竟就这样顺利定下来,迎娶日定在腊月。
  张家父子见院里梅茎梅枝异态千姿,对梅她爹说:“这病梅技艺,恐怕连那个记过怎样病梅的文人龚自珍也要叹服!”“过奖过奖。”“过谦过谦。”对白中一阵长长的哈哈。庭院里,又一阵风过,梅花瓣纷乱飘零。
  躲在闺房偷听的梅知道自己最终难逃被休的厄运,这事儿腊月就会露馅:她真是三寸小脚——被那口钟将脚掌切掉了大半。但,绝对不是金莲……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