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四十二章 一场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十二章 一场气
  话音落地,方信已经站起身来,沿着甬路一步步走远。
  见方信终于走了,荀卿染松了口气,可是……自在玩耍,蝴蝶,果然全被看到了吗?荀卿染抚额。好在是亲戚,说起来也没什么要紧,又没有别人看见,荀卿染环顾四周,自我安慰。
  遇到这样的插曲,荀卿染也无心再留在园内,就回了水畔居。几个小姑娘正玩的高兴,大姐儿见荀卿染进来,得意地眨眨眼。她现学现卖,很是赢回了面子。
  少顷,就有绣凤和金荣家的过来,说是前面酒席散了,各家太太夫人要回去,几个小姑娘一一跟荀卿染告辞离开。
  荀卿染再去方氏那里请安时,碰巧荀大奶奶带着大姐儿也在。大姐儿本来正和荀淑兰坐在炕上,握了毛笔描红,见了荀卿染就从炕上下来,拉了荀卿染,三姑姑长,三姑姑短地,比以往更亲热了些。
  金荣家的在一旁伺候,这时也跟着凑趣,“国公府和伯爵府几个年纪小的姑娘,都和咱家大姐儿在水畔居玩了半天,可是劳动三姑娘照看了。咱们大姐儿猜枚赢了不少的果子那。”
  荀大奶奶马上笑着向荀卿染道谢,“那是要多谢三姑娘了。”
  荀卿染坐到炕上,大姐儿也挨过来,跟荀卿染坐在一起。
  “大姐儿,还不过来,你这大字才写了一半,你再贪玩,我可不教你了。”荀淑兰那边啪地把手里的笔撂在桌子上。
  “还不跟你四姑姑写字去?”荀大奶奶忙过来把大姐儿拉到荀淑兰跟前,又夸赞道:“你四姑姑可是有名才女,你跟着好好学,学得你四姑姑的十分之一就也就够了。”
  荀大奶奶说着,又转头对方氏陪笑,“今天来的那些个奶奶,连同媳妇娘家的几位嫂子和姐妹,都和媳妇打听四妹妹的事。说是四妹妹才来了没几天,这满京城都在传四妹妹如何如何相貌不俗,才学出众。都羡慕说,只有荀家这样的书香世家才有这样的好姑娘,还得要太太这样的贤德人才教导的出来。说的我脸上有光,可是沾的四妹妹的光。”
  荀大奶奶一番话,说的荀淑兰脸色稍霁,方氏嗔道,“你这嘴啊,才真跟吃了蜜似地。”
  屋里人都跟着笑了一阵,方氏还要和荀大奶奶商量家务,荀卿染就告辞出来。
  回到水畔居,荀卿染刚坐下没一会,荀淑兰就来了。荀卿染赶忙站起来,又是让座,又是让人倒茶。荀淑兰等闲不往几个庶出姐姐屋里走动,今天还是头一遭,荀卿染在旁觑着,荀淑兰的脸色似乎不大好。
  “刚在母亲那里吃过,不用了。”荀淑兰拒绝了桔梗端上来的茶水,就在荀卿染屋内四下看了看,最后见窗前桌案上放着荀卿染的针线匣子,就走过去,翻看里面的东西。

  荀卿染搞不懂荀淑兰的来意,只得在一边陪着,“四妹妹不常来,坐下来喝口茶,咱们姐妹好好说话。”
  荀淑兰不作声,只在桌子旁坐下,一手托腮,打量荀卿染。
  “活计是比从前好了些,不过也没什么稀奇。你跟教了大姐儿些什么,让小孩子当宝似地到处炫耀。”
  这难道是因为大姐儿夸了几句三姑姑好,荀淑兰吃醋,因此闹小脾气了?荀卿染哭笑不得,正要好言哄劝几句,麦芽在外面打起帘子,原来是荀大奶奶和荀淑芳也来了。
  荀卿染又忙站起来招呼,请两人坐下。荀大奶奶也不说话,径直走到荀淑兰跟前,弯下腰。
  “我的好姑娘,刚才好好的教大姐儿写字,怎么就突然生气走出来了?可是大姐儿笨拙,让姑娘受累了,或是她说了什么傻话,惹了姑娘生气?我这做大嫂的少不得要求妹妹,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好歹看着你哥哥和我的情面,大姐儿是你嫡亲的侄女,你不教她,谁教她……”
  荀淑兰和大姐儿怄气?荀卿染暗笑,这也太孩子气了。此时已近傍晚,荀卿染正站在后窗前,窗户半开,丝丝凉风从窗外吹入,屋里顿时飘起淡淡的荷花香气。
  荀淑兰不理会荀大奶奶在旁边说话,只看了看荀卿染。荀大奶奶立刻直起腰,几步走过荀卿染身边,当着荀卿染的面,啪嚓一声将窗户关上。
  “四姑娘身子娇弱,怎么还特意这样大开着窗户?合着让四妹妹着了风,你们就欢喜了?”
  荀大奶奶沉着脸训斥,却不指名道姓,荀卿染的脸却马上红了。这是她的屋子,荀大奶奶这样无疑是在给她没脸,而且她根本什么都没做,荀大奶奶这指责来的没头没脑。
  荀淑兰得意的撇嘴,荀淑芳则掩嘴而笑。不待荀卿染说话,荀大奶奶已经走到荀淑兰身边,扶起荀淑兰,“四妹妹,刚有人送了新鲜的菱角来,四妹妹和我一起去吃吧。”就拉着荀淑兰出了屋子。荀淑芳颇为幸灾乐祸地看了荀卿染一眼,也跟着出去了。
  麦芽气冲冲走进来,又把窗户打开,“太欺负人了!难道她是纸糊的,这点风就吹死了她。就是她受不得风,说一声,我们谁没手没脚了,偏她去献勤卖好,和我们丫头们抢差事,她好有脸面!要巴结人,学外面那些讨食的舔人脚丫子去,平白踩我们姑娘做什么?亏我们姑娘把她们当一家人。”
  桔梗忙捂住麦芽的嘴,指了指隔壁,示意麦芽小声。
  “这就是寄人篱下?”荀卿染呆呆地站着。
  一句寄人篱下,说的桔梗和麦芽俱都心酸,忍不住就哭起来。
  荀卿染有些想不明白,就算是荀淑兰不高兴了,荀大奶奶也不至于来故意给她没脸啊,这是为了什么?“你们说,我哪里得罪了大奶奶了?”荀卿染问。

  “姑娘并没得罪大奶奶。不过这府里人多嘴杂,有小人背地里告了歪状,也有可能。”桔梗道。
  “哈哈哈,笑死我了。前两天,我还道你是聪明的。现在才知道,那不过是误打误撞,你果然是真傻。”荀淑芳去而复返,笑的太开心,眼里都冒出泪花来。
  荀淑芳径直走过来,也不等人让座,就坐到荀卿染对面,吩咐桔梗,“桔梗丫头,去把你们的好茶给我沏些来,我就给你们解解疑惑。”
  荀卿染给桔梗使了个眼色,桔梗果然端了茶来。
  荀淑芳喝了口茶,“哼,你一定想不明白,你这么卖力气给人家看孩子,送东西,巴结人家,怎么人家不仅不领情,还找上门来无事生非,给你脸子瞧,是不是?”
  “大姐姐这话我不爱听,我们都是荀家人,我是大姐儿二姐儿的姑姑,对她们好,并不是巴结。”
  荀淑芳一撇嘴,“你以为你好心待人,别人就好心待你?大嫂是伯爵府的姑娘,荀家的大奶奶,会稀罕你的那点善意?大姐儿二姐儿,年纪虽小,可也是嫡出的主子,这一宅子的人哪个不是争着上前巴结。你的善意能当什么?你能给人家什么?你全心全意,敌不过四妹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且,她毫无道理给你没脸,你敢说什么?你又去和谁说?谁又肯给你做主?”荀淑芳的话音渐渐高了起来,眼睛中流露出恨意。
  “大姐姐你慢慢说,别着急。”
  “大姐儿说你这好,爱和你亲近,她嫡亲的姑姑反而落到后面去了。四妹妹性子好强,怎么会不生气?也不用四妹妹说什么,大嫂那么聪明的人,自然看出来了。她就是故意给你没脸,好哄四妹妹高兴。你们也别想什么小人告状之类的,你们只想想,如果你有钱有势,就是有人告状,就是你真的做了什么事惹了她,她就敢这样对你了?不,她不敢,她只能忍着,还得奉承你。三妹妹不说别人,这事若是你换了我,她就绝不敢这么做。”
  “难道我们姑娘真心待人,反而有错,那这天下还有道理可讲吗?”麦芽在一旁道。
  荀淑芳说的兴起,根本不介意麦芽插嘴,“三妹妹你的丫头也像你。姐姐劝你,以后别揣着那些傻念头。一家人!人家根本没把你当一家人,你何必自找没趣。听我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只要你有心。还有君晖,等姐姐成亲后,自然找机会带挈你们,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定要把那几个贱人欠咱们的都讨回来。三妹妹,咱们才是一条船上的人,只有我才能帮你。”
  荀淑芳两眼冒光地看着荀卿染,荀卿染只觉脊背发寒,勉强笑道:“大姐姐要照应我,我求之不得,多谢大姐姐。”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好。”荀淑芳满意地笑道。
  送走了荀淑芳,荀卿染叫了三个丫头到跟前。实力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荀卿染懂。人性黑暗的一面,她也不是没见过。不过,她总是想往好的方面努力,现在她努力过了。
  “这事你们都见了,也算咱们吃个教训。大姑娘说的那些话,未免偏激,而且也不怀好意。但她说的也没全错。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今天咱们都认识了大奶奶的为人。”
  三个丫头点头,都是半晌无言。
  梧桐院上房,荀大奶奶脱了见客的大衣裳,换了家常的藕荷色褙子和同色宫裙,正坐在妆台前理妆。彩鸾从屋里出来,迎面遇上绣凤。
  “我才见瑞儿扔出一堆瓷片子出去,看着像是大奶奶屋里那套青花茶具。瑞儿悄悄和我说,是大奶奶砸的。出了什么事,大奶奶怎么生那么大的气?”
  彩鸾把绣凤拉到一边,低声道:“还能有什么事。是太太今个在酒席上,听着那些比她年轻的太太夫人们都抱了孙子,对大奶奶有些抱怨,竟露出要给大爷屋里放人的话头来。”
  “啊?”绣凤一惊
  “大奶奶已经混过去了。不过太太已有了这个念头,怕不好开交,大奶奶正着急那。”
  “怪不得方才大奶奶要哄四姑娘,故意给三姑娘没脸!”绣凤若有所悟。
  “怎么回事?”彩鸾问道。
  绣凤就将荀大奶奶在荀卿染屋里的举动说了一遍,“我在旁看着,都怪不好受的。这些天谁都看出来三姑娘为人敦厚。今天在水畔居招待那些个姑娘和跟着的人,又亲热,礼数又周全,就是当家当老了的太太奶奶们,也不过那样。对大姐儿二姐儿也是真好。大奶奶这么做,可冷了好人的心。”
  “好人的心值几钱银子?大奶奶暗地里也说她是个好的,可惜不是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只能埋没罢了。太太这些天的行事,大奶奶早看出来了,今个私下里跟我说的,二姑娘和三姑娘两个,以后不会有什么好去处。三姑娘更甚,因为她有二爷这个亲弟弟,太太哪里会给她找好亲事,平白给二爷添了助力。”又四下瞧瞧,更压低了声音道,“咱们大奶奶只怕也是这个心思。”
  两个大丫头嘀嘀咕咕,直到金荣家的进了院子,她们才停下来。
  “太太有事,请大奶奶过去商量那。”金荣家的是来请荀大奶奶的。
  荀大奶奶忙跟着金荣家的又来到了思安院。方氏正在拆帖子,见荀大奶奶来了,就把帖子递给她看。
  “定远侯府刚送了帖子来,请咱们过去做客,你看看这帖子,该怎么办?”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