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说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说亲
  齐攸听了,皱起了眉头半晌无言。
  “我还提醒太太好儿妹妹和四妹妹的事情,太太却说那都是猜测,做不得准,说杨大奶奶没那样的本事。”荀卿染继续说道。
  “大姐姐自嫁到杨家,就变得有些奇怪,”荀卿染在妆台前卸了钗环,将头发梳顺,才又坐到榻上道,“我每次见到她总觉得,心里怪害怕。”
  “恩。”齐攸嗯了一声,将荀卿染揽在怀里,抚摸她顺滑的头发。
  “好儿她们两个的事情,和杨大奶奶是脱不了干系的。”齐攸道,“太太也知道的。”
  “那太太怎么还?”荀卿染不解。那可不是小事,经过那样的事,难道还不明白荀淑芳的性情,和对方氏一干人的恨意。
  “恐怕是听说杨大奶奶和王家走的近了的缘故。”齐攸道,“王家是宫里德妃的娘家。”
  果然正如她所推测的吗,荀卿染面色顿时也凝重下来。和宫里扯上关系,那可不是什么好开交的。
  “杨家,杨廷俊在宫里有关系。”齐攸见屋内只有她们夫妻二人,这才低声对荀卿染说道。
  “是不是非同一般的关系。”荀卿染有些紧张。
  “也不过是个奴才。”齐攸道,“太后宫里的大总管,自先帝时候就在太后身边伺候,很得太后信赖。”
  齐攸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荀卿染不会真的就那么认为,宰相家看大门的还顶个三品官,何况是总管太后宫里事务的总管太监,每天伴在太后身边的。原来杨家是有这样的背景,那么荀淑芳的婚事,还有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
  只是,不过是荀淑芳私人的小恩怨,她如何在杨家人身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杨廷俊是他的侄儿,不过假托是淮阴大族杨家的人,活动了个侍卫的差事。他们来往私密,我也是无意间察觉到的。”齐攸向荀卿染解释,“御前侍卫,守卫宫禁,总能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荀卿染点点头。
  “宫里……,太太只怕是做了什么蠢事,关系着宫里的娘娘,因而惧怕着杨家,如今见她们和德妃走的近了,怕危害到宫里的娘娘,因而想着通过你拉拢她。”齐攸语气淡淡的,但是却掩盖不了这信息的沉重。
  荀卿染感觉被信任的满足、甜蜜,又觉得肩上有些沉甸甸的。

  “原来一直没告诉你,就是怕你跟着担心受怕。”齐攸似乎是觉察到荀卿染的情绪,“太太以为瞒的严实,其实老太太也已经知道的。”
  “太太到底做了什么?”荀卿染轻声问。
  齐攸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太太不肯说。”
  荀卿染哦了一声,心情顿时更加沉重了一些。既然都被家里的人猜到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却还是不肯实言相告,就连齐攸也只知道大概,而不知道具体的情形,那么可以想见,那件事多么的要人命。
  “卿染,你不用多想,娘娘也在宫里这么些年了。不管是什么事,杨家若是揭发出来,也肯定讨不了好。”齐攸又道,当然也不能全指望宫里的贤妃娘娘,因为宫里那人实在老奸巨猾,他这些年只抓了些杨廷俊的把柄在手里,对方也是知道的,不会轻举妄动。但是相比起来,齐家还是处于劣势。
  “这我就放心了,太太也该知道这个道理吧。”荀卿染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自然和太太说过,不过,太太的性子,她有自己的打算吧。你只不用理就是,若太太逼得紧了,或者说我,或者说老太太的话,她不能把你怎么样。”齐攸道。
  荀卿染重重的点头。
  “你大姐姐她是个什么性子?”齐攸问。
  荀卿染想了想,如实答道:“人很精明,心狠手辣,睚眦必报。”
  齐攸皱眉。
  荀卿染便讲起荀淑芳在荀家时的一些事情,又将荀淑芳如何用手段,抢了杨家那门婚事的事情也和齐攸说了。
  齐攸听得很认真,若有所思。
  第二天,果然齐二夫人就先提起,说是荀卿染和齐攸该回荀府请安。
  “后天大老爷生日,也好,你们就今天去吧。”容氏道,又嘱咐荀卿染,“记得请你父亲、哥哥嫂嫂和弟弟来喝酒,热闹热闹。”
  容氏只提荀大老爷、荀家大爷和大奶奶,还提到了荀君晖,却偏偏漏掉了方氏,荀卿染偷偷地瞄了齐二夫人一眼,齐二夫人脸上倒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荀卿染忙打发人给荀府还有荀君晖送信,又和齐攸回宁远居收拾了收拾,才出门来,依旧是齐攸骑马,荀卿染坐了马车,带着福生和瑄儿一起往荀府中来。
  到荀府二门下车,彩鸾和绣凤带着几个丫头婆子迎了上来。

  “给三姑奶奶请安,三姑奶奶里面请。”两人给荀卿染见礼。
  荀卿染有些诧异怎么荀大奶奶没有出来接。
  “可巧大姑奶奶来了,奶奶正在梧桐院陪着大姑奶奶说话。”绣凤笑着说。
  荀卿染往四下打量了一眼,就见旁边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正是昨天荀淑芳所乘坐的那一辆。
  “这么巧。”荀卿染笑道,心中却是一动,怎么会这么巧?
  荀卿染被众人簇拥着往梧桐院来,刚走过穿堂,就见上房门帘挑起,荀大奶奶从屋里接了出来。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都回来了。”荀大奶奶笑着迎下台阶,拉着荀卿染的手进了上房。
  屋内,荀淑芳高坐在上,见荀大奶奶和荀卿染进来了,便对着荀卿染咧嘴一笑,“三妹妹。”
  不知是不是外面太过晴朗,屋里就显得有些阴暗了,荀卿染觉得脊背有些发凉。
  大家相互见过,少不得寒暄一番。
  “三妹妹可是和我说好了,要回来家里,一定会捎信给我。三妹妹怎地不守信,自己来了?”荀淑芳嗔道,“若不是我忽然想回来看看,岂不是要和三妹妹错过了。”
  “大姐姐走在我头里,如何知道我有没有捎信给大姐姐府里。”荀卿染笑道。
  荀淑芳一愣,呵呵笑了两声,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这是瑄儿吧,哎呦喂,好漂亮的小人儿。”大奶奶瞧着被奶妈抱在怀里的瑄儿道。
  荀卿染忙叫奶妈抱了福生和瑄儿上前,“福生,瑄儿,这是你们大舅母。”
  两个小娃娃对着荀大奶奶行礼如仪。
  “这是你们大姨母。”荀卿染又让两个孩子见过了荀淑芳。
  荀淑芳视线黏在瑄儿身上,上下打量。
  “和三妹妹小时候长的一模一样。”荀淑芳道。
  “可不是,真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齐大奶奶附和道,虽然,她根本就不记得荀卿染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荀大奶奶就忙让绣凤端了给福生和瑄儿的见面礼上来。
  “不知道今天能见到三妹妹,没预备什么礼。”荀淑芳笑道。
  “自家姐妹,大姐姐何须客气。”荀卿染忙道。
  荀淑芳却是笑着将腕子上带的两只翡翠镯子捋了下来。

  “我也只这两只镯子还拿得出手,就给外甥女做个见面礼吧。”荀淑芳道。
  荀淑芳披金挂玉,身上的装饰富贵已极,两只镯子更是晶莹剔透,绝非凡品。
  荀卿染执意不要,“她们小孩子,哪里受得起这样贵重的东西。大姐姐心意我领了就是。”
  “三妹妹不肯收,可是瞧不起我?或是嫌弃这礼物薄了?”荀淑芳说着,就要摘头上的装饰。
  荀卿染面色不改,心里却不高兴,荀淑芳又撒泼,好讨厌。
  荀大奶奶笑着上前,拦住荀淑芳,一边打圆场。
  “大姐姐盛情,却之不恭。”荀卿染笑了笑,让桔梗将两只镯子收了起来。
  荀淑芳这才高兴了,指着瑄儿道:“这么粉雕玉琢的小人儿,让我想起三妹妹小时候,那时候三妹妹非常听话,拉着我的裙角,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有这样的事情吗?荀卿染腹诽。
  “瑄儿,过来,给姨妈抱抱。”荀淑芳伸出手,要抱瑄儿。
  瑄儿却瞧着荀淑芳的手,她没见过谁留那么长的指甲,而且还涂的那样红。
  荀卿染从怀里掏出帕子。
  站在荀淑芳身后的周嬷嬷这个时候走上前来抱瑄儿,不过却只碰到瑄儿的衣角,瑄儿已经被奶妈抱在怀里了。
  “奶奶,该带哥儿和姐儿去前面,给外公,两位舅舅磕头去了。”许嬷嬷陪笑道。
  “多亏你提醒我。”荀卿染道,“快去快回。”
  许嬷嬷躬身答应了,奶妈抱着福生和瑄儿,一众丫头婆子围随,出了屋子。
  荀淑芳的脸色沉了下来。
  荀卿染只当没看见,便说要见侄女侄子们。
  荀大奶奶忙让人将大姐儿几个叫了来。
  大姐儿已经十三岁,二姐儿八岁,三姐儿五岁,倒都是乖巧清秀。最后奶妈抱了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出来。
  “这是凌儿。”大奶奶溺爱着笑道。
  因为有荀君晖所说的传闻,荀卿染特意仔细打量了凌哥儿几眼,小男孩与她几个姐姐的细长眼不同,是大大的眼睛,样貌极是俊秀。
  桔梗已经早就备好了礼物呈上来,荀大奶奶略做推让,高高兴兴的收了,就打发了几个孩子下去。
  “我今个来,可有件好事。”荀淑芳笑道,“有一门极好的亲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罗琦琦看了下表,已经七点。初中部都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学生已经全部走空。她站了起来,穿过林荫道,走到乒乓球台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应该被妥善维护过,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至少在罗琦琦的记忆中,和她罚站时,一模一样。她笑了笑,沿着乒乓球台一侧,进了教学楼,是个拐弯口,左侧应该是教室,右侧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