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浪潮之巅 - 网景公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节 网景公司
  第三节网景公司(netscape)
  在科技工业史上乃至整个工业史上,能超过微软发展速度并盖过它的风头的公司屈指可数。能否超越微软,哪怕暂时地超越微软也就成为了伟大公司的试金石。网景公司是少数曾经盖过微软风头的公司之一。
  3.1昙花一现
  网景公司和微软网络浏览器(webbrowser)之争已经成为it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只在这里简要地提一两句,就不再详述了。
  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1994年安德森和克拉克成立了网景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网景浏览器"软件。“网景浏览器”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不到一年就卖出几百万份。1995年,仅成立了一年的网景公司就挂牌上市了,在华尔街的追捧下,网景的股票当天从28美元涨到75美元,以后一直上涨,速度超过了早期的微软。虽然网景公司已经被炒得很红火,盖茨还根本没有注意到网络浏览器的重要性,虽然他的顾问们一再提醒他。也许,盖茨最初只是把浏览器当成了一种一般的应用软件,这样的话微软当然不用太在意。相反,华尔街倒是对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犹豫不前表示不满。同年11月,高盛公司将微软的股票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的股票应声而下。
  当同事们再次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时,盖茨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微软之所以得以控制整个微机行业,在于它控制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统。现在,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意味着如果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将来在互联网上就会受制于人。盖茨意识到微软已经在这个领域落后了,他首先想购买网景,但是被网景拒绝。微软于是马上派人去和网景公司谈判合作事宜,而盖茨一直在遥控谈判。微软的条件苛刻,包皮括注资网景并且进入董事会。网景现在面对两难的问题,如果答应微软从此就受制于人,而且以前和微软合作的ibm和苹果都没有好结果,反之,不答应微软,就可能像莲花公司和wordperfect一样面临灭顶之灾。最后,网景选择了和微软一拼,因为它觉得至少目前它还有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后来证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可靠,这也是我将技术排在形成垄断的三个条件之外的原因。在微软方面,它也正式向网景公司宣战。
  1995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周年纪念日,盖茨宣布向互联网进军。盖茨把微软当时的处境比成被日本打败的美国舰队。盖茨通知很多工程师,不管做到哪个阶段,立即停掉手里的工作,然后全力投入微软浏览器ie的开发。盖茨的这种魄力我以后只在佩奇和布林身上又看到过一次,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三次。很快,微软的ie浏览器就问世了,但是功能上远不如网景。盖茨动用了他的杀招—和windows捆绑,免费提供给用户。由于在技术上和网景公司的netscape差距太大,ie1.0和2.0在市场上对网景的威胁还不是太明显。但是ie的成长率实际已经超过netscape了。

  1997年是个转折年。那年十月,微软发布了性能稳定的ie4.0。不知是为了重视硅谷的用户和人才,还是为了向网景示威,发布会在远离微软总部的硅谷重镇旧金山举行。当天夜里,微软的员工还跑到网景公司偷营劫寨,将一块大大的ie标识放到了网景公司总部楼前的草坪上。这种恶作剧一般是十几二十岁的工科大学生玩的把戏,比如mit的学生曾经在哈佛和耶鲁的橄榄球赛场中爆出mit的标志,康奈尔的学生曾经在万圣节把一个几十斤重的大南瓜插到了学校塔楼的尖顶上。一个大公司的员工玩这种恶作剧还很少,难怪网景公司的发言人也给逗乐了。
  ie4.0非常接近当时的netscape了,在一些性能上甚至各有千秋。这时捆绑的作用突然间显现出来,用户不再下载即使是免费的netscape了。网景就被垄断了操作系统的微软用这种非技术、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打败。微软终于取得了从用户到网络的控制权,从此,微软帝国形成,再也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客户软件上挑战微软了。盖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向美国政府司法部解释清楚他的行为的合法性。
  虽然对微软反垄断调查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但是这一次美国司法部动了真格。1991年的那一次,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微软开始通过它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进行非正当竞争,但是该委员会最后在对微软是否有滥用垄断优势非正当竞争一事表决时,以二比二的投票没得出结论,案子也就不了了之。这一次,微软违反反垄断协议的证据确凿,因为根据1994年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微软同意不在windows上捆绑销售其它的微软软件。现在,微软在windows中捆绑了ie。网景公司当然不依不饶。但是,盖茨狡辩说ie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而是windows的一个功能。虽然对于用户来讲,是单独软件还是一个功能在使用上没有区别,但是在法庭上,这就决定了一场世纪官司的胜败。
  美国司法部状告微软垄断行为的反垄断诉讼正式拉开序幕。1997年,美国参议员举行了听证会,盖茨和网景的ceo巴克斯代尔、太阳公司ceo马可尼里、dell的创始人戴尔等it领域的巨头出席作证。会上,当盖茨反复强调微软没有在软件行业形成垄断时,巴克斯代尔说,请在座的各位中没有用微软产品的人举手。整个会场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再次强调,请按我说的做,结果还是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说,先生们,看到了吧,百分之百,这就是垄断,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很遗憾,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它还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果下来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景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多年后,佩奇在总结网景教训时为网景找到了一个可以在微软垄断的压力下生存的办法,虽然是马后炮,但是应该是有效的。
  3.2佩奇的解决办法
  在google上市以后,华尔街一度担心google是否会重复网景公司的先例,最终被微软靠捆绑手段击败。google的共同创始人拉里.佩奇在一次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颇有新意而又切实可行。

  佩奇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讲,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网景公司在微软捆绑推广自己的浏览器ie后,注定难逃破产的厄运。当然,微软这种非常规的竞争方法很厉害,但是,网景公司也有自己的问题,否则它有可能在微软的压力下生存并发展。网景公司在它的浏览器畅销到网络用户时,没有居安思危,它没有注意去控制互联网的内容,这样一来它失去了保护自己和反击微软的可能性。本来它最有可能成为雅虎。
  这里我根据我的理解,解释一下佩奇的话。首先网景没有居安思危。让我们先回到1995年。当微软开始开发自己的浏览器时,网景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自己颠覆性的威胁。这也难怪,因为以往微软击败wordperfect和莲花公司时,只是利用了自己拥有windows的优势,而没有赤裸裸地在商业竞争中采用免费的倾销方式。网景当时在技术上明显领先于微软,因为微软早期的ie1.0和2.0简直就像是大学生做的课程设计,有无数的bug,经常死机,兼容性差,还有很多安全性漏洞。即使是在微软抢走了大部分浏览器市场的头几年里,网景的netscape仍然比微软的好一些。网景公司当时利润率很高,它认为即使将来打价格战,它也未见得输(它没想到微软把售价压到零)。
  事实证明,网景在技术上的优势是根本靠不住的。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多次介绍了技术领先的产品在商业上失败的例子。网景公司可能没有想到,用户对于网络浏览器根本没有忠诚度可言——对大多数用户来讲,只要给他一个免费的、预装的浏览器,就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流失,要比在一般商业竞争中快得多。1997年,当微软员工将ie的标识放到网景公司门前时,网景公司员工马上回敬了微软,把它换成了自己的标识,并且写上网景72、微软18,表示两个公司当时的市场份额。
  但是,网景这个四倍于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如此不可靠,以至于仅仅一年半以后,微软就超过了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
  第二,网景公司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卖软件上。这是微软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是不能直接套用到别的公司头上。事实上,当windows95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基于pc机的软件公司。现在pc世界里仅存活下来的几个世界级的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adobe和intuit都出现在windows95以前(1982年、1987年和1988年)。当微软垄断了微机操作系统以后,就没有像样的软件公司上市并生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如果在微机领域还存在全球性的机遇,那么微软一定不会放过并且将挤垮全部的主要竞争者(meaningfulplayers)。网景公司要想逃脱这一厄运,就必须改变商业模式。在1995年,没有哪家公司比网景更有希望成为今天的雅虎。
  回顾1995年,全世界互联网的内容虽然并不多,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公司将互联网上杂乱无章的内容组织起来。雅虎居然能够靠手工组织和索引互联网的内容运作,可见互联网之小、组织互联网内容之容易。当网景公司搞出netscape浏览器时,杨致远和费罗还在学习http的协议。即使最初网景看不到索引和组织互联网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到1994年底,当雅虎的流量首次达到一百万次访问时,网景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如果那时候网景公司走门户网站(portal)之路,没有人能阻挡它成为后来的雅虎。也许是浏览器卖得太好了,网景没有采取行动。当雅虎公司成立后,网景公司多多少少看到了雅虎的价值,便为雅虎提供了服务器,却没有去高价收购它(或者自己搞一个)。网景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当初它自己浏览器缺省的启动页面设置的价值,轻易就把它给了yahoo,以至于用户一开机就知道yahoo,轻易养大了后者。我不知道如果时光倒流,网景的巴克斯代尔是否会将公司打造成门户网站,但是,如果让今天的佩奇接手当年的网景,他一定会的。

  第三,和微软这样实力雄厚、雄心勃勃而执行力奇高的公司竞争,必须有办法顶得住微软的轮番进攻,并且有二次、三次的反击能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抢先控制互联网的内容外,另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联合pc制造厂商预装netscape。这一商业手段的可行性后来已经被google和雅虎证明了。一年前,微软在新的ie中将msn的搜索设定为缺省搜索引擎,试图在再次利用捆绑的优势挤垮雅虎和google。但是,雅虎和google防到了微软这招,分别在世界前两大微机厂商惠普和戴尔的电脑出厂前预装了自己的搜索工具条,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微软捆绑搜索的影响。十几年前,在微机中预装软件的成本比现在还低很多,而网景的浏览器当年是最受欢迎的pc软件之一,因此网景公司是不难说服微机厂商付费预装它的浏览器的。
  第四,网景公司虽然在抓用户,抓的却是买网景公司软件的用户而不是真正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当时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个免费的邮箱对互联网用户有很大吸引力。hotmail就是靠这一点,便取得了当时互联网全部流量的一半,这是hotmail的创始人杰克.史密斯亲口对我讲的。1997年,微软以四亿美元的价钱收购hotmail时,它已经有了近千万的用户,是当年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如果网景公司能先下手为强,收购hotmail,它在日后和微软竞争的力量对比上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作为网民上网必不可少的浏览器的发明者,网景公司本来可以成为互联网的领头羊,就像2000年的雅虎和今天的google。再不济也可以像adobe和赛门铁克等公司那样成为一个领域的主要厂商(majorplayer)。但是,网景公司只辉煌了短短的几年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网景公司的衰亡固然是微软垄断的造成的,但是,它也有免于厄运的机会,只是自己没有把握好。
  网景公司后来被美国在线收购,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了。但是它成为了google的老师,而它的这个学生避免了重蹈覆辙。从这一点讲,网景公司也是薪尽火传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