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浪潮之巅 - Real Networks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节 Real Networks
  当苹果公司的ipod以高科技精品的面貌上市,并风靡全球时,便有行家指出ipod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品,而是一个翻版的mp3播放器。mp3音乐和播放器大家都很熟悉,它们在ipod出现前好几年就有了,而且最初搞mp3音乐的公司也不是苹果。
  mp3是当今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的最通用的媒体格式。它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述到1979年at&t贝尔实验室搞的一些语音压缩算法。到了1991年,德国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应用研究所和at&t贝尔实验室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将高保真激光唱盘质量的音乐做成有损失压缩的音频压缩标准audiolayer3,简称mp3。采用mp3数据格式的音乐质量比激光唱盘的质量要差一些,但是数据文件大小小了一个数量级。在互联网兴起以前,这种音频压缩方法并没有广泛应用。1995年,弗劳恩霍夫基于mp3格式推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的世界上第一个mp3播放器winplay3。当互联网兴起后,大家发现音乐经过压缩后,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可能。在mp3以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相同的音频文件压缩方法。
  1995年,微软的一位高管罗伯特-格雷斯从微软出来,创办了realnetworks公司。它一方面开发为互联网服务的通用音频和视频播放器,另一方面为媒体公司,比如nbc提供将节目放到互联网上的服务。该公司的播放器是跨平台的,能支持所有现有的音频和视频压缩格式,并且做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而不是下载完了再播放)。它还可以根据网路速度的快慢调整音频和视频质量(网路越快,质量越高)。
  realnetworks早期非常成功,创办的当年就推出了它的1.0播放器,并且在互联网上转播了nba的篮球比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realnetworks每半年就推出一些新产品和服务。但是,到了90年代末,随着微软在播放器市场上地位的加强,realnetworks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和微软的ie一样,其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也是随windows操作系统免费提供的。很快,微软的mediaplayer就超过了realplayer,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第一,这里面盗版的windows也为微软抢夺播放器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免费的播放器,很少有人会花四十美元下载一个功能差不多的realplayer了(realnetworks通常把它旧的播放器让用户免费下载,但是它的功能不全,它最新的播放器在美国总是要$39.99,至今如此)。当然,由于专利的限制,有些格式的媒体不能用微软的mediaplayer播放,必须用realplayer付费版播放,但是,如果哪家媒体公司选择了这种格式,观众和听众数必然少而又少,久而久之,这种不能通用的媒体格式便自然而然地趋于淘汰。到2000年,网络上绝大多数媒体都采用微软播放器可以播放的格式。这样,微软利用免费捆绑的mediaplayer,控制了广大用户计算机上的播放器,进而渐渐控制了互联网上的媒体文件格式。

  微软从1998年起在播放器上挑战realnetworks,到2000年前后便夺取了realplayer一半的市场份额(nelson和comsore等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播放器市场的占有率数据大相径庭,我们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估计。),到了2002年,两家公司便平分秋色了。两年后,realplayer的占有率只有微软mediaplayer的一半不到。以后逐年减少,到去年占不到播放器市场的20%。
  realnetworks源于微软又被微软打败。虽然它的境遇和网景公司有些相似,但是,两家公司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网景公司是被动地死守浏览器市场,但是在微软捆绑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最后无险可守,从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realnetworks也许因为是微软自己人办的公司,谙熟微软的竞争之道,所以一开始就不断在找退路,它在做播放器的同时,提供了多项基于互联网的广播和电视服务。realnetworks通过向互联网用户收费订阅费(subscriptionfee)挣钱,同时在广播和电视中插播一些广告。除此之外,它还有音乐付费收听和视频付费收看等等。比如在网上听歌每月十三美元,网上玩游戏每月十美元。由于realnetworks比较早进入服务市场,同时服务市场又一直是微软的弱项,它在失去了播放器软件市场后,终于守住了网络音频和视频服务的市场。服务性收入在realnetworks的营业额中份额,最初是空白,但是逐年增加,去年2007年达到了83%。(见下图)

  靠着付费服务的收入,realnetworks挺过了从2000年到2002年的互联网最艰难的时期,得以生存下来。但是realnetworks的营业额始终没有回到2000年的水平。华尔街对它已经很不看好。它的股价从2000年初的90多美元降到2001年3美元的最低点,虽然现在恢复到6美元,也不过是当年的零头而已。今天,realplayer退出了一流公司的行列,但是,在互联网历史上,realnetworks的贡献不可磨灭。它使得音乐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当然这里面napster的贡献也很大)。在网络泡沫破碎前(2000年),音乐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第二位。
  其实,realnetworks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抵御微软的竞争,就是走后来苹果ipod的道路,推出自己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也许是因为realnetworks源于微软,不知不觉地采用了卖软件的商业模式,而没有想到做一个专门的类似ipod的消费电子产品。也许是因为当napster打输了和唱片公司的官司后,realnetworks看不到网上音乐市场的前景,便把精力集中在将新闻等电视节目搬到网络上。遗憾的是,美国广大观众至今仍然习惯于在大屏幕电视上看新闻而不是到计算机的小屏幕上看豆腐块大的视频。至于听歌,大家还是习惯将音乐下载到自己的pc机、ipod和手机上听,而不是通过互联网整天连到realnetworks的服务器上听。因此realnetworks的订户数量一直涨不上去,它的商业模式便如同一条死胡同,越走越窄。
  realnetworks在和微软竞争中幸存下来,已属不易。而它的前景却依然堪忧。首先,由于苹果ipod的热卖和它的免费的itunes在pc机播放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realplayer的市场份额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早晚有一天realnetworks将不得不把它完整版的播放器免费提供出去。itunes下载业务还将蚕食掉realnetworks已所剩不多的付费下载。其次,youtube的免费服务对realnetworks的付费订阅冲击很大(其实,realnetworks自己成为youtube并不难,但是要求realnetworks在2000年时推出一个类似youtube的网站不太现实,因为那时候宽带上网并不普及。realnetworks在开始时没有采用youtube的在线服务方式,那么以后它就很难更改其商业模式了。我们在上一章提到,创业的大环境常常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成败发展,realnetworks和youtube失之交臂就说明了这一点。)

  realnetworks作为早期互联网音乐、视频播放器和服务业的霸主,本来最有资格得到苹果现在在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统治地位。如果realnetworks能看到并做到这一点,它和微软的竞争成败都无伤大局。但是,它错失了那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不太容易把握的良机,从此便将领导音乐时尚潮流的使命拱手让给了苹果公司。这也许是一流的苹果公司和二流的realnetworks之间的差距。
  结束语
  从太阳公司到realnetworks,都在短短的几年到十几年时间里走过了从无到有,再到顶点然后迅速衰落的过程。虽然它们最终败在了微软的手下,但是它们的衰退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原因(novell自身的原因少一些)。如果它们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它们就能在与微软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者竞争的成败甚至都不是很重要。这些公司对我们这个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薪尽火传。今天苹果公司的ipod和itunes就有realnetworks播放器和在线下载的影子。今天google的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当年novell(和oracle)的网络pc。网景的浏览器已经是历史,但今天蓬勃发展起来的火狐(firefox)可以说是它的翻版。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失败是成功之母,it行业的精英们不仅没有再犯前人的错误,而且做得比前人更好。从这两个方面讲,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些只有短暂光辉的公司。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