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六章 一张巾纸解决税收大问题——拉弗曲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张巾纸解决税收大问题——拉弗曲线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管子》
  这段名言表明着一个治国道理——一个国家,其最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顺应人们进行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并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而不是横加干涉,对百姓强取豪夺。对于今天而言,这段话仍然有着鲜明的启迪意义。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取民有度”、“取民无度”实际上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正确合理,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实业,由此才能扩大税基,增加政府的税源,真正做到国富民强。纵观我国古代那些衰败的王朝,在行将就木之际,几乎都伴随着国家对百姓的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揭竿四起,王朝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在赋税中,“利民”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究竟税收、政府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一个怎样的规律,在何种程度下才能使得税收政策收到最好的效果,于国于民都有益,却是一个深奥的经济学问题。不过,当代有一位经济学家竟然在一张餐巾纸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情还得从1974年说起。当时,美国经济正处在“滞胀”的困境里。南加利福尼亚商学院的教授阿瑟·拉弗和当时福特总统的白宫助理切尼在华盛顿一家餐馆共进午餐,为了使其明白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拉弗即兴在餐巾纸上画了一条抛物线,浅显生动地给切尼讲明了减税的奥妙所在。一起赴宴的还有《华尔街日报》的副主编万尼斯基,他立刻将这一曲线在报纸上大加赞扬和宣传,“拉弗曲线”由此声名远扬,被戏称为“餐桌曲线”的“减税主张”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并最终被后来的里根政府所采纳,其影响遍及欧美。拉弗也因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受拉弗的减税理论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上许多国家持续实行减税政策,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马来西亚……众多国家纷纷推出减税方案,形成了世界性的减税浪潮。而统计资料显示,这些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并没有降低,反而呈现上升的态势。

  下面就是“拉弗曲线”。
  在图中,原点0处表示税率为0,此时政府没有税收收入;随着税率增加(由O-C-B的方向移动),税收收入呈现抛物线形的变化。当税率到达B点为100%时,社会将没有人愿意工作,所以也就没有税收收入了。拉弗曲线说明,当税率在横轴上超过C点时,税收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挫伤将大于其收入对积极性的提升,所以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而下降,由此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税率禁区”。当税率处于这个禁区时,只有通过降低税率才可以使得税收收入和国民产量同时增加。

  拉弗曲线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当税率低于某个水准时,会激发社会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社会供给,政府的税收一同提升;当税率高于某个水准时,会降低工作热情,从而降低社会供给,政府税收也会跟着减少。由此可见,政府为了取得更多的税收收入,最佳方法不是提高税率,恰恰相反,而是减税。
  拉弗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哲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违背这一客观规律,不按应有程序行事的例子却屡见不鲜。
  在某城市郊区有一条通往著名旅游区的高速公路,除了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外,大多时间并不拥塞。高速公路两侧设有辅路,通行时主路收费,辅路免费。当人们从这里经过时,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主路上车辆风驰电掣,但却寥寥无几;而辅路上的客车、货车,甚至还有自行车、三轮车等,将整个辅路挤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然是为了节约走主路时的“过路费”。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为省钱而多花点时间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判断,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首先,高速公路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闲置;其次,辅路上的车辆行驶缓慢,耽误了大量时间,这又必将使社会资源受到不小损失。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呢?自然是降低“过路费”。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经营高速公路的公司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和高速公路的经营成本等因素拒绝降价。经营者的思维就是,收费高自然收入高,就可以更早还清贷款乃至赢利。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政府还控制着收费,把过路费定得越高才越好。

  如果结合拉弗曲线,我们就会很快发现,“收费高收入高”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高速公路经营者们正处在拉弗曲线的“税率禁区”里。在这时,如果收费不沿B-C-O方向移动(降价),大多数司机都不会去走高速公路,经营者的总收入不但不会提高,还会降低。只有降价,车辆愿意走高速公路,总收入才可能增加。实际上,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运营,很长时间一直处于这种收费太高的不良状况中。结果不仅经营者难以为继,还造成了公众时间及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直到后来,经营者终于开始对高速公路的收费进行了调整,总体降低了收费标准,通过高速公路的车辆这才明显增加起来,辅路的通行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当然,经营者们运用拉弗曲线,还可以确定高速公路过路费的最优费率。比如,调查驾驶员对过路费的接受程度,测算出收费每上升或者下降一元,选择高速公路的车辆所减少或者增加的百分比;测算收费降低后经营者减少的收入和车辆增加而提升的收入两者之间的差额等,就可以最终得出一个收入最大化的收费率水平,从而促成高速公路经营者与过路司机之间的双赢局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