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猫知道 - 尾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尾声
  第二天的上午,哥哥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个陌生的姓名。信封上的字象印刷铅字似地,一笔一划显得非常生硬。信笺上的字体截然不同,是非常流利的草写体。哥哥每读完一页,就把信纸撕下来放在我的膝盖上。信是这样写的,
  仁木君:
  我这个杀人犯,给你—使我毁灭的仇敌留下这样的遗书,也许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当我意识到应该以死来结束自己的一生的时候,一种冲动油然而生,我要把事实真相告诉一个真正的人。而且,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你。
  坦率地说,我恨你。如果不是你出现在这里的话,我的计划也许将进行得更顺利—一种留恋人生的感情象喷泉一样喷涌而出。可是,另一方面,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你,事实上,我也正在实践这一点,你有充分的理由向警方告发我,可是,你没有那样做,而是巧妙地通过你和妹妹对话的形式,给我以警告,那并不一定是出自对我的好意,毫无疑问,多半是出于对蒙在鼓里的我妻子的怜悯之心,所以,你们采用了那种方法。正因为这样,我应该感谢你们。
  我想,你一定已经觉察到了我之所以非杀平坂不可的理由了。然而,我还是想简略地谈谈。我起了要杀掉他的念头,是六月二十九日下午的事情。
  那一天,在家永和野田两位hushi的帮助下,我给他做了盲肠切除手术。我很早就诊断他的病是慢性阑尾炎,一直劝他动手术。可是,当我切开腹部一看,知道自己做了可怕的错误诊断。当时,我呆住了。他得的不是慢性阑尾炎,而是类似癌的恶性肿瘤。而且,因为我的误诊,症状已经发展到了后期,即使动手术切除病灶,也会很快复发,并终将因为致命的复发而丧生。尽管癌的早期发现是至关紧要的,但由于人们缺乏对早期症状的感觉,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发现太迟以至于不可挽救的局面。你大概也读过以普通人为对象的医学杂志吧。
  作为一个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我一向以诊断无误和手术谨慎而得到人们的好评。可是,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只能说,不幸的是,他的肿瘤所处的部位,是非常罕见的,这只能是我的运气不佳。现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允许我作一番专门的说明,虽然哪怕只是一篇小论文也好,把它归纳一下写出来,留给后代,将来当英一成为一个外科医生时,一定会有作用。
  匆匆忙忙地做完了手术。可是,我心中的忧虑却无法形容。万一平坂知道了病情的真实情况,他会怎么做呢?到处向人们宣传我的误诊?要是那样的话,我苦心经营建树起来的名声,不就一下子全完了吗?不,岂止那样。他也许会用更直接的手段——也就是说,把我逼上一条自杀的道路,用这样的手段来报复我。你不了解平坂这个人,所以也许会笑我神经过敏。可是,对于一个了解他的性格的人来说,这种恐惧绝对不是多余的。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刚愎自用、富有报复心、有能力,有办法的人。

  我只得去和家永hushi商量。野田因为还在实习,所以什么也没察觉。而经验丰富的家永则不然。手术中,她已经明白了一切。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急得汗流满面时,家永朝我投来的似笑非笑的阴险的目光。简直是毒蛇一般的女人,我之所以杀她时用了毒蛇的毒汁,也许正是由于无形中那种联想的结果吧。
  她以出嫁时给她四十万元陪嫁为条件,答应协助我。她对我说,除了杀掉平坂之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行。而我自己一开始也是这样考虑的。可是,一旦尸体被解剖,我的误诊就会暴露无遗,所以,我必须考虑一个处理尸体的方法。
  七月二曰,家永偷听了平坂对他妻子说的话,跑来告诉我。平坂说:‘我总觉得身体不大舒服,这里的医生说的话不可信,还是早点出院,再到大医院去检查一次。’这番话,也许是家永有意添油加醋夸大了一些。但是,我明白,如果他出院了,迟早是要到别的医生那里去检查的。所以,我加快了准备工作,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加认真、细致。从英一拿回的录音机,想到搞假电话,也就是那个时候。
  后来的事情,正如你那可恨而又明了的推理一样。藏汽车的地方你也说对了。还有地道。当然,我是知道那里有地道的。那是几年前偶尔发现的。但是,因为那时正值小儿子敬二迷在了冒险小说里,干了一些头脑发热的事。我怕他知道了会胡来,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后来,幸子慢慢长大了,我怕她到那儿去捉迷藏,万一洞塌下来,可不得了。所以,我一直把地道的存在作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可是,敬二也可能因为什么偶尔的机会,知道了地道的秘密。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爱冒险的人。
  当仁木君仅仅以一只猫为线索发现了地道时,我大吃一惊。从那以后,我只要一看见你,就感到非常不安。我主动地告诉你一些在我看来或迟或早要被你发现的事实,想要转移你怀疑的目标。当然,主动和你商量英一和敬二的事,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可是,你终究没有上当受骗。

  杀死桑田老丈母娘,并非是我的本意。我想,这一点你也一定会理解的。可是,杀掉家永,却早在我的计划之中。那已经是几个月以前的事了。有一个小儿患者被带到了我这里。这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弹簧枪,可是钉子没有打出去,反而穿进了自己的手掌里。当看到从手掌心穿出手背的钉子时,我非常震惊,当时,我警告孩子的父母,不能让孩子玩这样危险的玩具。然而,当我考虑杀掉家永的办法时,这杆弹簧枪就浮现到我头脑中来了。我找遍了附近的玩具店,弄到了一杆这样的弹簧枪。实际上,这种枪远远超过了玩具的范围,具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我取掉了木制的枪托,只留下了枪身和扳机。然后,在参加医师集会回来的路上,我在茶馆附近的一家妇女用品杂货店里,买到了一把刚好可以嵌进弹簧枪里的很细的小刀。
  昨天傍晚,我抱着猫和精心制作的弹簧枪,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到防空洞去了。我首先把弹簧枪安装在防空洞口的柱子上,再把铁丝装在扳机上,然后绷紧了橡皮筋,以便在扳机被引发的同时,铁丝能够弹出去。最后,轮到猫了。在经过了几次谨慎的实验后,我对使(被禁止)那样大小的猫睡上三十至四十分钟有了充分把握。只要先用浓度为15cc的三氯甲烷把脱脂棉浸湿,然后塞进猫的鼻孔里就行了。用不了两分钟,(被禁止)就睡熟了。那时,防空洞里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如果不是知道的入,是不可能看见睡在壁洞里的黑猫的。
  当我完成了洞内的准备工作后,就对家永说:‘有些话要对你说,到防空洞去等着我。’她一点儿疑心也没起,就到防空洞去了。我还严厉地警告她,绝对不能让人看见,务必躲在那个有壁洞的角落里。她也都忠实地执行了。我不说,你也知道,从外面朝里看,唯一看不见的部分,只有那个角落。猫苏醒后一跃而起……与此同时,小刀弹了出去。至于那把刀在一瞬间能够刺中她,这一点我是非常有把握的。那个角落,狭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多一点的空隙都没有。而且,刀上还涂有剧毒,所以只要有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伤口,就足以达到目的了。涂在刀上的眼镜蛇的毒汁,是很早以前,我向别人要来做研究用的,那是从毒液里专门提炼出来的纯毒,所以毒性极强。
  在家永打扮好出去以后,我打算随便找个hushi闲谈,以便做个证人。正在那时,你的电话来了。一听到说录音机,我就明白你识破了假电活的把戏。这时,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杀害家永的计划能够成功。正在这时,你回来了。而且,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你自己和我在一起讲话,无形中做了我的证人。当时,我不能不暗自为自己的幸运祝福——就算你仁木神通广大,你也未必想得到现在正在和你讲话的人就是犯人吧?

  有关第三次杀人事件的一系列活动,也正如你所知道的一样。用于发射小刀的弹簧枪的枪身,今天清晨,我把它扔进了胜福寺旁边的垃圾堆里。昨天晚上,当刑警在家里搜查时,藏到哪儿去了呢?只有这一点,即使你,也不可能想象得出来。其实,并没有藏到哪儿去。我只是把它放进了侧门旁边幸子的三轮车的座位下面了。从表面上一眼就看得见,可是,正因为那样,反而没人发现那个管子不是三轮车的部件。
  杀害桐野夫人未遂,是我犯罪中最大的疏忽。因为我知道,在医院的二楼,只有桐野夫人和不能行走的儿子两人。所以,和你们分手后,一回到家里,我就悄悄地上了二楼,瞅了个机会扼住了她的喉管,使她窒息了。可是,我突然吃了一惊,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因为我听见走廊里有轻轻的脚步声。
  一切都完了!在这个念头一闪的瞬间,从门缝里唰地跑进来一只猫。原来,不是人而是(被禁止)。我一下子松了口气。可是,我全身已经软弱无力了。再拖下去,恐怕真的要来人了一想到这里,我失去了自制力,没有等她断气,就匆忙离了。结果,被人叫到那儿去时,当着英一和人见的面,我不得不又对她进行了人工呼吸。
  仁木君,我的自白就此结束了。我是从门诊室的窗户进来到的,就象四天前在防空洞对平坂突然袭击后一样,由窗户进门诊室,写了这封信。我懵懵懂懂地觉得用了不少时间。虽然你也许并没有要告发我的打算,可是,这样下去,不久警方也会发现。而且,我终将会作为一个杀人犯被逮捕。我不忍心让我的孩子们—特别是年幼的幸子背上杀人犯的孩子的污名。既然我已经死去,那么就让人们的疑问永远作为一个谜遗留下去吧。
  我相信你会替我采取最妥善的处理方法,所以,给你写了这封信。值得庆幸的是,人到了这步田地,却还有一个可信赖的人。代问妹妹好!
  箱崎兼彦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