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命案目睹记 - 第2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个很有工作效率的秘书把哈乐德-克瑞肯索普经常喝的下午茶端进来。
  “多谢,阿丽丝小姐。我今天要早点回家。”
  “克瑞肯索普先生,你今天实在不应该来上班的。”阿丽丝小姐说,“你的气色还是不好呢。”
  “我没问题。”哈乐德-克瑞肯索普说。但是,他确实感觉到没有气力。毫无疑问的,他近来很倒楣。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
  真奇怪,他闷闷不乐地想,阿佛列竟然死了,而那老头子却度过难关。然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七十三,或者七十四了?已经病了许多年。你如果以为一个人该死了,那就会是这老头子。但是,不然,死的偏偏是阿佛列。就哈乐德所知道的情形来说,阿佛列是一个健康而结实的人。他并没有什么毛病。
  他向椅背上一靠,叹了一口气。那女秘书说得对。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仍不适于工作。但是他想粗略地了解一下目前的业务情况。业务情况很不稳定。情形就是如此!很不稳定。他环顾办公室的一切——这设备豪华的办公室,白色的发亮的木头制的家具,现代化的椅子,这一切看起来显得生意够兴隆了,而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阿佛列对这一方面始终是错误的。你如果看起来是生意兴隆的样子,一般人就以为你的生意兴隆。关于他的生意是否稳定,外面尚未有谣言散播出去。但是,他的生意迟早会垮台。这局面不能再拖延许久。现在,假若死的不是阿佛列,而是老头子——其实,他实在、实在早该死的。他自己的情况可以说全赖砒霜中毒这件事才能兴旺!是的,假若他的父亲死了,那么,就没有什么事可担心了。
  仍然,最重要的是别露出似乎很担忧的样子。要保持一个生意兴隆的外表。不要象可怜的阿佛列。他老是露出寒酸的、毫无办法的样子。他的样子看起来其实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他就是那种次等的投机商人,从来不会大胆地赚大钱。忽而和一帮靠不住的人混在一起,忽而做一些有问题的买卖,从来不让自己处于负责任的经营业务的地位,只是在生意的边缘上打转。他那样结果如何呢?只是昙花一现地过一段短短的富裕生活,然后,又变成衣衫褴褛的局面。阿佛列的眼界是不够宽的。一般地说,你不会觉得阿佛列的死是一个损失。他一向不怎么特别喜欢阿佛列。现在没有阿佛列阻碍他了,那么,由他祖父那个老吝啬鬼那里得到的钱就显然增加了。现在不是分为五份,而是四份了。这样就好得多。哈乐德的脸上露出一点笑容了。他站起来,拿起他的帽子和外套,离开办公室。还是轻松一两天吧。他还觉得体力不够强呢。他的车子在楼下等着,不久,那车子就在车水马龙的伦敦街道上迂回穿过,直奔他的寓所。

  他的男仆达尔文为他开门。
  “先生,伯爵小姐刚刚到。”他说。
  哈罗德对他注视片刻。爱丽思!老天!爱丽思是今天回来吗?他把这事情完全忘了。很好,幸亏达尔文事先告诉他。假若他到了楼上看到她大吃一惊的话,就显得不大好。他想,这并不是因为这样很重要。他和爱丽思对于彼此的感情都不存许多幻想,也许爱丽思喜欢他;他不知道。
  一般而论,他对爱丽思大大的失望。当然啦,他以前并没爱上她,但是,她虽然不漂亮,却是一个很和悦的女人。她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毫无疑问对他很有用。当然也许并不象他所想象的那样有用。因为,他同爱丽思结婚的时候曾经考虑到假若有子女时的情况。那样,他的男孩子就可以攀上很好的亲戚。但是,他们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现在只有他和爱丽思在一起,愈来愈老,彼此没有多少话说,也毫无特殊的乐趣。
  她有很多的时候不在家,和亲戚在一起,并且通常都到法国的游憩胜地里维耶拉避寒。这样的生活对她很适合。他也毫不担心。
  他现在上楼,走进客厅,很礼貌地同她打招呼。
  “我亲爱的,你回来了,很抱歉我不能去接你,但是我在城里有事,不能分身。我尽可能早些回来。圣拉菲尔那里的情形如何?”
  爱丽思告诉他关于圣拉菲尔的情形。她是一个瘦瘦的女人,有浅茶色的头发,弓形的鼻子,和没有表情的、浅褐色的眼睛。她谈起话来声调压得低低的,很有教养的样子,却显得非常单调。她说回来的时候一路都很好,只是过英吉利海峡时风浪大些。在多佛海峡,海关照例麻烦得叫人受不了。
  “你应该乘飞机来的,”哈乐德说;他总是这样说。“那就简单多了。”
  “大概是吧。但是我实在不喜欢飞机,一向不喜欢。坐飞机使人紧张。”
  “节省很多时间呢。”哈乐德说。
  爱丽思伯爵小姐没说什么。可能是因为她在生活方面的问题不在节省时间,而在占用时间。她很礼貌地问候丈夫的健康。
  “爱玛的电报使我很惊慌,”她说,“我听说你们都病了。”
  “是的,是的。”哈乐德说。
  “前几天我在报上看到一个消息,”爱丽思说,“四十个人同时在一个旅馆里食物中毒。我想,目前这种冷冻方式太危险。大家把食物冷冻得太久了。”
  “可能,”哈乐德说,他该不该提起砒霜的事?他瞧瞧爱丽思,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自己不能那样做。他觉得,在爱丽思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地方能容纳砒霜中毒的事。那是你在报上看到的事。你和你家里的人都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但是在克瑞肯索普家里却发生了这种事……

  他回到房里躺一两小时,然后穿好衣服,吃晚饭。晚饭的时候,他同他的太太闲谈。他们的谈话大多是和平常一样,拉拉杂杂的,非常文雅的。谈话中提到在圣拉菲尔的亲友。
  “大厅里有你一个包裹,很小的。”爱丽思说。
  “真的?我没注意。”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事,但是有人对我说,在一个仓库或是什么地方发现了一个给人害死的女人。我想,她说是在洛塞津别庄。我想必定是另外一个洛塞津别庄。”
  “不。”哈乐德说,“不,不是的。事实上,是在我们家的仓库里。”
  “真的,哈乐德?在洛塞津别庄的仓库里发现一个给人害死的女人。你却对我丝毫不曾提起这回事。”
  “这个——其实,我一直没有很多时间,”哈乐德说,“而且那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当然与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报馆方面有很多揣测,忙得团团转。当然我们得对付警察的盘问,等等。”
  “非常讨厌,”爱丽思说,“他们查出是谁干的吗?”她加了这一句,有点敷衍的,表示很感兴趣。
  “还没有。”哈乐德说。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谁知道。看来是法国人。”
  “啊,法国人,”爱丽思说。除了要考虑到社会阶层的差别,她的腔调并非不象培根督察的腔调。“这件事使你们大家都很头痛了。”她说。
  他们由餐厅出来,到对面的那间小书房,那是他们常常在没有客人时进去坐坐的。哈乐德现在觉得很累,他想:我要上楼去睡了。
  他由那个小桌子上拿起那个小包裹。那一个小小的、用火漆封得很严密的包裹,包得非常细心,一点都不含糊。哈乐德在炉边他经常坐的椅子上坐下,把包裹撕开。
  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盛药片的盒子,盒子上有一个签条,
  上面写着“每晚服用二片,”还有一个印有布瑞汉顿药房信头的信笺,上面写着:“坤坡医师嘱寄。”
  哈乐德-克瑞肯索普皱皱眉头。他打开盒子瞧瞧那些药片。是的,那些药片和他服用的似乎是一样的。但是,坤坡医师不是确确实实地说他不需要再吃了吗?“你现在不需要吃这些药片了。”那就是坤坡医师说的话。
  “那是什么,亲爱的?”爱丽思说,“你好象很发愁。”
  “啊,这只是一些药片。我本来都在夜晚吃的,但是,我想医师说过不必再吃了。”
  他的太太温和地说。“他也许是说别忘记吃药片吧。”
  “我想,他也许是那样说。”哈乐德不敢确定地说。

  他往对面望望她。她也正在瞧着他。只在这一两分钟之间,他感到纳闷,不知道她究竟在想些什么——他对爱丽思并不常常感到纳闷。她的眼睛好象一所空房子的窗户。爱丽思对他如何想法?对他的感情如何?她曾经爱过他吗?他想是的。她同他结婚是不是因为他当年在伦敦的境况很好,并且对她自己的贫穷的生活过厌了?那么,在大体上说,她和他结婚以后,生活还不错。她在伦敦有一辆车子和房子。她想旅游就去旅游,而且可以买很昂贵的衣服,不过,天晓得那些衣服爱丽思穿起来是什么样子。是的,大体上说,她过的生活不错。不知道她是否这样想。当然,她并不真正喜欢他,但是他也不真正喜欢她。他们俩没有共同点,没有什么话可谈,没有值得共同追忆的事。他们如果有孩子就好了。但是,他们没孩子。奇怪,他们家除了爱弟的男孩子之外没有孩子。小爱弟。她是一个愚蠢的女孩子,那样匆匆忙忙的糊里糊涂的战时婚姻。不过,他已经忠告过她。
  他曾经说:“你同这样冲劲十足的年轻驾驶员结婚确实很好。那样的青年有魅力、勇气之类的特点。但是,那种人在平时是没什么好处的。也许他几乎没能力养活你呢。”
  爱弟说,那有什么关系?她爱布莱恩,布莱恩也爱她。他也许不久就会阵亡。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应该有一段快乐的生活呢?他们随时都有被炸死的危险,那么,老是瞻望未来,又有什么益处?而且,爱弟说过,未来的事毕竟没多大关系,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继承祖父全部的钱。
  哈乐德坐在那里辗转不安。真的,他祖父那个遗嘱很不公平!他们大家好象悬在一根绳子上。这遗嘱不会使任何人高兴,既不能讨好那些孙子辈,也使他们的父亲难过得面孔苍白。那老头子下定决心不死。那就是他竭力保重身体的原因。但是,他一定得早点死。的确,的确,他一定得早点死。否则——想到这里,哈乐德所担忧的事完全涌上心头,使他觉得难过、疲惫,而且头晕。
  爱丽思仍在观察他。他可以觉得出。那一双灰白的、若有所思的眼睛,使他有些不安。
  “我想我要去睡了,”他说,“这是我在伦敦第一天出门。”
  “是的,”爱丽思说,“我想这是一个好办法。我相信医生一开始就会叫你放松心情的。”
  “医生都会对你这样说的。”
  “那么,亲爱的,不要忘记吃你的药片。”爱丽思说。她把那盒子拿起来,递给他。
  他向她道过晚安,便上楼了。是的,他需要那些药片。如果停止服用得太早,大概是不对的。他拿出两片,用一杯水吞服下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