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摩尔弗兰德斯 - 第2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1章
  她帮我引荐的那个同伙从事3种勾当,即冒充顾客进商店扒窃,偷窃商店的图书和人们的钱夹,从女士身旁偷走金表。最后这一种她相当老练,没有任何女人干得像她那么完美漂亮过。我很喜欢第一种和最后一种,跟她学了一段时间,就像副手跟着助产士学一样是没一点报酬的。
  她最后让我去实际偷窃。她把手艺教给了我,我有几次非常巧妙地从她自己身旁取下了手表。终于她让我看到可以行窃的对象,是一个怀着孩子的年轻女士,她戴了一只可爱的手表。我们将在她走出教堂时采取行动。她走到女士一边,来到石梯处时假装跌倒,猛地撞到女士身上,使女士大为惊恐,两人都尖叫起来。就在她撞着女士的那一刻我抓住后者的手表,由于抓的方式很到位,她一震惊就把表钩拉了出去,而她却毫无感觉。我得手后赶紧离开,让我的师傅和那个女士渐渐从惊恐中恢复过来,一会儿后她才发现手表不见了。“啊,”我的同伙说,“我敢说是那些家伙把我推倒的;这位女士怎么先前没发现自己的手表不见了呢,那样我们也许会抓住他们。”
  她把此事应付得太好了,没人怀疑她;我比她提前整整一小时回到家里。手表的确很不错,上面还有不少小饰物,女管家给了我们20英镑,我得到一半。这样我便成了一名十足的盗贼,心肠硬起来,根本不再考虑什么良心或正派的事——我从未想到自己竟可能堕落到此种程度。
  因此,最初借助不可抵抗的贫穷将我推入这种邪恶勾当的魔鬼,现在又使我堕落到非同寻常的地步,我甚至在并不十分贫困时也同样行窃。因我此时已有了干活的路子,懂得如何运用手里的缝纫针,所以我本来很可以靠诚实劳动获得生计的。
  我得说,假如当初我感到自己将面临可悲的处境时遇到这样的工作机会——瞧,就是遇到一个靠工作获得生计的机会,我都绝不会干上那种邪恶的勾当,或者与现在那伙坏人为伍。但是不断的偷窃使我变得麻木不仁,胆大包天;我干了很长时间都从没被抓住过,所以就越是显得那样。总之我和新同伙一起不断犯罪,很久没被发现,以致我们不仅越来越大胆而且越来越有钱,曾经手头有过21只金表。
  我记得有一天我比平常更严肃一点,加之我发现自己的钱已不少,有近200英镑现金属于我的,我便强烈地感到——无疑是受着什么善良的精神影响,如果有这种精神的话——既然最初我是受了贫穷的刺激,在苦难的驱使下采取这些可怕的手段,那么眼见自己的苦难已得到缓解,我还可以通过工作维持生计,银行里还存有不少的钱供我生活,为什么不应该在自己处境好转时洗手不干了呢?我不能指望总是会逃脱的,而我一旦被当场捉住就完蛋了。
  如果我听从了这一神圣的暗示——不管它来自于谁——这无疑是幸运的时刻,此时我仍然有意安安心心过日子。但是我的命运已被确定成另一番模样,把我拉下水的魔鬼从不罢手,他紧紧地抓住我不让我回头。我是因为贫穷走上犯罪的,现在贪婪又不让我脱身,直到我再也无法回头了。对于理性让我罢手所提出的论据,贪婪插话说:“干下去吧。你一直运气不错,干到有了四五百英镑再罢手吧,那时你不用工作都能安安心心地生活了。”
  我就这样再次落入魔鬼的手掌,仿佛被他用魔力紧紧抓住不放,我无力逃出圈子以外,直至被卷入迷宫一般的巨大不幸之中,根本无法脱身。
  然而这些想法对我产生了影响,使我行动更加小心,连我的师傅们自己也没那么谨慎过。我的同伙——我这样叫她(我应该叫她师傅)——和她的另一个徒弟是最先遇到不幸的。她们在寻求想偷的东西时,曾试图偷窃奇普塞德的一个亚麻织品零售商,但是被一个眼尖的雇用工抓住,另外还发现她们身上有两块麻纱。

  这足以把她们送进新门监狱,在那儿她们又不幸让人记起她们以前犯下的罪行。她们还受到其它两个控告,并且事实确凿,她们两个都被判处死刑。但她们都辩护说自己怀有孩子,并立即得到认可,虽然我的师傅们和我一样并没怀上孩子。
  我经常去看望她们,安慰她们,心想下一次就该轮到我了。但是这个地点极为可怕,想到它就是我不幸地出生和母亲受苦的地方,我难以忍受,因此不再去看她们了。
  啊,只要我能从她们的灾祸中得到警告,我仍然是幸运的,因为我至此自由自在,没有受到任何指控;但是我却做不到,我还没尽到自己的本份呢。
  我的同伙由于有了惯犯的污名被处死了。那个初犯得到宽容,缓期执行,不过在狱中被饿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她的名字进入他们所谓的“巡回赦免”的行列,她才得以出狱。
  同伙可怕的榜样让我极为恐惧,我好一阵子都未出门。但是一天晚上,只听见从女管家家的邻居那里传来叫喊声:“着火了。”女管家向外面望去——我们都没睡觉——立即大声说某某女士的房顶全是一片火光,情况确实如此。这时她推了我一下。“瞧,孩子,”她说,“那儿有个难得的机会,火离得这么近,你可以在街上挤满人群前先赶到那儿。”她马上给我暗示。“去吧,孩子,”她说,“到那座房子去,跑进房里对那个女士或你见到的任何人说你是从某某夫人那里去帮助他们的。”她是指街上方自己的某个熟人。
  我跑了过去,来到着火的房子,发现人们乱着一团——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冲进屋时见到一个女佣,说:“唉呀!好心人,这件悲惨的事是怎么引起的?你女主人呢?她安全吗?孩子们在哪里?我是从某夫人那儿来帮助你们的。”女佣跑开了。“夫人,夫人,”她用最大的声音尖叫着,“这儿有个从某位夫人那里来帮助我们的女士。”可怜的女主人已经有些不知所措,胳膊下夹着一包东西,带着两个小孩向我走来。“夫人,”我说,“让我把可怜的孩子带到那位夫人那里去吧,她很希望你把他们送过去,她会照顾好这两个可怜的小宝贝的。”于是我从她手中接过一个孩子,她把另一个也举起来让我抱着。“啊,看在上帝份上,帮我把他们带走吧。哦,谢谢她的好意。”“你还有什么东西要送到安全地方吗,夫人?”我问。“她会替你保管好的。”“啊,亲爱的!”她说。“上帝保佑她!请把这包餐具也带给她吧。唔,她是一个好女人!唉,我们给彻底毁了,完蛋了!”说罢她发疯一般从我身边跑开,女佣们紧跟着她跑去,我则带着两个小孩和包裹离开。
  我一来到街上就看见另一个女人向我走来。“唉!”她说,“夫人,”带着同情的语调,“你孩子会掉下去的。唉,唉,事情真糟糕,让我来帮你吧。”她立即抓住我手中的包要替我拿。“不,”我说,“如果你要帮我,就牵住这孩子的手把他带到街的上端去,我会和你一起过去,并且为此会让你满意的。”
  我这样说过后她只好照办,但是一句话,这家伙也像我一样干着相同的勾当,她只想拿包裹。然而她也没办法,和我一起到了那家人门口。此时我对耳语道:“去吧,孩子,我明白你是干啥的;你会遇到不小的收获。”
  她明白了我的意思,走开了。我带着孩子猛烈地敲门,由于着火的喧闹声已把这家人吵起来,我很快被让进屋里,问:“夫人醒了吗?请告诉她某夫人希望她帮忙照顾一下这两个孩子。可怜的女人,她会完蛋了,他们的房子全都烧起来。”他们很礼貌地接过孩子,同情这个遇到不幸的家庭,然后我带着包要走。有个女佣问我是否也把包裹留下。我说:“不,好心人,是送到另一个地方去的,这不是他们的东西。”

  这时我离那个慌乱的地方已很远,带着一大包餐具继续往前走,直接回到老女管家家。她说她不会查看里面的东西,让我再去弄一些。
  她同样暗示我到着火的邻居家去找那个女士,我便设法过去了,但这时火警声很大,许多消防车在那儿忙着灭火,街上挤满了人,我怎么也挤不过去。我只好又回到女管家家,把那包东西拿到自己房间,开始查看里面。我说出自己发现了怎样的财宝真会把人吓一大跳,这样说就足够了:除了许多家用餐具外我还发现一条金链,这是一件老式的东西,它的金质小匣已破裂,所以我想它并没使用几年,不过其金子并不因此更差。另有一小盒葬礼戒和女士用的结婚戒,一些旧金匣的小碎片,一只金表,一个装着大约有24英镑的旧金币,以及其它几样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我所偷窃到的最贵重也最糟糕的东西,因为如上所述虽然我确实变得麻木起来,无法再考虑别的事情,但当看到这些财宝时我的心灵的确受到了震动:我想到那个忧郁不堪的可怜女人,她本来已损失惨重,必然以为自己把餐具和最好的东西保留下来了;当她发现自己被欺骗,那个把她孩子和东西带走的人并没像所说的那样从邻街的女士那里回来,而是那个女士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接过了孩子,此刻可怜的女人该是多么震惊啊。
  瞧,我承认这种缺乏人道的行为使我极为不安,怜悯不已,因此眼里含着泪水;可是尽管我感到那样做残酷无情,却毫无心思把东西归还过去。那种想法已消失,我也很快忘记了有关的情况。
  事情还没有完,因为虽然这回让我又有钱多了,但我先前作出的决定,即等到再多弄到一点财物后就放弃这个可怕的行当,并没有再产生。我必须再多弄一些,这种贪婪使我也很成功,我不再想到及时改变生活——而如果不改变的话,即使我拥有了那些东西,也无法期望获得安全与平静。再多弄点,再多弄点,这便是我当时的心理状况。
  我终于屈服于罪恶的纠缠,抛弃了一切悔恨,那方面的所有想法不过都变成如下这样:我也许可最后再弄一件东西。尽管我当然又弄到了,但每一次好运都让我盼着再弄一样,让我在这一行里无休止地干下去,以致我根本无意罢手了。
  在这种状况下,成功使我变得麻木不仁,决心继续干下去;我落入陷阱之中,被指定要在那儿获得我此种生活的最后报偿。但即使这也还没完,我在这方面又遇到了几次成功的冒险。
  女管家有一阵子真为那个不幸被绞死的同伙感到忧心忡忡,因同伙很清楚女管家也是那样把她派出去的,这使女管家极为不安——她确实大为惊恐。
  那个同伙死的时候并没有把知道的情况说出来,这的确让女管家松了口气,或许她还为前者被绞死感到高兴,因为同伙本来是可以让朋友付出代价使自己获得赦免的。但是她没有把了解的事情出卖,从而牺牲了自己,让女管家觉得她如此心好,所以受了感动,十分真诚地为她感到悲痛。我努力安慰她,她则使我更加坚定彻底地接受同样的命运。
  然而如上所说,我因此更加小心谨慎,尤其是不敢大胆地进绸布商和服装商的店里行窃,他们这些人眼睛都把周围盯得很紧。我去卖花边和女帽的商店冒险了一两次,特别是有一家店的两个刚来的年轻女子生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我从那儿偷走一块价值六七英镑的鲸骨花边和一张裹线用的薄软纸。不过就那么一次——这把戏只适用一次。

  我们听说又开了一家新店时,总是认为可以安全地干一下了,尤其在店员们生来不宜在商店里工作时。在他们开张的那段时间毫无疑问可以去光顾一两次,假如他们要能够防范的话眼睛真得非常尖锐才行。
  这以后我又作了一两次冒险,但收获并不大。好一段时间我都没弄到可观的财物,便开始考虑真得放弃这一行了。而女管家不愿意失去我,还希望从我身上捞到大东西,一天她让我见识了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被视作她丈夫的男子——后来表明他们并不是夫妻,而只是干着这行当和其它事情的同伙。总之他们一起盗窃,一起睡觉,一起被抓住,最后一起被绞死。
  我在女管家的帮助下与这两人开始了某种合作,他们把我带出去作了三四次冒险,我的确从中看见他们进行着一些粗劣笨拙的盗窃活动;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自己厚颜无耻外,被盗窃的人过于粗心大意也是一个原因。所以从那时起我与他们一起冒险便倍加小心,并且真的有两三次他们提出不幸的行窃办法时,我拒绝了,还极力阻止他们那样做。特别是有一次他们要盗窃一个钟表修理人的3只金表,他们白天已经盯上,看好了他放表的地方。那个男的有各种各样的钥匙,他肯定能打开放表处,所以我们便作了某种约定。但我仔细调查此事时,发现他们打算破门而入,于是我不愿意参加,他们就自己去干。他们确实强行进入了房里,将放表处的锁砸开,不过只发现一只金表和一只银表,他们弄到后又跑出了房子。可这家人被惊动,大声喊道:“有贼。”那个男的被追上并抓住,年轻女子先是跑掉,后来不幸被挡住,人们从她身上查出了手表。这样我再次逃脱,他们两个因是惯犯被处以绞刑,虽然人很年轻。如我所说他们一起盗窃,现在一起被绞死,而我新的同谋活动至此结束了。
  此时我开始极尽小心谨慎,因为自己也差点被追赶,眼前又有了一个榜样。但我还有一个新的诱惑,每天都被这个诱惑怂恿着——我是指女管家。这时出现了一个猎物,由于是在她的运作之下,她便希望自己得到不错的份额。原来她听说在一家私人住房里贮藏着大量的佛兰德斯织品,这种东西在当时是禁止的,任何海关官员查获它都会大有所获。女管家对它的数量以及隐藏的地方作了详细描述,因此我去找到一个海关官员,说如果他保证让我得到应有的奖赏,我就会向他透露一件事。这个要求再公正不过了,他便表示同意,另外带了一个警官,我们把那座房子围住。我说我可以直接进到洞里面,他没有反对。那个洞很黑,我拿着一支蜡烛挤进去,把货物一件件拿出来递给他,递过一些后我注意自己尽量留了一点以便卖掉。一共有价值近300英镑的织品,我自己得到大约价值50英镑的货物。织品并不是这家人的,而是一个商人交托给他们的,所以他们没有我原以为的那么惊慌。
  我离开了这个官员——他为自己所获得的战利品高兴不已,极为满意——约好将到他指定的一座房子与他见面。我把身上的那些货物卖掉后去到那里,他对我已卖掉东西的事一点不怀疑。我去后他便开始进行商谈,以为我不懂自己对于所查获货物应得到的权利,愿意给我20英镑后让我走人。但我让他明白自己并不像他想的那样无知,不过我也高兴他提出给我一个确定的数额。我要求得到100英镑,他加到30英镑;我降到80英镑,他又加到40英镑;一句话他同意给50英镑,我答应了,只是要求得到一块我想约价值八九英镑的织品,好象是我自己拿去穿戴的,他没有拒绝。所以这晚我得到50英镑现金,结束了这次交易,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或到哪里去了解我,这样如果发现部分货物被侵吞,他也不可能质问到我身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0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