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摩尔弗兰德斯 - 第3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3章
  这时他对我们说,船长是世上最好心的人之一,他相信船长会不难满足我们的要求,为我们提供方便的住处。为了让我放心,他说下一次涨潮时他会专门去对船长说说。次日早上我碰巧比平常多睡了一点,起床后我四处看看,发现水手长在一些男人中间忙着通常的事。看见他在那儿我有点忧愁,走过去和他说话,他看到我后也走过来,但我没让他先开口便微笑着说:“先生,我想你把我们忘了,我看见你现在挺忙的。”他立即转过身,说:“跟我来吧,你会明白的。”于是他把我领到大房舱里,那儿坐着一位绅士般模样的人在写什么,面前放着一大堆文件。
  “瞧,”水手长对正写东西的男人说,“这就是船长对你说过的女士。”然后他转身对我说:“我一直没有忘记你的事情,专门去了船长的房间把你的话如实地告诉了他,说你希望让自己和丈夫得到方便的住处。船长就专门让这位先生——他是本船的大副——带你好好看一下,要让你们住得满意,并叫我向你保证你们不会受到应有的那种待遇,而是会像其他乘客一样受到尊重。”
  大副随即和我说起来,并没给我时间感谢水手长一番好意。他证实水手长说的话不假,并补充说船长乐意表示他的善良与仁慈,特别是对于遭遇不幸的人。说罢他带我看了几间组合起来的船舱,有的在大房舱里,有的是专门为乘客从统舱里隔出来的,这儿面向大房舱。他让我选择愿意住在哪里,我选择了统舱里的一间小舱,里面的设施很不错,可以放好我们的大小箱子,另有一张餐桌。
  之后大副又说水手长把我和我丈夫说得非常好,他因此被吩咐告诉我,如果我们认为合适可以在整个航行当中和他一起用餐,享受乘客的一般条件;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另外付一些餐费,如果不愿意他仍然像平常一样支付自己的,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吃饭。在经历了众多艰难困苦之后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我感谢他,说船长可以向我们提出条件,并请他让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丈夫的身体还不是很好,仍然呆在舱里。因此我就离开了,这时丈夫由于所受到的屈辱(他这么认为)还是那么沮丧,并没有恢复正常。我告诉他我们将会在船上受到怎样的待遇时,他立即精神振奋,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脸上显露出新的生机与勇气。最伟大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沉重打击时,也会变得极为沮丧不堪,的确如此。
  一会儿后丈夫才恢复过来,他和我一起去为大副所表示的仁慈予以感谢,并通过他向船长表达应有的谢意,主动提出预先支付他为运送我们以及帮我们弄到方便条件所要求的任何费用。大副对他说船长下午将到船上去,他会把这一切交给船长处理。下午船长到了船上,我们发现他真的像水手长描述的那样礼貌客气。我丈夫的谈话使他非常高兴,一句话他不让我们住在自己选定的舱里,而是给了我们一间我先前说的面向大房舱的小舱。
  他的条件也并不过分,或者说这个男人并不是一心想诈取我们,因我们只花15几尼就算付过了所有船费和餐费。我们坐在船长的桌旁与他共餐,受到极好的款待。
  船长睡在大房舱的另一部分,他已把自己的艉楼甲板室——如他们所说——让给一个富有的种植园主;后者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他们自己用餐。船上另有一些普通乘客,他们住在统舱里。至于我们过去的那些同伙,他们则被留在船舱下面,很少到甲板上来。
  我不由自主地把发生的情况通知女管家,只有让真正关心我的她分享到我的好运气才是恰当的。此外我想请她帮我弄来一些必须的物品,我以前不好意思让人看见自己有它们。但现在我有了一间船舱和存放物品的地方,就要来很多好东西以便航行中过得舒适一些,有白兰地酒、糖和柠檬等,用它们做成潘趣酒款待我们的船长恩人,另有许多吃喝的东西,有一张更大的床及其配套寝具。总之,我们决心做到什么也不缺。

  待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就要开始自称是英国殖民者,可直到现在我都没设法在这方面得到别人的帮助。我对于在那种情况下需要什么是很了解的,尤其是殖民者们干活、建房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家具,这些东西在那个地方去买必然要贵一倍。
  我与女管家谈起这事,她便去拜访船长,说她希望能为自己的两个不幸的表兄妹——她这样叫我们——想到办法,让我们到了那个地方后获得自由,接着与他进一步商谈有关措施和条件,我将在适当时再予以说明。在这样对船长讲过之后,她又让他知道虽然处境不幸的我们只好去流放,但我们并不缺乏装备在那个地方干起来,我们也决心作为殖民者在那里定居。船长很乐意帮助,告诉她应如何着手此种工作,说对于勤劳的人而言以这种方式重新获得财富是多么容易和可靠。“夫人,”他说,“我发现你表兄妹的处境是不好,但在那个地方任何处境更糟糕的人都不会觉得耻辱,只要他们到达那里后的确对那儿的事情有很好的见识。”
  随后她向他打听我们必须带些什么过去,他像个无所不知的人一样对她说:“夫人,你的表兄妹首先必须找到某个人把他们作为奴隶买下来,这样才与他们被流放的处境相符合。然后他们就可凭借那人的名义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么买下已经建好的种植园,要么买下当地政府的土地愿怎么开始干起来都行,两种办法均可。”她请求他在第一种途径上给予帮助,他便答应把这事交给他去办,并且的确说到做到。至于其它的,他答应为我们推荐能给予最佳建议而不会欺骗我们的人,这一点再让人满意不过了。
  她问他有无必要为我们配备一些用于种植的工具和物资,他说:“当然有必要。”她便请他对此提供帮助,说不管花多少钱她都要为我们配备好一切便利的东西。他因此给她开了一张作为殖民者所必需的东西的清单,根据他的计算大约要花80或100英镑。总之她相当熟练地买到这些物品,好象她是个弗吉尼亚的老商人;只是在我的要求下,她买的物品比他清单上的超出了一倍。
  她把这些东西以自己的名义送到船上,从船长那里拿到装运单,并在它们上面签字转让给我丈夫,后来又以她的名义为这些货物保了险。这样无论如何,不管遇到什么灾难,我们都作好了准备。
  我应该告诉读者,我丈夫把他自己存下的108英镑全部交给她,作了这样的投资——如上所说,他身上就带着这些金币。此外我又给了她不少钱,这样我便一点没花费存放在她手里的钱。但毕竟我们还有近200英镑现金,去那里开始我们的生活足够了。
  我们为自己这样有幸得到如此好的条件感到欢欣鼓舞,从巴格拜洞出发到格雷夫森德,船在这儿又停留了10天,船长此时才真正上来,并在到达目的地前不再下去。在这里期间他让我们享受到一种根本没理由指望享有的礼遇,即让我们到岸上去消除一下疲劳,只要保证不离开他能平静地回到船上即可。这证明了他对我们是信任的,让我丈夫激动不已,他纯粹出于感激之情告诉船长,对这样的恩赐他无法作出恰当的报答,所以无法想到要接受它,并且让船长冒这样的风险他也不能安心。在彼此客气一番后我把一个钱包交给丈夫,里面有80几尼,他又把钱交到船长手上。“瞧,船长,”他说,“这是我们表示忠实的部分保证金,假如我们不管怎样地对你不忠实,这钱就是你的了。”这样我们便上了岸。

  船长确实深信我们决意要回去的,因我们已为在那儿定居作好充分准备,似乎没有理由冒着很可能遇到的生命危险选择留在这儿。总而言之我们与船长一起到了岸上,在格雷夫森德吃过晚饭,过得极其开心,并在吃饭的那座房里过了一整夜,次日早上非常忠实地与船长回到船上。我们在这里买了几十瓶好啤酒,一些葡萄酒、禽肉以及其它我们认为会在船上受欢迎的东西。
  女管家一直和我们共同去了多佛海峡的近岸锚地,船长的妻子也去了,女管家和她一起回去的。我同自己的亲生母亲分别也没有同女管家分别那么悲哀,从此我再没见过她。在我们到了近岸锚地后的第三天即遇上顺利的东风,在4月10日这天便由此启航。我们没有停留一直向前航行,直到被一阵巨大的强风刮到爱尔兰海岸,船才在一条我不记得其名的河流附近一个小湾抛锚;不过据说这条河来自里麦雷克,是爱尔兰最大的河流。
  恶劣的天气使我们在这儿停留了一些时间,仍像最初一样亲切和蔼的船长又把我们两个带到岸上。船长现在这样做的确对我丈夫很好,因大海让他相当难受,尤其在刮狂风的时候。我们在这儿又买了一些新鲜食物,有牛肉、猪肉、羊肉和禽肉,船长腌制了五六桶牛肉以便让船上的食物吃得久一点。我们在这里只呆了5天,此时天气变得温和起来,风也顺了,我们再次启航,42天后安全到达了弗吉尼亚海岸。
  临近海岸时船长把我叫到他身边,说从我的话中他看出我有一些亲戚在这里,自己以前来过,所以他认为我明白船到岸后他们处理囚犯的习惯方式。我说不明白,至于我在那儿的亲戚,他可以相信我作为一名犯人是决不会让他们知道我的;至于别的事情,我们完全请他帮忙,他也乐意答应这样做。他说我必须在这里找到某人把我作为奴隶买去,在地方长官询问我的情况时这人必须负责回答。我说我们会照他的吩咐去做,于是他带来一个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殖民者的人,与其商谈买我这个奴隶,而船长并没得到命令要卖我丈夫。我在此被正式卖给这个人,跟着他上了岸。船长也一起上岸,把我们带到某座房子,它是否被称作小旅馆我不知道。我们在这里买了一碗用朗姆酒制作的潘趣酒等,十分开心。一些时间后那个殖民者就给了我们一份释放证,和已经为他忠诚效劳的确认证,次日早上我便不再受到他的约束,可以自由行动了。
  船长为自己给我们提供的服务要求得到60英担烟叶,他说这是自己负责为船老板弄的。我们便为他买来烟叶,并另外送了他20几尼,使他满意极了。
  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再详细讲述我们于弗吉尼亚的哪一部分殖民地居住下来是不恰当的,这样说就足够了:船把我们带入波托马克大河,最初我们打算在这一带定居,尽管后来改变了主意。
  我们把所有货物弄到岸上并放入一间仓库——在上岸处的一个小地方或村子我们租到它和一个存放处——之后办的第一件要事就是打听我母亲和那个哥哥的情况(正如我前面所详细讲述的,即与我结婚的那个要命的人)。我略一询问就得知了某某夫人,即我的母亲,已经去世;那个哥哥或者丈夫还活着,更糟糕的是我发现他已从我所居住的种植园迁移,与一个儿子同住在我们上岸并租了一间仓库的那个地方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

  我开始有点吃惊,不过由于大胆地相信他不可能认出我,所以我不仅非常放心而且很想看见他,如可能不让他看见我的话。为此我打听到了他居住的种植园,并在当地找到一个所谓的打杂女工,和她一起朝那个地方漫步而去,好象我只是想看看这里和周围。我终于走得很近了,看见那座住房。我问一同去的女人这个种植园是谁的,她说是一个男人的,然后看一下右边,说:“瞧,就是那个先生的,他和父亲在一起。”“他们的教名是啥?”我问。“我不知道老人的教名,”她说,“不过他儿子的叫汉弗莱。我想,”她说,“他父亲的也一样吧。”如果你能的话,不难猜到我当时是怎样地既欢喜又惊慌,因我立即知道他正是我和那个她让我看见的父亲所生的儿子,而那父亲就是我的亲哥哥。我没有戴面罩,不过把头巾拉下来遮住面部,这样我便相信他在与我分别20多年后——并且根本想不到我会来到世上这个地方——是不会认出我来的。可我并不需要那么小心谨慎,因他由于患上某种眼病视力越来越差,只能看着走走路,不会撞到树上或掉进沟里。待他们靠近时我问:“他认识你吗,欧文夫人?”(人们这样叫她)“认识,”她说,“他听见我说话就知道是我,但他的视力不好,不管我还是别人都看不出来。”然后她把上述他的视力情况告诉了我。我感到放心了,又把头巾拉开,让他们从我身边经过。作为一个母亲,这样看见自己的儿子——一个英俊标致、茁壮成长的男人——却不敢和他相认,不敢对他有任何注意,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请读到这里的每个有孩子的母亲想想吧,想想我怀着怎样巨大的痛苦克制自己,我多么渴望抱着他痛哭一场,我内心多么激动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正如我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痛苦一样!他从我身边走过后,我站在那儿一直注视他,浑身哆嗦。然后我在刚才注意到的一片草地上坐下,好象要躺下休息,不过身子转离开她,爬在地上哭泣,吻着他刚才踩过的那片土地。
  我无法隐瞒自己难过的心情,被那个女人觉察到了,她认为我身体不适,我只得承认。于是她催促我站起来,因地面潮湿,对身体不好。我便站起来走了。
  在返回的途中我仍然谈着那个男人和他儿子,这时又出现了一件令人忧郁的事。打杂女工好象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要给我讲个故事,开始说道:“在那个男人以前住的地方,周围传说着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是什么?”我问。“唉,”她说,“那个老先生年轻时去过英国,在那儿爱上了一个年轻女子,她是在这儿所见过的最好的女人。他娶了她,把她带到这里的母亲身边,那时他母亲还活着。他同她在这儿生活了几年,”她继续说,“她生下几个孩子,现在与他一起的那个小伙子就是其中一个。但后来他的老母亲告诉了她什么与自己相关的事,以及自己在英国的一些很糟糕的情况,让她的儿媳妇大为震惊和不安起来。总之,在对事情进一步查问后,好象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老妇人竟然是她儿媳妇的亲生母亲,这样她的儿子就与儿媳妇是亲兄妹,那个家庭因此惊恐万分,陷入极度的困惑之中,几乎给毁了。年轻女人不愿和他再生活下去,他一段时间精神错乱,最后女人离开这里去了英国,从此没有任何消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