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八章 山豹的哭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蒙哥马利的到来打断了我关于这个人的神秘、猜疑的纷乱思绪。后面跟着他的那个畸形怪状的侍从,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些面包、薄荷和其他一些食品,还有一瓶威士忌,一水罐水,三个杯子和刀子。我斜着眼睛对这个奇怪的家伙瞟了一眼,发现他正在用疑虑不安的目光盯着我。蒙哥马利说,他将和我一道进午餐,而莫罗因为正忙于一些工作脱不开身,因而不能前来。
  “莫罗!”我说,“我知道这个名字。”
  “唷,糟了!”他说。“我真是个傻瓜,跟你提起这个名字来。我应该考虑到的。不管怎么说,这会使你略微觉察到我们的——秘密。威士忌?”
  “不,我从来不喝酒。”
  “但愿我也是个戒酒的人。可是,骏马被偷走了,锁门还有什么用处。正是这可怕的东西把我引到这儿来的。那一夜,那个浓雾之夜。当莫罗提出把我救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我真是走运。这很奇怪?”
  “蒙哥马利,”当外边的门被关上了的时候,我突然说,“你的那个侍从的耳朵为什么有那么多斑点?”
  “他妈的!”他把第一口满嘴的食物咽下去后说道。他注视了我好一会儿,然后重复道:“耳朵上有那么多斑点?”
  “许多小斑点,”我噎了一口气,尽可能平静地说,“而且耳朵边上还有一绺黑色的细毛。”
  他深思熟虑地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和水。“我的印像是??是他的头发盖着了他的耳朵。”

  “他在我面前弯下身来,把你送给我的咖啡放在桌子上时,我都看清楚了。而且他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
  此时,蒙哥马利已经从因我提问而造成的惊愕之中清醒过来了。
  “我一直认为,”他故意不慌不忙地用他那大舌头的韵味强调地说,“他的耳朵是有点那个。从他遮盖耳朵的样子??他的耳朵像什么样子呢?”从他的表情中,我深信他对此完全是装做不知道。可我还是很难告诉他说,我觉得他是个骗子。
  “有很多斑点,”我说,“很小,像毛皮似的——清清楚楚地像毛皮似的。这个人从上到下真是我从没见到过一个最奇怪的人。”
  一声动物痛苦的粗哑尖叫声,从我们后面的围场里传了出来。从叫声的深沉和音量,可以证实这是美洲山豹在惨叫。我看到蒙哥马利哆嗦了一下。
  “怎么!”他说。
  “你是在什么地方搞到这个家伙的?”
  “嗯,旧金山??我承认,他是个丑陋的、样子像野兽似的人。很迟钝,你知道。记不起来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了。但我和他习惯了,你知道。我们彼此都习惯了。他把你吓得够呛吧?”
  “他太反常了,”我说,“总觉得他有些不对头的地方??别以为我是想入非非,他走近我时,总给我一种令人厌恶的感觉,使得我毛骨悚然。实际上,的确稍许有一点??恶魔一样的感觉。”
  我向他说这番话时,蒙哥马利已经停止了咀嚼。

  “太奇妙了,”他说,“我却看不到这一点。”
  他又吃了起来。
  “我丝毫没有这种感觉,”他一边咀嚼着,一边说。
  “‘吐根号’船上的水手们??准也有和我同样的感觉吧。对这个可怜的不幸的人,合伙地进行猛烈的攻击非难。??你看到那个船长了吗?”突然,那头山豹又嗥叫了起来,而这次显得更加痛苦了。蒙哥马利低声地骂了一声。我有点想就沙滩上那些人的问题来非难他。
  就在这时,里面的那头可怜的畜牲发出了一连串的短促、刺耳的尖叫。
  “你们沙滩上的那些人,”我说,“他们是哪个种族的?”
  “出色的帮手,不是吗?”他心不在焉地说,对那头野兽的尖叫,皱着眉头。
  我没有再说什么。又一声尖叫,比前几声还要凄厉。他用阴郁的灰色的眼睛看了看我,随后又倒了一些威士忌。他试图把我引到关于酒精的讨论之中,他自称就是用它救了我的命。看来他是急于强调这个事实,就是多亏了他才救得我一命,要我对他感恩戴德,我心烦意乱地搭着腔。
  不一会儿,我们吃完了饭、那个丑陋畸形、有朵上斑斑点点的怪物收拾了桌子。蒙哥马利离我而去,屋内又剩下我一个人了。这一段时间里,对于正在被活体解剖的美洲山豹的凄厉叫声,他一直处于一种掩饰不住的激怒之中。他曾经很奇怪地说到他缺少勇气,可他却把我一个人撇在了这里,撇在了这个显然需要勇气的地方。

  我自己只觉得那叫声实在太刺激人了。下午一点钟、一点钟地过去了,凄叫声也越来越低沉,越来越强烈。起初,这些凄叫声令人十分痛苦,可是由于这些叫声不间断地反复出现,最后简直使我烦躁不安,心绪失常了。我把一本一直在读着的霍拉斯的注释书扔在一边,捏紧了拳头,咬着嘴唇,在屋里走来走去。
  后来,我不得不用手指堵住了耳朵。
  那声声撕裂人心的恳求的嗥叫对我的刺激,渐渐变得越来越深了,最后那凄叫声显得所受的痛苦是那么剧烈,使我在这个狭窄的屋里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我跨出屋门,沐浴在傍晚令人昏昏欲睡的暑热之中,我走过围场的大门——我注意到门又被锁上了——转过了墙角。
  在门外,那凄叫声显得更加响亮刺耳了,就好像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集中在这一声声的凄叫里。假如我早知道隔壁的屋里会有如此一场痛苦,或者如果它是个不能出声的动物,我相信——我一直在这么想——也许我就会能经受得住了。当把折磨痛苦诉诸于凄叫,使得我们每根神经都在战栗时,一种恻隐之心就会使我们感到烦恼不安。尽管阳光灿烂,在温柔的海风中,像扇子一样的绿树叶在摇曳飘动着,可是这个世界还是一片混乱,被一些漂浮着的黑的和红的幽灵幻像,给弄得污脏模糊了。我这样想着,渐渐走远、直到再也听不到石墙屋里传来的凄惨的叫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