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魔山 - 多余的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约阿希姆说,“我不允许走得很远。近来,我空时经常下山稍稍走动,穿过村庄,有时一直走到高地。那边有店铺,人也多,可以买些需要的东西。午饭以前咱们还可以再躺上一小时,以后一直可躺到四点钟。你放心吧。”
  他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沿着车道下山。经过小溪和羊肠小道,右边山脊的各个峰谷就俨然在望,什么“小仙霞峰”啦,“绿塔峰”啦,“村山”啦,约阿希姆都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那边高起的地方,是达沃斯村筑有围墙的墓地,约阿希姆也用手杖指点给他看。这时他们走上大路,这条大路比谷底高出一层楼房,沿着梯层式的山坡一直伸向前方。
  至于村庄,却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只是徒有其名而已。疗养街吞并了这儿的土地,它一直向山谷的入口方向发展,以至称之为“村庄”的整个居住区域已不知不觉地消失,与名为“达沃斯高地”的这块土地合而为一。大路两侧有许多饭店和供膳食的公寓,设备上都有遮蔽阳光的游廊、阳台和卧房,还有供出租的私人住宅。附近各处都有新的建筑物,有时也在兴建新屋,大路上可以眺望山谷里一片草原的景色……
  汉斯·卡斯托尔普为了追求他日常所爱好的生活刺激,又燃起了一支雪茄烟。也许是他刚才喝过啤酒的缘故,此刻他居然不时闻到渴念已久的雪茄烟香气,感到说不出的喜悦。当然,香气闻到的次数不那么多,香味也不那么浓。只有当他振作起精神,才能感知这种喜悦,而可厌的皮革气味还依稀存在,远远没有散去。他感到软绵绵的没有力气,无法再少许享受这份清福。他觉得这种享受格格不入,或者可望而不可即,终于慵倦而不胜厌恶地把烟头一扔了事。尽管他有些昏昏沉沉,却仍感到礼仪上有必要找些话题聊聊,因此他想起刚才同约阿希姆关于“时间”的一席出色的谈话。只是他对“一连串问题”已忘得一干二净,“时间”的概念在他的头脑里已荡然无存。于是他开始谈谈身体方面的一些事儿,而且谈得十分古怪。
  “那么你什么时候再量体温呢,”他问。“饭后吗?那好。这正是机体活动最旺盛的当口。情况准是这样。贝伦斯叫我也量量体温,这也许只是开开玩笑罢了。为了这个,塞塔姆布里尼笑得前仰后合。这简直无聊透顶。我连一支体温表也没有呢。”“哦,”约阿希姆说,“这倒没有关系,你只要买一支就行了。这儿到处都买得到体温表,几乎每家店里都有。”

  “可干嘛要买呢?我只觉得躺着休息才有味儿。这个我愿意做。但对一个客人来说,量体温委实太过分了,还是留待这儿山上的人们去受用吧。要是我能知道,”他继续说,说时像一个热恋中的人把双手按住胸口,“我的心一直跳个不停究竟是什么缘故,那就好了。这真叫我不安,我对这个问题已考虑了好久。你知道,只要一个人遇到意外高兴的事,或者害怕什么——一句话,在他情绪激动的当口,他的心就会怦怦跳起来,可不是么?不过要是一个人的心莫名其妙地、也可说是身不由主地跳起来,你得知道,那真叫人心寒哪。心跳时,身体仿佛和灵魂分了家,自己走自己的路,有几分像尸体,只是它没有真正死去罢了。实际上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生活按照本身的规律一往直前地进展,照样长指甲,长毛发,而且,正如人们说的,在化学上和物理上蠢蠢欲动……”
  “这算什么话,”约阿希姆冷冷地呵责他。“蠢蠢欲动!”今天早上他说了“月牙棒”之类的话,受到对方的责备,现在他也许算是稍稍报复一下。
  “可是事实确是这样!确是蠢蠢欲动!你干嘛要恼火呢?”汉斯·卡斯托尔普问。“我只是顺便讲一句罢了。我别的什么都不想讲,只想说:当你在生活中感到身体不由自主地和灵魂分了家,而且来势汹汹——比如遇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心跳——你真会惶惶不安,苦恼万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真想穷根究底。我真想搞清楚情绪上的激动是什么原因,是喜悦还是恐惧引起的。至少对我是这样,我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对,对,”约阿希姆叹了口气说,“这倒很像发寒热时的情况。用你的话来说,这时身体里真有一种‘蠢蠢欲动’的特殊感觉。对于你说的那种‘情绪激动’,咱们不由得要研究一下,看这种蠢蠢欲动的结果怎么会促使一个人丧失部分理智……可是咱们谈的话题太恼人了,”他用颤抖的声音说,说完了便不作声。汉斯·卡斯托尔普只是耸了耸肩膀,这副姿态就跟约阿希姆昨晚看到时一样。

  他们沉默了一会,接着约阿希姆说:
  “哎,这儿的人你喜欢吗?我指的是咱们同桌吃饭的那些人。”汉斯·卡斯托尔普脸上显出漫不经心的神态。
  “天哪,”他说,“我看他们并不逗人喜欢。另一张桌子上坐的那些人倒要强些,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斯特尔夫人应当烫发,她太胖了。那位马祖卡,反正不管她叫什么名字,我看有些笨头笨脑。她格格笑个不停,不得不老是用手绢往嘴里塞。”
  汉斯说错了人名,约阿希姆不由高声大笑。
  “‘马祖卡’倒是顶呱呱的!”他高声说。“要是你批准,她叫玛鲁莎,就等于咱们的玛丽。不错,她确实太放荡了,”他说。“其实她真该规规矩矩的,因为她的病一点也不轻呀。”
  “这真想不到,”汉斯·卡斯托尔普说。“她脸色多好啊。万万想不到她胸部有病。”他匆匆瞟上表哥一眼,但当他发现表哥那被阳光晒黑的脸上显出一颗颗的雀斑(那些被阳光晒得黑黝黝的脸上在没有血色时,往往有这种情况),而且嘴角也古怪而懊丧地歪向一边时,年轻的汉斯·卡斯托尔普顿时萌起一种莫可名状的恐惧感,于是他连忙改换话题,探询别人的情况。他要很快地把玛鲁莎和约阿希姆的脸部表情忘个干净,结果也真的忘了。
  喝玫瑰茶的英国女人叫鲁宾森小姐。女裁缝其实不是成衣匠,而是柯尼斯堡一所国立高等女子学校的教师,正因为如此,她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她叫恩格尔哈尔特小姐。至于那个生气勃勃的老太婆,连约阿希姆也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住在山上已有很久。不过她好歹是喝酸牛奶那位姑娘的姨婆,始终伴着姑娘住在疗养院里。但同席的人病得最厉害的,要数布卢门科尔博士了。他是敖得萨来的,全名是里奥·布卢门科尔,也就是那位蓄有小胡子的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人。他住在山上已有好几年了。
  此刻他们在市镇的人行道上散步;显然可以看出,这是国际疗养院的主要街道。他们遇到在路上蹓跶的病友们,大多数都是青年,有的是身穿运动衣、不戴帽子的骑士式人物,有的是女人,她们身穿白裙,头上也不戴帽子。这些人讲俄语和英语。街道两边都是商店,店里的商品陈列橱窗,琳琅满目。汉斯·卡斯托尔普的好奇心,与他极度的疲乏感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振作精神勉强张望,在男式时尚用品前面逗留很久,看这些陈列品是否够得上标准。

  他们来到一个长廊顶部掩蔽着的圆形大厅,那儿有一支小小的乐队正在演奏。这里就是疗养地旅馆。几个网球场里,一对对的人在打球。一些须发剃修整洁的长脚小伙子正在同姑娘们对阵,小伙子们身穿紧身法兰绒裤,脚着橡皮鞋,袖子一直卷到胳膊肘;姑娘们则一身白色服装,脸蛋儿黑黝黝的,她们在阳光下伸展双臂,疾步如飞,在空中狠狠击球。网球场养护得很好,好像敷过一层面粉。表兄弟在一条空的长椅上坐下,观赏和议论他们的比赛。
  “你不在这儿打球?”汉斯·卡斯托尔普问。
  “他们不准我打,”约阿希姆回答。“我们得躺着,老是躺着。塞塔姆布里尼经常说,我们的生活是仰卧式的;他说,我们都是‘仰卧家’。这也算是他尖酸刻薄的一种智慧。那边打球的都是健康人,如果是病人,那么这样做也是违犯禁令的。不过他们打得并不认真,与其说打球,还不如说是为了炫耀衣饰。至于说违犯禁令,那么这儿玩的东西违禁的多得很,例如打扑克,还有这家那家旅馆里玩的‘小马’系一种当时流行的赌博……我们这儿有告示,说这个对身体最有害处。可是许多人在晚上查病房后还是溜到那儿去赌博。
  据说,赐给贝伦斯头衔的那个亲王也经常搞这个玩意儿。”汉斯·卡斯托尔普几乎没有在听。他的嘴张得大大的,因为他一用鼻子呼吸就会伤风。他心跳得像锤子敲击一样,和音乐很不合拍,他感到气闷、难受。当约阿希姆劝他回家时,他在迷离惝恍、矛盾复杂的心情下开始打起瞌睡来。
  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几乎一言不发。汉斯·卡斯托尔普在平坦的街道上有两次几乎摔跤,他忧伤地笑了笑,摇摇头。跛子开动电梯,把他们送上楼去。他们在三十四号房间门前简短地说了声“再见”,就此分手。汉斯·卡斯托尔普踉踉跄跄地走过房间来到阳台上,还没有站定,就一骨碌倒在卧椅里。他来不及变换躺卧的姿势,就在一阵阵急剧不安的心跳中昏昏沉沉进入矇眬的睡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