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南非洲历险记 - 第四章关于“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可以肯定,一种全球通用,永恒不变,其本质就能提供严密计量的度量单位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中。因此,无论地球上发生了什么样的突变,都应当准确地发现这一度量单位。相信前人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他们缺乏以足够的近似法进行这种实验的方法和仪器。
  得到一个永恒度量单位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转移到地球扁球体上,因为地球的圆周可以被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由此就能精确地测量出这个圆周的全长或一部分。
  古人们曾试图确定这个度量单位。据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一些科学家所说,他曾把斯塔德①或者塞索斯特立时代②的埃及古泰看作从地球极点到赤道之间长度的十分之一。生活在古希腊普托雷梅③时代(公元前一世纪)的埃拉托斯特纳④曾用较近似的方式沿尼罗河测量出塞耶纳和亚历山大之间的经线长度。波西多尼厄斯⑤和普多雷梅也同样没能给予他们所进行的大地测量实验以充分的准确度。之后的一些科学家均未能有所突破。
  ①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180米。
  ②即古埃及国王塞索斯特立一世二世、三世在位时的公元前二十至公元前十九世纪。
  ③古希腊君主名。
  ④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⑤古希腊哲学家。
  是皮卡尔首次在法国开始调整测量1纬度经线长度的方法。1669年,他确定了巴黎和亚眠之间的距离,认为每一度经线的长度是57060图瓦兹①。
  ①法国旧长度单位,1图瓦兹=1.949米。
  皮卡尔的测量在1683年和1718年分别被多米尼克、卡西尼和拉伊尔继续延伸到敦刻尔克和高利乌尔。1739年,弗朗索瓦-卡西尼和拉卡伊又在敦刻尔克和佩皮尼扬之间测量了一次。最后,这条经线的测量被梅尚一直延伸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然而梅尚死了,死于这样一个如此令人疲惫不堪的科学躁作。直到1807年才由阿拉果和比奥在法国恢复了这一测量。两位科学家将之延续到了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这条经线弧于是从敦刻尔克伸展到了福尔门特岛,中间被北纬45°线切断,恰处于极点和赤道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经线的1/4长度,就不必考虑地球的扁率了。这次测量在法国得出每一度经线弧的平均长度是57025图瓦兹。

  可以看出,直到那时还专门是一些法国科学家从事这一棘手的测定。同样地,在1790年,制宪会议在塔列朗的建议下,决定由科学院负责为所有的长度和重量设想出永恒的度量衡制度。当时,署有博尔达、拉格朗热、拉普拉斯、蒙热、孔多塞这些名人名字的报告建议:将1/4经线长度的十万分之一作为通用长度单位,将蒸馏水的重量作为衡量一切物体重量的标准,采用十进制作为度量衡的进位制度。
  后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都进行了测定平均每度经线弧长度的实验,因为地球不是扁球体,而是椭球体,众多的实验都应该给出相对于极点的扁率。
  1736年,莫波尔蒂、克来劳、加谬和勒莫尼埃及瑞典人塞勒赛斯在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地区测得一度经线弧的长度是57419图瓦兹。
  1745年,拉孔达明、布戈尔和戈丹在西班牙人胡安与安东尼奥-弗罗阿的帮助下,在秘鲁测定的数值是56737图瓦兹。
  1752年,拉卡伊在好望角测定的数值是57037图瓦兹。
  1754年,麦尔神甫们和勃斯科韦测出罗马和里米尼之间的经线弧长度是56973图瓦兹。
  1762年和1763年,波卡利亚在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测定的数值是57468图瓦兹。
  1768年,天文学家梅森和迪克逊在北美马里兰州与宾西法尼亚州边缘地区测定每一度经线弧长度是56888图瓦兹。
  之后,在19世纪,众多条经线都得到了测量:在孟加拉湾、东印度群岛、皮埃蒙特、芬兰、库尔朗德(拉脱维亚境内)、汉诺威、东普鲁士、丹麦等其他地区。然而英国人和俄国人没有像其他民族那样积极进行这一棘手的测定实验,他们所从事的最重要的一次是1784年由总参谋长罗伊进行的,目的是要把法国人的测量与英国人的测量联结起来。
  从以上关于众多测定的叙述可以得出,平均每一度经线弧的长度大约在57100图瓦兹上下,相当于法国的25古里①,将这一数值乘以360可以得到地球圆围的周长是9000古里。

  ①1古里≈4公里。
  但是,从上面得出的各种数字,即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出的测定,并不绝对吻合,然而,从平均值57000可以演绎出“米”的数值,即1/4经线长度的十万分之一,即0.513074,亦即3法尺11又千分之296法分。
  事实上,这一数字有点太不据说服力了。新近的演算,以1/299.15地球扁率代替了人们以往接受的1/344,得到的1/4经线长度不再是一千万米,而是1856米。856米的误差对于如此长的长度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精确地说,“米”就像它被接受的那样,并不能确切地反映1/4经线长度的十万分之一,还存在一个大约为1/50法分的误差。
  但是,就这样被确定的“米”却不能为所有文明国家所接受。比利时、西班牙、皮埃蒙特、希腊、荷兰、赤道共和国、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等西班牙前殖民地几乎是马上接受了。虽然米制与其他“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英国一直不肯接受它。
  也许,假若没有发生标志着18世纪结束的那些政治纠纷的话,这一体制早已被联合王国的人民所接受了。当1790年5月8日制宪会议发布政令时,英国皇家协会的科学家被邀请加入到法国科学家的行列。为了“米”的测定。还要决定是否应当建立在有规律走动的简单的钟摆的长度之上,还是把地球上某个大圆周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那些事件阻碍了设想的团结。
  直到1854年,英国政府早已感到米制的优越性,而且看到一些科学家和商人成立团体宣传这一改革,这才决定接受它。
  但是,英国政府打算直到其亲自进行的大地测量实验为每一度经线弧确定了一个更为精确的长度时,才将这一秘密决定公之于众。当时,在这一问题上,英国政府认为能够与也正倾向于接受米制的俄国政府团结合作。
  于是,一个由三位英国科学家和三位俄国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在两国科协最杰出的成员中组建起来了。我们已经看到,英国的三位是埃弗雷特上校、约翰-马瑞阁下和威廉-艾默里,俄国的则是马提厄-斯特吕克斯、尼古拉-巴朗德尔和米歇尔-佐恩三位先生。

  科学委员会在轮敦集合,决定首先在南半球进行测量实验,然后马上在北半球重新测定一次,再将两次实验综合起来,希望能推演出一个满足计划中全部条件的精确数值。
  他们有待于在英国位于南半球的各领地:开普敦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选择一个实验地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位于欧洲的对等点上,科学委员会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行程才能到达。而且那里的毛利人和澳大利亚人长期与他们的入侵者处于战争状态,将可能使实验的进行变得十分困难。相反,开普敦殖民地具有真正的优越条件:1.它与俄国欧洲部分的某些地区处在相同的经度,在南半球测定了子午线的某段长度之后,可以返回沙俄境内秘密地测量同一子午线的另一段长度。2.到达英国南半球领地的旅程相对较短。3.最后,这些英、俄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检验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的成果的绝好机会。他们可以在与之相同的地方进行实验,以便核对一下他在好望角测定的57037图瓦兹是否准确。
  于是,选在开普敦进行这项大地测量实验就这样决定了。两国政府赞同英俄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并拨给大笔经费。全部三角测量仪器都是双份制作的。天文学家威廉-艾默里被邀请负责探险前的准备工作。皇家海军的奥古斯塔号战舰接到命令负责把委员会的成员及随从人员送到奥兰治河口。
  在科学问题方面,还应当加上激励这些科学家为共同使命团结合作的民族自尊心问题。事实上,问题就是要在数字测算方面越过法国,在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未开化地区,准确地推翻更为闻名的法国科学家们业已取得的成果。因此,为了得到一个有利于科学进步,同时也使祖国荣耀的结果,英俄委员会的成员们已准备为此牺牲一切,甚至牺牲生命。
  这就是1854年1月底,天文学家威廉-艾默里出现在摩尔各答瀑布下、奥兰治河边的原因。
或许您还会喜欢: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一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天下精灵铸三戒,地底矮人得七戒,寿定凡人持九戒,魔多妖境暗影伏,闇王坐拥至尊戒。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魔多妖境暗影伏。※※※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后会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的议论纷纷。比尔博不但非常富有,更是个特立独行的奇人。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