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好忧愁 - 第二部 第1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直到吃晚饭时我们才再度见面,都为这如此突然恢复的两人独处而不安,我根本不饿。
  他也一样。我们都清楚必须让安娜回来。对我来说,要长时间地记起安娜临走前那张悲痛欲绝的面孔,想起她的忧伤和我的责任,我会受不了的。我已经忘了我的耐心的策略和那么周密的计划。
  我觉得自己精神完全失常了,不能自制。而且我也看到父亲的脸上显出同样的感觉。
  “你认为她会长久地抛弃我们吗?”他说。
  “她肯定去了巴黎。”我说。
  “巴黎……”父亲若有所思地爆嚼着说。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
  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我,并从桌子那边伸过手来抓住我的手:
  “你一定很恨我。我不知中了什么邪…和艾尔莎一起进树林时,她…。总之,我拥吻艾尔莎时,安娜大概到了那儿,于是……”
  我没有听他说。艾尔莎与父亲两人在松树的阴影里扭抱成一团的情景,在我看来,既好笑又不可靠,因为我并未看见他们。这天唯一确实的、残酷地确实的东西,就是安娜的脸。
  那张最后留在我记忆里的、刻记着痛苦、被人背叛的脸。我从父亲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燃。这是安娜不容许的事情:吃饭时吸烟。我对父亲微微一笑:
  “我非常明白:这是你的过错……如人们所说的,这是一时的疯狂。不过必须让安娜原谅我们,最终原谅‘你’。”

  “怎么办呢?”
  他的脸色很不好,我对他生出恻隐之心。接着我又怜悯我自己。总之,安娜为什么要这样把我们抛下,用这样一种无礼的行为来折磨我们?她难道对我们没有义务吗?
  “我们给她写信,”我说,“请她原谅。”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父亲叫了起来。
  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来摆脱充满了内疚的静坐无为的状态。
  我们饭也没吃完,就卷起桌布,推开餐具。父亲拿来一盏大灯,几支钢笔,一瓶墨水和他的信笺。我们面对面地坐下,几乎面带微笑,因为我们觉得,由于这种动人的场面,安娜的回来是可能的。一只统爆飞来,在窗前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圈。父亲低下头,开始写起来。
  那一晚我们写给安娜的信,充满了善良的情感。现在我回想起来,却不能不带着一种讨厌的嘲弄而残酷的感觉。我们父女两个像专心而笨拙的小学生,坐在灯下,无声地做着这不可能完成的作业:“找回安娜”。然而我们还是写出了两封书信杰作。信中充满了真诚的歉意、温情和懊悔。写到最后,我差不多确信,安娜读了信,不可能不动心;我们的和好指日可待。
  我甚至已经想象出十分腼腆的、滑稽的原谅场面……它将在巴黎,在我们的客厅里出现:安娜走进客厅,于是……
  电话铃响了。这时已是10点钟。我们先是惊愕地互望一眼,接着又生出满腹希望;这是安娜,她打电话说她原谅我们,她回来。父亲几个箭步朝电话机跳过去,以快活的声音叫道:“喂!”

  接着他就只说:“是,是!在哪?是。”声音极低。轮到我站起来了:我产生了恐惧,我看着父亲和他那只无意识地掩住脸的手。最后,他轻轻地放下听筒,朝我转过身。
  “她出了事。”他说,“在通往艾斯特莱的公路上。他们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她的住址。
  他们先往巴黎打电话,那边把我们这里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们。”
  他机械地说着,声调毫无变化。我不敢打断他的话。
  “事故发生在最危险的地段。据说那里出了好多起。汽车从50米高的地方摔下去,她要不死那就是奇迹了…”
  我记起来,那一夜余下的时间就像一场噩梦:车灯下面出现的公路,父亲木然的面孔,医院的…父亲不愿让我见到她。我坐在候诊室一条长凳上,看着一幅绘有威尼斯风光的石印画。我什么也没想。一个女护士告诉我,这是入夏以来,这个地方发生的第6起事故。父亲没有回来。
  于是我想,在死这件事上,安娜又一次不同于我们。如果我们,我父亲和我要自杀(就算我们有自杀的勇气),也是将一颗子弹打进脑袋,并留下一纸解释性的遗言,以永远搅乱负有责任者的心神与睡眠。可安娜却送了我们一件贵重的礼物:使我们十分可能地相信这是一次事故。一个危险地点,她的汽车不平稳。一件一提起我们就软弱得接受不了的礼物。此外,我今日说这是自杀,是因为我喜欢幻想。人家有可能为我父亲和我这样不需要任何人,死的活的都不需要的人自杀吗?再说,我与父亲谈话,从来都只说这是一个事故。

  次日下午3点钟,我们回到家。艾尔莎和西利尔坐在楼梯上等我们。他们像两个平庸可笑、被人遗忘的人物,在我们面前站起来:无论这个还是那个都不熟悉安娜,都没有爱过她;
  他们站在那里,带着他们的哀情,带着他们美貌的双倍诱惑力,带着他们的窘迫。西利尔朝我走过来一步,把手放在我的胳臂上。我望着他:我从未爱过他。我曾认为他善良,有吸引力;我曾喜欢他给予我的快乐。但我并不需要他。我将动身,离开这座房子、这个小伙子、这个夏天。父亲和我在一起。他也挽起我的手臂。我们走进屋里。
  屋里有安娜的衣服,有她的花,她的房间,她的香气。父亲关上百叶窗,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酒和两个酒杯。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药。我们的道歉信仍摊在桌上。我把它们推开。它们飘落在地板上。父亲端着斟满的酒杯,朝我走来,犹豫了一下,接着绕开了,避免踩在信上。我觉得这一切都是象征性的,倒人胃口。我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房间处在若明若暗之中。我看见站在窗边的父亲的影子。海水拍击着沙滩。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