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在高原 - 忆阿雅 第五章 绝望和诅咒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
  父亲归来的前夕,园艺场在小果园里加盖了一幢小泥屋,而后就住上了一对新婚的工人。他们算是我们一家的近邻。接着父亲回来了,也就是从这时起,背枪的人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茅屋四周了。深夜里窗户被轻轻弹响了,我吓得心上一抖。有一次我悄悄开了门,转到屋后一看,见一个背枪的黑汉正在那儿打盹儿,他手上的烟还没有熄灭呢。我又蹑手蹑脚地退走了。我告诉妈妈看到了什么,妈妈理了理头发没有做声。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阿雅的孩子们长大了,它们当中的两个已经长得像它一模一样了。不过它们的毛色更鲜亮,神气也更足。阿雅见到我就跑过来。它的孩子在一块儿打闹,它却变得出奇的安静。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只有我们俩知道全部的历史。我知道阿雅是怎么来到了这座小院、它的故事、那个雄阿雅的死亡……可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它为什么还不逃走呢?为什么不带着这些孩子永远地离去呢?
  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谜。
  只是过了许多天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狡猾的卢叔差不多总是把一个小阿雅关在笼子里;笼子下面是一个洞穴,洞口上就罩着一个铁笼。我明白了,原来做母亲的不愿抛弃任何一个孩子……

  就在我发现那个秘密不久,有一天妈妈把我叫到一棵大树底下,说要跟我商量一件大事。
  我以为又是逃学的事,因为我已经好多天未能上学了——父亲的归来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屈辱,这一切已经让我在学校里无法忍受;我开始逃学,开始一次次撒谎,只为了不让妈妈失望——再后来我惟一喜爱的老师也失踪了,于是我就再也不到学校去了。我重新回到了丛林,而且准备永远这样游荡下去,永远也不再回到学校——那里变成了最令人恐惧的地方。这些最黑暗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无比可怕的事情,它既让我羞于启齿,又让我终生难忘。这就是我神差鬼使地游荡着,挨近了果园里的一座草寮。从那里面突然伸出了一只戴黄色套袖的手,只一下就把我抓住了……草寮里铺了柔软的干草,那种特异的气味让我头晕目眩。
  可妈妈在大树下跟我谈的是远比这些还要可怕、还要沉重一万倍的事情。
  我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听不下去了,后来干脆捂着耳朵跑开了。我跑啊跑啊,一口气跑到荒滩上,拼命地在林子里奔逃,就像要把强附在身上的什么东西甩掉一样。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动物,四肢着地飞快往前……我的前爪太短了,这有点儿像阿雅。我学着动物爬树,我看见那些动物在树干上是怎样爬上爬下的,这会儿也像它们一样。有一次我试着从一个枝桠弹到另一个枝桠上,结果失败了。我的后背、脸上,到处都划上了血口。火辣辣的疼痛让我忍受不住,我不得不缓慢地往回挪动。

  我走到了卢叔的小院,忍不住又走了进去。他正在后院干什么,发出了嗯嗯的屏气声。我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后院。
  天哪,我马上看到了一个恐怖的场景——一只刚刚被剥制下来的阿雅的毛皮,一个低头做着这一切、手上沾血的人……
  我吓坏了,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口气跑回了家。
  我呼呼喘息,见到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想好了,我听你的话,我走了……”
  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那个老头——也就是我的父亲,到底用什么办法蒙骗了妈妈?他们又用什么办法瞒过了我的眼睛,偷偷做了一件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原来他们很早就在合计一个阴谋,在想方设法把我送走。为这个,他们暗暗地找人联络,花费了多少心思。结果真的成了,他们要把我送出这片林子,送到南部那片大山里去。他们甚至通过一个尖下巴的人给我找了一个“义父”!那个“义父”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他们只叫他“老孟”——多么可怕啊,这一切都是极其秘密地进行的,不仅瞒过了我,也瞒过了那些背枪的人。妈妈说那是一个心慈面软的山里老人,他要收下你做儿子。因为他是一个孤老头子,一辈子没有娶过亲,或者娶过又死掉了……

  我当时大声喊道:“不,我不当什么‘老孟’的儿子,我只是这里的儿子!”
  妈妈说:“你心里明白就行,不过你还是要走。你如果在这个小茅屋里,不等你长大长壮——也许就是明年吧,又会像你父亲一样被送到南山,再不……那时你就什么指望都没有了。趁着你还小,蹄子还轻快,能跑就快跑吧,跑吧,自己逃出去吧……到那边你可不要忘记接上读书,不要忘记……”
  这天晚上妈妈最后一遍叮嘱,我含泪点头。不过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可以走,我可以踏着父亲的足迹一直走到那座山里,但我不会去找什么“老孟”,更不会去给一个陌生的人做儿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