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偶发空缺 - 第七部 济贫…… 第一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3.5旨在救济穷人的礼物……具有慈善性质,即使它恰好也顺便惠及了富人……
  ——查尔斯·阿诺德-贝克
  《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
  救护车的警报声呼啸着穿过死气沉沉的帕格镇已是近三周前的事了。四月一个晴朗的上午,雪莉·莫里森独自站在她的卧室里,斜着眼睛打量穿衣镜中的自己。去西南综合医院已经成了每日惯例。出发之前,她最后一次整理仪容。她的腰带比两周前松了一扣,银色的短发需要修剪,对着射入屋内的强光摆出的一脸苦相完全就是她目前心情的写照。
  过去的一年中,雪莉一直在病房中走动,推着图书室的小推车,给病人送去写字板和鲜花。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变成那些坐在床边、形容憔悴的妇人,生活被拖离轨道,丈夫落魄而虚弱。霍华德不像七年之前那样迅速复原。他还连在嘟嘟作响的机器上,离群而脆弱,脸色可怕,凡事都要依赖别人。有时,她会假装需要上厕所来逃避他哀怨的眼神。
  迈尔斯陪她来医院时,她会让儿子全权负责跟霍华德说话,而他也会欣然承担,絮絮叨叨地向父亲报告帕格镇的各色新闻。有高大的迈尔斯陪她走在阴冷的过道里,她会感觉好得多——既得到更多保护,也更受重视。迈尔斯会亲切地跟护士们交谈,上下车时伸手搀扶她,让她重新感觉自己是个珍贵的人儿,值得被关怀被呵护。可是迈尔斯无法每天到医院来,更让雪莉极为愤慨的是,他会时不时授权萨曼莎来陪她。对她来说,儿子和儿媳的陪伴根本不是一回事,虽然萨曼莎是为数不多能让霍华德青紫而空洞的脸上露出微笑的人之一。
  似乎也没有人意识到家里有多么冷清。当医生通知家属说霍华德的复原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雪莉本来希望迈尔斯会让她住到他们教堂街上大房子的客房里,或是能时不时地在老房子里住住。然而没有:她被独自留下,孤单单的,除了帕特和梅莉过来探视的那难挨的三天之外。
  在无法入睡的寂静长夜里,她会不自觉地一遍遍对自己说:我不会真的下手的。我从来就没打算真的下手。我只是不安。我不会真的那么做的。
  她把安德鲁的肾上腺素埋在了花园里鸟食台下松软的土里,像具小小的尸体。可她并不喜欢知道它就在那里的感觉。她打算在垃圾车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再把它挖出来,偷偷扔进邻居的垃圾桶。
  霍华德没有向她或是任何人提起针筒的事,也没有问她当时为什么见了他就跑。

  雪莉从对某些人无休止的指责中得到了安慰。在她看来,那些人直接导致了灾难降临到她的家庭。铁石心肠、拒绝为霍华德诊病的帕明德·贾瓦德自然首当其冲。接下来是那两个年轻人,正是由于他们毫无责任毫无廉耻的行为,才分散了急救力量,否则救护车就能早点到达。
  第二条指控或许有点站不住脚,但贬低斯图尔特·沃尔和克里斯塔尔·威登已成为令人心情愉快的新风尚,而且雪莉在跟她交往密切的人中找到了许多热心听众。况且,已有风声传出,沃尔家的男孩正是巴里·菲尔布拉泽的鬼魂。他已经向父母承认过了,之后他们给受害者一一打了电话致歉。鬼魂的真实身份迅速在更广的范围内扩散,再加上他对一个三岁孩子的溺水身亡负有共同责任,两者合一,使得对斯图尔特·沃尔的谴责既是乐趣,也是责任。
  雪莉的抨击比谁都要猛烈。她每一句残暴的痛斥都是对鬼魂曾经怀抱的亲近和憧憬之情的弃绝,也是对那最后一个迄今无人承认看到过的可怕帖子的否认。沃尔家还没有打电话向雪莉道歉,但她时刻准备着,只要男孩向他的父母提起,或是有任何人说到,她就会给斯图尔特本就大厦将倾的名誉来上最后一击。
  “哦是的,我和霍华德知道这件事。”她准备好的说辞是这样的,而且要带着冰冷与高傲。“我相信他是在震惊之下才心脏病发作的。”
  她甚至真的在厨房里大声演练了这两句话。
  至于斯图尔特·沃尔是否真的知道她的丈夫和莫琳之间有什么这个问题,雪莉已经不那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了,因为霍华德现在根本无法再以那种方式让她蒙羞,或许永远都不行了,而且,也没有人说闲话。在那些不可避免要与霍华德独处的时刻,她僵持的静默还涂抹着几分双方均感觉得到的幽怨之色,但起码她已能够以三周之前决计无法想象的平静来面对他长得出人意料、必须住院的康复期了。
  门铃响了,雪莉急忙跑去开门。莫琳站在门口,愚蠢的高跟鞋让她有些跛脚,亮蓝色的裙子看上去花枝招展的。
  “嗨,亲爱的,快进来,”雪莉说,“我去拿包皮。”
  哪怕是跟莫琳同去医院也好过独自前往。虽然霍华德不说话,莫琳也丝毫不受影响,依然乌鸦般聒噪个不停。每当这种时候,雪莉就会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露出她波斯猫般矜持高雅的微笑,放松心思。不管怎样,雪莉暂时接管了霍华德的生意,她已经找到了足够多的途径来化解心中的怨气,比如反驳莫琳的每一个决定,那就像是把巴掌狠狠地扇在那女人的脸上。

  “你知道路那头发生了什么吗?”莫琳问,“在圣弥格尔?威登家两个孩子的葬礼。”
  “在这里?”雪莉震惊得无以复加。
  “据说大家募捐了。”莫琳一肚子的闲言碎语、小道消息,都是雪莉因为无休无止地跑医院而错过的。“别问我是谁。反正,我不认为那家人会想在河边举行葬礼,你说呢?”
  (那个满口脏话的邋遢孩子,本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除了他的妈妈和姐姐,也没有任何人喜欢他。死亡使他在帕格镇人的集体意识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被所有的人描述成一个溺水的宝贝儿,一个小天使,纯洁和温柔得让任何人都会带着爱意和怜悯拥抱他,如果他们救起了他的话。
  然而,针筒和火苗丝毫没有扭转克里斯塔尔的声誉,相反,它们把她永远地钉在了老帕格镇的耻辱柱上,一个毫无灵魂的人,为了寻刺激——这是老人们习惯说的话——而罔顾一个无辜孩子的性命。)
  雪莉穿上外套。
  “你知道吗,我那天竟然看到他们了。”她说着略微红了脸,“那小男孩站在一丛灌木前哭,克里斯塔尔·威登和斯图尔特·沃尔在另一丛——”
  “你真的看到了?他们真的……”莫琳急切地问。
  “哦是的,”雪莉说,“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我看到小男孩时,他就在河边。再走两步就要掉下去了。”
  莫琳表情中的某些意味刺痛了她。
  “我当时正在赶时间。”雪莉粗暴地说,“霍华德说他不舒服,我十分担心。我根本不想出门的,但迈尔斯和萨曼莎把莱克西送过来了——恕我直言,我猜他们俩吵架了——然后莱克西想去咖啡馆——我的心思完全放在家里的事上,满脑子都是,我必须回到霍华德身边去……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看见了什么。”雪莉的脸涨得比任何时候都红。紧接着,她又回到了自己最爱的话题。“最可怕的是,要是克里斯塔尔·威登不是只顾自己在草丛里找乐子,而让那孩子到处乱跑的话,救护车就能到得早很多。因为,你知道,同时出了两件事……造成混乱——”
  “是的。”莫琳赶紧打断她,因为接下来的台词她早就听过了。她们出了门,朝雪莉的车走去。“要知道,我真的无法想象他们要在帕格镇举行葬礼……”
  她想向雪莉建议,去医院的路上往教堂兜一下——她想看看威登一家人凑到一块儿出现是什么样子,或许还能瞟到一眼那个吸毒堕落的当妈的——只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在我看来,倒是有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雪莉。”车开上旁道时,她说,“丛地差不多就算划走了。霍华德一定很欣慰。哪怕他短期内无法出席议会,他也把这件事做成了。”
  安德鲁·普莱斯飞快地蹬着车,冲下山顶小屋。太阳暖暖地晒在他的背上,风吹起了他的头发。一周前的乌青眼圈已经变成了黄绿色,看起来甚至比他之前眼都睁不开地出现在学校里的样子更糟,虽说比那时的惨状还狼狈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师问起来的时候,安德鲁就说是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弄伤的。
  现在是复活节假期。昨天晚上,盖亚给安德鲁发短信,问他第二天去不去参加克里斯塔尔的葬礼,他立刻就回复说“去”。经过再三斟酌之后,他穿上了最干净的一条牛仔裤和一件深灰色的衬衫,因为他没有西装。
  他不是十分清楚盖亚为何要参加葬礼,除非是为了跟苏克文达·贾瓦德做伴。自从确定要跟母亲一起回伦敦之后,她似乎比以前更黏着苏克文达了。
  “妈妈说她根本就不该来帕格镇。”三个人坐在报刊亭旁的矮墙上吃午餐时,盖亚高兴地告诉安德鲁和苏克文达,“她知道加文是个混蛋。”
  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安德鲁,并告诉他,等她去雷丁看望父亲时,他们可以一起出去,甚至还无意中提到,若他来伦敦,会带他去自己最喜欢的那些地方。她像复员的士兵般慷慨地广施恩泽,这些轻易做出的许诺为安德鲁自己的离别镀上了一层金。有人向父母提出要买山顶小屋后,他带着至少与伤感同等的兴奋迎接了这个消息。
  拐向教堂街的急弯,通常会让他的情绪为之一振,如今却让他心情沉重。他看见人们在墓地里走动,心下琢磨稍后的葬礼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早上第一次,克里斯塔尔·威登不再是以一个抽象的符号出现在他的思绪里。
  他想起了埋在记忆深处的一件往事。那是在圣托马斯小学的操场上,出于纯粹的探究心,肥仔把一颗花生藏在棉花糖里给了他……直到现在,他还记得那种喉咙火烧火燎、逐渐就无法呼吸了的感觉。他记得自己想要呼喊却无法发声,膝盖无力地跪在了地上。所有的孩子都围在他身边,漠然而好奇地看着他。然后,克里斯塔尔·威登沙哑的嗓子尖叫起来。
  “安迪·普莱斯过敏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幻夜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昏暗的工厂里,机床的黑影排成一排。那样子让雅也想到夜晚的墓地。不过,老爸要进入的坟墓并没有如此气派。黑影们看上去就像失去了主人的忠实奴仆。它们也许正和雅也怀着同样的心情,静静地迎接这个夜晚。雅也把盛着酒的茶碗送到嘴边。茶碗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正好碰在嘴唇上。喝干后,他叹了口气。旁边伸过一个酒瓶,把酒倒入他的空茶碗里。“以后在各方面都会有困难,但不要气馁,加把劲儿吧。“舅舅俊郎说。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