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青年近卫军 - 《青年近卫军》阅读——第二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四章
  在战争的第一个冬天,父亲去世之后,沃洛佳·奥西摩兴没有在伏罗希洛夫学校念完最后的十年级,却进了克拉斯诺顿煤业联合公司工厂的机械车间去做钳工。他在刘季柯夫的领导下工作。刘季柯夫和他母亲的家庭——雷巴洛夫家很接近,所以对沃洛佳很然悉。沃洛佳在他因为患急性*阑尾炎进医院以前,一直都在车间里工作。
  德国人一来,沃洛佳当然不准备回车间了。但是公布了巴腊柯夫的命令,并且谣传纷纷,说所有逃避回厂的人都要被赶到德国去。在这以后,特别是在刘季柯夫去工作以后,沃洛佳和他的好朋友托里亚·奥尔洛夫之间就开始了几次非常痛心的谈话: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在德国人统治下。去不去上工的问题,对于沃洛佳和托里亚,也像对于所有的苏联人一样,是最难以解决的良心问题之一。去上工——这是至少可以挣得一点糊口之资的最容易的方法,同时又可以避免加到拒绝替德国人工作的苏联人头上的迫害。况且,许多人的经验证明,也可以不干活,只要装出干活的样子就行。但是也像所有的苏联人一样,沃洛佳和托里亚所受的教育首先是:根本不能给敌人工作,无论是多是少都不行;相反地,敌人一来,就应当抛掉工作,用各种方法同敌人进行斗争,做地下工作,参加游击队。但是,这些地下工作者和游击队员在哪里呢?怎么去找到他们?在没有找到他们以前,这一段时间怎样生活和靠什么生活呢?
  沃洛佳病后已经开始走动,他和托里亚两人躺在草原上晒太阳的时候,谈来谈去总是他们生活中的这个主要问题: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一天傍晚,刘季柯夫自己到奥西摩兴家来了。他来的时候,屋子里正住满了德国兵,——不是拚命跟刘西雅纠缠的那个雄赳赳的上等兵带领的那一批,而是第二批,也说不定已经是第三批了,因为奥西摩兴家住的那一区是德军主流必经之地。刘季柯夫像一个有地位的人那样,迈着沉重缓慢的步子走上台阶,脱下便帽,彬彬有礼地向厨房里的兵士问好,然后敲了敲仍旧是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刘西雅和沃洛佳三人合住的那个房间的门。
  “费里普·彼得罗维奇!您来看我们啦?……”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急急跑到他跟前,用她的又干又热的手抓住他的双手。
  在克拉斯诺顿,有些人并不因为刘季柯夫回到工厂工作而谴责他,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就属于这样的人。她非常了解刘季柯夫,甚至认为不需要查明他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刘季柯夫既然这样做,可见是没有别的办法,而且,也许是需要这样做。
  德国人到来之后,刘季柯夫是第一个来探望奥西摩兴家的好友,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的这个猛烈的动作表现出和他见面的全部喜悦。他懂得这一点,心里非常感激她。

  “我是来拖您的儿子去上工的。”他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的表情说,“您跟刘西雅先装装样子陪我们坐一会,然后你们好像有事走出去,我有几句话要跟他谈谈……”他对他们三个笑了笑,他的脸色*马上变得柔和了。
  从他进来的那一瞬间起,沃洛佳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他。沃洛佳在和托里亚的谈话中,曾经不止一次说出他的猜测,他认为刘季柯夫回工厂工作并不是出于迫不得已,更不是由于胆怯,——他不是那样的人!他大概有更深一层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同沃洛佳和托里亚头脑里一再出现的想法相差并不太远。无论如何,对这样一个人,是可以大胆地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他的。
  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和刘西雅刚走出房门,沃洛佳就先开口了。
  “去上工!您说——去上工!我去上工也罢,不去上工也罢,对我反正是一回事;不管我上不上工,我的目的都是一样。我的目的是斗争,无情的斗争。如果我去上工,那也无非是为了打掩护。”沃洛佳说的时候甚至带着几分挑战的口吻。
  他那青年人的勇敢、天真以及因为门外有德国兵而勉强压抑住的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刘季柯夫为他担心,也没有使他感到烦恼和好笑,而是使他想微笑。但是像他这样的人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他连眉毛都没有动一动。
  “很好,”他说,“这些话,你对凡是像我这样进来串门的人都去说吧。你还不如到大街上去,随便碰到什么人都对他说:‘我要去作无情的斗争,我要掩护自己,请你们帮助我吧!’”
  沃洛佳涨红了脸。
  “您又不是随便什么人。”他突然脸色*-阴-沉,说道。
  “我,也许不是,但是如今这种世道,谁也不敢说。”刘季柯夫说。
  沃洛佳懂得,刘季柯夫就要开始教训他了。果然,刘季柯夫开始教训起他来。
  “在这种事情上,轻信是会送命的,——世道不同了。而且俗语说:隔墙有耳。你别以为,他们就那么老实,他们有他们狡猾的地方。”刘季柯夫朝门那边微微点了点头。“嗯,算你走运,我这个人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有任务让所有的人都回厂工作,我来找你也是为了这个。你对你母亲和妹妹就这么说。对这批家伙也这么说,”他又朝门那边点点头。“我们替他们干一阵……”他说完了,就抬起那双严厉的眼睛望着沃洛佳。
  沃洛佳马上一切都明白了,——他的脸色*甚至苍白起来。
  “你所认识的可以信赖的孩子们,有谁留在城里?”刘季柯夫问。

  沃洛佳说出他熟悉的三个人:托里亚·奥尔洛夫、若拉·阿鲁秋仰茨和万尼亚·捷姆奴霍夫。
  “还可以再找到一些人。”他说。
  “先跟你认为完全可靠的那些人建立关系,不过不要大伙一起,应当个别地建立关系。假如你确实相信他们是自己人……”
  “他们是自己人,费里普·彼得罗维奇……”
  “假如你确实相信他们是自己人,”刘季柯夫好像没有听清沃洛佳的话,接下去说,“你就认真地暗示他们,没有可能,问他们同不同意……”
  “他们会同意的,可是他们个个都会问,他应当做什么?”
  “你就回答,自然会给他们任务。至于你,我马上就给你一个任务……”刘季柯夫便把公园里埋着铅字的事告诉了沃洛佳,并且准确地指明地点。“去侦察一下,能不能挖出来。
  不行的话,就向我报告。”
  沃洛佳考虑了一下。刘季柯夫并不催他答复:他知道,沃洛佳不会动摇,只是作为一个严肃的人,正在周密地考虑问题。但是沃洛佳所想的并不是刘季柯夫现在向他提出的事。
  “我要对您完全坦白,”沃洛佳说,“您说,我跟孩子们应当个别地谈,——这我是懂得的。不过即使在个别谈话中,我也应当让他们明白,我是代表什么人说话的……如果我是个人行动,那是一回事;如果我说,我的任务是一个和组织有关系的人派给我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不会说出您的名字,而且也不会有人问,——他们又不是不懂。”沃洛佳这样说是防止刘季柯夫的反驳,但是刘季柯夫并没有反驳,只是听沃洛佳说。“当然,如果我只是以奥西摩兴的身分跟孩子们谈话,他们也会相信我……但是除了我以外,他们还是要去寻找地下组织的关系,因为对他们来说,我又不是权威,他们有的年纪比我大,而且……”沃洛佳本来想说“比我聪明”。“一般地说,他们里面有些人更关心政治,认识更清楚。因此最好告诉他们,我不是个人行动,而是代表组织。这是第一,”沃洛佳说,“第二,为了执行您交给的有关印刷所的任务,需要好几个人。这就更需要向他们解释,这是重大的任务,这个任务是哪里交下来的。这里我也有个问题要问您。我有三个朋友:一个是老朋友——托里亚·奥尔洛夫,另外两个是新朋友,不过从前我对他们就很熟悉,是患难之交。我相信他们就像相信我自己一样,——这就是万尼亚·捷姆奴霍夫和若拉·阿鲁秋仰茨。我能不能把他们找到一块儿,商量一下?”

  刘季柯夫沉默了一会,眼睛望着自己的靴子,然后抬起眼睛望着沃洛佳,微微一笑,但是脸上又露出严峻的表情。
  “好,把这几个孩子找到一块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你是代表什么人行动的,——当然不要说出姓名。”
  沃洛佳勉强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只点了点头。
  “你考虑得非常有道理:应当让每一个自己人了解,在我们的一切工作后面都有党做后盾。”刘季柯夫接下去说,仿佛是在跟自己商量。他那双聪明、严峻的眼睛平静而直率地望进了沃洛佳的内心。“还有,你理解得对,在我们的党组织下面最好有自己的青年小组。老实说,我也是为了这件事来找你的。这一点既然已经谈妥,我就要给你们一个劝告,如果你愿意,也可说是一个命令:没有跟我商量,你们不要采取任何行动,——不然你们可能毁了自己,还要连累我们。要知道,我也不是单独行动的,我也要跟人商量。我要征求我的同志们的意见,也要征求派来领导我们的人的意见,在我们伏罗希洛夫格勒州就有这样的人。你把这些话告诉你的三个好朋友,你们也要互相商量。现在,话好像讲完了,”刘季柯夫笑了笑,站起身来。“你明天来上工吧。”
  “还是后天吧,”沃洛佳笑着说。“可以把托里亚·奥尔洛夫带来吗?”
  “我原来只想鼓动一个人替德国人干活,想不到一下子却弄到两个,”刘季柯夫笑了笑,“带来吧,那再好也没有了!”
  刘季柯夫走到厨房里,跟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刘西雅以及那个德国兵说笑了几句,不多一会便走了。沃洛佳懂得,他现在被吸收参加的秘密活动的事,决不能让亲人知道。但是他很难掩饰那极度的兴奋,不让母亲和妹妹的爱护备至的眼睛看出来。
  沃洛佳开始假装打呵欠,说他明天要早起,总之,他困得要命。叶李莎维塔·阿列克谢耶芙娜一句话也没有问他,这个征兆非常不妙:沃洛佳疑心母亲已经猜到刘季柯夫跟他谈的不止是让他到厂里工作的问题了。刘西雅却开门见山地问道:
  “你们谈了这么久,都谈了些什么?”
  “谈了些什么,谈了些什么!”沃洛佳发火了。“你自己明知道我们谈了些什么。”
  “你去吗?”
  “那有什么办法?”
  “替德国人干活!……”
  刘西雅的声音里带着那样的惊奇和愤慨,使沃洛佳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们替他们干一阵……”他-阴-沉地重述了刘季柯夫的话,接着,对刘西雅望也不望,就动手脱衣服。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