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思无邪 - 惊才绝艳,女中豪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惊才绝艳,女中豪杰
  惊才绝艳,女中豪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鄘风·载驰》
  (上)
  她有母亲的倾国容貌,更加才华横溢;她有娘姨的热情开朗,却没有她的放荡不检。在政治眼光方面,她不像她的母亲,却更像她的姨母一样有眼光,长袖善舞。
  春秋时的女人没有地位,泛化到连具体的名字也没有,然也不似宋明时期那样深受礼教束缚,所以当时的女性是不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的。许穆夫人,是一个奇特的女人。她的青史留名,惊才绝艳,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的爱国和果敢,在历史上留下深重的一笔。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稽的爱国女诗人,《诗经》里就摘录了她的三首诗。就算《泉水》和《竹竿》作者存疑,不能确定是她,《载驰》却明确无误地被证明了是她的作品:“许穆夫人自伤不能救卫之作。”
  如单以作诗的时间而论,她的爱国诗作《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几十年。《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作。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许穆夫人所赋的《载驰》是唯一的一篇。
  她的身世复杂到一言难尽。《列女传》“卷之三·仁智传”云:“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这个说法其实是有误的。更多的说法是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不过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她的辈份说起来很麻烦。前面我说过齐女宣姜,先受聘于太子伋,乃父宣公悦而妻之,生子寿与朔。寿与伋争死,便宜了朔这个阴险小人,宣公死了以后,朔登上王位,为卫惠公,奈何这厮很不得人心,所作所为为宗室大臣所不喜,卫国的大臣贵族们拥护和伋一母所生(应该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后来收为他老婆的那个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这家伙被驱逐出境。后来,朔又借助齐国的强大国力重登王位,但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继位,是为卫懿公。所以如果说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昭伯顽和朔一辈)来论的,如果以许穆夫人的母亲是卫懿公的亲奶奶这一点来论,卫懿公还要比许穆夫人低一辈,得叫许穆夫人姑姑才对。(瞧这辈份乱的!叫人头昏眼花。)
  许穆夫人出生在卫都朝歌,现在河南省北部。对《封神榜》比较熟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商纣王降香,题婬诗亵渎女神的灵山女娲宫,纣王与妲己饮酒作乐,将比干开腹挖心的摘星楼,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继许穆夫人后,朝歌又养育了千古刺客荆轲,旷世奇才鬼谷子,可谓人才济济地灵人杰。

  许穆夫人自幼在卫都朝歌读书习文,在城郊骑马射箭,在淇水边垂钓荡舟。很有她姨母文姜的自由泼辣之风。这些事都不是俺们臆测,在她后来嫁到许国怀念当时生活时写的《竹竿》一诗有所体现。诗云: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成白话就是:
  钓鱼竹竿长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汨汨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肥泉汨汨在边淌。明目浩齿一女郎, 身上环佩响叮当。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着双桨。 顺水漂流到远方,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按照诗中描述的景色,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如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优美景象。
  不同于一般懵懵懂懂、只知期许爱情的待嫁少女,许穆夫人清醒地知道大国之间的婚姻是政治交易。既然注定了此身要以婚姻幸福来殉国,既然嫁谁都是嫁,那自然要嫁到最合适的国家。她像一个清醒的赌者,要拿自身幸福作为筹码去为卫国赢得更大的利益。当时许国和齐国都来求婚,许穆夫人想嫁到齐国去,并不是贪慕虚荣,而是有切实的理由。她对卫君说,“许国遥远弱小,不能支援卫国;齐国是一个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卫国在现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辉市那一带,许国在河南许昌附近,齐在山东),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如果按照许穆夫人的要求,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按现代观点,许穆夫人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她和齐桓公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不过春秋时期并没有禁止这种血缘间的婚配),可惜卫君缺乏远见,最终还是遵循旧约将她嫁到许国。
  许穆夫人让我想起曹雪芹笔下的探春。探春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才高命蹇,多少哀怨,尽在不言中。
  幸好她们都以可能的方式走出去了。然而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就像探春时刻忧心贾府的命运一样,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卫国。这种忧虑也是有原因的,她的哥哥卫懿公是历代昏君中不遑多让的活宝——著名的养鹤专家,一门心思把鹤伺候得舒舒服服,封了好多鹤娘娘、鹤将军等等,整天照顾宠物不理朝政,根本不理民间疾苦,搞得朝臣离心离德,百姓们怨声载道。

  许穆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她这个哥哥是个活宝,要命的是这活宝还掌握着国家大权。许穆夫人又不是个男的,要是公子,说不定一时怒发冲冠,发动政变把懿公赶下台,自己当国君,那倒也干脆的很。她只有在许国忧心如焚。她在《泉水》一诗中写道:“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于之谋。”接着又用两段诗句回忆了出嫁时经过沫水、干成的情景。最后说:“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车出游,以写我忧”。
  《泉水》和《竹竿》表达的都是出嫁的卫国女子思念故国父母而不能回去,十分苦闷的心情,但细微的意旨又有不同。《竹竿》不过是思慕故国的风景人物,以及当年的游钓之处,而《泉水》这首诗则是直伤卫事,且深切地为归卫作筹谋,感情和行为上都是更进一层的。
  正当她忧心忡忡思念故国的时候,卫国果然不出所料地国破君亡了。盖因活宝一门心思都放在养鹤上,北狄(当时太行山附近的北方游牧民族)人趁机前来攻打卫国,狄人入侵时,将士都不听卫懿公的命令,说,你的鹤将军那么好,你叫它们去帮你打仗啊,干吗要找我们?卫懿公只好答应把鹤都杀了,将士才勉强同意出战。卫懿公倒是亲自临战指挥,但甫一交手就被凶悍的北狄人杀死,并被宰了吃得只剩下肝。
  《左传》闵公二年记卫灭后的情况是:“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餽)公乘马,祭服五乘,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这说的是卫灭亡后,结集遗民,进行善后并得到齐国援助的情况,这正是许穆夫人赋《载驰》的历史背景。
  卫人立戴公(许穆夫人同父同母的亲哥哥)于漕邑。不久戴公也死了,卫人又立文公(也是她的亲哥)。得知卫亡,许穆夫人悲痛欲绝,向许穆公提出援助卫国的要求。许国君臣怕得罪狄人,只派了使者到卫国吊唁。一切正应了她当年的预见,许国弱小,不堪依靠。
  (下)
  得知卫国有难,许穆夫人不能坐视不理,她和自己身边随嫁的姬姓姐妹商议,毅然驾车奔卫,共赴国难。可是她胆小的丈夫许穆公怕得罪狄人惹火烧身,不准她去,不惟如此,许君还派了一堆大夫在后面驾车追赶,上演了一出不许老婆回娘家的闹剧。许穆夫人悲愤欲绝,遂写下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载驰》。

  诗歌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马车疾驰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 策马疾行路迢迢,行色匆匆到漕邑。
  大夫追来阻拦我, 使我哀伤又忧愁。虽然大家不赞成,我也不能转回程。
  看来你们无上策,我怎能抛开卫国人 ?即使你们不赞成,我也不能回许国。看来你们无上策,我思念卫国之心更迫切 !
  登上那个高山冈,采集贝母解忧伤。女子从来多忧思,也有道理和主张。许国大夫责难我,既是幼稚又轻狂。
  我马行在郊野上,麦苗蓬勃如水浪,快向大国去求告,依靠何国到何邦,诸位大夫贤君子,请勿责我违礼仪,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让我走一趟。
  许穆夫人在《载驰》诗中,严斥了那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颟顸之辈,连她与许国大夫的争执也历历在目:“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藏,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藏,我思不毖?”许穆夫人叫人激赏的,是她的果断和勇敢,这女子绝不同于一般被驯服成绵羊的女子,也不是空有美貌的绣花枕头。“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更表现了她自信无虞的风范。她有自己正确的主张。但在一群浑人的阻挠下终不得归。那个时代,局限了她作更大的发挥。换到现在,以她的身份见识不是季莫申科,也是赖斯之流。
  庆幸的是,许穆夫人人虽然被许国大夫所阻,她所作的《载驰》却渐渐在诸国间流传开来,文公也采纳了妹妹的意见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三百辆战车三千甲士前往漕邑,帮助卫戴公守城,稳定了局势,使卫国免于灭亡,并资助牛、羊、鸡、豕及建筑材料,帮助卫国建立新都-——楚丘(今滑县卫南坡)。戴公死后,文公励精图治轻徭薄税,布衣帛冠,粗食菜羹,早起晚息,抚安百姓,人称其贤,使卫享国四百年。《鄘风·定之方中》就是记叙卫文公中兴复国的叙事诗。
  卫文公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到晚年军力增长十倍。后又吞灭邢国(今山东聊城),国势复兴。卫成公六年(前629),卫为避狄人侵扰,再迁帝丘(今濮阳南),经百余年休养生息,重又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进入战国,卫遭到赵的不断蚕食,国土日削,政治上也愈加腐败,但卫的灭亡将破坏赵、魏间的均势,所以魏国攻赵救卫,使卫侥幸保存下来,成了魏国的附庸。秦王政六年(前241),秦攻魏,占领濮阳一带设置东郡。卫国遂迁徙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转受秦的保护。秦二世元年(前209),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至此方亡。
  秦王扫六合,六国纷纷覆灭,羼小的卫居然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成为最后灭亡的周代封国。历史如此优待,九泉之下的许穆夫人也应该感到欣慰了。
  -19-
  惊才绝艳,女中豪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