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舞舞舞 - 第29节---(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雨上身穿一件粗棉布半袖衫,下身是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裤。没有化妆,头发也像刚刚睡醒似的乱蓬蓬一团。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透露出一种不妨称之为高傲脱俗的气质,一如在札幌那家宾馆餐厅见面之时。她一进屋,人们无不切实感觉到她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无须由人介绍,亦无须自我表白,纯属瞬间之感。
  雨一声不响地径直走到雪跟前,把手指伸进女儿的头发,搔得蓬蓬松松,然后将鼻子贴在女儿太阳穴上。雪虽不显得很感兴趣,但并未拒绝。只是摇了两三下头,把头发恢复到原来垂直披下的形状,眼睛冷静地看着博古架上的花瓶。但这种冷静完全不同于和父亲相见时表现出的彻头彻尾的冷漠。从她细小的举止,可以一闪窥见其感情上不甚自然的起伏摇摆。这母女之间确乎像有某种心的交流。
  雨与雪。的确有些滑稽,的确别出心裁,如牧村所言,简直是天气预报。要是再生一个孩子,又该叫什么名字呢?
  雨与雪一句话也没说,既无“身体好吗”,又无“怎么样”。母亲仅仅是把女儿的头发弄乱,把鼻子挨住对方的太阳穴。之后,雨走到我这边,在我身旁坐下,从衬衫口袋里掏出一盒“沙龙”,擦火柴点燃一支。诗人不知从哪里找来烟灰缸,手势优雅地通一声放在茶几上,俨然将一行绝妙的装饰性诗句插入恰到好处的位置。雨将火柴杆投进去,吐了口烟,抽了下鼻了。
  “对不起,工作脱不开手。”雨说,“我就这种性格,干就干到底,中间停不下来。”

  诗人为雨拿来啤酒和玻璃杯。又用一只手巧妙地拉开易拉环,倒进杯子。雨等泡沫消失后,一口喝了半杯。
  “在夏威夷,能呆到什么时候?”雨问我。
  “不清楚,”我说,“还没定。不过也就是一周左右吧。眼下休假,完了必须回国开始工作的……”
  “多住些日子就好了,好地方。”
  “好地方倒是好地方。”乖乖,她根本没听我说什么。
  “饭吃了?”
  “路上吃了三明治。”
  “我们怎么办,午饭?”雨转问诗人。
  “我记得我们大约在1小时之前做细面条吃来着。”诗人慢条斯理地回答,“1小时前也就是12点15分,普通人大概称之为午饭,一般说来。”
  “是吗?”雨神色茫然。
  “是的。”诗人断言,然后转向我,吟吟笑道,“她工作起来一入迷,现实中的一切就统统给她忘到了脑后。比如吃没吃饭,工作前在哪里做了什么,一古脑儿忘光,大脑一片空白,注意力高度集中。”
  我不由心想:这与其说是注意力集中,莫如说是属于精神病范畴的症状——当然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沙发上彬彬有礼地默默微笑。
  雨用空漠的目光打量着啤酒杯,许久才恍然大悟似的拿在手上喝了一口。“喂喂,那个且不管,反正肚子饿了。我们是没吃早饭的嘛!”
  “我说,不是我一味指责你的不是,如果准确地叙述事实的话,那么你在早上7点半是吃了一个大烤面包皮和一串葡萄以及一杯酸牛奶的。”狄克解释道,“而且你还说真好吃来着,说好吃的早餐是人生主要乐趣之一。”

  “是那样的吗?”雨搔了搔鼻侧,接着又用空漠的目光往上看着,思索良久,活像希区柯克电影里的场面。于是我渐渐分辨不出孰真孰伪,判断不出何为正常何为错乱。
  “反正我肚子饿得厉害。”雨说,“吃点也并不碍事吧?”
  “当然不碍事。”诗人笑道,“那是你的肚子,而不是我的。想吃尽管吃就是。有食欲毕竟是好事。你总是这样:工作一顺手食欲就上来。做个三明治好吗?”
  “谢谢。还有,同时再拿一瓶啤酒来可好?”
  “Certainly①”说罢,消失在厨房里。
  ①Certainly:当然、好的
  “你,午饭吃了?”雨问我。
  “刚才在路上吃了三明治。”我重复道。
  “雪呢?”
  雪说不要。倒也干脆。
  “狄克是在东京遇到的。”雨在沙发上盘起腿,看着我的脸说,但我觉得似乎是解释给雪听的。“他劝我去加德满都,说那里能激发灵感。加德满都,是个好去处。狄克是在越南搞成独臂的,给地雷炸掉了。是重型地雷,人一踩上去就被掀到空中,在空中爆炸,轰隆隆。旁边人踩的,他赔了只胳膊。他是诗人,日语不错吧?我们在加德满都住了些天,随后来到夏威夷。在加德满都呆上一段时间就不再想到热地方去了。这房子是狄克找的,是他朋友的别墅。我们把客用浴室改成暗室。嗯,好地方。”
  如此说罢,她长长吸了口气,伸了个懒腰,意思像是说该说的已全部说完。午后的沉默很是滞重,窗外强烈的光粒子犹如尘埃一般闪闪漂浮,并兴之所至地移行开去。如猿人头骨似的白云仍以一成不变的姿态悬在水平线上,依然显得那么执迷不悟。雨那支香烟放在烟灰缸里后几乎再没动过,已燃烧殆尽。

  我想道:狄克是怎样以一只胳膊做三明治的呢?又是怎样切面包皮的呢?用右手拿刀,当然是右手。那么面包皮该怎样按呢?莫不是用脚什么的?我无法想像。抑或是押上一个好韵而使得面包皮自动自觉地裂开不成?他为什么不安一只假臂呢?
  过不多会,诗人端着一个盘子出现了,盘子上十分高雅地摆着三明治。里面夹的是黄瓜和火腿,都切得非常之细,甚至还有橄榄,一派英国样式。看上去十分可口。我不禁惊叹,居然切得这般漂亮。他打开啤酒,倒入杯子。
  “谢谢,狄克。”雨说,然后转向我,“他做菜相当拿手。”
  “假如举行以独臂诗人为参加对象的做菜比赛,我绝对第一名。”诗人闭起一只眼睛对我说。
  雨劝我尝尝,我便拿起一块。果然甚是可口,仿佛有一种诗趣。材料新鲜,手艺高超,音韵准确。“好吃!”我说。但惟有面包皮如何切这点想不明白。很想问,当然问不得的。
  狄克像是个勤快人。雨吃三明治的时间里,他又去厨房为大家煮了咖啡。咖啡也煮得出色。
  “喂,我说,”雨问我,“你和雪在一起没有什么?”
  我全然不能理解这句问话的含义。便问没有什么指的是什么。
  “当然指音乐,流行音乐。你不感到痛苦?”
  “倒也不怎么痛苦。”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