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午夜凶铃 - 第四卷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包括山村贞子在内,在1965年入团的练习生一共有8名。”
  有马真一面翻阅履历表,一面说道。
  “我可以看看吗?”
  “请便。”
  吉野压抑住焦躁的情绪,抽出山村贞子的履历表。
  只见履历表上贴着两张相片,一张是胸部以上的大头照,另一张则是全身照,他对着照片瞪大眼睛说:
  “内村不是说……山村贞子是一个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的女人吗?”
  吉野的思绪陷入一片混乱。先前他根据有马真说的话所想像出来的山村贞子,与眼前照片中的女人简直有天壤之别。
  他无法置信地喊道:
  “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别开玩笑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过比她漂亮的脸孔呢!”
  吉野对自己为什么不说“漂亮的女人”,反而用“漂亮的脸孔”来描述山村贞子感到讶异。
  照片上的脸孔确实几近完美,可是却欠缺女人柔媚的感觉。可是再看看她的全身照,她的腰际和脚踝十分纤细、小巧,全身散发出十足的女人味。
  为什么经过25年的光阴,她留给别人的印象竟是“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是“感觉很差的女人”呢?
  就常理来说,任何人都应该会说她是个“美丽而端庄的女人”才对啊!
  吉野不禁对眼前这张散发出“令人不舒服”气息的脸孔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9
  10月17日星期三
  吉野站在参拜道和青山路的交叉口,再度拿出笔记本确认上面记载的住址——“南青山6—1杉山庄”,这是25年前山村贞子住的地方。
  吉野绕过转角,前方根津美术馆的旁边正是6—1号。
  然而吉野担心的事情果真发生了,原本应该是杉山庄的地方,如今竟然耸立着一栋豪华壮观的红砖公寓。
  (要追踪一个女人25年前的行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嘛!)
  吉野只查到4名与山村贞子同期入团的练习生的联络处,如果他们对山村贞子的行踪也一无所知,那么所有线索便到此为止了。
  吉野看看手表,已经过了上午11点。
  他转身跑进附近的文具店,将他截至目前为止所查到的资料传真到伊豆大岛的通讯部给浅川。
  同一时间,浅川和龙司正在早津家等候进一步的消息。
  “喂,浅川,你镇静一点儿!”
  浅川焦躁不安地四处走动,龙司朝着他的背怒斥道:
  “急有什么用?”
  收音机播放着台风情报,好似故意挑起浅川的不安情绪似的。
  21号台风目前位于御前崎的南海上约150公里处,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朝东北偏北方向前进。

  如果继续维持这种情形,台风应该会在今天傍晚抵达大岛的南方海面,海空交通恐怕得等到明天——星期四才能恢复正常。
  “星期四!”
  浅川的脑袋里好像有一盆煮沸的开水不停地翻腾。
  (明天晚上10点是我的死期啊!这个烂台风要不就赶快通过,否则就转变成热带低气压,赶快消失吧!)
  “岛上的船和飞机到底什么时候才恢复通行?”
  浅川不知道该将满腹的怒气往何处宣泄,没有任何形容词可以确切描述他现在的懊恼情绪。
  (我不应该来这种地方的!真要追究这整件事情的起因,那得追溯到哪一个部分呢?
  我不应该看那卷录像带?不应该对大石智子和岩田秀一的死亡产生疑问?还是不应该在那个地方拦出租车?)
  “喂!叫你镇定一点儿你听不懂吗?你对早津先生抱怨有什么用呢?”
  龙司体谅地握住浅川的手臂。
  “或许我们得在这个岛上进行咒文交代的事啊!那4个小鬼头为什么没有照着咒文去做,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钱来这边。你说,这不是很有可能吗?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这样心情就比较平静了。”
  “那也得等知道咒文再说。”
  浅川用力拂开龙司的手。
  早津和他的妻子——富子看到两个老大不小的男人为了莫名其妙的“咒文”在争吵,不禁诧异地对看着。
  但是看在浅川眼里,却觉得他们在窃笑。
  “有什么好笑的?”
  浅川没好气地逼近他们质问道。
  龙司见状,赶紧拉住他的手。
  “别这样,你这样慌乱也于事无补。”
  心肠软的早津感受到浅川异样的焦躁情绪,不禁觉得台风造成的交通阻碍仿佛是自己应负的责任,因此在心中祈祷浅川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调查工作有进展吗?”
  早津沉稳地问道,他希望借此让浅川的情绪稳定下来。
  “嗯,还好。”
  “山村志津子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朋友就住在不远的地方,要不要找他来问问看?由于台风来袭,源先生没办法出海捕鱼,我想他一定很高兴有伴聊天。”
  早津想给浅川一个采访的对象,多多少少可以消除他焦躁的情绪。
  “他快要70岁了,我不知道他提供的讯息能不能让你们满意,不过总比坐在这里干等好吧!”
  “哦……”
  早津不等浅川回答,回头对着在厨房的妻子说:
  “喂,帮我打个电话给源先生,请他立刻过来一趟。”

  早津说的没错,源次一抵达,便高兴地谈论起山村志津子的事情。
  源次比志津子大3岁,今年68岁,是志津子青梅竹马的朋友,同时也是志津子的初恋情人。
  不知道是因为跟人交谈而使得记忆更加清晰,还是因为有听众而形成一种刺激,过往的记忆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对源次而言,谈论志津子的事情等于在诉说自己的青春时代。从他时而语意模糊,时而泪眼婆娑地谈着志津子的事情,浅川和龙司知道了她的另一面。
  但他们知道不能将源次说的话全部当真,一方面回忆容易被人美化,对男人而言,初恋情人是很特别的,她们跟其他女人不一样;另一方面,这已经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源次有可能将志津子与其他女人的印象混在一起。
  源次说起话来口齿不清,又喜欢拐弯抹角,浅川不禁开始感到厌烦。
  当源次娓娓道出:
  “志津子之所以改变,大概是因为那个石像的缘故。有一次,她从海里捡起一个修行者的石像……那是在一个满月的夜里……”
  浅川和龙司听到这里,顿时被勾起高度的兴趣。
  根据源次所说,山村志津子身上具有的神奇力量跟这件事有关。捡到石像的晚上,源次就在她的身边,那是昭和二十一年夏天快结束的某个夜里,当时志津子21岁,源次24岁。
  当时暑气肆虐,到了晚上仍认人觉得燠热难当。在这么炎热的夜里,源次坐在走廊上,静静地观赏海面上映照出来的夜空景象。
  这时,志津子忽然打破四周的寂静,跑上他家前面的坡道,站在他面前说:
  “阿源,把船划出来,我们去钓鱼。”
  她一边说,一边拉扯源次的袖子。
  源次问她理由,志津子只说:
  “错过这么美的夜晚,未免太可惜了。”
  源次仍旧愣愣地望着这个岛上最漂亮的女孩子。
  “不要像个傻瓜一样,快一点儿!”
  志津子说着便拉住源次的衣领,强迫他站起来。
  源次平常总是乖乖听志津子的话,让她耍得团团转,这一回却反问道:
  “你说要钓鱼……到底要钓什么鱼?”
  志津子望着海面,若无其事地说:
  “修行者的石像。”
  “修行者的……”
  接着,志津子无限憾恨地说出当天中午左右,美军士兵已经将修行者的石像丢到海里去了。
  位于东边海岸中段的修行者海滩上,有一个小洞穴叫修行者洞窟,里头安放着一尊公元699年漂流到此地的修行者石像,名叫役小角。

  据说役小角天生博学多闻,经过努力修行之后,他学会了咒术、仙术,可以自由操控鬼神。
  可是,役小角所展现的预知能力让那些掌握文武大权的权力者大为惊恐,遂以蛊惑世人的罪名,将他流放到伊豆大岛,这是距今约1300年前发生的事情。
  役小角在海边的洞窟里修行,教导岛上的居民农业和渔业技术,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后来他被赦免,又回到本土开设道场。
  他定居大岛的时间大约有3年,留下了他曾穿着铁鞋飞到富士山的传说。
  岛上的居民都非常景仰他,于是修行者洞窟成为最受重视的灵场,每年6月15日还会举行“修行者祭”。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军将供奉于修行者洞窟内的役小角石像丢到海中。
  十分虔诚的信仰着役小角的志津子躲在蚯蚓鼻的岩石暗处,当美国海军巡逻艇将石像丢进海里时,她便将石像落海的位置牢牢记在脑中。
  源次听到志津子要去钓的竟是修行者的石像,不禁怀疑自己有没有听错。他对自己捕鱼的技巧相当有自信,可是却从来没有钓过石像。
  他之所以无法立刻拒绝志津子,主要是因为在这么美丽的月夜里能够跟志津子单独出海,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源次想利用这个机会讨好志津子,便将船划到海上。
  他们在修行者海滩和蚯蚓鼻两处点起火堆做记号,然后开始往海面上划去。
  他们两人对这一带海域很熟悉,像海水深度有多少,这一带有什么样的鱼群,他们都相当清楚。
  当天晚上月光皎洁,不过一潜进水里,月光根本照不到水面下的事物,源次不知道志津子打算用什么方法找到石像。
  他一面划桨,一面询问她。
  但志津子不回答,一个劲儿目测海边燃烧的火光,确认自己的位置。
  船划出数百米之后,志津子大叫道:
  “在这里停住。”
  她靠上船头,将脸凑近水面,往漆黑的海里探视,然后命令源次说:
  “把脸转过去。”
  源次知道志津子接下来想做什么,一颗心不禁猛烈地跳动起来。
  志津子站起来脱下白点花纹的衣服,衣服滑过肌肤发出声音,更加撩起源次的想像力,他觉得呼吸愈来愈困难了。
  接着,源次的背后响起志津子跳进水里的声音,水珠溅在肩上,他倏地回头一看。
  只见志津子用布巾束起黑色长发,嘴里衔着细绳子,然后深深吸了两口气,整个人潜入海底。
或许您还会喜欢: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