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十章 尾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就要结束我的故事了,但对许多仍悬而未决的争议问题,自己却没有什么高见,为此我不能不感到遗憾。在某方面,我当然会引起争论。我的本行是思辨哲学,对比较生理学知之甚少,仅局限于一两本书。不过在我看来,卡弗对火星人迅速死去的原因的解释言之有理,几乎可被视为一种定论。我自己的叙述就借用了他的观点。
  战争结束后对所有火星人尸体进行了解剖检验,除了已知的一些地球生物外,在他们体
  内没有发现病菌。另外,火星人的同伴死后,他们一具尸体也没有掩埋,他们滥杀了那么多生灵,也没有掩埋,这表明他们对腐烂过程完全无知。然而,这尽管有充分根据,却绝非已得到证实的定论。
  火星人借以进行毁灭性打击的“黑烟”,其成分也无从知晓,还有那“热光”发生器也依然是个谜。由于伊宁和南肯辛顿实验室遭受可怕的灾难,因而化学分析专家们不愿意对“热光”发生器做进一步的研究。对黑烟灰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种尚不知道的元素,这种元素带有一组亮丽的三条绿线,它可能是与氩气结合,形成一种化合物,瞬间就对血液里某种成分产生致命的危害。不过,本故事的一般读者对这些未经证明的推论并不怎么感兴趣。谢泼顿被摧毁后顺着泰晤士河漂下的褐色浮渣,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化验,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火星人尸体大都被野狗咬得残缺不全了,对其残体进行解剖的结果,我已经叙述过了。然而,自然博物馆里用酒精泡着几乎完整的火星人尸体标本,蔚为壮观,还挂着无数火星人体图,无人不晓。至于火星人的生理结构,那就纯属科学家的专业范围了。

  有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那就是火星人还可能发动另一场侵略战争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火星处于合两个天体靠得最近时的轮廓。状态,但我本人预测,每当火星回到冲状态时,火星人就可能再次铤而走险。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有所准备。依我之见,我们可以测定火星上发射圆筒的大炮位置,随时监视火星的这部分,从而预测下次攻击的地点。
  这样,下次发射到地球的圆筒尚未冷却下来,让火星人爬出来之前,它就可能被炸药或炮弹炸毁,再不然圆筒刚刚旋开,里面的火星人就被枪炮击毙。在我看来,火星人第一次奇袭以失败告终,这表明他们失去了优势。对此也许他们自己也有同感。
  莱辛推测火星人已经在金星成功登陆,他的推理十分精彩。七个月前,金星和火星与太阳形成直线;也就是说,从金星上观察,火星处于相反方向。结果是,这颗内行星内行星:指靠近太阳的金星、水星、地球或火星。此处指金星。黑暗的那部分出现了一条亮丽的奇异曲线,并且几乎同时在一张盘形火星照片上也发现了一条类似弯弯曲曲的淡黑色线。如要充分了解这两根线条彼此惊人的相似之处,则需要看一看它们的外观图。
  不管我们会不会再次遭到侵略,这些事件都必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我们已经知道了,再也不能将地球看作一个四面有围墙的世外桃源、一个人类生存的安乐窝;我们无法预料,突然从天而降的是天使还是恶魔。从宏观宇宙角度来看,这次火星入侵对人类最终并非不是因祸得福;它打碎了我们人类夜郎自大的宁静心态,而这种心态正是衰落的根源;它给人类科学带来了极为丰厚的礼物,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公共福利观念。火星人在浩瀚宇宙的另一方观察了他们先驱者的命运,从中吸取了教训,也许在金星上找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安营扎寨。不管怎样,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要密切监视那颗盘状火星,不可有丝毫的松懈,而且天空中那些火红的飞镖即流星,坠落时都不可避免会给人类的子孙后代带来不祥之兆。

  这场星球大战对人类视野的开阔是不可估量的。在圆筒降落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除了我们这颗小小的星球表面之外,茫茫的宇宙深渊没有生命存在。现在,我们看得远些了。如果火星人能到达金星,那就没有理由认为人类办不到,太阳的缓慢冷却最终必定会致使地球不宜于万物生存,到那时候,发轫于地球的生命之线也许会伸出去,套住我们邻近的星球。
  我幻想,生命将从太阳系这个小小的发源地缓慢地扩展,最终将遍布没有生命的茫茫恒星太空,这个幻想既蒙眬又奇妙,但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另一方面,火星人的毁灭也许只是迟早问题。也许,对他们而不是对我们而言,未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我得承认,劫后余生,我一直心有余悸,阴影挥之不去。我坐在书房里,就着灯光写文章,有时突然看见脚下山谷弥合,火焰奔腾,觉得我四周房子里空荡荒凉。我出门来到拜佛

  里特路上,车辆从我身旁经过,一辆小马车坐着一位年轻的屠夫,一辆公共马车满载乘客,一个工人骑着自行车,孩子们走路上学去,突然间,他们全都变得模糊、虚幻起来,我又同炮兵一道,仓皇穿过酷热、沉寂的大地。一天夜里,我看见黑烟灰抹黑了静悄悄的街道,面目全非的尸体裹在黑灰里;他们猛然站在我面前,躯体残缺不全,被狗啃咬过。他们语无伦次地唠叨,脸色愈来愈惨白,相貌愈来愈凶恶、丑陋,最后成了一个个癫狂的扭曲人。我在黑夜里惊醒,吓出一身冷汗,战栗不已。
  我上伦敦去,漫步舰队大街与斯特兰德大街,目睹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却突发奇想,他们不过是昔日死难者的鬼魂,在我曾一度见过的死寂阴森的街上游荡;他们是一座死城里的幽灵,是尸体充了电的伪生命。我在写这个故事最后一章的前一天,站在樱草山上,眺望重重房屋,无边无际,烟雾缭绕,蓝幽幽、蒙眬眬的,最终隐没在苍茫的低空;眺望人们徜徉在山上的苗圃中间;眺望游人如织,围观静静屹立的那台火星人机器周围,倾听孩子们嬉戏的喧嚣,回忆起最后那个伟大日子的黎明,我看见它躺在那儿,亮晶晶、硬邦邦的、无声无息……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
  怪中之怪莫过于,我再次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想她已经死了,她心里也想我已经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