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悬崖上的谋杀 - 第八章照片之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他们尽量使自己适应突变的情况时,他们相互凝视了一会。
  “不可能是别人,”博比说,“他是惟一有这种机会的人。”
  “除非如我们说的,有两张照片。”
  “我们都一致认为两张照片不是一个人。如果有两张照片,他们会用两张照片来尽力证实死者的身份,而不是只用一张。”
  “不管是几张,这事容易弄明白,”弗兰基说,“我们可以问警察。此时,我们假定只有一张照片,就是你见到后放回他衣袋的那张。你离开他时,照片在他身上。警察来时,那张照片不见了,于是惟一能拿走那张照片并换上另一张照片的人只有巴辛顿一弗伦奇。他长什么样,博比?”
  博比皱着眉尽力回忆。
  “一种不好形容的人。声音很悦耳,绅土风度等等。我真的没有特别注意他。他说他在这儿是个生人,是来找房子什么的。”
  “好歹我们可以证实这件事,”弗兰基说,“惠勒和奥恩是惟一的房屋代理商。”她突然战栗了一下,“博比,你想过没有?如果普里查德是被人推下去的,巴辛顿一弗伦奇肯定就是干这事的人……”
  “那太可怕了,”博比说,“他好像是个看上去挺顺眼的那种人。不过你知道,弗兰基,我们还不能肯定死者真是被人推下去的。那只是你老那么想。”
  “不,我只是希望事情是那么回事,因为这可以使案情更加激动人心。而且现在事情被证实了几分。如果是谋杀案,所发生的一切就对上号了。你出乎意料的出现打乱了凶手的计划。你发现了照片,因此务必要干掉你。”
  “这里有个漏洞。”博比说。
  “什么话?你是惟一见过那张照片的人。巴辛顿一弗伦奇留下来单独同死者在一起时,他换走了你见过的那张照片。”
  但博比仍在摇头。“不,不会是这样。此时,如你所说让我们假定那张照片非常重要,以至非得‘干掉’我不可。虽然听起来荒唐,但我认为还有可能。好吧,那么,无论什么准备干成的事全得马上干完的。实际上我去伦敦并且没看载有照片的《马奇博尔特周报》和其他报纸,这事就很意外,没人能算得到这一点。可能性就是,我应该看到报纸后马上说:‘这不是我见过的那张照片。’为什么要等到听证会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才说呢?”
  “这里面就有名堂。”弗兰基承认道。
  “而且还有一点,当然,我也没绝对把握,但我几乎可以断言,在我把照片放回死者衣袋时,巴辛顿一弗伦奇不在场。他是五分钟或十分钟后才到的。”
  “他也许一直在监视你的行动。”弗兰基争执着。
  “我真看不出他怎么能,”博比把话说得很慢,“能往下看到我们所处的确切位置的只有一个地方。周围不远的地方,悬崖凸起,随即往下延,使你不能查看。只有那么一个地方,所以巴辛顿一弗伦奇一到,我马上就听见了他的声音。脚步声回响到了下面。他也许就近在咫尺,但我敢断定,他不可能看得见。”
  “那么你认为他不知道你看见照片的事?”
  “我看不出他怎么会知道。”

  “他不可能担心你看见他干的——我是说谋杀,因为按你说的,那很荒唐。你决不会对此保持沉默。这事看起来必定有点别的什么名堂。”
  “我只是看不出究竟是怎么回事。”
  “验尸听证会后,他们才知道了一些情况。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说‘他们’。”
  “为什么不呢?至少凯曼夫妇也在其中。可能是一个团伙。我喜欢拉帮结伙。”
  “那趣味太低了,”弗兰基心神不定,“一个单枪匹马的凶手档次才高,博比!”
  “是吗?”
  “普里查德死之前说的是什么?你那天在高尔夫球场上给我说过的,那个可笑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不请埃文斯?”
  “对。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太可笑了。”
  “听上去可笑,但这句话确实也许很重要。博比,我确信这一点。哦,不,我真蠢,你没把这句话告诉凯曼夫妇吧?”
  “事实上我告诉他们了。”博比慢吞吞地说。
  “你说了?”
  “是的。那天晚上我给他们写了封信。当然了,我说这句话大概不十分重要。”
  “后来呢?”
  “凯曼回了信,自然有礼貌地赞同说这句话没什么意义,但对我的费心表示感谢。我觉得受了冷落。”
  “两天后,你又收到了那封来自一家陌生的公司的信,诱惑你去南美?”
  “对。”
  “行了,”弗兰基说,“我不明白你还想要什么情况。他们先试了一下,你没理睬;下一步他们跟踪你,抓住一次良机,放了许多吗啡到你的啤酒瓶里。”
  “这么说,凯曼夫妇真在其中?”
  “当然如此!”
  “是呀,”博比若有所思地说,“如果你的推论是正确的,他们一定参与了这事。按照我们目前的推测,事情是这样进行的:死者X假定被B(请原谅我用这些字母表示)推下悬崖。重要的是X不该让人正确证实身份,所以有人把C夫人的照片放进死者衣袋,取走了那位不知名的女士的照片(我不知道她是什么人)。”
  “抓住要点。”弗兰基厉声说道。
  “C夫人等照片公布,就以悲痛欲绝的姐姐身份出现,证实X是其从国外回来的弟弟。”
  “你不相信他真可能是她的弟弟吗?”
  “暂时不信!你要明白,这件事一直使我很困惑。凯曼一家根本不是一个阶层。死者呢,唔,这事听上去像是说某些过去与世隔绝的英裔印第安人一样特别可怕,但死者却是纯正的欧洲绅士。”
  “凯曼夫妇的特征不是特别明显吧?”
  “特别明显。”
  “那么,从凯曼夫妇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事都进展得很顺利:成功地证实了死者身份,意外事故致死的定论,可谓花园里百花盛开,你竞一下子插进来把事搅糟了。”弗兰基沉思地说。
  “他们为什么不请埃文斯?”博比思绪重重地重述了这句话,“其实呀,我看不出内中有什么吓人一跳的意思。”
  “哎呀: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就像玩拼字游戏似的。你写下一条线索,你以为简单得要命,人人都会马上猜出来。当他们一点都不能领会时,你又会大惊小怪。对他们来说,‘他们为什么不请埃文斯?’肯定是句意义非同小可的话,他们不明白这句话对你毫无意义。”

  “他们更贫。”
  “啊,完全如此。不过他们认为普里查德如果说过这句话,这事是可能的,他也许还说过什么话,而你在适当的时候又会回想起来。总之,他们只有冒险一试,你一定要被干掉。”
  “他们冒了很大的风险。他们为什么不策划又一桩‘意外事故’呢?”
  “不,不。那样太愚蠢了。一周之内分别出两桩事故?那极可能暗示两者之问有关系,而且人们就会开始调查第一桩。不,我看他们真正相当聪明的手段中有一种简单的鲁莽。”
  “还有你刚才说吗啡不会轻易弄到手。”
  “也不是办不到。你得签署有毒物品的登记。哦!当然这是一条线索。干这件事的人有门路获得吗啡。”
  “医生、护士,要不化学家。”博比连忙提示。
  “晤,我更多考虑的是非法进口的毒品。”
  “你不能把多种不同的犯罪勾当混在一起。”博比说。
  “其实呀,重点是缺乏动机。你的死亡对谁都没好处。那么警方怎么看?”
  “一个疯子干的,”博比说,“他们确实这么看。”
  “你认为呢?简单得可怕,真的。”
  博比突然大笑起来。
  “什么事逗你发笑?”
  “想想他们一定何等的难受!所有那些吗啡,足够杀死五六个人了,而我却仍然活蹦乱跳的。”
  “这是谁也不能预料的生命力的小小嘲弄。”弗兰基赞同道。
  “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干什么?”博比问。
  “啊!事多着呢。”弗兰基答得很快。
  “比如……”
  “唔,弄明白那照片,仅仅只有一张,不是两张。还要弄明白巴辛顿一弗伦奇找房子的事。”
  “这事大概很正常,而且光明正大。”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听我说,弗兰基,你想想,巴辛顿一弗伦奇必须排除嫌疑。他肯定清清白白、光明正大。他不仅肯定在各方面同死者没什么联系,而且他肯定有正当理由来这儿。当时他或许是一时兴起企图找房子,但我敢打赌他办了这类事情。肯定没有‘神秘的陌生人在发生不幸事件地点附近被人看见’这个说法。我猜想巴辛顿一弗伦奇是他本人的名字,而且他会是被排除嫌疑的那种人。”
  “说得对,”弗兰基沉思地说,“这是个非常完美的推断。没什么事把巴辛顿一弗伦奇同亚历克斯·普里查德联系在一起。既然如此,如果我们知道死者真正是……”
  “哎呀,那事情也许完全不同了。”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尸体不要被认出来,于是所有的凯曼们纷纷改头换面,虽然这样做风险很大。”
  “你忘了,凯曼夫人一证实了死者的身份,显得很有人情味。自那以后,即便他的照片登在报纸上(你也知道那些东西是何等的模糊不清),人们只会说:‘怪了,这个从悬崖上摔下去的普里查德特别像X先生。’”“肯定还有比这更多的事,”弗兰基反应极快地说,“X肯定是不会轻易失踪的人。我是说,他不可能是妻子或亲戚马上到警察那儿报告其失踪的当家男人。”

  “说得不错,弗兰基。不,他是刚刚出国或者刚刚回来(他皮肤晒得特别黑,像个捕巨兽的人,像那种人),他不可能有任何知道他行踪的近亲。”
  “我们正在作精妙的推论,”弗兰基说,“我希望我们没全推错。”
  “很可能,”博比说,“不过我认为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说的姑且算是相当正常的判断,那就是说,我们说的全是整个事件中乱七八糟的环节。”
  弗兰基用一个做作的手势来挥去这些乱七八糟的环节。“关键是下步的做法。我看,我们有三个攻击角度。”
  “说下去,歇洛克①。”
  “第一就是你。他们已经试图要你的命,下了一次手了。他们大概还会再干。这次我们也许可以使用‘一根钓鱼线’来操纵他们。我是说,用你来作为诱饵。”
  “不劳你的驾了,弗兰基。”博比动情地说,“这次我很侥幸,如果他们对一个迟钝的傀儡变换攻击方式,我就不可能再这么幸运了。我正考虑将来多多照顾奸自己。所以,诱饵的主意可以打消。”
  “我恐怕你会这么说,”弗兰基叹了口气,“如今的年轻人在不可救药地衰退,父亲就是这么说的,他们不再乐于过动荡不安的日子,不愿去干那些既危险又令人刺激的事。真遗憾哪!”“大大的遗憾,”博比的语气很坚决,“战役的第二方案是什么呢?”
  “从‘他们为什么不请埃文斯’这句话的线索人手,”弗兰基说,“假定一下,死者来这儿看望埃文斯,且不管埃文斯是什么人。现在,如果我们能找到埃文斯……”
  博比打断她的话说:“你认为马奇博尔特有多少个埃文斯?”
  “我看有七百个吧。”弗兰基承认道。
  “至少有这么多!我们也许可以做这件事,但我总有点怀疑。”
  “我们列出所有叫埃文斯的人,然后拜访最适合条件的那些人。”
  “问他们什么问题呢?”
  “这就难了。”弗兰基说。
  “我们需要知道得再多一些才行,”博比说,“那么你这个主意可能会有用。第三号计划是什么?”
  “找到那个叫巴辛顿一弗伦奇的人。我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确凿的事实。这个姓氏不大一般。我去问问父亲,他知道所有郡中世家的名字以及各个支系。”“对,”博比说,“我们可以这样去干。”
  “总之,我们要打算干点什么吧?”
  “当然要干了。你认为我打算再被人家下八粒吗啡弄得什么事也干不成吗?”
  “真是气概非凡。”弗兰基说。
  “除此之外,”博比说,“我还要洗雪胃唧筒的侮辱。”
  “够了,”弗兰基说,“如果我不阻止你说下去,你又会变得病态十足、卑鄙下流了。”
  “你简直没有一点女人真诚的同情心。”
  注释:
  ①歇洛克:歇治克·福尔摩斯,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善于推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