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血火大地 - 第二章 毒蛇(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毒蛇1四月二十日,浅胁正道在大圣保罗圈警察本部的办公室等待客人,不一会儿,一位瘦高个男子走了进来。“身体怎么样?”来客问道,在浅胁对面坐下。“还好,马马虎虎。”浅胁看着男子。来客名叫弗朝西斯科·罗波斯,是政治社会警察的刑事局长。巴西人大都擅长交际,说话时喜欢用近以夸张的动作来加强自己的语气。可这位罗波斯不属于那种人。看起来,他精明能干,不苟言笑,不管谈起什么,他的表情都过于灰暗。“刚刚收到一份情报,您必须马上出发。”罗波斯望着浅胁,十分干脆地说。“什么情报?”“贵国的过激派和我国的骚动分子,还有玻利维亚的暴力分子,将秘密召开联席会议。”“……”“地点在马托格罗索。乘国道三六四号线,从库亚巴往左拐入州公路,就能到离边境很近的马托格罗索。这条公路直达该城。”罗波斯起身指着地图说。“何时开会?”“三天后。”罗波斯回到椅子上。“那么……”“当然要消灭他们。”“是吗?”刑事局长点点头。罗波斯的眼里发出冷冷的光。关系国家安危的所有事件全归他管,使他成为一个铁面无私的男子汉。“情报说,贵国的过激派是这次会议的领导,有几个人从欧洲潜入巴西。他们的胃口不仅是巴西和玻利维亚,而是整个南美,想把南美所有的恐怖分子组成一个统一的组织。现在他们正在展开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掌握了这个情报,第一次会议就在边境城马托格罗索召集。”罗波斯职出香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了南美,想在我国建立一个南美大陆的根据地。”“原来是这样。”浅胁望着罗波斯,若有所思。据国际刑事警察机构(ICPO)得到的情报,在中东活动的几名日本恐怖分子最近销声匿迹了。浅胁所属的外事警察正全力以赴搜寻这帮断了消息的恐怖分子。“在马托格罗索开会的情报,只有我一人知道。”罗波斯说到“只有我一人”时,特别提高了声调。在巴西,还有公安队。公安队是陆军预备队,使命是保护司法权,镇压暴动和骚乱,维持公共秩序,搜捕和讨伐特殊情况下的犯罪。司令官是军人。各州都驻扎着公安队。其专横跋扈,在巴西尤数第一,因此而遭到全杜会的唾骂。其中也有同警察合作的,但大多数不把警察放在眼里。只要公安队出动,就是一场腥风血雨,不问青红皂白,毫不留情地加以杀戮。这些情况,浅胁很潜楚。“要是公安队知道了,将是一场疯狂的战争。”罗波斯瞧着浅胁,目光冷峻。“也许会是那样。”“我令部下今晚出发,希望您也同行。如果能抓住贵国的过激派,就能掌握整个南美恐怖分子的全貌。”“明白了。”掌握日本过激派在南美大陆的行动,是浅胁的任务,虽然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工作。“参加秘密会议的只有三十人。我们也派相等的刑警,当然,这有危险。”“我知道。”“格里高里·安杰塔和柯尔特斯·罗巴,你认识这两个人吗?”“认识。”“这次行动由格里高里指挥,我去请他们两位。”罗波斯身欲走。“好的。”浅胁也站起来,伸出自己的手。天黑以后,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走进浅胁的办公室。“有劳二位,格里高里、柯尔特斯。”“好说,我的先生。”柯尔特斯拍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浅胁同格里高里、柯尔特斯三人一起潜入玻利维亚,是六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三人成了挚友,每月必聚,喝一两次酒。那两人都是中年,都是老资格的政治社会警察。格里高里微微发胖,而柯尔特斯那挺起的肚子特别引人注目。浅胁的个子比他们两人都高,然而柯尔特斯的食欲好得惊人。不光柯尔特斯,总的来说,巴西人的食欲之好,是日本人望尘莫及的。每家餐馆都出售一种叫“菲加达”的菜,它是将香肠、咸肉干、牛舌、猪皮、猪耳连同豆类一锅煮的大杂烩,号称圣保罗名菜。对这种菜日本人大多不敢问津。“我们去吃饭,怎么样?”走到电梯口时,柯尔特斯建议道。“节节食不好吗?”浅胁苦笑道。“我老婆也常常这么说。”柯尔特斯娶的是白人妻子。巴西没有人种差别,不过大都倾向于娶白人女子为妻。出租汽车在大门外等他们。三人乘车向机场疾驶而去。圣保罗到库亚巴约一千六百公里,库亚巴到马托格罗索还有近六百公里,全程两千二百公里。如若乘汽车会赶不上的,于是决定坐飞机去马托格罗索。他们的小车开进了圣保罗附近的一个机场,那里为他们准备了一架单引擎飞机。幅员辽阔的巴西,到处都有小型飞机着陆的机场。所谓机场,就是一片草原,再设一个加油站就可以了。他们钻进了一架又破又旧的飞机。“把他们全干掉?”起飞后,浅胁问柯尔特斯。“全干掉!没别的办法。”“是那样……”即使不反抗,老老实实缴械投降,也毫不留情地全杀掉。在这个国家,无论是恐怖分子还是其他犯罪分子,必然都带有武器。你不杀他,他就要杀你。因此,警察往往不鸣枪警告而是突然袭击。“但是,日本人必须抓活的。听说欧洲恐怖集团的一个头儿,来巴西发展组织,抓住了他,就能了解南美恐怖组织的全貌。因此得有劳大驾,我们无法对付日本人。”“明白了,一定要抓住他。”恐怖分子的领导人姓铃木,也许是假姓。外事警察认为,很可能就是五年前销声匿迹的过激派头儿广田哲二。“他何时窜到遥远的国度来了?”浅胁这么想着。消灭恐怖分子是浅胁的使命,但有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又不免产生疑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跑到遥远的国家来,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志呢?”他凝视着漆黑的机窗外。今日的巴西很穷,也许会爆发“革命”,但那也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很难对付辽阔的国土,这是现实。只要充分采掘,利用地下资源,国家何愁不富!想只通过所谓“革命”来改变现状,那是目光短浅的做法。日本人的意识结构同中南美人不同。中南美国家穷是穷,但一般庶民却认为这里是一片乐士,只有光明,不存在黑暗,不需要别人窜到这块绿色的自由天地来强迫他们搞什么暴乱式的“革命”。——要谈黑暗的话……浅胁突然想起根岸兄弟来。科尔达农场发生虐杀事件是一月八日,今天是四月二十日,己经过了三个多月。这个案件由哥拉斯警察署移交给朗多尼亚州警察后,毫无进展,宛如坠入迷宫一般。到底是自称加拉拉库斯(毒蛇)的匪徒犯的罪行呢,还是由于恐怖分子的心腹马尔科斯被杀而引起的报复?搞不清楚。若这次虐杀是为被杀的马尔科斯报仇,那么根岸夫妇的被杀,他浅胁是要负一半责任的,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要负另一半责任。七年前在里贝腊尔塔郊外勒死马尔科斯的,就是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那两兄弟现在怎么样了?浅胁想起了两兄弟的父母被杀时,那咬紧牙关,忍受捆绑,活活被肢解的惨相。听说兄弟俩在农场等待着养姐归来,到底她回来没有?事件过后二十天,浅胁给哥拉斯警察署长哥伦布·弗兰杰里挂了电话,讯问破案情况。对方回答说水野直子生死不明,兄弟俩还在农场等待姐姐。以后的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浅胁工作繁忙,即使想起来,也无能为力。在这种地方,人们必须自己保卫自己,年幼的兄弟俩更得如此。在生存竞争中,败者必亡。从飞机上,偶尔可见在国道上行驶的汽车车灯。那是三六四号国道线。飞机就在它的上空飞行。连接圣保罗同朗多尼亚的三六四号国道线上,不时可见路旁的红土中立着十字架。路上的行人倒下后,好心人就地把他埋葬了,立上一个粗糙的十字架。听说移居坎波桑托的日本人,当他们发财的美梦破灭之后,也被埋葬在这路边。兄弟俩或许被某个农场收留当了雇工吧?浅胁想,兄弟俩的姐姐很可能也做了十字架下的鬼魂。这一带有两个无视法律的集团,一个叫卡斯塔勒罗,另一个叫加林泊罗。加林泊罗犯罪集团尤其凶恶,它的本业是采掘钻石,然而干起罪恶勾当来,更是得心应手。他们在警察无权干预的、属于治外法权的印地安保护区建立自己的巢穴,无恶不做。轮奸妇女,然后带走,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据说自称加拉拉库斯的那个男人,就是加林泊罗寨团的,两个集团里还有品质恶劣的流浪牧人。被带去的少女没有一个生还。在马托格罗索主持联席会议的日本人,如果参与指挥了为六年前马尔科斯之死报仇而残杀根岸一家的话……浅胁把牙咬得格格作响。——杀死他,剖开他的胸瞠!虽然根岸一家默默无闻,无足轻重,但任何人也无权残杀他们。浅胁不容许假借革命之名而干卑劣的勾当。浅胁同根岸一家不知有何奇缘,如象有着一根无法割断的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国道笔直延伸得很远很远,飞机在它的上空飞行。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