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艳阳下的谋杀案 - 十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柯根德巡官在向警察局长报告。
  “我查到了一件事,局长,这件事相当有意思,跟马歇尔太太的钱有关,我和她的律师深谈了一下,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相当令他们感到吃惊。我得到她受人勒索的证明了,你还记得老安思勤爵士赠给她五万镑吧?呃,她现在手里只剩下大约一万五千镑了。”
  温斯顿吹了声口哨,“喔,其余的钱呢?”
  “有意思的就在这一点,局长,她不时会卖一些东西,而每次都要拿现金或是不记名的公债券——也就是说她把钱给了人之后,还不希望能让人追查得到。一定是勒索。”
  警察局长点了点头。“看来的确是如此。而勒索者也在这个旅馆里,也就是说,必定是这三位男士之一。有没有他们的新资料?”
  “还没什么决定性的东西,局长。巴瑞少校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军人,和他说的一样。住在一间小公寓里,有一份养老金,还有股票上来的小收入。可是他在去年却在银行户头里收进好几笔大数目的钱。”
  “这倒好像值得一查,他的解释如何?”
  “说是赛马赢来的,他的确都到所有的大赛马场去,也都赌马,不过没有固定的户头。”
  警察局长点了点头。“也很难提出反证,”他说:“不过很有问题。”
  柯根德继续说道:“其次,是史蒂文-蓝恩牧师,他的资料没有问题——他原先在苏瑞郡白崖镇的圣海伦教区——因为健康情形不佳,在一年前辞去了圣职。他的病使他进了一家精神病疗养院,他在那里住了一年多。”
  “很有意思。”温斯顿说。
  “是的,局长,我尽量想从负责诊治的大夫那里挖点内幕出来,可是你知道那些医生都是那个样子的——反正很难把他们逼着给你要的东西。可是据我调查所得,这位牧师的毛病在对魔鬼有他的偏执想法——尤其是魔鬼以女人的形态出现——猩红色的女人——巴比伦的妓女。”
  “嗯,”温斯顿说:“也有因此而犯谋杀案的先例。”
  “是的,局长,我觉得蓝恩牧师至少是个可能的嫌疑。已故的马歇尔太太正是这位牧师所说的那样一个坏女人的典型——红头发,以及她的风情等等。在我看起来,要是他觉得他是上天派来毁灭那个女人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是说,如果他真有那么疯的话。”
  “他没什么和勒索案扯得上关系的地方吗?”
  “没有,局长。我想在这方面可以洗清他的嫌疑。他自己有点小钱,不过不多,最近也没有什么突然的增加。”
  “案发那天他的行踪有没有什么问题?”
  “没法证实,没有一个人记得在路上见过有牧师走过,至于教堂里的那本签名簿,最后一个名字也是三天前填进去的,而且从来没有人去看它。他很可能在,比方说前一天,或是两三天前去,把他签名的日期填成二十五号。”
  温斯顿点了点头,他说:“第三位呢?”
  “贺雷士-卜拉特。局长,在我看起来,他最有问题,他所付的税数量大过他那五金生意所能赚得到的利润。还有,他是个很滑溜的人,他恐怕会想出个很合理的说法来——他在股票市场上做一点股票,也有一两样额外的买卖。呃,反正,他总会有说得通的解释,可是再怎么说,他近好几年来一直从很多无法解释的来源赚了很多钱。”
  “说起来,”温斯顿说:“你认为贺雷士-卜拉特先生是个职业性的勒索者吗?”
  “要不是这样,局长,那就是贩毒。我去见了缉毒组的督察雷季威,他对这事兴趣大极了。好像近来有大量的海洛因进来,他们能抓得到的都是些中小盘。他们也多少知道主使的人可能是谁,可是他们搞不清楚的是这些毒品到底是怎么偷运进国内来的。”
  温斯顿说:“要是马歇尔太太的死是因为她跟这事扯上了关系,不管她本人是不是清白的,我们都最好把这个案子交给苏格兰警场。那就是他的事了,对吧?你怎么说呢?”
  柯根德巡官有点懊恼地说:“我怕你说得不错,局长,如果跟贩毒有关的话,那就是苏格兰场的案子了。”
  温斯顿想了一阵子之后,说道:“看起来这是最可能的解释。”
  柯根德郁郁地点了点头,“是的,不错,马歇尔跟这事已没有关系了——虽然我这里又有了点关于他的情报,如果他的不在场证明不是那么好的话,倒真有点用呢。他的公司好像正摇摇欲坠,不是他和他合伙人的错,只是去年不景气,以及目前贸易与财务一般的状况影响下的结果。就他所知,如果他太太死亡的话,他可以得到五万镑,而五万镑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很有用的数目哩。”他叹了口气,“实在可惜呀,这个人有两个非常好的谋杀动机,却证明了他根本没有关系!”

  温斯顿微笑道:“开心点吧,柯根德,我们照样还是有可以破案的机会。还有勒索的那件事,也还有那个疯子牧师的事。不过就我个人看来,恐怕还是贩毒的事最说得通。”他又说:“如果真是个贩毒的走私贩子把她杀了的话,那我们也算是有助于苏格兰警场解决了他们缉毒方面的难题,所以,归根结底,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干得不错。”
  柯根德很勉强地笑了笑,他说:“哎,就这么回事,局长。对了,我还查过在她房间里发现的那封信的寄信人,就是署名J-N-的,没有问题,他的确在中国。就是布雷斯特小姐跟我们说起过的那个小伙子。是个年轻的窝囊废,我也查过了马歇尔太太的其他朋友,毫无线索,我们能得到的资料,都早已经得到了。”
  温斯顿说:“那现在全靠我们了。”他顿了一顿,又说道:“有没有看到我们那位比利时籍的同事?你告诉我的这些,他都知道了吗?”
  柯根德咧嘴一笑,答道:“他是个小怪人,是不是?你可知道他前天问我要什么吗?他要三年来所有关于扼杀案件的资料。”
  温斯顿上校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真的吗?我倒不懂——”他停了一分钟,“你说史蒂文-蓝恩牧师是什么时候进精神病院的?”
  “一年前的复活节,局长。”
  温斯顿上校深深地沉思着。他说:“当年有一个案子——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在贝格夏附近发现的,她本来要去和她丈夫见面的,却始终没到。另外还有一宗报纸上称那是‘荒树林神秘艳尸案’的,两件案子我记得都在苏瑞郡。”
  他望着他手下的巡官,柯根德说:“苏瑞郡?我的天,局长,那就对了,我想……”
  赫邱里-白罗坐在岛上的小丘顶上,他左边过去一点的地方就是那道通往小妖湾的直梯。在梯顶有几块大石头,他注意到如果有人想从梯子下到海滩去的话,很可以先藏身在大石堆里。而由于突出的悬崖,所以从上面不大看得到下面的海滩。
  赫邱里郁郁地点了点头,他那张镶嵌画的碎片已经渐渐放在定位,他在脑筋里再把所有这些零碎资料想过一遍:
  艾莲娜-马歇尔遇害前几天早晨在海水浴场的时候。一、二、三、四、五句在那天早上说出来,互不相干的话。
  那天夜里的桥牌戏。他,派屈克-雷德方,还有罗莎梦-戴礼在牌桌上,克莉丝汀-雷德方正好是空位,就走了出去,听到了某一段谈话,当时在休息室的还有哪些人?不在的又是哪些人?
  凶案发生的前夜,他在崖上和克莉丝汀的那番谈话,还有他在回旅馆路上目睹的一幕。
  佳百丽八号香水。
  一把剪刀。
  一块碎了的烟斗碎片。
  一个从窗口丢下去的瓶子。
  一份绿色的日历。
  一包蜡烛。
  一面镜子和一架打字机。
  一束毛线。
  一个女孩子的手表。
  从废水管排出去的洗澡水。
  这些互不相关的事实都必须各个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一定不能有凑不起来的地方,然后,等每一件确实的事实都归到定位之后,就要到下一步!他自己相信在岛上有着邪恶……邪恶……他低头看看手里的一张以打字机打好的资料,“妮莉-帕森丝——被发现勒毙于近查布汉的杂树林内。至今尚未查出与凶手有关之任何线索。”妮莉-帕森丝?“艾莉丝-柯瑞甘。”他很仔细地看过关于艾莉丝-柯瑞甘一案的细节。
  柯根德巡官朝坐在崖顶的白罗走来。白罗很喜欢柯根德巡官,他喜欢这位巡官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他那对精明的眼睛,和他那从容不迫的举止。柯根德巡官坐了下来,他低头看了看白罗手里的那张纸,说道:“这几个案子都研究过了吗?”
  “不错——我仔细地看过了。”
  柯根德站了起来,走过去看看隔壁的凹洞,说道:“做人还是小心点好,不希望有人偷听到我们的谈话。”
  白罗说:“你很聪明。”
  柯根德说:“我可以告诉你。白罗先生,我本人对这几个案子也很感兴趣——虽然也许你没向我要这些资料的话,我也不会想起来。”他顿了顿,“我尤其对其中的某一个案子感到兴趣。”
  “艾莉丝-柯瑞甘?”
  “艾莉丝-柯瑞甘。”他说:“我曾向苏瑞郡的警方查问这个案子——希望能把所有的资料收集齐全。”

  “告诉我吧,老兄,我对这案子有兴趣——非常有兴趣。”
  “我想你也会有兴趣的。艾莉丝-柯瑞甘被人发现给扼死在黑山荒地的凯撒林里——距离妮莉-帕森丝陈尸的马连杂树林不到十哩——而这两个地方距离蓝恩先生当牧师的白崖镇都不到十二哩。”
  白罗说:“把艾莉丝-柯瑞甘的案子跟我说一下。”
  柯根德说:“苏瑞郡警方起先并没有把她的死和妮莉-帕森丝的案子连在一起。因为他们认为死者的丈夫是嫌犯。原因不详,只知道他是个报上所谓的‘神秘人物’——对他所知不多——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是哪里人。她当初不顾亲友反对嫁给了他,她自己有点钱——保了寿险,也是以他为受益人——这一切都会引起人怀疑的,我想你同意吧?”白罗点了点头。
  “可是真正调查下来,那个做丈夫的却完全洗脱了嫌疑。尸体是由一个在健行的女子发现的——是一个穿着短裤的年轻女子。她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证人——是兰开夏一所学校里的体育老师,她注意到发现尸体的时间——是四点十五分整——也向警方表示她的意见,说那个女人刚过世不久——不超过十分钟。这和警方的法医在五点四十五分时检查尸体所得到的推论相同。她当时保留了现场,赶到贝格夏的警局去报案,而从三点到四点十分,爱德华-柯瑞甘却正坐在从伦敦开来的火车上,他那天去伦敦办事。有四个人和他坐在同一节车厢里,他由车站搭乘当地的公共汽车。同时上车的还有和他一起坐火车来的两个人,他在松岩茶屋门口下车,因为他说好要在那里等他太太来一起喝茶。当时是四点二十五分,他叫了两杯茶,可是关照等她来了之后再送来。然后他到店外走来走去等她。到了五点钟,她还没有到,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以为她大概是扭伤了足踝,他们本来约定她从那头他们住的村子穿过沼泽地到松岩茶屋来,再和他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去。凯撒林离茶屋不远,大家认为她因为时间还早,所以在那里坐下来看看风景再走,不想正好碰到什么流氓或疯子,出其不意地杀了她。等做丈夫的证明和这事毫无关系之后,警方当然就把这件案子和妮莉-帕森丝的案子连想到一起了——妮莉是个小女佣人,给扼死在马连杂树林里,他们认为这两个案子是同一个人干的,可是始终没抓到凶手——而且连一点线索也没有,到处是一片空白!”
  他停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说道:“现在——是第三个被扼死的女人——而一个我们暂时不说他名字的先生又正好在场。”他停了下来,那对精明的小眼睛转到白罗的脸上,充满期盼地等他说话。
  白罗的嘴唇蠕动着,柯根德巡官俯过身去,白罗正喃喃地说道:“——真难知道哪几块是长毛地毯的一部分,哪些又是猫的尾巴。”
  “对不起,你说什么?”柯根德巡官吃惊地问道。
  白罗很快地说道:“对不起,我还在想我自己的心事。”
  “长毛地毯和猫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根本没什么。”他停了一下,“告诉我,柯根德巡官,如果你怀疑什么人说了谎——很多很多的谎话,可是你又没有证据,那你怎么办呢?”
  柯根德巡官考虑了一下,“这很困难。可是我以为,要是一个人谎话说多了,最后一定会出差错的。”
  白罗点了点头,“不错,这话很对。你知道,我只是心里明白某些人说的某些话是谎话,我想那是些谎话,可是我不能确知哪些是谎话。不过我可以做个小小的测验——试一试一个很小、又不为人注意的谎言。如果能证明哪是谎话——哎,那就知道其余的也都是谎话了!”
  柯根德巡官奇怪地望着他,“你的想法真奇怪,是不是?可是我敢说最后一定有好结果,如果你许我请教一下,你究竟是为什么想起问到一般扼杀案的?”
  白罗慢吞吞地说:“你们的话里有一个形容词——滑溜。这件案子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滑溜的罪案!让我想起也许这不是第一次这样做法。”
  柯根德巡官说:“哦。”
  白罗继续说道:“我对自己说,我们来查查过去和这相似的案子吧,如果有和这件案子非常相似的——那我们可就有很有价值的线索了。”
  “你是说同样的谋杀方法?”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绝不止这一点,比方说,妮莉-帕森丝的案子就让我得不到什么。可是艾莉丝-柯瑞甘之死——我说,柯根德巡官,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件案子之间有一点非常相似之处呢?”

  柯根德巡官在心里把这个问题好好地想了想,最后开口说道:“没有,我想并没有真正看出什么来,除非是,这两个案子里,做丈夫的都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
  白罗柔和地说:“啊,原来你注意到了这一点?”
  “嗨,白罗,你好呀,请进。我正要找你。”赫邱里-白罗接受了邀请,警察局长推过来一包香烟,自己取了一支点上,一面吸,一面说道:“我已经大致决定了行动的方向,不过在我采取实际行动之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赫邱里-白罗说:“你跟我说说看,朋友。”
  温斯顿说:“我决定找苏格兰警场来,把这个案子交给他,在我看起来,虽然我们有些证据怀疑一两个人,但是整个案子的关键却还是在毒品走私上,我觉得那个地方,就是小妖湾,很明显的就是他们走私见面交货的地点。”
  白罗点了点头,“我同意。”
  “好人。而且我也知道我们这里贩毒的人是谁,就是贺雷士-卜拉特。”
  白罗又表示同意说:“这一点也很清楚。”
  “我看我们两个人的想法一致,卜拉特常常乘他那艘小帆船,有时请人和他一起去玩,但绝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出去,他在船上用一张很怪异的红色大帆,可是我们发现他也有些白色的帆藏在船上。我想他会在说好的那天航行到某个地方,和另一艘船碰头——帆船或是摩托快艇——这一类的,东西就这样转了手,然后卜拉特顺着岛的岸边到小妖湾,当然要找个适当的时间——”
  赫邱里-白罗微微一笑道:“对,对,在下午一点半,那时候是英国人的午餐时间,每个人大概都会在餐厅里。这个岛是外人不上来的,也没有外面的人到这里来野餐,有时候有旅馆的客人把下午茶由旅馆改到小妖湾去吃,也是要等那里有太阳的时候,要是他们要吃野餐,他们就会到对面好几哩路远的野地去。”
  警察局长点了点头,“一点也不错,”他说:“所以卡拉特在那里上岸,把东西藏在妖精洞里的突岩上,等别的人来取货。”
  白罗喃喃地说:“你还记得,有一对夫妇在凶案发生的那天到岛上来吃午餐吧?那就是取货的方法之一,有些附近的避暑观光客会到私贩岛上来,说要在这里进午餐,他们先到岛上四处走走,很容易地就走到下面的海滩上,取过那个装三明治的盒子,我想必然是放进那位太太所带的一个大袋子里——然后回到旅馆来吃午饭——也许会迟一点,比方说是,两点差十分左右,大家都在餐厅里吃饭的时候,他们去欣赏岛上的风景去了嘛。”
  温斯顿说:“是的,听来相当切合实际。这些贩毒组织的人都是些凶残无情的家伙,要是给人撞见,对他们有点什么的话,他们是考虑都不考虑就动手灭口的。我觉得这正是艾莲娜-马歇尔的死因,很可能那天早上卜拉特其实是在那个洞里藏他的货,那天中午接货的人就要来取货了,艾莲娜乘着小筏子过来,看到他带着盒子走进洞里,她问起这件事,而他当场把她杀了,尽快坐船逃之夭夭。”
  白罗说:“你想绝对就是卜拉特是凶手吗?”
  “看来这是最可能的答案,当然也可能是艾莲娜早已知道这件事,跟卜拉特说过什么,而贩毒组织里的其他人把她骗去,将她干掉。我说过,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案子交给苏格兰警场,他们要证明卜拉特和那帮人有关,一定比我们方便得多。”
  赫邱里-白罗沉吟地点了点头。温斯顿说:“你认为这样做聪明吗?——呃?”
  白罗想着心事,最后终于开口说道:“可能吧。”
  “他妈的,白罗,你是不是还暗藏着什么玄机?呃?”
  白罗郁郁地说:“就算我有,我也不敢说是不是一定能证明得了。”
  温斯顿说:“当然,我知道你和柯根德还有别的想法,在我看起来,未免有点太异想天开,不过我也不能不承认也许有点什么在里面。可是即使你是对的,我还是认为这是个该交给苏格兰警场的案子,我们把所有的事实提供给他们,他们可以和苏瑞郡的警察合作破案。我的感觉是,这实在不是我们办的案子,不完全是地方性的。”他停了一下。“你认为怎么样?白罗?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白罗似乎只在想着心事,最后他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怎么样?”
  白罗喃喃地道:“我想去野餐。”
  温斯顿上校张大了眼睛瞪着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