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夜谭十记 - 第三记 巴陵野老:盗官记 1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啥?你原来就是西山的张麻子?”王特务真没有想到,吃惊地问。
  “老子就是,你又咋个样?可恨昨夜晚没有把你两个抓到手。”
  哈,意外收获!他自己承认是张麻子。这下就好办了。王特务本来还有些怀疑,怎么一个西山里的江洋大盗,会跑进城来当起青天大老爷来?管它呢,只要他认账就行。
  于是代理县长王特务在代理参议长李特务和机关法团的绅粮老爷们的陪审下,开庭审判张牧之。
  王特务问话:“你老实招认,你是江洋大盗张麻子吗?”
  张牧之倨傲地站在大堂上,他看到他刚才坐上的位子竟然被这样一个鬼脸尖嘴猴子坐上了,十分生气,毫不含糊地说:“老子就是张麻子又咋个样?老子是专门进城杀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恨只恨没有把你们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坏蛋一网打尽!”
  在座的老爷们本来没有兴趣再问下去,以免徒然讨一阵痛骂。但是王特务对于这个江洋大盗为什么要进城当县太爷很不理解,还想问个究竟。在他看来,一个江洋大盗和一个县官是完全不同的两码子事,“盗”和“官”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但是眼前的事实不就是张麻子这个强盗化名张牧之钻进城里当起县官来了,而且当起青天大老爷来了。这怎么可以呢?因此他问张牧之:“你一个江洋大盗,怎么可以来当县太爷呢?”
  张牧之听了,像受了莫大的侮辱,反问王特务:“为啥子我就不能来当县太爷?你问一问全县老百姓,我给他们当县长,有哪一点不好?有哪一点不够格?”张牧之用手一指围在大堂外的老百姓。老百姓一阵嗡嗡议论,忽然像一声炸雷似的炸开了,“他是我们的青天!”于是,“张青天”、“张青天”、“张青天”的呼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像狂怒的波涛一般涌进大堂来。

  坐在县太爷位置上的王特务神情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张牧之听到群众的呼声,满意地一笑,继续坦然地说:“你们以为我当了你们骂的江洋大盗就可耻吗?哼!才不呢。我当强盗就是专门抢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混账老爷的,就是专门来治你们的。你们以为当县太爷就荣耀吗?狗屁!你们剥老百姓的皮,喝老百姓的血,吃老百姓的肉,从他们的骨头里也要榨出油来。你们比强盗还强盗十倍!不,简直是不能比的。我这个强盗现在才失悔来当县太爷呢。我就是当一辈子青天大老爷,最多给老百姓办点好事,就好比给他们治点伤风感冒,或者帮他们捉几个虱子罢了,哪里能救得了他们的性命?我失悔我没有再当强盗,当最厉害的强盗,抢光你们抢来的东西,剥开你们的皮,挖出你们的狼心狗肺,烧掉你们的衙门,砸烂你们的天下,把你们一个个千刀万剐。哼!我现在才明白了,只有强盗才能治你们,别的……”
  “不要听他的,宣判!宣判!”坐在两旁的老爷们,本来想看看这个强盗怎么向他们讨饶,结果被臭骂了一顿,吓得目瞪口呆。坐在堂上以审判者自居的王特务忽然感到自己变成了被审判者,气得哆嗦。而且大堂外嗡嗡嗡的老百姓的声音是可怕的,好比阴云在聚积,可以带来一场暴风雨。
  坐在堂上的王大老爷拍桌子:“宣判!”他站起来,捧起一张纸念:“土匪张麻子一名斩立决。”并且用朱笔在张字上点了一点,把笔丢了下去。他们不准他占有“张牧之”这样一个好官名,立意要叫他土匪“张麻子”。

  下面的文章是什么,不用我来说了。剩下的就是把张牧之五花大绑,押赴河边沙坝去砍头了。只是插在他背上的标子更大一些,上面写的字更显眼一些,押赴刑场的武装队伍更长一些,滴滴答答吹的号音更惨烈一些,行刑队的大刀更晃人一些。不过还有一点,老百姓来给受难者送行的队伍从来没有这么长,悲愤的心情从来没有这么强烈。
  全城的老百姓几乎都出来了。他们并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不承认杀的是江洋大盗张麻子,而是他们拥护的张青天。你看,大家都是紧绷着脸,紧咬着嘴唇,沉默地看着那一队一队走过去的团防兵,那骑着高头大马担任监斩官的新代理的县太爷。有好多人家,公然在门口摆出香案,点上香烛,好等张青天从面前过去的时候,给他烧一点纸钱,送他走路。有的还摆着馒头、肉菜和美酒,给他饯行。这个传统的风俗,新县太爷看了虽然不高兴,可是也没有办法。只是催快一点。
  张牧之呢,他知道他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很少,受到的恭维却这么大,他很感动,不住地对望着他走过去的老百姓点头,表示感谢。别人给他捧酒,他一饮而尽,说声“道谢”。他越是那么昂着头,挺着胸,坦然地走过去,脸上看不到一点愁苦的影子,越是叫看他的老百姓心里难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不住地抹眼泪。
  军号凄厉地叫着。
  天也变得这么暗淡无光了。
  他还是那么走着,坦然地走着,走着……走着……走着……
  巴陵野老摆到这里,他那光光的头在灯光下低下去了,口里还在细声地念着:“走着……走着……”
  “怎么啦?”我问了。

  他不回答,还是小声地在说:“走着……走着……”好像他现在还看到张牧之在他面前坦然地走着一样。仔细一看,他的眼泪早已簌簌地滴落满地了。
  我们听的人都沉默了。
  “那么独眼龙后来怎么样了?”我禁不住又问他。
  “不清楚。只听说他们冲出城去以后,拖回西山,后来转到北山、南山,到处打游击,队伍又像滚雪球一样,一天一天滚大起来。后来听说共产党派人来找过他们,他们拖到大巴山,跟王维舟的红军合伙去了。以后就不知道他们的下落了。”
  “那个陈师爷呢?”一个科员问他。
  “陈师爷吗?唉,张牧之被抓了以后,他不想马上离开县城,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混在老百姓队伍里,给张牧之送了行,才悄悄离开。他的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办法跟着独眼龙回西山,找红军去了,只好带着一家老小,流落到边远的县份去。当然,他能干什么呢?只好又托人在一个县衙门里谋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科员差事,混他那余下不多的晚年了……”
  “唔,陈师爷恐怕就是他。”后来过了很久,我才忽然悟了出来,对一个科员说。
  “嗯,*不离十。你听他摆的好些事情,不亲临其境,恐怕说不到那么真切吧!”
  “硬是他。”另一个科员说,“你没听他说过,那个陈师爷梦想的正和他自己想的一样这样的话语吗?”
  “对头。”我附和说,“你见过他摆到最后,那落满一地的眼泪没有?”
  然而,我们只是这么瞎猜猜,没有谁敢去问张科员,也就是给我们摆龙门阵的巴陵野老。
  何必去打开别人那痛苦的记忆的匣子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