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幽谷百合 - 面对幽谷的谈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然而我觉得,那绿岸夹护、碧波粼粼的长长水带,那装点爱情之谷的摇曳多姿的行行白杨、那弯弯曲曲的岸边坡地的葡萄园中脱颖而出的片片橡林、那渐渐远近而色调变幻的空-天际,都在表述这种爱情。您想要观赏如未婚妻一般美丽而贞洁的自然风光,请您春天来吧;您想要平复您心灵上涔涔流血的伤口,请您晚秋再去那里吧。春天,爱情在那里振翅凌空翱翔;秋天,可以在那里缅怀已经长逝的人们。”
  我们站在萨榭古堡的砂地庭院里,眺望绿油油的河谷,印证巴尔扎克的描述。
  不算开车带我们游览的法国友人S先生,我们是两个人:一个是正在攻读法国文学博士的Y女士,一个是我,《幽谷百合》的译者。我们慕名来游览卢瓦尔河两岸的古堡,萨榭古堡自然是重要的一站。
  看了一部名著,往往还要到现实里寻找书中的原型。我抱着这种好奇心,曾去古城昂古莱姆,由当地文学社负责人贝朗瑞夫人热心接待,参现了《幻灭》的背景地德-巴日东侯爵府,走进那不大的社交沙龙,想像一下野心勃勃的外省青年吕西安闻社会的情景。比起吕西安来,《幽谷百合》的男主人公,贵族青年费利克斯的命运要好上百倍,只因他遇到了这幽谷的百合花,他的守护神亨利埃特-德-莫尔索伯爵夫人。

  我和Y女士在初秋晴朗的一天,前来幽谷凭吊。我们伫立的地点,正是费利克斯-德-旺德奈斯子爵初见意中女子居所的地方。秀谷媚峦,在阳光下绿得发亮,仿佛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和一个二十八岁的少妇流露出的欲念的闪光。正是这种闪光,给这幽谷增添几分神秘而圣洁的气氛。
  “巴尔扎克这么多小说,你为什么挑选了《幽谷百合》翻译呢?”Y女士问道。
  “因为我认为,这是巴氏最动真情的一部小说,”我答道,“独有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一首哀歌,一部史诗。其他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惟独《幽谷百合》是理想主义的。你的博士论文写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女性,德-莫尔索夫人也算其中之一吧。”
  “是重要的一员。巴氏善于写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他认为到这种年龄的女子,感情更加深挚,思想更加成熟,既尝过幸福,也吃过苦头,但是仍然满怀强烈的愿望,珍视美好的情感,还能不自觉地流露出青春的激情。她们比起少女或少妇来,别有一种风韵,魅力更含蓄,也更丰满。”
  “到底是研究巴尔扎克的,”我笑道,“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巴氏偏爱这种年龄的女性,也和他本人的气质和经历有密切关系。他的头脑可以包皮罗万象,他的激情和欲望可以无限膨胀,自然也就喜欢能体现繁丰的美和繁丰的爱的女性。”
  “你说和他的经历有关,是指他与德-贝尔尼夫人的关系。巴?”
  “对。费利克斯入世之初,遇见了给他爱和指导的德-莫尔索夫人。同样,巴尔扎克二十几岁的时候,有德-贝尔尼夫人的爱和教诲。他在给母亲和韩斯卡夫人的信中,称德-贝尔尼夫人是天使,说她成为体大思想的母亲,未来的依托,宛若黝暗叶丛中的百合花,是黑暗中灿烂的阳光;还说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来B她那里,如同鲜花散发出来的芳香……”

  “不错,她发现并培育了一位天才,而且为此感到骄傲。看来,德-莫尔索夫人就是她的影子。书中她给费利克斯的那封信,正是他立身处世、飞黄腾达的锦囊妙计,也是德-贝尔尼夫人智慧的结晶。年轻人都应当读一读。”
  我们边参观萨榭堡边议论。萨榭堡建于16世纪,既不很古老,又不算宏伟,却是我们参观的重点,就因为从1823年到1837年,巴氏几乎每年都来这里写作,躲避那些债主的追逼。他在这里创作了九部小说,如《高老头》、《幻灭》等;尤其是《幽谷百合》,整个故事就是在这个景区展开的。堡主曾是巴氏母亲的情人,爱屋及乌,将那份感情从母亲延至儿子身上。
  专门留给巴氏的房间在三楼,窗户正对着安德尔河谷。屋里布慢帐的床铺还是原物。他晚上十点钟睡觉,凌晨两点起来,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钟。在十五个小时的写作中,他吃下大量水果和烤面包皮片,不知喝下多少杯用酒精灯煮的咖啡;抬眼望望幽静的树林与河谷,就算是休息了。
  晚上他才下楼,同主人家共进晚餐。如果是接待邻里乡绅的日子,他就留下来陪客,而且用不着过分敦促,就给客人朗诵他正在创作的小说。宽敞的客厅点好几支蜡烛,他在烛光之间走来走去,许多怪影在四壁和天棚上晃动,仿佛书中人物都登台表演了。他全凭记忆讲述,同时扮演所有人物,有对话的段落,则模仿不同的声调和表情。他就是这样独自一人,表演他的《人间喜剧》。每次晚会结束,那些乡绅都热烈鼓掌,盛赞巴氏的精彩演出,认为度过这样一个愉快的夜晚,驱车一二十公里是值得的。

  我们伫立在巴氏写作的窗前,眺望秀丽的山林与河谷,凭吊那段感泣鬼神的恋情。我恍惚看见费利克斯游荡的孤魂、德-莫尔索夫人那凄婉的倩影,一时意绪恍惚,怅然若失……
  Y女士悠缓的声音,又传到我的耳际:
  “巴氏的《人间喜剧》,其实就是人生悲剧……”
  “喜也人生,悲也人生,这正是人生的伟大吧。”我又说道:“德-莫尔索夫人和情欲之间,在这幽谷展开的鲜为人知的战役,也许比规模最大的战役还要激烈……”
  “说到这点,我倒想起圣勃夫的小说《情欲》,写这位文学批评家和雨果夫人阿黛尔的恋情,展示肉体和精神的冲突……他花了四年写成的书,还不怎么成功。”
  “巴氏拾起这个题材,要给始终贬他的这个文学批评家一个教训,只用大约两个来月的时间,就创作出一部杰作。不过也招来一些批评,认为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过分理想化了。”
  “这朵百合花不是放在花店里展示美,而是半掩在幽谷的草丛里。在现实中,德-贝尔尼夫人并没有拒绝情爱的乐趣,而在书中,德-莫尔索夫人对幸福爱情的憧憬,从青春起就在她身上沉睡了,临终才惊醒,但是悔之已晚。”
  “情爱的乐趣,不可能全部展示给人,巴氏就着意渲染了诗意的一面。他一生创作了九十余部小说,却写不出一首精彩的诗,而《幽谷百合》这部爱情小说,却可以当作一首感人的长诗来读。”
  李玉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