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一篇 一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借着塞小姐的故事,我们进入她的世界,想象一下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你会怎么做?你还太小,不会逃跑,也不会给警察叔叔打电话,所遭受的疼痛几乎是难以忍受的,但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不正常或错误的。只有一件事你可以做,就是躲进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成为另外一个人,使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更容易忍受些,那么下一次你还会寻求这种躲避的方式。在你的意识中,你需要创造的身份数量是没有限制的,15个,25个,100个……为了摆脱生活的痛苦,你在所不惜。一份研究报告也证明,100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中,有97个都在儿童时期受到过严重的精神创伤,而且往往是躯体创伤和性虐待。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经历也都像塞小姐的遭遇那样令人发指。有的孩子被活埋,有的被火柴、蒸汽熨斗烫伤,有的被刮胡刀或玻璃片划伤。
  这里再有请一下“D氏四兄弟”出场,来回答一下前边提出的问题:大D、中D、小D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重新看一下小D、中D、大D出现的时机:
  小D,是在D6岁的时候第一次出现的,因为那时D目睹了他母亲刺伤了他的父亲。
  中D,D的母亲有时非常喜欢把他打扮成一个女孩,所以有一次在这种场合下,中D悄然登场。
  大D,在D10岁那年,某次,他被一群白人青年野蛮地殴打,就在这个时候,大D出现了,并且宣称他存在的全部原因都是为了保护D。
  再来看他们的样子:
  小D,看起来非常儒雅,冷静又理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中D,就是只多情的蜜蜂。

  大D,这个角色可不得了,是个心狠手辣的暴徒。
  大家现在是否恍然大悟?
  D在目睹了母亲的冲动暴行后,心灵备受冲击,为了逃避这种痛苦,开始幻想母亲能够是个温柔克制的人。可是求不得,苦,于是干脆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理智又冷静,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小D。
  因为母亲有时非常喜欢把D打扮成一个女孩,D内心充满抵抗不满,渴望自己能像个爷们儿一样爷们儿。可是求不得,苦,因此花心浪情的中D出场了。
  D被一群白人青年野蛮地殴打,备受羞辱,他幻想自己能是超人、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变形金刚……可是求不得,苦,于是暴力凶残的大D现身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精神创伤都是由虐待引起的,还有可能是战争或自然灾害。
  曾经有心理学者描述,在战火纷飞的地区,一个小女孩亲眼目睹了双亲被地雷炸死,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她试图一点一点把他们的尸体拼凑在一起……
  还有一些人,是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目前生活的困境,才会增生出多重人格,比如逃避打官司,逃避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的严重压力,逃避生离死别等等。
  此外,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会多多少少参与其中。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多重人格的障碍通常是在经历了严重的躯体或精神创伤后引起的。有人看到这儿会突然蹦出来说:“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是由严重的躯体或精神创伤造成的吧?”
  没错,就是啦。
  但为什么有的人被刺激后会变成多重人格,有的人则会成为应激障碍呢?咱们还得从发达国家人口收入的分布说起。

  据说发达国家的人口收入分布是一个完美的枣核型,最贫穷和最富有的人口分别占据了它的两端,而中间的大部分是中产阶级。同理我们也可以这样看,有些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有些人很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他们就在枣核两端。而大多数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是适中的,是个心理暗示的“中产阶级”,居于枣核的中间。
  很容易受暗示的那部分人更能轻易把自己从严重的创伤中分离出来,人格上一人变多人,就多重人格了。而对于很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人来说,他们没那个“本事”,所以只能乖乖地承受应激障碍。
  你问我中间那部分怎么办?我说:随便!
  本来就是,不是所有受了大创伤的人就一定要变成多重人格或者应激障碍。除去童年时受到伤害的人可能难以幸免以外,成年后再遇到激烈的事,成败与否就看你自己了。
  有研究表明:只有在生物学和心理上对焦虑情感比较脆弱的人,才有患上这些障碍的风险,而有些人,即使承受了最严重的精神创伤,也是不为所动的。
  关于多重人格障碍其实还存在着很多争论,奉上以下几个给大家做一参考:
  ①尽管治疗师在从业过程中接触过许多多重人格障碍资料,但是大部分治疗师还是很少能碰到现实案例的。
  ②某种程度上,多重人格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文化界限,绝大部分的案例是在美国被观察到的。
  ③多重人格障碍存在性别偏见,因为绝大多数多重人格的患者是女性,男女比例1∶9。
  ④催眠可用于治疗多重人格,但同时也可引发多重人格,因为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暗示,为了逃避一定痛苦而自己衍生出多个“我”。所以催眠是个危险的东西,不是任何心理治疗师都可以随便做的。

  最后,我要讲一讲多重人格障碍的治疗,为此我特意去重新看了一遍《致命ID》,终于弄明白了:除了胖子、心理专家以及那些司法人员,片子里剩下的所有人,包皮皮括妓女、中年夫妻俩、青年夫妻俩、小男孩、旅店老板、警察、罪犯,都是那胖子一个人的分身,所以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出生日期。后来,死掉的人的尸体诡异而不留痕迹地不见了,那就是作为分身来说,它被胖子整合了,收了。所以所有发生在旅馆内的腥风血雨,人物一个一个被干掉,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胖子自己在大脑中整合这些多出来的人格的过程,场面实属激烈!
  现实中的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催眠患者来引出每一个分身,进行录像和录音,然后分析这些分身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像对“D氏四兄弟”的分析一样。然后再分别约出每一个分身进行谈判,制订治疗的计划,最终说服每一个分身:通过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分身)也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就像影片结束部分那样,心理专家劝导胖子放弃警察的分身,警察便就在随后的打斗中死去了。但是最后唯独落下那个凶残的小男孩没有整合,待这个孩子把妓女这个分身干掉后,重新用邪恶的力量占领了胖子的身体。于是在汽车内,胖子突然启动,勒死了百密一疏的心理专家。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